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太师- 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中央王朝喉头长达上千年的刺。
  只要有了钱粮和人手,陈云甫就不信,几十万大军护着几省百八十万调拨的移民开进贵州扎根筑城,几大土司还能有什么生存空间。
  逼也给他们逼死。
  慢慢来,先把时间争取到。
  这就是陈云甫这道奏疏里的治理贵州问题中心纲领。
  朱标大开眼界,由衷赞叹。
  好一个陈云甫啊。
  看看手里的奏疏,再看看阶下站着的詹徽,朱标是越看越觉得后者碍眼了。
  要不,给老詹挪个位置?
  虽然詹徽没什么能力,为人气量又极其狭隘,可毕竟是九卿之一,还加着少保衔,朝中其父亲詹同留下的门生故吏不少,没有理由不太好动啊。
  詹徽这里也感受到了朱标那扫荡的目光,背后冷汗涔涔的向外冒。
  心里一个劲骂着自己嘴贱。
  这下好了,前脚刚给陈云甫上眼药,后脚就被打了脸。
  这真是打脸不隔日,熟练拿捏了流量密码啊。
  “太子殿下。”
  心知自己不能坐以待毙的詹徽连忙要开口自救,就被朱标开口打断。
  “詹师啊。”
  这一声詹师差点让詹徽坐到地上,自打三年多前陈云甫离京被贬去吴中,他再也没听到朱标这般称呼,此刻复听,心中直呼不妙。
  “眼下湖广、贵州已被陈云甫平定,但孤心里还是担心,万一日后复反可怎么办,所以孤打算,由你去接陈云甫的班,保留两省经略一职。
  你呢近前监管,务必要确保两省不再复反,为国朝解决此癣疥之疾。”
  完了。
  詹徽顿时如遭雷击。
  这安排听起来是让他詹徽去两省摘桃子,可实际上就是发配边疆啊。
  大乱已平,所有功劳都被陈云甫给抢占个一干二净,他现在去不过是拾人牙慧,更何况万一两省真个复反,那他詹徽首当其冲就是第一罪臣,丢官弃职还是轻的,一大意,脑袋都会掉。
  而且怎么看,两省土司复反的可能性都不小。
  毕竟千百年来大家都习惯了,隔三差五就收到此两地作乱的消息。
  朱标如此安排,这不纯纯害人吗。
  “殿下,臣、臣无能,只怕去了之后,反耽误经略使留下的大好局面,给国朝造成难以挽回之损失。”
  此时此刻,抱着狗命为大的想法,詹徽怂了,他不想接也不敢接这份差事。
  朱标顿时冷脸。
  “詹师这是不打算为国朝效力了吗?”
  “不、不,臣只是。。。。。。”
  “既然詹师去意已决,无心再为国朝献计效力,那孤也不好强留,只能洒泪挥别,准詹师致仕。”
  詹徽退了一步,惊愕瞪眼。
  我什么时候说要致仕了?
  更何况,你明明说的洒泪挥别可怎么我感觉你再憋着笑呢。
  “太子殿下仁义,既然詹少保执意致仕,那确实不好强留啊。”
  刑部尚书邵质站了出来。
  紧跟着,兵部尚书俞纶、吏部左侍郎田士恭、鸿胪寺卿黄廷、通政使蔡瑄都纷纷出列把这事硬生生给凿死。
  户部尚书葛循和工部尚书徐本对望一眼,也都站了出来。
  至此九卿中五人都开了口。
  詹徽面皮猛烈抽搐一阵,心知木已成舟,不免心生悲凉之感,作揖下拜。
  “臣,谢皇太子殿下准臣乞骸骨之恩。”
  “詹师虽退,日后还望要多多回京来,孤想你啊。”
  朱标说着思念的话,可眼里的冷漠却让詹徽明白,他的仕途,完了!
  便是想要复仕,恐怕希望也是渺茫。
  步履蹒跚的走出文渊阁,詹徽再次回头留恋一眼,仰天长叹。
  这大明朝的朝堂,属于陈云甫了!


第一百九十八章 回京
  “郎君,这就是金陵城吗?”
  金陵城外,一辆不起眼的马车上,一素衣俊俏女子望着眼前的巍峨城墙,惊得两眼都不由瞪大。
  女子身边,一袭白衣青年正仰面靠坐在舒适的软椅中昏昏欲睡,闻言连眼皮都没睁,只是嗯了一声。
  “真的好大啊。”
  青年打了个哆嗦。
  马车外此刻又响起了声音。
  “侯爷,咱们直接入城吗?要不要和通政使司说一声?”
  “不用说了,又不是什么旷世之功,直接入城,去通政使司报备。”
  青年坐起身来,只这一动,气势瞬间不同。
  刚才的青年若说是宛如一只懒散的白猫,那此刻坐直身子的他便似山林之王的白虎,压迫感十足。
  马车外的男人响起了恭顺的回应。
  “是。”
  这马车里坐的谁此刻已是不言而喻,正是从贵州回京的陈云甫。
  老陈这次回京可谓是深得轻车简从四个字的精髓,除了穆世群带着几名亲兵护军一路护送之外,便是李良国那一卫都没跟着,陈云甫让他们先去找冯胜汇合,而后直接随冯胜、常茂两人班师。
  至于当初去黎平时带的十余万大军那就是充场子的,熊仲这边离开黎平,陈云甫便直接就地遣散,让他们各自回都司归营。
  大明境内一片处处晏歌升平,哪里需要大军护卫。
  还显得他陈云甫出行排场太大,招人眼目。
  功劳反正已经到手,该低调的时候要会低调。
  看着窗外掠过的金陵景象,陈云甫竟然陡生一种近乡情怯的感觉?
  苏州三年多,湖广贵州半年多,不知不觉间,他离开金陵竟然快四年了。
  也离开这个大明的权力中枢四年了。
  今天,彻底归来!
  小四年,金陵比印象中更加的繁荣,处处都是人,也是陈云甫这次回来没有赶上好时候,快到冬至,卖年货的都开始陆续出了摊。
  马车辘辘前行,很快到了通政使司,陈云甫下了马车,韦三问道。
  “侯爷,要把夫人送回府吗。”
  他口中的夫人当然是灵芸。
  陈云甫连忙拦住:“别,就近那家四海楼先安顿着,等我回去再说。”
  韦三脸上露出一个男人都懂的笑容,点点头催马离开。
  现在送回家铁定是不行,陈云甫还没想好怎么解释呢,这功夫两女相见,那还不当场顶牛。
  家里的事,还是等自己回去之后再行安顿来的他是。
  整理了一下身上,陈云甫迈步就要走进通政使司,没曾想被几个门房小吏给拦了下来。
  “来者何人。”
  四年间物是人非,连这通政使司看门的小吏都换了,自然也就认不出陈云甫来
  “大胆,这位乃是湖广、贵州两省经略使陈大人,瞎了你们的狗眼竟敢阻拦。”
  陈云甫可以不说话,但穆世群必须得站出来,挑眉喝骂。
  几个门吏顿时吓得魂不附体,他们当然听过陈云甫的大名,但这谁能想到眼前这么位年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陈云甫,此刻知道自己拦错了人,连忙就要下跪认罪,被陈云甫一把托住。
  “不知者不罪,更何况咱之间可不兴跪。”
  官吏虽是天壤之别,但这跪礼却也是逾矩的,陈云甫再飘,也不敢让皇城根下吃皇粮的小吏跪自己。
  安抚住几个胆战心惊的门吏,陈云甫这才迈步走进通政使司,迎面第一间衙门自然就是相当于通政使司办公室的经历司。
  “赵乾。”
  经历司经历赵乾正埋头整理一大堆各省往来机务,听到这既陌生又带着点熟悉的声音诧异抬头,而后整个人就跳了起来。
  “侯爷?”
  “侯爷!”
  赵乾激动的像个孩子,连忙跑上来作揖:“侯爷,您可算是回来了。”
  “哪有什么侯爷,我还没复爵呢,叫我名字就成。”
  陈云甫拍了拍赵乾的肩膀,上下扫了一眼,满意点头:“小四年不见,你小子还真越来越像是个官了,不错。”
  “您快请坐、快。”
  赵乾请着陈云甫坐下,而后忙前忙后的伺候茶水:“您怎么突然回来了,也不提前通知下官一声,下官好去像太子爷禀报一声,您这次平定两省,朝野振奋,太子爷之前就说过,等您回来要喊上百官亲自迎您呢。”
  “不值当,区区寸功而已,哪里配得上。”
  陈云甫品着茶,也不多寒暄,谓赵乾道:“行了,我现在人也到了,也算是来和你们通政使司报个道,去和陛下同太子爷汇报吧。”
  “陛下眼下不在京。”
  “嗯?”陈云甫愣住:“陛下不在?”
  “对,莫愁湖那修了行宫,陛下两个月前就带着韩国公、信国公去了莫愁湖,现在是太子爷监国。”
  历史上,朱元璋没在莫愁湖修过行宫啊。
  陈云甫顿时明白,历史线已经完全跑偏了。
  跑偏了好啊,跑偏了自己心里更踏实。
  “好,那你快去和太子爷禀报吧。”
  赵乾点点头马上离开,他前脚走了不久,后脚这经历司就进来一人唤赵乾。
  来人三品官袍,四十岁许的盛年,没见到赵乾却是看到了坐在赵乾位置上的陈云甫,也是一愣,而后喜出望外。
  “下官蔡瑄,见过明台。”
  这也是老熟人了。
  蔡瑄是之前通政使司的右通政,陈云甫当通政使那几年,两人自然也熟络。
  “子立,你都到通政使了。”
  故人相逢,陈云甫心里自然也是开心的,忙招手:“来,快坐快坐。”
  蔡瑄谢过,坐到陈云甫对面,毕恭毕敬的像个学生:“明台回来怎么提前通知一下,朝廷上下对明台的到来可谓是翘首以盼。”
  说着话,眼疾手快的为陈云甫添茶。
  “子立别那么客气,你现在好歹也是九卿之一,这添茶的活哪能让你来做。”
  “您这说的可不对,明台您怎么说也是下官的老领导嘛。”
  老领导这个词是当年陈云甫见朱标时经常说的话,一传开,现在倒是风靡了整个大明官场。
  “下官能有今日,那也是多亏了当年明台的言传身教,跟着您,下官可是学到了不少东西。”
  “油嘴滑舌。”
  陈云甫笑诘一句,但还是颇为受用的。
  两人在这寒暄了一阵,那赵乾已匆匆跑了回来,来的又何止一个赵乾,还有朱标近前伺候的吉祥,后者看到陈云甫也是非常兴奋。
  “经略使,太子爷现在文渊阁,请您速速过去。”
  陈云甫站起身,谓蔡瑄和赵乾二人笑道。
  “等我忙完之后,喊上博渊,咱们一起聚聚,我先入宫去拜见拜见我的老领导。”
  “哈哈。”
  众人皆笑,具起身作揖。
  “恭送明台。”


第一百九十九章 骗进来虐
  “臣,湖广、贵州经略使陈云甫,奉命参见皇太子殿下金安。”
  文渊阁外,陈云甫站定身形,一揖到底,唱词嘹亮。
  这一刻,文渊阁内的文武百官齐刷刷扭头。
  那一袭一尘不染,亮如皓月般的青花刺绣白袍配上玄色飞鹤大氅穿在二十二岁的陈云甫身上,是如此的出尘脱俗。
  配上陈云甫白皙且清爽无须的面容,明明带着和煦的微笑,却隐露三分高贵姿态的气质。无数人的脑子里,都下意识的响起了一首词。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四载未见,陈云甫真的长成一方巨擘了。
  朱标站起了身,绕过金案走下御阶,位于百官中央的位置和陈云甫四目相对。
  “进。”
  陈云甫两手掐起侧摆,微微躬下腰,快步迈进文渊阁,抵至朱标五步外放下侧摆,掀开前摆双膝拜倒,顿首于地。
  “臣,叩见太子殿下,恭惟太子殿下茂膺景福,千岁千岁千千岁!”
  “云甫。”
  朱标开口时都带着颤音,蹲下身子双手扶起陈云甫,不住的拍打其两侧大臂,一个劲的说道。
  “好、好、好!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此刻的朱标连两省机务如何都不去问,只顾得上说这一句。
  回来就好。
  百官的玻璃心,瞬间稀碎。
  老话怎么说来着,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
  “来时仓促,臣未来得及更换官袍,还望殿下责罚。”
  陈云甫看了一下自己的穿着,主动请罪道。
  省的回头又被詹徽那玩意挑刺找毛病,故而自己先挑出来,不给丫添话的机会。
  “就穿这挺好看的。”朱标哈哈一笑:“再说了,你现在只挂着经略使的职务,咱大明可没说经略使是几品,你就是想穿官袍也不知道该穿啥不是。”
  经略使本身就是陈云甫和朱标联合一起捣鼓出来的临时加差,确实连个品轶都没有,张紞这个辽东经略不还是加了一个都察院右都御史的差事才去上任的。
  “臣此番回来,已将湖广、贵州诸事具悉陈表,这就向殿下和众同工汇报一番。”
  看到陈云甫掏出奏本,朱标忙伸手摁住。
  “你几个月在外风餐露宿,这又千里迢迢赶回来,早点回家陪媳妇孩子去,什么事明天上朝再说。”
  百官对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