《最后的桃花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后的桃花源- 第2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螺雪公主揽着她,却无从劝慰。杏德柔声道:“姐姐,你把心中的苦说出来吧,说出来就好过一些……”
  他们上得酒楼,进入一个雅间。
  那雅间粉壁上有三个大字:王一来。
  韦婕妤望着那三个字呆住了。
  红衣少妇好生机灵,知道他们是心念故主的遗民,压低声音道:“客官,这是蜀皇墨宝!本店曾得蜀皇御驾光降,好生荣幸……这几个字龙飞凤舞,好有精神。皇上英明天纵,要不是遭遇那群大小徐娘,断然不会亡国,可惜……”
  韦婕妤没有听见少妇说什么,望着那几个字只是流泪。
  这些人哪里知道,王衍喜欢微服出宫,来到酒楼,总喜欢题写几个字,这“王一来”,就是王衍时常题写的大字。而文君楼的这几个字,却是韦婕妤陪同皇上微服来到这里,亲眼望着他题写的。
  韦婕妤泪流不止,杏德握住她的手柔声劝解,韦婕妤哽咽道:“好妹妹,你不要管我,让我单独静一下……”
  这是十几天来,韦婕妤说的第二句话。
  刚才斥骂店小二的是第一句话。
  如果不是因为说了这两句话,阳同人差点认为她是哑巴。
  默奉大夫吩咐店家,为他们另备一个雅间。
  酒楼非常热闹。
  一壁厢有歌女在唱歌:
  “……歌发谁家筵上,寥亮。别恨正悠悠,兰釭背帐月当楼。愁么愁,愁么愁……”
  有男子相和,歌声中颇有挑逗之意:
  “……记得那时相见,胆战。鬓乱四肢柔,泥人无语不抬头。羞么羞,羞么羞……”
  那歌女又唱道:
  “……曲砌蝶飞烟暖,春半。花发柳垂条,花如双脸柳如腰。
  娇么娇,娇么娇……”
  男子相和:
  “……金鸭香浓鸳被,枕腻。小髻簇花钿,腰如细柳脸如莲。怜么怜,怜么怜……”
  一阵轰笑响起,接着又是一片觥筹交错的声音。
  对面酒楼有歌女在琵琶声中吟唱,声音清亮,响遏行云: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翠屏金屈曲,醉人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珍视主人心,酒深情亦深。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这首词大大有名,乃西蜀丞相韦庄所写,词一出来,便不胫而走,传遍成都大街小巷。这首词和西蜀皇帝王衍的“者边走”一样脍炙人口。
  写下这些著名诗词的皇帝和大臣已经魂归离恨天,他们的诗词却永远不死,在醉生梦死的蜀人的嘴巴上获得永生。
  忽听得隔壁有人放声大哭:“皇上啊皇上,你被人引诱,整日寻花问柳,淹没在这些淫词秽语之中,如何不亡国……”
  又有人叹气道:“唉……也只怪我们成都太过舒服,谁到这里都难免沉醉不醒……”
  又有人道:“光华兄,别哭了……唉……想先主王建何等英雄,白手起家,创下不世勋业,却生下了如此不争气的纨绔子弟……”
  有人道:“先主的儿子并非都无能,那雅王王宗辂和信王王宗杰雄才大略,深得民心,可惜,可惜那太后,徐太后,——真真恼杀我也,那半老徐娘,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王衍登上皇位,就狠心杀害雅王和信王……”
  先前哭泣的那人抽泣道:“皇上也非庸主,只怪他身边的韦婕妤,皇上英明天纵,迷上韦婕妤才荒淫失政……这满城的芙蓉花,竟是为那狐狸精一人而种,皇上啊皇上……你在哪里……”
  听着这些议论,默奉大夫和妙舞仙姬都摇头。这些蜀国的遗民们,不把亡国之祸归咎于当权者却归咎于一个女人,实在太不公平!——蜀国最后亡国,是王衍大张旗鼓驾幸秦州寻找美女,那时韦婕妤早已失宠,将亡国之祸归咎于韦婕妤,岂非荒唐!
  妙舞仙姬担心韦婕妤听到这些话会更加难受,她拉着杏德过来,韦婕妤已经失踪了。
  默奉大夫和阳同人不能不出去寻找,他们决定就住在文君楼中。
  这一找竟找到下半夜,仍然音信杳然。
  他们回到住处,默奉大夫有些慌乱,韦婕妤的身份被人发现非常危险。螺雪公主也很着急,不顾生病,坚持再去寻找。默奉大夫、妙舞仙姬、畅棘只好陪着她。
  他们来到西蜀皇宫。
  他们原也想到韦婕妤有可能前往皇宫,旧地重游,但皇宫城墙高大,守卫森严,韦婕妤没有轻功,如何可能进入其中?
  成都也同泉州一样,算得上不夜城,现在已经是下半夜了,街上却不如何热闹,皇城一带更是冷清。
  刚到皇城边,就听得皇城内有喧嚣之声,有人大呼小叫,说是闹鬼了。
  他们非常担心,也不知韦婕妤是否偷入皇宫,如果被人发现,后果不堪设想。于是轻声商量一下,决定冒险潜入皇宫一探。
  四人都有很好的轻功,螺雪公主虽然有病在身,潜入皇宫不太困难。畅棘经过陈博一番调教,已非昔日那个阳同莽汉。皇宫不过空城一个,里面没有住人。西川节度使孟知祥为避嫌疑,不敢入住其中。皇宫的警戒也不如何森严。——这四人进入皇宫自然比较容易。
  他们从朝东门附近越墙进入皇城。
  要搜索完皇城却不很容易。蜀国虽然是小国,皇城规模却能比拟中原王朝,而他们对这皇城都不熟悉。
  他们先向喧嚣之处奔去。
  从朝东门北行,进入内城,越过大球场,从神武门旁边过去,经会同殿西行,过日华门、明德殿,来到龙池。
  喧嚣声就从这里传出,其中还杂有琴声,仿佛有人在歌唱。
  一弯残月辉映龙池,波光粼粼,凄清寂寥。歌声就从龙池小岛的蓬莱亭中传出,有人在边弹琴边唱歌,歌声曰:
  “……枕转簟凉,清晓远钟残梦。月光斜、帘影动,旧炉香。梦中说尽相思事,纤手匀双泪。去年春,今日意,断离肠……”
  果然是韦婕妤的声音。
  他们无从知道韦婕妤如何进得皇城。
  这首词应是当初韦婕妤恩宠有加,和西蜀皇帝相互唱和的诗词,当时恩爱缠绵,此刻物是人非,韦婕妤自然痛彻心肺,伤心欲绝。
  如泣如诉的歌声千回百啭,飘荡于水面,令闻者断肠,怆然泪下。
  那些士兵静立在龙池周围,无法上前,也不敢出声。
  众人沉迷于韦婕妤的歌声,正是带走韦婕妤的好机会,否则,天一亮,一切都完了。
  他们赶紧掠向前去,可是,龙池太过广阔,他们没有办法前往小岛,就是螺雪公主施展她的绝世轻功,也无法纵跃如此宽广的水面。
  歌声还在继续:
  “……倾国倾城恨有余,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这是一首《浣溪纱》,借古代美人西施及吴越争霸故事,叹红颜薄命,说人世沧桑。蕴涵着无限的伤心,不尽的惆怅。
  韦婕妤的歌声不止有追念,还含有深切的悲愤。她听到了文君楼上那些遗民的议论,用这首词抒发心中愤懑抑郁:列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他们继续找寻船只。
  琴声和歌声停止了,接着传来七弦琴摔碎的声音。
  妙舞仙姬暗叫不好,停住脚步,却见一个人影走上露台,纵身跃入水中。
  螺雪公主四人一夜辛苦,也没能救得韦婕妤,好生颓丧,回到文君楼,已经拂晓,下起了细雨。折让正焦急地等候他们回来,那当炉少妇看到韦婕妤举止特异,有所猜疑,如果她得知韦婕妤身份,通报官府,阳同人想要脱身就麻烦了。
  他们匆匆出门,决定马上离开成都。
  黎明的成都,一番小雨之后,景色更加迷人,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雨中的芙蓉花更加娇艳,更加迷人。
  今天的成都仍然有蓉城美誉,却很难见到芙蓉花,成都人早已移情别恋,爱上了杠上花,芙蓉花早被遗弃!
  到得峨眉山下,他们却不忙上山,纯阳真人所约的时间尚早。
  他们在清音阁盘桓数天,被这儿的景色迷醉了。
  默奉大夫更是得其所哉,整日和清音阁的和尚喝茶下棋,螺雪公主、杏德和阳同人则四处游玩,欣赏如梦如幻般的风景。
  清音阁位于白龙江和黑龙江合流处,两溪交汇处有牛心石,溪水撞击岩石,发出巨响,浪花飞溅,激起层层水雾,阳光下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虹影,令人赏心悦目。前人有诗云:杰然高阁出清音,仿佛仙人下抚琴。试问双桥一倾耳,无情两水漱牛心。
  更让螺雪公主和杏德等女痴迷的,是溪水中弹琴蛙的叫声。她们觉得太神奇,太不可思议。寺中僧人为她们讲起弹琴蛙的传说。据说诗人李白来到峨眉山,和僧人广浚在溪水边吟诗弹琴,溪水中的青蛙变成绿衣少女出现,倾听他们的琴声,因而受到琴声感染,它们的叫声也抑扬顿挫,越来越清脆悦耳,遂成今天的弹琴蛙。后人有诗赞曰:峨眉山下能琴客,似醉似狂人不测。
  除了弹琴蛙的传说,还有白蛇娘娘的传说。相传白龙江就是白蛇娘娘修炼得道的地方。这些神奇的传说给峨眉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也很令螺雪公主、杏德感动。
  更令他们感动的是僧人和周围动物的感情。他们和动物是非常好的邻居。每当寺内开饭钟声响起,最先来到斋堂的却是大群的猴子。
  僧人对这种情况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他们每次做饭都为这些“邻居”作了准备,僧人还在院中撒下大量粮食,供禽鸟食用。
  这是一个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世界。
  这片祥和温馨很快被人搅扰了。
  蓝采和来到了清音阁。
  蓝采和在阳同人心目中是个传奇人物,也是他们非常尊敬的人,尤其是畅棘,和蓝采和相处的时间最多,知道这个以伶官面貌出现的外表邋遢的中年人,实在有一身了不得的本领。他笑傲王侯,游戏江湖,其实是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修道之人。
  他们赶紧聚拢来,听蓝采和带回的消息。
  魏州叛乱果然是粟特人在操纵。发动叛乱的两位首领是赵在礼和皇甫晖,这两人都是白衣门下,曾经去过阳同,阳同人都认识他们。
  魏州叛乱越演越烈,后唐其他州也有叛乱相继发生。庄宗派出李绍荣前往平叛,不见功效,众人再三推举之下,庄宗万不得已,只得把他深为忌惮的李嗣源派出统军平叛。不料,李嗣源刚到魏州城下,所统率的从马直亲军也叛变了,和叛军合流,将他掠进魏州。赵在礼和皇甫晖企图利用李嗣源的威望号召后唐军队,便挟之为首领。幸亏石无能、路朝天和白云飞赶到,李嗣源喜出望外。他们得悉赵在礼的阴谋,便将计就计,要李嗣源答应其要求,然后佯称出城号令部属,屯驻魏州城外。其时局势困难之极,李嗣源身边兵不满百,什么也没有。李嗣源的义子李绍荣率领四万大军屯驻不远,李嗣源多次下令却调遣不动。李嗣源局面虽然艰难,但有石无能兄弟在身边,也不那么心慌了。
  过了几天,东面招讨副使李绍真平定邢州之乱,率兵五千前来汇合,局面才有所好转。
  粟特人见不能控制李嗣源,便派出高手行刺。然而,有石无能和路朝天、白云飞保护,前来行刺的人大都不能讨得好去。石无能进而潜入魏州,除掉了赵在礼、皇甫晖等首恶,总算控制了魏州局面。然而,他们却无法弹压全体魏博军将,这些人早对庄宗失去信心,要李嗣源随同他们造反,在魏博称帝,永镇河北。
  李嗣源不愿背叛庄宗,一直处于犹豫之中,他一边稳住魏博兵士,一边上奏庄宗,自明心迹。不料所上奏章均被李绍荣截住,不得上达于庄宗眼前。李绍荣是李嗣源义子,却是个忘恩负义的卑劣小人。当此乱世,一心为自己打算,把亲情恩情大义全部置之度外。李嗣源进退彷徨之际,在石无能、路朝天和白云飞的劝说之下,终于动心。突骑都指挥使康义诚更道:“主上无道,军民怨愤,公从众乃生,守节必死!”
  李嗣源的女婿石敬塘也劝说道:“天下事成自果决,败自犹豫,岂有上将为叛卒所劫,同入贼城,他日尚得无恙么?汴梁为天下要会,如果给我三百骑兵,先行占据,公统率大军跟进。据之为根本,方可自全!”
  李嗣源想了很久,也没有其他办法,众人一番说辞,也终于撩拨起李嗣源心中的隐秘欲望,下定决心,顺从众意,下令安重诲移檄会兵,向汴梁进军。
  待得李嗣源养子李从珂率领大军兼程赶到,李嗣源方才军威大振,分出三百骑兵,让石敬塘率领以作前锋,李从珂率领三百人殿后,向汴梁进军。并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