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许凶我![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你不许凶我![重生]-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楚向天之后又进宫了一趟,不知道他怎么说服的皇帝,总之皇帝竟然同意了囤粮。

    为了不引起恐慌,皇帝动作并不大,只秘密派了人前往南方粮食产粮大的各个郡县,私下里收购粮食。

    国库虽然相比以往充盈了一些,但是如果真有旱灾,只靠国库贴补必然不可靠,不如趁着现在形势还好,从各大粮商手中买粮囤粮,总比日后灾难爆发,有些奸商囤积居奇,坐地起价的好。

    傅家米铺开张时,已经是五月里,米铺的米粮是借着运河的方便从兴东郡水运过来的,都是还未打壳的谷子,这是傅湉特意留下来的小部分稻种,庆阳城的米铺他不准备卖粮食,而是准备卖稻种。

    就前面种过情况来看,老农无意间种出来的谷子确确实实的比先有稻子长得好,庆阳城多有各地商人往来,如说能将新稻种推广出去,不管是对旱灾还是灾后的重建都有不小的好处。

    第99章

    新铺子开张后; 五月过半; 傅湉都在忙碌米铺的事情,傅家米铺在庆阳没什么名气,一般人不知道背后东家的身份; 就根本不会买账,傅湉于是将目标瞄向了周、卫、聂三家。

    庆阳这边只种两季水稻,五月正是育秧插秧的好时候; 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 傅湉将运过来的大部分新稻种都分给了周传青三人。

    卫鞅他们从来不理会庄子上的事情; 骤然被傅湉叫来还有茫然; “新稻种; 你忙这个做什么?”

    解释的太多傅湉又怕暴露,只好含含糊糊的道:“无意间培育出来的,比现在稻子产量高而且抗旱抗涝。总共就这么多,你们分一分,到时候让庄子上种上。”

    三人里聂尔东最没心眼,既然傅湉给了; 就是他的一片心意; 也没多问就乐呵呵收了下来,说改天让庄子上的人来取; 一定让他们全部种上。

    周传青是在四方镇呆的最久的,傅湉之前一心扑在庄子田地上; 买地挖沟渠改良稻种; 似乎十分重视粮食产量; 还有大量的囤粮,这桩桩件件的事情加起来让他隐约意识到了什么,待要细想,却又一时理不明白。

    隔日三家庄子上都来了人,将傅湉送的稻种带回去,有了这三家作为开头,等这一季收割之后,再要推广必然容易许多。

    米铺上的事情终于忙完的时候,康乐候府也都终于全部修缮完工。

    原本略有陈旧的宅邸翻新一遍,灰尘落叶全都清理干净,褪色门柱漆上了鲜亮的朱漆,新打造的黑底金字匾额高高挂在上方,皇帝亲笔题的“康乐侯府”四个字端方大气。

    完工之后,工部先让傅湉去验收,傅湉在宅子里转了一圈,心下满意。

    工部尽心尽力,傅湉让代福包了赏钱塞给领头人,客气的将他们送走。

    接下来还要挑个好日子乔迁。

    乔迁没有太过铺张,傅湉原本只请了几个熟悉的好友小聚。但是他有意低调,却拦不住其他人有心交好。

    乔迁这天,就有各家的管事带着贺礼前来恭贺,陆陆续续的人过来,竟然也有种门庭若市的感觉。

    周传青他们早早就来了,此刻都在花园里小酌,周传青摇着扇子,目光落在远处的屋檐上,颇有些心不在焉,被卫鞅喊了两声才回过神来。

    卫鞅不满,“发什么呆?”

    周传青瞥他一眼,泰然自若道:“自然是思念佳人。”

    前面都是宾客外男,傅书月不方便到前面来,此刻多半是在内院中没有出来。

    周传青原本想着说不定能在花园中偶遇,可这侯府比傅家宅子大的多,别说花园偶遇了,一眼望过去连傅书月的院子都不知道在哪。

    周传青十分失落的叹了一口气。

    卫鞅夸张的搓胳膊,“有个未婚妻了不起么?”

    周传青摇摇扇子,满脸春风得意,“那自然是了不起的。”

    “什么了不起?”待送礼的人陆续离开,傅湉就没有其他的事情了,到园子里来找他们。

    聂尔东凉凉道:“有人在害相思病呢。”

    傅湉微愣,见他们都瞥着周传青就反应过来,笑道:“最近不是牡丹花开了,姐姐做了不少花糕,我拿些你们尝尝。”

    在边上伺候的代福会意,快步往内院走去,不多时就拎着一个食盒回来。

    两层的食盒装着两碟糕点,一碟白色一碟粉色,都做成了花瓣形状。这卖相就够好的,拈了一块吃下去,口感细腻,还带着牡丹花清香,连味道也极好,不比大厨做出来的差。

    卫鞅吃完一块又夹一块,神情颇为愤懑,“早知道四方镇这么人杰地灵的,当初就该在四方镇多待上一阵。”说不定也能骗个如此心灵手巧的媳妇回来。

    毕竟连楚向天跟周传青两个满肚子坏水的大龄光棍,去了一趟回来竟然都要成亲了。

    边上的秦吏瞥他一眼,忽然出声,“你喜欢花糕?”

    卫鞅嘴里还塞着糕点,于是含糊道:“恩,这个挺好吃。”说着又眼疾手快的给秦吏夹了一块——周传青这人一点风度都不讲,恨不得将两碟子点心全扒拉到自己的面前。

    几人在侯府用了晚膳才离开,临走时周传青还又往内院方向瞄了瞄,最后也没看到想见的人。

    卫鞅见他这失魂落魄的样子还啧啧嘲笑了两句才离开,等他们走了,周传青才磨磨蹭蹭的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交给傅湉,“帮我交给书月。”

    傅湉一挑眉,笑着看他。

    要未来的小舅子帮忙做这种事情,周传青也有些不好意思,扇子敲了敲手心换了个话题避免尴尬,“既然已经搬到侯府了,我回去与父母商议,择个日期上门商议婚期?”

    之前因为借住在煜王府,所以傅湉他们到了庆阳这么久,两家人也没能正式见上一面,现在迁入侯府了,周家父母倒是可以正式上门拜访了。

    两家人先见一上面,然后再商议婚期。

    傅湉自然不会反对。于是周传青回去后不到两日,周家就正式送了拜帖过来,定在五月二十五上门拜访。

    看这个时间就知道周传青的急切,到了二十五这一日,周家的马车不差一分的停在了康乐侯府前。

    傅吉早就在门口候着,见人到了,就连忙将人迎了进去。

    周家父母头一回来侯府,一边往里走一边打量着周围,周传青就急切多了,即使努力按捺着激动的心绪,脚步仍是不由自主越来越快。

    傅湉跟傅有琴在正堂等着,代福远远看见人了,就进来通传,两人便一同起身迎了出去。

    双方都是第一次见面,客气的寒暄几句,就在正堂各自落座。

    周家父母暗暗打量着未来的亲家。

    都说康乐侯小小年纪就能让煜王死心塌地,还能博得太后欢心,必然是个心思深沉长袖善舞的人,

    但闻名不如见面,康乐侯虽然年纪不大,也确实如同传闻中一样容貌姣好,但却艳而不妖,一言一行稳重有礼,尤其是眸光清正,并不同于佞幸之流。

    传闻中的印象被扭转,刚见面周家父母的印象就已经好了几分。

    傅有琴坐在傅湉右手边,见气氛有些生疏便找了话题主动跟周母搭话,聊起了四方镇事情,女人们总比男人们善于沟通,聊了几句后就熟稔起来,略微生疏的气氛也散开。

    两人聊着就说到了傅书月身上,这个时候傅书月是不能在场的,周传青向来把傅书月夸的天上有地上无,周母好奇许久,这次终于能名正言顺的看看未来的儿媳妇,说着便要同傅有琴一起去内院。

    婚期早就请先生合两人八字算好了吉日,今年就两个日子,两家只要商量着选出来一个就好。

    因此也不需要太费心,两个母亲便放心的将事情丢给男人们,自己则携手去了内院。

    三个男人大眼瞪小眼。

    周父不善言辞,绷着脸没有开口,周传青碍于周父在场,也不好抢话,最后还是傅湉轻咳一声,问道:“周伯父可请人算了吉日?”

    周父正襟危坐,闻言微微颌首,“一个就在最近,六月二十一,一个则是八月初八,康乐候属意哪个?”

    傅湉斟酌了一下,道:“六月太赶了,我们初到庆阳,许多东西尚未从南明郡带过来。”

    周父也这么觉得,唯有周传青觉得六月正好,见他们都属意八月,还试图争取一下,“现在走水路,到南明郡不过四五日。”这事在周家时周传青就提过,只是周父周母都不赞同,婚礼乃是大事,太匆忙容易出岔子,肯定是时间越充裕越好,偏偏周传青急不可待,非要坚持。

    此时他又提出来,周父斜了他一眼,不悦道:“君子处事,戒急戒躁,怎么到了婚事上便如此沉不住气?”

    傅湉心中暗笑,出来打圆场,“这下婚书,还有宴请宾客,都要提前安排,六月确实不及准备。”

    周传青反抗无效,面上露出些沮丧,有周父压着,他就算不情愿只能同意了。

    挑好了日子,接下来就是准备婚书。

    在大楚,男女定亲后,男方要亲手写就婚书,婚书上写有双方姓名八字,说媒的官媒人,以及婚期等等,待确认无误了,到官媒署盖了官媒印,就可以送往女方家中,届时女方再写上自己的名字,按上手印,这桩亲事才算是正式成了,之后再择吉日完婚,这一桩婚事才算完整。

    正堂里两家在商量婚期,内院中,周母则拉着傅书月的手,怎么看怎么满意。

    周母出生书香世家,性格温婉和气,但相应的眼界也格外高,先前总听周传青夸奖,只当他是被情爱冲昏了头,夸大其词,但自己亲自见到了人,才明白死活不愿意娶妻的儿子为什么忽然转了性子。

    第100章

    傅书月跟傅湉是孪生姐弟; 两人五官肖似,但相比傅湉更加浓烈精致的长相,傅书月脸庞偏圆润,眉眼略淡; 就连瞳色也是淡淡的; 看起来温和且没有什么侵略感,是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的样貌。再加上她自小熟读诗书; 自带一股文气; 更加显得气质独特; 越看越觉得耐看; 越看越觉得赏心悦目。

    周母自身学识也并不差; 不过跟她略略说了几句话,从谈吐中就能看出她心中自有丘壑,并不是那种养在深闺什么也不知道的娇贵小姐。

    家世、模样、谈吐、性情都是一等一的; 即使是庆阳城世家培养出来的世家小姐们,也未必有几人能比得过她; 周母总算理解了一丝儿子急切的心情; 这样好的女子; 确实该趁早将人定下来才稳妥。

    心中暗自思量一番; 周母直接将手上一枚玉镯取下来; 套到傅书月的手上; “这是传青他祖母传给我的; 这次没有带什么见面礼; 这玉镯虽然不算贵重; 但也是代代相传的老物件了,你带着吧。”

    傅书月皮肤白皙,手腕跟周母差不多粗细,碧绿通透的玉镯戴在她手腕上刚刚好,衬的如雪的肌肤更加通透。

    “多谢伯母。”傅书月知道这意味着周家主母的认可,虽然有些羞涩,但还是抿抿唇轻声道谢受了下来。

    周母笑着拍拍她的手,笑道:“等婚期定下来了,多跟你母亲到周府走动走动,我带你们多跟其他世家的夫人们结识,她们早就好奇了。”

    到了庆阳之后,母女两人便一直待在煜王府里,后来侯府建好,就又搬到侯府来,还一次都没有到外面去走动过,因此众人除了见过傅湉之外,竟然连她们两人长得什么模样都不知道。

    等下了婚书过了明路之后,两家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走动,周母便有意带着她们跟庆阳城的世家夫人们多结识。

    周家人留到在侯府用过午膳才离开,傅书月也随傅有琴一起送周母出来,到了正堂门口时,正好撞见出来的周传青三人。

    周传青目光落在傅书月身上,一时舍不得移开,碍于长辈在场,不好说什么,只能朝她点了点头,神情很温柔。

    傅书月看他一眼,随后羞涩的将目光移到了别处。

    傅湉送他们离开,周传青恋恋不舍的收回目光,落在最后一个,等到了上了马车,才发现周母手腕上空荡荡的。

    周母察觉到他的目光,笑了笑,“当见面礼给书月了。”

    这镯子并没有她说的那么轻巧,其实是周家历代祖母代代相传下来的,现在给了傅书月,就代表了她不仅认可这个未来的儿媳,也认可了她日后当家主母的位置。

    周传青脸上笑容更大,“回去了让人挑个就近的吉日下婚书。”

    *****

    送走了周家人,傅湉他们才回去,天色已经不早,傅湉回到自己的院子休息,傅有琴则跟傅书月一起走,婚事已定,傅书月留在候府的日子不多,母女俩还有不少体己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