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瑶的样子惹得贾敏笑起来,“可我看你并不讨厌顾家的二公子。”
“虽然阿桢闹腾了些,但还不至于让儿子讨厌。”林瑶无奈道,他不会因为一个人太活泼就讨厌一个人,只是有些适应不来这种热情。
顾桢下个月的生辰,邀他过府玩儿,林瑶心中明白顾桢是把他当朋友,才会邀请他,他很感动但依然不太想去。倒不是他不愿意交这个朋友,嗯……怎么说呢,可能是他心智成熟,跟小孩子玩不到一起吧。
“看来阿瑶是交到朋友了,如此,我和你父亲就放心多了。”贾敏微笑道。
这话听得林瑶一愣,他什么时候让林如海和贾敏担心过吗?
林瑶的小心思几乎写在脸上了,贾敏自然看得出来,便叹道,“阿瑶啊,你性子太稳重了,其实我和你父亲一直都有些担心你。”
担心他?他有什么好担心的?
见林瑶满脸疑惑,贾敏失笑,无奈道,“话既然说到这里,我也就不避讳了,你自打到了我们家之后,便一直都没有出过门,平日里除了读书,就是跟玉儿待在一起。你自己都还是个孩子,却把自己当个大人一样照顾着妹妹,体贴着所有人,你这样我们真的很担心你。”
林瑶愣住,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
“阿瑶,你性子要放开朗些,多交一些朋友不是坏事,别整日闷在家里,读书虽然重要,但也要有劳有逸,这样才不会累坏了自己的身体。”贾敏语重心长的道。
林瑶听得心中微热,有种自己种的花,终于开花了的感觉。
他素来体贴他人,这并不是穿越之后的委曲求全,而是穿越前就形成的习惯。
林瑶天性善良,不爱计较,性子平和,他不愿意为了一点小事去为难别人,体贴别人久了,旁人便当他本来就是这样的性格。
然而事实上,有谁是天生体贴别人的性格呢?
不过是习惯性的委屈了自己,但自己并不觉得罢了。
林如海和贾敏却因为他过于稳重体贴,而担心他。
林如海、贾敏和黛玉,这家子都是性格心地都极好的人。
“我明白了,母亲,”林瑶笑着道,“阿桢说下个月是他的生辰,邀我来给他过生辰,我已经答应他了。”
这确实是真的,他不想来,但顾桢说得诚恳,他找不到理由拒绝,就只能答应了。
贾敏心中摇头,无奈的揉了揉林瑶的头顶,叹道,“傻孩子。”
口中说明白了,实际上还是没明白。
贾敏其实心思通透,在不涉及到她自己的时候,她想问题很透彻。
她看得出来,林瑶不爱出门,但因为他不爱出门,让她和林如海担心了,他就愿意妥协,出门交朋友。
然而林瑶根本就没明白,贾敏和林如海担心的,根本就不是他待在家里会闷坏了自己,而是林瑶这种……过于体贴他人而委屈自己的性格让人担忧。
如果只是体贴他们几个家人,倒也罢了。毕竟都是自家人,他们总会关心林瑶的心情。但往后林瑶在外面跟旁人相处,也是这般体贴他人,而委屈自己,那问题可就大了。
林瑶被贾敏带着无奈笑意的三个字给砸懵了。
傻孩子?
他哪里傻了?
他刚刚的回答不对吗?
林瑶满脑子都是问号。
林瑶自己觉得自己是个成年人,但实际上他的性格还是有些单纯,因为他从前生活的环境过于安稳,他从来不会有什么危机感,对身边的人也都很少往坏里揣测。
以至于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性格是有缺陷的。
当然,林瑶的性格缺陷症状还算轻微,不到讨好型人格的地步。
他素来体贴他人,但若是涉及到他的底线,他也不会一味的去迁就他人,违逆自己做人的准则。
但大多数时候,他遇到的人都是讲道理的,因此他也不觉得自己受到委屈,只觉得自己体贴别人是在帮助他们。
林瑶穿越前的朋友有很多,但真正交心的朋友只有一两个,就是因为大多数人只是贪恋林瑶给的体贴,但却没想过林瑶要为此付出多少,也不曾想过林瑶的感受。
林瑶也不觉得自己体贴他人是一种错误,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
回到府里,林瑶还在纳闷贾敏为什么叫他傻孩子,脑子里还没转过弯来,而贾敏晚间等林如海回房,也同林如海提起了林瑶的性格问题。
“阿瑶这个性子也不知是不是在那边府里的时候养成的,长此以往,我很担心他在外面会受到他人的欺凌。”贾敏忧心的对林如海道。
林如海听得笑起来,“哪里有这么严重?阿瑶这孩子我跟他相处的时间比你长,他性子稳重不是坏事,体贴他人也有分寸,还没有你说的那么严重。”
“老爷,我可没有在跟你开玩笑,你成日里衙门处理政务,跟孩子们相处的时间未必就比我长多少,自从我病愈之后,阿瑶这孩子几乎日日都同玉儿来正院陪我,虽说这孩子安静,话不多,但屋里多两个孩子陪着,感觉还是不同的。”
贾敏絮絮叨叨的话题一下子就扯远了,林如海哭笑不得的道,“现在体会到承欢膝下的好了?”
“老爷!”贾敏瞪了林如海一眼,正色道,“我话还没说完呢。”
“好好好,你说,你说,我不打断你。”林如海好笑道。
贾敏吸了口气,缓了缓,整理措词,道,“你之前同我说过,阿瑶在那边府里很不受重视,不受重视说的都客气了,说难听点,那叫苛待,”说起来贾敏就一肚子气,接纳林瑶之后,贾敏就当他是自己的亲生儿子看待,一想到这么乖的孩子被如此糟践,她心里的火就直往脑门上冒,“林润也真不是个东西,自己的亲生儿子,怎么能如此……”
“好了好了,别动气,为那起子人动气不值当。”林如海见贾敏动了真火,忙将娇妻揽入怀中劝慰,“总归现在阿瑶已经被我们接了来,往后就是咱们的儿子,跟亲生的也不差什么,只要我们对瑶儿真心,瑶儿会把我们当做亲生父母看待的。”
“阿瑶确实有孝心,”贾敏叹道,忽而一顿,想起什么,把贴身戴着的一块玉从衣襟里捞了出来给林如海看,“这块玉是阿瑶上回在你生辰时送我的,我看很漂亮,日日都带着,也不知道是不是我想多了,我总觉得戴上这块玉之后,我的身体越来越好了。”
林如海知道林瑶送了贾敏一块玉,贾敏喜欢,也一直戴在身上,有几次夫妻俩亲热的时候,他也见过这块玉,倒是不知道贾敏还有这些想法。
“哪有这样的事,若玉石能养病,这世上就没那么多病入膏肓的人了。”林如海只当贾敏是心理作用,并不相信。
贾敏皱起眉,“你觉得我想多了?我这里不提,就说玉儿,你没觉得,自从玉儿跟瑶儿一起读书之后,身体越来越好了?咱们玉儿可是自打能吃饭,便开始吃药了,可自从同瑶儿一块读书之后,吃药的时候越来越少,如今汤药都不沾了,人还越来越健康,哪里像个胎里不足的孩子?”
被贾敏这一说,林如海也渐渐回过味儿来,“那你的意思是……”
“瑶儿的命格是不是旺咱们家?”贾敏道。
这就有些神神叨叨了。
林如海素来不信鬼神,但林瑶到他们家之后,他们家的氛围确实越来越好,贾敏和黛玉的身体也日渐强健。
一些玄之又玄的东西,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林如海沉吟片刻道,“这些都先不提,总归不是坏事,瑶儿旺咱们家的话不能再说,尤其不能叫下人们听了传出去,要不然怕惹来麻烦。”
时人尤其信命格这种东西,特别是皇家,一旦林瑶的特殊被他们关注到,林如海怕会惹来大祸。
第9章
贾敏好气又好笑的道,“这其中的厉害我自然晓得,今日提起就是让你警醒着些,这种事不好正经的叫人封口,否则反倒引人注意。”
林如海搂着她笑道,“敏儿说的是。”
“依我看,瑶儿身边这几个人还是不够,还得再添几个,尤其是小厮,要配齐了,咱们这样的门第,少说也得配四个小厮,至于丫鬟,瑶儿身边已经有了碧晚,再添一个大丫鬟,和两个二等丫鬟便够了,爷们身边倒不需要太多丫鬟。”
听得贾敏絮絮叨叨这些,林如海眼角眉梢都是笑意。
幼子夭折的那段时间,贾敏几乎日日以泪洗面,她这一胎本就凶险,这一胎虽说母子平安,但大夫也说,贾敏的身体再也不能有孕了,不过当时他和贾敏都想着,儿子都有了,不能有孕也无妨。
可这个幼子自打出生,便体弱,比之黛玉更甚几分,他和贾敏精心再精心,注意再注意,终究还是没保住这个孩子,让他一病去了。
起初他也没想过继的事,可有一天他回府,听到贾敏和身边的大丫鬟春枝说话,才知道贾敏不单单是伤心幼子夭折,更是担心林如海这一支因她绝嗣。
林如海真的没想到爱妻如此敏感,即便幼子夭折,他这一支有绝嗣之危,但万不可能是因为贾敏而绝嗣,他林家支庶不盛,前几代便是如此,好些旁支都已经绝了嗣,这也是为何林如海挑个继子都如此艰难的原因。
他林家支庶不盛,怎能怨怪贾敏?
要说起来,他姬妾已有几房,都是贾敏给他挑的,然而成亲二十余年,唯有贾敏先后给他生了一女一子,那几房姬妾,有不如无。
论起来贾敏于他林家,这么多年来,都是有功无过的。
几房姬妾都是没用的,林如海也不想着这几房姬妾能给他生个儿子,于是他思来想去,将脑筋动到了过继上。
他本想先同贾敏商议,但想了想,儿子刚夭折,就提过继儿子,他怕贾敏伤心,便只派了人去姑苏林家打探消息,看有没有合适的,若有再提不迟。
然后就挑中了林瑶。
当初刚提过继一事,贾敏虽未反对,但显然是有些抗拒的,但这个抗拒,并非厌恶林瑶,而是因为她夭折的儿子。
林如海过继林瑶,一则为了林家香火,二则也是为了宽贾敏的心,林家不会绝嗣。
这些心思他都没有叫贾敏知道,如今贾敏能这般为林瑶考虑,可见是彻底接受了林瑶,即便再为夭折的儿子伤心,应当也不会累及她自己了。
他也总算可以安心一些了。
人只要有希望,就不会陷入绝望。
“都依你。”
贾敏横他一眼,“丫鬟的事我可以挑选了送过去,小厮我就不插手了,老爷精心挑选几个安排到瑶儿身边。”
“好好好。”
……
林瑶自然不知林如海和贾敏私下的谈话,他回到东院之后,依然满脑子疑惑。
宋嬷嬷看林瑶精神有些恍惚,便倒了杯茶,“大爷在想什么?怎么恍恍惚惚的?”
闻声,林瑶回过神,拿起宋嬷嬷倒的茶喝了一口,然后把今天回府路上同贾敏的对话说给宋嬷嬷听,然后道,“嬷嬷说,太太这到底是怎么意思?是我的话有哪里不对吗?”
宋嬷嬷怔了怔,然后笑道,“老奴今儿才觉着大爷还是个孩子。”
这大半年来,林瑶越来越稳重,在东院这一亩三分地,可以说威严已经建立起来,但宋嬷嬷依然觉得这样的林瑶有些陌生。
今儿林瑶向她询问,才叫她找到几分熟悉感。
“嬷嬷,”林瑶有些无奈,“我没跟你开玩笑呢。”
宋嬷嬷道,“老奴明白,只是这个问题,老奴也回答不了你,只能大爷你自己想明白。”说着便告退出去了,都不等林瑶挽留。
林瑶:……
我要是自己想得明白,还用问你?
不过这也证明宋嬷嬷明白了太太话里的意思,宋嬷嬷弄明白了,他却没弄明白,林瑶怎么都想不通这其中的深意。
次日,林瑶照旧去贾先生那里读书,午后回来,就见自己院里多了一些陌生面孔,不由疑惑,把宋嬷嬷叫到屋里一问,才知道是老爷和太太送来伺候他的。
林瑶略有些无语,“我就一个人,哪儿需要这么多人伺候?”
“大爷没瞧见姑娘身边有多少伺候的?单是丫鬟便有八个,大爷您是爷们,自然不可能跟姑娘一样配八个丫鬟,但四个丫鬟也是该有的,另外再配四个小厮,这才算齐了,大爷别觉得奇怪,这都是高门的规矩。”宋嬷嬷解释道。
林瑶:……
他想了想,红楼梦原着贾宝玉身边似乎也有很多丫鬟,看看贾家,主子统共那么一二十个人,伺候的人却有数百。
这么一想,他身边配的这些人,好像也不算夸张?
“既然这样,丫鬟还是照老规矩,由嬷嬷你来管,新来的小厮,让叶河带着吧。”叶河原就是林如海身边的人,那几个新来的小厮若原来就是府里的,应该都认识叶河,也不会不服。
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