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大秦暴君的"驸马"[穿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成大秦暴君的"驸马"[穿书]- 第2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四场考试很麻烦,直接持续一个月的时间,菟裘鸠虽然没有公布题,但也把考试的范围都给圈定,给所有考生一个心理准备。
  报名时间截止日期是在七月底,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很热,考试时间则是定在了八月中旬,这样持续一个月的考试之后,九月中旬出结果,正好让不是本地的考生回去准备准备,跟家人过正旦,等正旦之后再回来入职。
  朝廷那边虽然很安静,但是菟裘鸠设置的这几场考试大家也还是仔细研究了一下,甚至还搞了一份考试简章进行研究。
  是的,菟裘鸠为了让所有考生更了解考试,成功报名的都一人发了一份考试简章。
  上面不仅有考试时间和出结果的时间,还有考试时注意的事项,首先就是为了防止作弊的各种手段。
  因为每一场考试设定的都是一个时辰,所以不需要考房,直接一个监考老师坐在上面就能盯住所有人,那么脱衣服检查身体各个部位有没有夹带小抄这种事情就不需要了。
  不过他还是规定了但凡发现作弊,立刻撤销考试资格,并且视情节严重处罚,比较轻的就是未来五到十年不得参加科考,最重的则是终身不可参加科考。
  这份考试简章别的不说,各方面都考虑得比较完备。
  嬴政看完之后说了句:“看来他还是不够忙。”
  能够做到这么完善的程度,菟裘鸠想了应该不是一两年,只不过是今年才拿出来而已。
  而他还有时间和精力去搞这些,当然是没那么忙了。
  李斯也听明白了嬴政的意思便说道:“三年之前,月恒就提出过用这个替代军功爵,以他的性格,若是没有想法肯定不会说出口,如今只能是比那个时候更细致了一些。”
  嬴政点头:“再看看吧。”
  军功爵制度这些年也在一点点地被削弱,首先是低级爵位不再轻易授予,这个影响倒是不大,因为已经没有那么多战争,不打仗没有人头没有军功,那当然是拿不到爵位的。
  三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对于改变国本的制度而言时间还不够长。
  这三年其实朝廷一直有在讨论科举要怎么进行,首先是在哪里进行的问题,然后要怎么进行考核。
  菟裘鸠当初只是提出了一个框架,然后他就忙别的,他以为如果朝廷那边发现漏洞会来问他,到时候再一点点完善就行。
  结果那边没问他,他也就当大家没什么问题。
  之前还在疑惑这些人有什么顾虑,估计也没想到是因为方案还不完善。
  至于为什么没人问他……主要是大佬们都没指望他能拿出详尽方案啊,菟裘鸠才刚当了几年官,官场上上下下都没摸透呢。
  现在看着这份考生简章,大家总觉得脸上有点隐隐作痛——当初是谁说的菟裘左庶长的条陈也不够完善,所以能力也最多如此来着?人家这明明很完善嘛。
  不过,吏部尚书还是强撑着说了一句:“夏郡毕竟人少,与整个大秦不可同日而语。”
  这么说倒也有点道理,毕竟大秦的国土面积已经很大了,以前只有三十六个郡,现在则有三十八个郡外加一个楼兰。
  把楼兰算成一个郡也不是不行。
  反正这么大地盘肯定不是夏郡这样简单的考生简章就能搞定的。
  嬴政似笑非笑地看了吏部尚书一眼,吏部尚书立刻低头装死,哎,他们也就只能这样挽尊了。
  难道要让他说他们这些大秦中流砥柱加起来还不如一个孩子吗?
  虽然菟裘鸠这个孩子已经二百九十个月了,但他们大部分人都是菟裘鸠的年纪乘二,真要承认了这老脸往哪儿放啊!
  菟裘鸠原本还不知道这些,但谁让他同床共枕的人是大秦第一特务头子呢,这种不痛不痒的消息完全可以透露给他。
  他在知道之后倒是没什么反应,反而是嬴华璋坐在他身边说风凉话:“他们也就找找这种借口了,一个个白长岁数。”
  菟裘鸠立刻说道:“别这么说,前辈们也都很努力了。”
  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地方性科举搞得有模有样是因为他从小考到大啊,哪怕穿越十年,但是他经历考试的时间是十年乘以二,甚至好几次都是千军万马闯独木桥。
  几千年发展出来的比较完善的制度哪里是几个人想出来的那些能比得上的?
  如果真有这样的天纵奇才,别说了,赶紧供起来得了。
  当然菟裘鸠不知道他自己已经成了大佬们眼中的天纵奇才。
  那些人嘴上说着夏郡一个小地方的科举不能跟全国比,朝廷要办还是要慎重这些话,实际上一个一个都在盯着夏郡的秋闱。
  就看这一举是成是败。
  如果成,那么朝廷完全可以吸收其中经验,如果是败,那就再观望一下。
  虽然这些讨论都是在高层发生,但总有一些消息灵通的人能听到一些风声,于是赶在报名截止前两天,报名人数突然创了新高——两天加起来的人比之前一个月都多。
  最后报名的人加起来一共有五百人之多。
  菟裘鸠看了之后都瞳孔地震,五百人选三十人,这个比例是不是太夸张了一点?
  最主要的是有一些冷门的官位报考的人并不多,比较热门一些的——比如说郡少府里面的官位,那真是打破了头。
  谁都看得出来夏郡肯定不能一直这样下去,而且很多人都知道夏郡要建新郡城的,也就意味着负责建设的少府肯定是要被重用。
  然后就是掌管仓库的仓吏,这也是报考热门。
  除此之外,治粟吏和厩驺这俩一个负责种植一个负责车马的官位报考的人就很少。
  毕竟夏郡这里看不出有什么耕地,治粟吏估计也没什么用,而菟裘鸠在报考指南上也附赠了说明——短期内治粟吏是负责培育从西域带来的新品种。
  大家不知道都有什么新品种,很多人也不关心。
  最主要的是谁当官是为了种地啊,不去不去。
  所以一些热门的岗位都不是十几比一的录取率,甚至可以达到一百比一,简直看着都眼晕。
  菟裘鸠倒也不在意,人往高处走很正常,而且这样也能保证现在保命治粟吏的要么是识时务,踏实肯干的,要么就是对种植很感兴趣的。
  至于有没有经验都不算什么,反正他们手上的那点东西整个大秦都没有,更不要提有种植经验了,大家都是从零开始,他只需要干活认真能吃苦的人。
  不管怎么说,夏郡的科举也算是在万众瞩目的情况下开始进行。
  因为关注的人很多,所以在科举快开始的时候,旧王庭这边不仅有考生过来入住,还有一些过来围观的。
  有些是家中有钱的富户派出来的,还有很多是官吏家中派来的,还有一些是朝廷派来的人。
  反正林林总总让原本几乎空了的夏郡竟然有一种人满为患的感觉——城内的房子有一间算一间,哪怕再破都租了出去。
  菟裘鸠在看着当月账目的时候忍不住沉默了一瞬,谁能想到搞个科举赶得上好几个旅行团赚的钱了呢。
  这哪儿说理去。
  作者有话要说:
  菟裘鸠:我这次真的没想赚钱。兔兔看着眼前的元宝立刻伸出双爪抱到怀里。jpg


第310章 
  科考的第一二场是分场次办的,征用了几个大的围帐,把人往里面一塞,一人一个书案,笔墨纸都由郡府提供,任何人不得带自己的文具用品,最大程度上减少作弊的可能性。
  甚至连水和食物都不可以带,反正就一个时辰,忍忍也就过去了。
  一二场的考生人数虽然多,但考卷也比较简单,所以菟裘鸠安排的人阅卷速度十分快,基本上当天就能出结果。
  第一场直接就刷下去了一百人,也就是说这一百人不管报名什么官位,都跟他们没关系了。
  字词都认不全的人怎么当官?
  哦,当然很多偏远地区的小吏识字率其实也并不很高,以夏郡这个规模,基本上也没什么可挑的。
  然而现在菟裘鸠可以随便挑,所以他的要求自然而然地也就高了许多。
  等到第二场又刷下去了一百人,菟裘鸠出题并不是很深奥,只是考他们律法背诵情况,都没让他们断案呢,这一个个的都答不出来。
  要知道当初他可是给了这些人好几个月的准备时间,这都没认真准备,那还当什么官啊,态度都不端正。
  当然也可能有一些人是客观条件不允许,找不到人能教导,不过这种事也不是菟裘鸠能解决的,得让朝廷从根本开始更改。
  只不过文化知识一直都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估计没人愿意让更多人读书识字。
  这种事情不是他现在能决定的,年纪不够能量也不够。
  不得不说,两场考试刷下去两百人让很多考过了的人心头都沉重了一些,刚开始所有人都没想到会这么严格。
  而咸阳那边,大佬们在得到消息之后这才意识到一件事情——这不是让人随便选官位,而是让一堆人为了一个好位置进行厮杀啊。
  虽然这种厮杀没有刀光剑影也不见血,但竞争之激烈好像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得不说这种感觉还挺新鲜的,朝中不是没有人为了一个官位争得头破血流,但一般都是私底下,明面上都维持着和谐。
  现在一场考试把这些都给掀了开来,不过不得不说,比起那些见不得光的小手段,这种方式更让大佬们觉得省心。
  别以为大佬们都喜欢看下面的人钩心斗角耍杂技,大家事情都很多,没工夫关注那些,甚至对于那些只会耍手段却没真正本事的人还很厌烦。
  一时之间,关注接下来考试的人更多。
  第三场考试的针对性就很高了,直接分了三十个考场,每个官位一个考场。
  有的考场四五十人,有的考场只有四五个人,对比鲜明到让所有人都很诧异。
  而这一场考试之后,一共也就剩下了一百个人,之后这一百个人再进行面试。
  面试他们的是他们的主官,是的,他们这些人一般进入郡府之后是从比较基本的官吏做起,毕竟大部分人都没有什么经验,让他们直接担任主官,怕是磨合都要磨合好几年。
  更何况比较主要的官职是不可能空出来的,就凭着嬴华璋和菟裘鸠这两个人,哪怕夏郡再怎么落魄再怎么偏僻,那也会有人想办法把人塞进来。
  看看一直跟着菟裘鸠的萧何,现在是郡丞了,再看看章邯,现在是郡尉了。
  就连以前一起逃难,不是,是一起在楚国冒险的卢绾和灌婴都成了郡丞。
  至于李曦李幸两个兄弟暂时没有太高的官职主要是他们父亲有另外的安排,不会放任他们在地方呆太长时间,可能很快就要回去。
  总而言之,跟在菟裘鸠身边机会非常大,再加上皇帝很是关注着两个人,跟在他们身边也更容易得到皇帝的注意,所以夏郡的主要位置有一个算一个,基本上都是黄金萝卜坑。
  要不是菟裘鸠坚持下面的小吏要自己选,恐怕连小吏的位置都要被占上——谁家还没有一两个落魄亲戚呢?
  这些人太高的官职无法胜任,但小吏还是能当的。
  而这一次的面试,基本上让人摸清楚了一部分——那就是长得不够好看的人,除非能力特别突出,否则是不可能被录取的。
  之所以这么说主要就是选出来的都是好看的,最差也是个清秀挂。
  对于从上到下的颜控属性菟裘鸠也没办法,上有所好下有所效,嬴政颜控,他儿子也遗传了他颜控的毛病,下面的人更是变本加厉。
  只是在面试结束之后,菟裘鸠发现了一件事情——他之前很看好的一个名为廉蜚的人没在录取名单上。
  他有些意外,这个人是少数报考治粟吏的其中一个,因为报考人数少,所以菟裘鸠当时是亲自阅卷,第三场考试之后,这个人的答卷是最突出的一个——别的不说,因为他真的有种植经验。
  还不只是种地,各种果树花木他甚至都有涉猎。
  虽然这个人不是夏郡本地人也没接触过新品种,但在三十岁能够积累这么多经验只能说这个人很有天赋。
  当时菟裘鸠就觉得如果这几个人里选的话,廉蜚是最有可能被录取上的一个人。
  然而结果出来,被录取的竟然另有其人。
  菟裘鸠下意识觉得可能有点什么问题,立刻让嬴华璋安排直指去查是不是出现了什么贿赂考官之类的事情。
  直指查出来的结果倒是让他松了口气,治粟令倒是没有贪污受贿,那么这就很奇怪了。
  菟裘鸠直接把人找来询问,结果治粟令的理由十分强大——廉蜚一只眼大一只眼小,不如另外一个长相周正。
  菟裘鸠听完这个理由当场就炸了,把治粟令直接臭骂了一顿。
  选官不看能力先看脸,什么臭毛病,真是他脾气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