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嬷嬷摇摇头,笑中带泪道,“这事儿已经过去很久了,嬷嬷已经不伤心了,大爷别在意。”
骗人,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哪里会不伤心?
“嬷嬷我那个儿子,还不到周岁就夭折了,偏偏我因为生子难产,伤了身体,再也不能有孕,夫家就休了我另娶,后来我就进了罗家当你母亲的奶娘,后来的事,大爷你也知道了。”
林瑶颔首,“嬷嬷理解太太的感受,是因为嬷嬷你也有过丧子之痛?”
“也不单单是因为这个,”宋嬷嬷笑道,“虽说我不曾见过太太,但老实说,我对这位太太的印象并不差,大爷的衣食起居说是我在管,实际上一直是这位太太打理的,唯独太太不肯见你,多少让我心生疑虑。如今虽然知道太太纯粹是不肯见你,而非病得不能见人,我也怨不起来,因为……失子之痛,非为人父母不能体会。”
林瑶闻言,也道,“我在林府这几个月,也未曾听过府中下人说过太太半句不是,就算有谈及太太的,也多是称赞,太太我还没见过,不知其品行,但光凭让府中下人全都称赞她,便知这位太太极会做人。”
但偏偏就是会做人的太太,宁愿让人误会,也不愿见他。
“太太虽然称病不肯见你,但你的饮食起居,桩桩件件,都找不到半点可以挑剔的地方,还有院里的金桂,竹子,院里的一草一花,都是精心打理过的,”宋嬷嬷叹道,“太太确实很会做人,她不会不清楚不见你的后果,可她就是这么做了,那么只有一个解释。”
“太太还未走出丧子之痛,不愿见我。”林瑶给出了结论。
宋嬷嬷没有反驳,显然也是这么认为的。
“还有大姑娘,大姑娘是太太亲生,很得老爷太太的喜爱,若太太真的对你有意见,绝不会叫大姑娘亲近你,也不会允许大姑娘跟你一道读书。”
林瑶叹息着接话,“然而事实上,这几个月太太不但没有阻止玉儿同我亲近,甚至还很纵容。”
尤其这段时间,黛玉自打吃了回春丹做的糕点,身体肉眼可见的健康起来,面色红润,完全不像是胎里不足的孩子,太太私底下见过黛玉,黛玉的变化她必然看在眼里,而这些变化都是在跟林瑶同屋读书之后发生的。
也不知道太太脑补了什么,反正林瑶收到了不少太太派人送来的礼物。
可见太太并非对他不喜,愿意让黛玉亲近他,唯独自己不愿意见他。
林瑶思来想去唯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因为太太去岁夭折的那个儿子。
第7章
太太亲生的儿子是去岁十月底没的,而他大年初一就被开祠堂过继到林如海名下,那么时间还要往前再推一推,即是说,林如海在儿子夭折后不到两个月,就已经决定过继儿子。
幼子刚夭亡,就要过继儿子,听起来似乎有些无情。
但林瑶同林如海相处了近三个月的时间,他已经了解了林如海的性格,他并非无情无义之人。
林如海既然决定过继,必是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
毕竟,若不过继儿子,黛玉出嫁之后,林如海这支可就绝嗣了。当然,黛玉也可以不出嫁,招赘也是个选择。
但是,谁愿意做上门女婿呢?
上门女婿可不单单是不好听那么简单,现代还好,总归还算个人,在古代……上门女婿那真就不是人过的日子,地位低不说,还要被人瞧不起,甚至还不能科举,对于一个男人来说,这等于直接断了青云路。
以林家的门第,普通的百姓绝对不在招赘之列,而林如海瞧得上的,人家愿意入赘吗?
因此,在族里过继一个儿子,是最好的选择,没有之一。
太太贾氏必然也清楚绝嗣的后果,不然年近四十了,为何还要拼死生一个儿子?
正因为清楚子嗣的重要性,太太即便还未走出丧子之痛,不能接受过继儿子,也没有权利,没有立场阻止林如海过继儿子继承香火。
当然,若是太太执意不肯过继,以林如海对夫人的爱重,也是会考虑贾敏的心情而放弃过继。
但感情是双向的,林如海能顾及贾敏的心情而不过继,贾敏也会顾虑林如海真的绝嗣,将来没有香火传承。
太太默许了林如海过继儿子,但她还没有走出丧子之痛,不愿也不敢见林瑶,因而推说病着,一直不愿意见林瑶。
林瑶性子体贴,对人素来友善,人也很乐观,因而穿越之后,他一直都没有颓废过,清楚自己再也回不去之后,他一直努力的让自己活的更好,也试图让他身边的人开心一些,比如黛玉,比如林如海。
也就是见不到太太,若是能见到,林瑶也会尽心的宽慰她,让她早些走出来。
亲生儿子没了,不是还有个亲生女儿吗?
“太太沉溺于丧子之痛,于人于己都不是好事。”宋嬷嬷叹道。
林瑶默然不语。
如此看来,若太太走不出丧子之痛,他想要见到这位太太,怕还有的等啊。
不想,才过了半个多月,见这位太太的机会就来了。
三月十九是林如海的生辰,今年林如海正好四十岁整,不过四十岁还不到做寿的年纪,因此只有一家人在正院坐在一起吃了一顿饭,这一家人,便是林如海、贾敏、林黛玉以及林瑶。
就在林如海生辰这天,林瑶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林妹妹她妈。
能生出黛玉这样漂亮的姑娘,其母必然长得不差,林瑶早就做了心理准备,但真正见到这位太太的时候,还是吃了一惊。
太太贾氏虽说年近四十,面色憔悴,一副病容,但其美貌却不因此减去分毫。
从这位太太身上,林瑶恍惚见到了未来的林黛玉。
果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女啊。
饭毕,贾敏让身边的丫鬟取了一个盒子来,放到林瑶面前,浅笑着道,“我一直病着,近日才好些,这是我之前准备的礼物,也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林瑶笑着道,“母亲送的,儿子当然喜欢,我也准备了礼物,只不过来的仓促,没带,等会儿让嬷嬷给母亲送来。”
贾敏笑着点头,并不拒绝。
看贾敏这样子,应该是已经想通了一些,能想通就好,就怕想不通,活活的把自己抑郁死。
回到东院,林瑶就从内室翻出一个木盒子,交给了宋嬷嬷,“这是我为母亲准备的礼物,嬷嬷你替我送去正院给太太。”
宋嬷嬷也不知道盒子里是什么,不过如今林瑶做事很妥当,她也不会追问,当即应是出去了。
林瑶准备的这份礼物,可不是凡品。
是他自己从抽的上上签中挑出来的珍品,是世间难寻的宝贝。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红楼梦》这本名著本身就带了些神异的色彩,故事中涉及了不少神仙,因此林瑶抽到的上上签里,出了个宝物,是一块奇玉。
刚得到这块奇玉的时候,是用一个古怪的石盒装起来的,石盒里只有那块玉和一张纸,纸上写着这块玉的用处。
这块玉没有名字,是一件天材地宝,只要日日戴在身上,就可以增强体质,延年益寿也非难事。
由此可见这玉的珍贵。
林瑶当初得了这块玉,就将它从背包里取了出来,另外找了个盒子存放,就是准备哪一天有机会见到太太,就把这份礼物送出去。
他送这么贵重的礼,并非是对太太有什么深厚的感情,而是因为林如海和黛玉。
前者同太太夫妻情深,后者是太太唯一的亲生女儿,这两个人都很看重太太,林瑶对现在的这个家很满意,并不想因为太太再生波澜,若太太按照原着中的剧情病逝,即便他知道这是太太命中该有此劫,但人一旦陷入悲痛之中,就难免迁怒。
林如海再怎么人品端方,失去了幼子,再接着失去爱妻,恐怕很难平静。
林瑶相信林如海的品格,但并不愿意赌那万分之一的可能性。
能直接杜绝悲剧的发生,又为何不做呢?
至于这块玉太太会不会戴,林瑶并不担心,因为这块奇玉很漂亮,是个女的都会喜欢。
这块玉送出去之后,半个月太太就宣布病愈,开始正式打理庶务了,府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办的妥妥当当。
林瑶和黛玉每日功课做完,都会去正院陪太太聊天说话。
贾敏脸上的笑容日渐增多,面色也越来越红润。
如此又过了半年,林府气象一新。
贾敏偶尔也会想起夭折的儿子,但她已经不会再将心事憋在心里,说出来会好受很多。
刚过完重阳,贾敏就接到了扬州知府夫人的帖子,邀请她参加赏菊宴。
赏菊宴在两日后,贾敏不但自己去,还带上了林瑶和黛玉。
扬州知府姓顾,是林如海的同年,顾知府有两儿一女,皆是嫡妻所出,长子二十有一,已经娶妻生子,次子比林瑶大两岁,如今也在读书,幼女跟黛玉同岁,只比黛玉小几个月。
到了顾府,林瑶跟着贾敏去了后院花园,花园里几乎种满了菊花。
在扬州这块地方,扬州知府和巡盐御史几乎是最大的官儿了,因此作为他们的夫人,顾夫人和贾敏也是在场的女眷中地位最高的。
顾夫人身边跟了一个萌萌哒的小姑娘,大概就是顾夫人那个幼女。
贾敏同顾夫人显然是很熟悉的,寒暄了两句,顾夫人笑着道,“这就是那个孩子?”
“正是。”贾敏笑道。
顾夫人打量着贾敏的神情,看她情绪还好,便拉起她的手,叹道,“之前听到消息,我就为你担心,如今见你一切尚好,我就放心了,不知你家这个,叫什么名儿?”
“单名一个瑶,瑶台的瑶。”贾敏不觉得一个名字有什么好隐瞒的,便直说了。
顾夫人点头,“是个好名字。”
“几岁了?”
“今年正好七岁。”
“那我家那个皮猴儿怕还要大一些,年龄也算相仿,正好,我让人把他叫来,让瑶哥儿同他一道玩儿去,男孩子陪着我们这些妇人家,怕是不自在的很。”顾夫人笑道。
然后便让丫鬟去请人,随后又道,“我那个大儿子,已经大了,如今不怎么来后院,只顾着读书科举,我都有半个多月不曾见过他了,我这个小儿子如今也在读书,他爹逼得紧,我如今也是两三日才见得一回,倒是我这个女儿,才是贴心的小棉袄呢。”
贾敏也笑着道,“我听说前两年你长媳添了一双龙凤胎,如今也快两三岁了吧?何时带来给我见一见?”
“今儿倒是不巧,他们娘带着去娘家祝寿去了,要好些天才回来呢,等他们回来了,我再请你过府。”顾夫人道。
两位夫人相谈甚欢,林瑶站在一边听着只觉得无聊,这些家里长短,他是从来不爱听的,但他也不好走开,这太过失礼了。
顾夫人身边的小姑娘倒是一直盯着他看,林瑶对这个萌萌哒的小姑娘很有好感,对她笑了笑,不想他这一笑,好似吓到了她,小姑娘立刻移开目光同黛玉说话去了。
林瑶:……
他长得很吓人吗?
正郁闷着,顾夫人身边的丫鬟回来了,“夫人,二爷来了。”
顾夫人停了话头,道,“桢儿,来,带弟弟去你那玩儿,可不要欺负他啊。”
顾家二爷顾桢今年九岁,身量比林瑶高了大半个头,两个人站在一起,还真有些差距。
林瑶同顾桢离开了花园子,很快他就后悔了,他发现这个顾桢在顾夫人这些女眷面前,端的是一副很有礼貌,很斯文的样子,但私底下却跳脱的像一只猴子。
顾夫人还真是一点没谦虚,她这个次子,真是个皮猴儿。
第8章
林瑶被顾桢拽着到处乱窜,一会儿拿了鱼食去喂锦鲤,一会儿又要带着他去树上掏鸟窝,一会儿又要玩这个,玩儿那个,没有一刻安静的时候。
顾桢性子过于活泼,林瑶又是喜静的,完全跟不上顾桢玩乐的脚步。
半天下来,林瑶只觉得精疲力尽。
好不容易熬到宴席结束,顾夫人亲自送他们到二门外,顾桢还冲着他摇手,嚷着,“阿瑶,下次再来玩儿啊。”
林瑶:还是别了吧,大哥,你放过我吧!
登上马车之后,林瑶整个人都几乎累瘫在马车上。
贾敏很少见到林瑶这幅懒散的样子,不由惊奇,“看来还是要多让你出来交些朋友,终于有了些孩子样,今天玩累了吧?顾家次子确实是个活泼的,好些年前我头回见他的时候,他才三岁,就已经到处跑了,成日没个安静的时候。”
有句老话叫什么,好像是叫三岁看老?得,这个顾桢还真是个活泼过头的性子。
林瑶表示吃不消。
“顾家的二爷太闹了。”林瑶坐端正了,苦恼的道。
林瑶的样子惹得贾敏笑起来,“可我看你并不讨厌顾家的二公子。”
“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