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大秦暴君的"驸马"[穿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成大秦暴君的"驸马"[穿书]- 第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重中之重,也是最困难的部分。
  塞外地质复杂,岩石沙土土壤各种成分都有,岩石部分不好开凿,沙土太软,土壤也要小心雨季沉降。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打好地基,而地基打好之后会先通行,反正是平整的,马车在上面行进也不差什么。
  等到秋天,不再接收旅行团之后,再进行下一步,争取在入冬之前完成大半部分。
  是的,他们这个旅行团还是季节性的,等到了秋冬,一望无际的绿野会变成一望无际的荒草,太过荒凉的景色大部分人都不会喜欢。
  在这种地方时间长了还可能产生季节性抑郁,所以除非等草长起来,所以旅行团是不会进行接待的,旅行商会在这段时间也会闭门。
  对于一个商会来说,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冬天带团去适合旅游的地方,比如说南边。
  只是南边什么情况谁都不知道,他们跟那边的官员也不熟悉,很多情况都不好处理,还不如直接到季节就关闭修整。
  在旅行团继续报名的间隙,菟裘鸠开始让商会征召护卫,为了旅行商会对外的形象,护卫的身高体型和背景都有要求。
  必须身材高大魁梧,看上去就让人有安全感,参加过战争并且没有犯过错的优先。
  这些护卫主要的工作就是一路保护旅行团,因为路上很可能会遇到劫匪或者流民抢劫,所以菟裘鸠开出来的待遇还不错。
  于是等消息传出去之后,过来报名的人差点把旅行商会给堵了。
  作者有话要说:
  菟裘鸠:要不是怕挨打,我甚至还想搞个王帐特色住宿。兔兔委屈的看着元宝飞走。jpg


第308章 
  菟裘鸠在接到消息的时候忍不住皱了皱眉,感觉这个有点不太对。
  他只是招个护卫而已,为什么这么多人来报名?
  这又不是后世经济萧条时期大部分人会失业,只要不是那种走投无路不得不把田产变卖的情况,一般不会出现这么多无业之人。
  尤其是如今天下大定,各种工程如火如荼,怎么也不可能没有事情做。
  嬴华璋也觉得有些意外,不由得问道:“这里面会不会有之前修建长城的一部分人?”
  虽然匈奴和东胡已经没了,但是在匈奴和东胡被灭之前,长城已经修建得差不多。
  毕竟这一项工程其实进行了很多年,甚至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再往前不久赵国和燕国也修建过不少。
  大秦如今需要做的就是把不成体系的长城给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结果长城修建完了,匈奴和东胡也没了,幸好还有一个扶余需要防备,要不然就显得这项工程有那么一点多余——当初谁也没想到能一举消灭这俩强大的敌人。
  长城修建完毕之后,民夫自然也都是从哪儿来回哪儿去。
  只是回去之后好多人似乎都不太适应继续种地的生活,尤其是在这里种地的收入来源还不如修建长城的时候。
  这里必须要提一句,因为担心会因为修建长城搞得怨声载道,所以工程虽然是朝廷下令,但实际上是云中郡这边管辖。
  辽西郡和辽东郡都没插手,毕竟他们那里也没有一个随时能搞出点新东西的菟裘鸠不是。
  菟裘鸠严格规定劳动的时间,并且还提供三餐供应,除此之外还会给予一定的补贴。
  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云中郡来提供,补贴不多,云中郡也没那么多钱,吃的粮食很多都是面粉跟沙枣面混合,其中沙枣面居多,甚至大部分时间都是沙枣面。
  蔬菜春夏会有,冬天就很少,偶尔会用羊骨煮汤给他们吃。
  伙食算不上好,不过这已经是菟裘鸠尽力的结果,云中郡的税收有一部分要上交,剩下的一部分要用于各种建设,最多也就做到这个地步。
  然而只是如此民夫也都很感激他们,在这些人口中扶苏和菟裘鸠的声望一时无两,甚至在扶苏有意隐藏的情况下,菟裘鸠的声望更高一些。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民夫竟然还能攒下来不少钱,补贴虽然不多,但因为吃饭不花钱,那些补贴就全能留下。
  等到工程结束之后,很多人回到家里发现种地的钱跟补贴也就勉强持平,但种地是不稳定的,遇到灾年甚至颗粒无收。
  于是很多曾经参加过长城建设的民夫就特别想继续跑到菟裘鸠手下做事情。
  扶苏还吐槽过,菟裘鸠不在的时候天天有民夫询问他什么时候回来,他们能不能申请留下。
  最后扶苏还是把他们都赶走了,这个时代除非做官调任,否则轻易是不能离开户籍所在地,更不要说落户在其他地方了。
  郡县评等本来就是依靠人口进行评定,各地郡守当然不会让自己的人留在其他地方。
  正因为有这么一出,所以嬴华璋怀疑是那些民夫想要继续为菟裘鸠做事情,护卫这种事情不需要更改户籍,不需要背井离乡,只是来回奔波而已最是简单。
  菟裘鸠转头看向嬴华璋:“直指那边怎么说?”
  嬴华璋说道:“已经派人去查。”
  查出来的结果也差不多,不过倒也不都是之前那些民夫想要参与,毕竟咸阳附近征集过去修建长城的人并不多,更多的是被那份待遇给吸引过来的。
  菟裘鸠听了之后没好气说道:“告诉他们,有田产且家中壮年劳动力缺乏的一概不录取。”
  开什么玩笑啊,耕农的数量必须保障,他招募护卫是想给一些符合要求但是生活潦倒的人,就是想给这些人一份糊口的工作。
  或许会有人觉得形象不错,力气也不错的人怎么可能活不下去?
  实际上还真有这种可能,世界上的苦难千千万,总有人可能遇到过不去的坎儿。
  但是家里有田产并且还是家中顶梁柱的,那是想都别想。
  很简单,菟裘鸠怕挨骂。
  他不怕御史参他,他怕嬴政知道之后骂他,这是动摇国本的事情。
  在新要求出来之后,符合报名条件的的确很少,而除了符合条件之外,被招录的人还要签订契书,首先是要参与训练,其次就是至少为旅行商会服务五年。
  这两样都不算很苛刻的要求,所谓的训练就是简单版的军训,程度基本上可以参考大学生军训,不要求把他们训练得跟真正的士兵一样,只要求精气神足够,然后听命行事。
  在这些人之中还会选出领队,领队的月钱会更高一些。
  当然在这些护卫训练出来之前,还是从菟裘鸠和嬴华璋两个人的护卫之中抽调一部分过来护送。
  这个消息出来,旅行团的报名人数又暴涨一截——谁不知道这两位的护卫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有这些人护送绝对能够保证安全!
  甚至还有人算了一下,如果自己出远门,旅行团这个价格也就够雇佣护卫,或者是交钱给商队跟商队一起走的价格,这还不包括吃住。
  而旅行团这两者都包括,甚至还有导游带领游玩和讲解,划算,实在是太划算了。
  整个暑期旅行商会可以说是如火如荼。
  菟裘鸠原本以为不会有那么多人,毕竟不便宜而且还有收费项目,虽然这个收费项目并不强制。
  最主要的是时间还不短,每一次的行程都为期半个月,耕农和官吏肯定没有这个时间。
  耕农就不用说了,真出来半个月等回到家里估计地里的庄稼就全没了。
  官吏虽然不至于,但真跑出去半个月,等回来也可以退位让贤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出来的一般都是没有入仕的青年。
  这些青年在来这里之后因为太喜欢这里的风景,干脆就不想离开。
  不过旅行团的契书里明明白白写着必须一起去一起回,最主要的是不回来这些人没有验传也停留不下去。
  然而让菟裘鸠没想到的是总有一些二缺青年脑洞大,他们是回去了,然后又组团回来了!
  其中跑到旧王庭这边的最多,因为这边空房很多,有一些有主,有一些无主的干脆就属于郡府。
  可就算是郡府也不会经常去查看这些房屋的情况,好多人会直接找一个还不错的房屋入住。
  嬴华璋在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把人都赶跑,这些人也太大胆了一点。
  菟裘鸠则是哭笑不得地拦住他说道:“算了,堵不如疏,就算这次赶跑了,他们还能回来。”
  嬴华璋皱眉说道:“你想怎么疏?”
  菟裘鸠摸着下巴说道:“这些跑出来的人很多都有一点家底,一部分还认字,不如……我们搞一场科举招人吧。”
  嬴华璋微微一愣:“科举?”
  科举这个提议是菟裘鸠前几年提出来的,当时想在云中郡搞,只是时机一直不太合适,最开始勉强算是小搞了一场。
  不过后来几年因为云中郡并没有扩张,官吏变动不大,所以也没有大规模弄过。
  而朝廷那里不知道是有什么顾忌,似乎一直在讨论,但一直没有成行。
  菟裘鸠猜测很可能是大家都无法预料这个方法究竟是好是坏,还有一部分人觉得现在就很好不想轻易改变的。
  反正各方扯皮肯定是需要一段时间。
  但菟裘鸠不想等那么久,不趁着刚建国什么都处于起始状态定下来,等以后国家足够稳定之后出现门阀世家,开始以姓氏傲人,那就晚了。
  自从东汉之后门阀世家出现,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王权跟世家进行斗争,普通寒门士子难以出头。
  这种情况一直到唐朝才稍微好一些,但也出现了世家连皇室都看不起的情况。
  菟裘鸠不敢说科举能够直接把门阀世家的产生扼杀在摇篮里,但至少可以延缓。
  他努力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但人力有穷时,接下来就要交给时间。
  谁知道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呢?
  眼下夏郡必然是缺人的,正好趁着这一次看能不能补上一些人。
  你们不是喜欢这里吗?干脆就留下当官吧。
  至于等到秋冬的时候才发现这里的景色并不是一年四季如此的时候也晚了。
  夏郡要开科举招收近三十名官吏的事情像一阵风一样卷遍了北三郡,往南一点的地方传播没有那么快,一开始报名的人也不是很少。
  不过菟裘鸠他们也不着急,因为科考的时间定在了当年夏秋交际。
  菟裘鸠甚至还干了一件事情——把需要招考的官位全部公开出来,然后让报名者先定向选择自己心仪的官位。
  他这一手可是让咸阳那边大惊失色。
  作者有话要说:
  菟裘鸠:既然来了就别走了。兔兔揣手一脸和蔼。jpg


第309章 
  一直以来所有的官位都是皇帝或者有任免权的官员进行安排,觉得谁合适就让谁去,还从来没有可以让人选择官位的情况出现。
  嬴政知晓之后稳如泰山,任由下面的人去讨论,颇有一种静观其变的味道。
  他不动,李斯也不动,下面的官员掂量一下夏郡那两位的分量也不敢轻举妄动,唯有御史台的御史上窜下跳。
  什么有辱国体,什么威风扫地之类的全都出来了。
  嬴华璋和菟裘鸠知道之后也不在意,御史的职责就是这个,觉得不合适就参,皇帝听不听那就是皇帝的事情。
  显然,嬴政都懒得搭理他们,上去的奏疏有一个算一个都没有回应,大部分御史都以为是留中不发,所以写得更加起劲,实际上嬴政直接让人把那些奏疏都给烧了,一个都没看。
  扶苏虽然在云中郡,但显然他在咸阳还是有人的,在听到风声之后直接给菟裘鸠和嬴华璋两个人写了封信告诉他们如今咸阳的情况。
  虽然是真好心,但那股幸灾乐祸的劲儿怎么都掩盖不住。
  不过在信的最后他好歹还是收敛了一下,询问嬴华璋他们两个是怎么想的,怎么还公开官位让人选呢?
  菟裘鸠就觉得所有人好像误会了公开官位的意义存在,以为公开之后就是让别人挑选,问题是你选了也得考试啊,考不考得上还两说呢。
  要不是因为现在没有公办学校,菟裘鸠可能还要在报名条件上加一点学历要求。
  现在只能是识字就行,反正选归选,选完之后还要集体参加考试,第一场考试考的是基础知识,包括有些字词认识之类的,不合格的就走吧。
  他不要求官员们文化水平多高,但至少得把常用字词认全吧?
  第二场考试则会相对深入一些,考法,如今大秦依旧是以法治国,所以律法必须会,哪怕不是背得滚瓜烂熟也要差不多。
  第三场考试则是各个官位的针对命题,第四场则是面试。
  菟裘鸠设置完这些考试之后,再一次感慨没有公立学校的难处,要是有学校的话,前两场考试几乎是可以削减。
  四场考试很麻烦,直接持续一个月的时间,菟裘鸠虽然没有公布题,但也把考试的范围都给圈定,给所有考生一个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