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凶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夫人凶猛-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共苦容易,共富贵难,皇帝居然如此不珍惜。

    外头太监高声道:“皇上驾到,周贵妃到。”

    皇帝居然携周贵妃一道前来,清浅的眸子深处闪动着寒意。

    …………………………………………………

    写到这里,熟读史书的小伙伴应该看到了明英宗和钱皇后的影子,但本文并不是历史小说哈,请小天使们不要考据,小菱子谢谢大家支持。

    第九十五章 难念的经

    皇上中等身材,相貌也是中人之姿,但身边的周贵妃艳光四射,美艳不可方物,双眉入鬓微微带了几分凌厉,素手摇着一柄象牙镶宝石纨扇,手上的碧玺香珠手串翠色莹莹,光华静润,与发髻上的碧玺挂珠长簪相映成趣。她跟在皇上身边,眉眼中带着几分嘲弄瞧着皇后。

    皇帝上前行礼道:“儿子见过母亲。”

    皇后起身给皇帝行礼,清浅等也忙跪下请安。

    周贵妃给太后行礼后,对着皇后只微微福了一福,态度不甚恭敬。

    清浅瞧姐姐的神色,似乎泰然自若,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与清浅觉得的容颜憔悴搭不上半分边,甚至清浅觉得姐姐看皇上的眼神是情意绵绵的。

    必定是错觉吧!

    袁彬见周贵妃到了,想要回避。

    太后笑道:“文质,你和皇上是出身入死的情分,今日是家宴不必回避。”

    袁彬忙谢了恩。

    皇帝坐下,瞧着跪着的清浅笑问道:“你便是皇后的三妹?起来说话吧。”

    再如何暗恨皇帝,清浅也不能表现出来,只能起身谢恩,低头道:“回皇上的话,臣女是闻府清浅,排行第三。”

    周贵妃上下打量了一眼清浅,似笑非笑道:“原来这便是闻姑娘,闻姑娘必定是有什么超凡脱俗之处,才能让袁指挥史入宫恳求赐婚。”

    此话暗含深意,其一是暗指清浅不守规矩,和袁彬私相授受,以至于他进宫求赐婚,二是暗讽清浅相貌不过尔尔,不值得袁彬特特请旨赐婚。

    清浅淡淡笑道:“回贵妃娘娘的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上赐婚必定有皇上的道理,小女领旨奉行,不敢窥测天意。”

    周贵妃手中的纨扇一顿,双眉不自觉竖起来,她身后一个肥胖的太监尖声道:“大胆,你是在暗讽贵妃娘娘吗?”

    “夏公公。”袁彬上前一步将清浅护在身后,“我家清浅从未进过宫,说话直来直去没那么多弯弯绕绕,若夏公公觉得暗讽了贵妃娘娘,我愿替清浅领罪。”

    皇帝不悦道:“夏时,方才母后说过,此是家宴,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讽不讽,罪不罪的。”

    “讽不讽的,什么时候轮到你一个奴才说话了。”

    太后哼了一声道,“清浅是皇后的亲妹妹,你一个奴才也敢对她大呼小叫?”

    夏时连忙跪下哭丧着脸:“清浅姑娘,奴才一时口不择言,说错了话,请清浅姑娘恕罪。”

    “狗奴才!”周贵妃斥责夏时道,“滚下去自己打自己十个耳光。”

    夏时忙磕头出殿门,门口传来清脆的耳光声。

    周贵妃笑容可掬起身拉过清浅的手,取下手中的碧玺香珠笑道:“清浅这姑娘质朴纯善,让人瞧着就喜欢,这是西域进宫的碧玺手串,算是本宫的见面礼。”

    清浅推辞不得,只能谢了周贵妃。

    太后笑着打趣道:“从前觉得文质是个木头疙瘩,今日维护起媳妇来可不含糊。”

    皇后笑道:“袁大人明于行纳于言,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呢。”

    清浅想起他说的“我家清浅”之话,不由得心中一动,脸色一红低下头去。

    皇帝见太后露出多日难得的笑容,加之清浅是袁彬未过门的夫人,再有瓦剌探子之功,于是吩咐道:“赐闻姑娘金、玉如意各一柄,再让内务府准备腰牌,赐闻姑娘随时进宫。”

    这么说,自己今后可以时时进宫探望姐姐了。清浅心中一喜道:“臣女谢过皇上,太后。”

    正在其乐融融之时,外头太监禀告:“德安王妃在慈宁宫门口求见太后。”

    太后的脸色一下子黯淡下来。

    清浅蹙眉,德安王妃和太后从前关系和睦,怎么太后听闻德安王妃来了,居然是这种表情?

    皇上挥了挥手道:“让檀香姑姑打发了德安王妃走,便说太后正在待客,无空见她。”

    “皇上,人都来了三回了,哀家还能躲多久。”太后叹气道,“让德安王妃进来回话吧。”

    皇后连忙起身,想带着周贵妃和清浅等退避。

    太后摆手道:“家家都有难念的经,此事纸包不住火,再过几日便会传遍京城,与其好奇从别人耳中听到,你们不如直接坐下听。”

    皇帝道:“母后,儿子还有些奏折要批阅,儿子先行告辞!”

    太后点头道:“皇上去忙吧,这些琐事有顺天府和锦衣卫足够。”

    众人恭送皇帝离去。

    清浅似乎有些明悟,难道是前世的事情发生了?

    德安王妃几乎是被红蕖搀扶进宫的,她容颜憔悴,几月不见眼角多了几条皱纹,一见太后她便跪在地上大哭道:“太后,请为臣妾做主,为德安做主。”

    太后叹了一口气道:“皇后,你去扶德安王妃坐下说话。”

    让皇后去扶命妇,太后给足了德安王妃面子。

    德安王妃坐下泪如雨下,掏出帕子哭诉道:“太后,臣妾唯独德安和雅安两个女儿,当年先帝在的时候最疼德安,直接用王爷的封号赐了德安当封号,可怜的德安,仅仅因为口角,生生被沈雨默用玉如意打成重伤,第二日不治而亡。”

    瑞珠轻声在清浅身后道:“沈姑娘是太后妹妹的女儿,父母双亡,沈姑娘从小寄居在孙府,孙老夫人怜惜她甚至超过了嫡亲姑娘,平日养成了金尊玉贵的脾气。”

    清浅点了点头,因经历过前世,这些她全知道。

    “沈雨默是太后府上的表姑娘,没有皇上太后发话,顺天府不敢接这案子,可是德安,她是先帝的嫡亲孙女呀!”德安王妃还在继续哭,“德安死不瞑目,夜夜给臣妾托梦,臣妾唯有请太后大义灭亲,替德安讨一个公道。”

    太后劝道:“云涵,你先节哀,其它事情咱们慢慢来。”

    见太后叫自己往日的闺名,德安王妃哭得更厉害了,不顾尊卑道:“若微,你是知道我的,当年我能为你跪在孝仁显太后跟前求情,今日我也能为我的女儿,在午门外头当着百官的面撞死。”

    宫中的人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即便哀伤如德安王妃,说话中不露声色,恩威交加,暗暗点出了自己曾施恩于太后的往事,并威胁要自尽于百官面前。

    若是不应下德安王妃,真让她自尽于午门,恐怕天下人都要指责皇帝和孙府,太后叹了一口气道:“若真是雨默做的,哀家必定不会包庇她。”

    德安王妃得了准信,总算平静离开了慈宁宫。

    第九十六章 左右为难

    德安王妃走后,皇后见太后恹恹的,陪着说了几句话便要带嫔妃和清浅离开。刚起身,外头太监报孙老夫人带着孙显夫人到了。

    听闻母亲和嫂嫂来了,孙太后叹了一口气,亲自起身迎了出去。

    远远而来的两个贵妇,清浅见过一人,便是孙显的夫人梁氏,那日为了探出燕夫人的真假,袁彬曾请了梁氏上凌府。另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夫人,料来便是孙太后的母亲孙老夫人,她脸上的焦急之色并不比方才的德安王妃少几分。

    见母亲年纪大还亲自入宫,孙太后又急又气,免了两人的礼,亲自搀了母亲上座。皇后、周贵妃、清浅等比孙老夫人低了好几辈,也以家礼行了晚辈礼。

    或许是担心周贵妃对清浅不利,袁彬并未离去。

    孙太后赔笑道:“母亲最近身子可好?嫂嫂,府上可好?”

    孙显夫人梁氏并不敢说话,孙老夫人顿着拐杖道:“府里都乱成了一锅粥,我这身子还要了做什么?索性拿了去给郡主赔命罢了。”

    太后起身道:“女儿不孝。”

    梁氏连忙低声劝道:“老夫人,太后母仪天下,还当着皇后和贵妃的面呢,您缓和着些。”

    孙老夫人老泪纵横道:“两年前,你说德安郡主是先帝的孙女,品格贵重,一定要指婚给寿儿。自从这侄孙媳妇上门,我们府上可是热闹,今日打死一个丫鬟,明日赶走一个管事,隔三差五的侄孙媳妇还敢给我脸色瞧。我造的哪门子孽哦!”

    瑞珠再次轻声为清浅解释:“德安郡主嫁给了孙老太太弟弟的孙儿冯元寿,论起来冯元寿是太后的堂侄。”

    清浅点头表示知道。

    前世这个事情闹得很大,最后德安王妃在午门披发哭诉,御史弹劾孙府,沈雨默被迫不得不自尽谢罪。

    孙太后苦着脸道:“从前瞧德安这孩子还好,没想到私下这么跋扈,听闻雨默好好在摘花枝插瓶儿,德安嫌她妨碍了自己赏花,叫过来便是一通训斥,雨默女孩子家脸皮薄,一怒之下回嘴,德安将茶盅子直接摔雨默脸上,雨默回击重了些,才导致德安身亡的。”

    “你还算没糊涂!”孙老夫人吩咐,“回头你和皇上说说,让德安王府不要闹了,要银子田地都好说。”

    清浅摇了摇头,堂堂王府哪会贪图银子田地,枉顾女儿的性命。

    孙太后斟酌用词道:“母亲,若是雨默无罪,顺天府必定不敢为难她,不如让雨默去顺天府过堂问话,如何?”

    “人到了顺天府,岂有不屈打成招的?”孙老夫人勃然大怒道,“我说了这么多,原来你只敷衍我?雨默是你妹妹唯一的骨血,从小孤苦伶仃,你这个当姨母的不护着些,反倒向着外人,你让你妹妹死不瞑目呀!”

    孙老夫人举起拐杖要打太后,梁氏忙拉着低声道:“老太太,使不得呀!”

    孙太后被母亲逼得没有法子,只能说了一句道:“即算是雨默动的手,女儿也必定保她一条性命。”

    孙老夫人这才作罢。

    见两拨人都离开,孙太后方颓然叹了一口气道:“两边都得罪不起,这可如何是好?”

    既答应了德安王妃秉公办理,大义灭亲,又答允了孙老夫人保住沈雨默的性命,此案除非并非沈雨默动手,否则难两全。

    可如今,孙老夫人府上的丫鬟,德安王府的丫鬟众目睽睽,亲眼所见沈雨默打死郡主,这又怎能做得来假。

    周贵妃眼神一闪笑道:“臣妾有个极好的主意,只是担心太后责备臣妾僭越……”

    “你说,恕你无罪。”

    孙太后如同溺水之人,只要见到一根枯木便要抓住。

    周贵妃瞧了一眼清浅笑道:“闻姑娘聪慧睿智,日前协助袁大人破获了瓦剌一案,听闻前头还破了凌家悬案,臣妾的拙见,闻姑娘既然连外敌的案子都能完美解决,后宅的小事想必是手到擒来的。”

    皇后忙为妹妹托辞道:“清浅一个姑娘家,哪里能办人命案子,休要耽搁了正事。”

    此事不是得罪德安王府便是得罪太后,周贵妃的算盘算得很精细,清浅得罪了便是皇后得罪了,自己怎么都有好处。

    袁彬笑了笑道:“回禀贵妃娘娘,锦衣卫主管前朝,东厂主管后宫,此事应当由夏公公管辖。”

    夏时是周贵妃的大太监,她哪里会肯自己人卷入是非,周贵妃忙道:“他一个奴才秧子,哪能管得了这么大的事,袁大人抬举他了。”

    袁彬哈哈一笑道:“夏公公近日来锦衣卫,要求插手刑狱,说经过了卢指挥史的首肯,既然贵妃娘娘都说他无能,后宫之事尚且管不好,回头下官便直接回绝了夏公公。”

    周贵妃一愣,但话已说出口,不得不面上撑着笑道:“正在说孙府的案子,袁大人怎生扯远了,莫非皇后娘娘和清浅不肯为太后分忧?”

    清浅见拉扯上了姐姐,正要应下此事。

    “清浅是个闺阁女子,在侦破瓦剌的案子中受了伤,近期见不得打打杀杀的。”袁彬微微一笑道,“东厂接不下的,自然由我们锦衣卫来接手,此案下官接了,下官愿为太后分忧。”

    他在保护自己?

    清浅瞧了袁彬一眼,果然,他的眼神中并无十足把握。

    周贵妃笑道:“袁大人应了便是清浅应了,并无分别的,极好,这样太后也可以放心了。”

    太后沉吟了一番,吩咐袁彬道:“你的为人,哀家是放心的,但是雨默毕竟是女孩子,你们锦衣卫带去问话便罢了,只一条不许上刑。”

    周贵妃忙接话道:“袁镇守使可听清楚了,太后口谕,此案不许对孙府人用刑。”

    分明是不许对雨默用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