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侄儿拿我毫无办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皇帝侄儿拿我毫无办法-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至于旁人,我所视之处,他们纷纷躲开我的目光,室内静得可怕。
  谢时洵端坐在案后,面色苍白,面对我的无礼,他极为少见的没有斥责我。
  我一步步走向他,走到跟前,却骤然脱力,只听自己“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我抱着他的腿,一开口却觉得自己颤抖着声线道:“太子哥哥,鲜卑撤兵了,鲜卑撤兵了,你下诏,把云姑娘召回来,好不好?我去追,她们刚走不久,追得回来的,追得回来的!”
  太子时洵缓缓伸手抹去我脸上的血污,眼中似有心疼,但更多的,仍是悲悯。
  他面色更加惨白,阖上双眸,道:“本宫,不能下诏。”
  像是一根紧绷的弦,突然断了。
  “我求你啦!”我崩溃道:“求求你了,鲜卑退兵了,云姑娘不用和亲了!我求求你啦……”
  太子时洵的手指很冰凉,我死死抓着,像是抓着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我哀求道:“太子哥哥,你答应过我,你忘了吗?”
  太子时洵眼眶中也似有水气,但是那并不分明,他缓缓从我手中抽出手指,我手中一空,却听他在平静地一字一字道:“本宫没有答应你。”
  我惊愕地指着他,千言万语梗在喉中,我什么都说不出口,什么都说不出口,只有热泪滚滚而下。
  我兀自跪在原地,浑身颤抖了半晌,忽然回身抬起手指横过室内众人,愤恨道:“这屋里的人,你们一个个贵极人臣,平时号称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为何现在都躲在后面,为何眼睁睁看着,把一个女人送进火坑?”
  然而,还是没有一个人应我,屋内依旧寂静如同坟墓。
  直到太子时洵剧烈地咳嗽起来,仿佛要将心咳出来似的,他接过程恩递上的手帕又咳了许久,稍加平息后,他垂眸看了一眼手帕,便合了起来,紧紧攥在掌心。
  “谢时洵,我恨你……我恨你……”我万念俱灰地指着他,恨得心都剧痛起来,我夺口而出道:“我恨不得你……”
  在场众人齐齐变色。
  只是“死”字就在嘴边,我恨他,却不知为何,怎么都无法将那字说出口。
  我衔恨般咬住最后一个字,忽然狠狠给了自己一个耳光,转身便走。
  我知道自己走得踉跄,连夜赶路外加伤势愈重,我始终控制不住自己的脚步,身后突然传来一声:“站住!”
  两个侍卫上前拦住我,我剧烈挣扎起来,道:“你们不敢,我自己去,我自己去!”
  谢时洵似还带着微微的喘息,他道:“谢时舒,今日你不能出这个门。”
  我被侍卫死死按在地上,我咬牙道:“谢时洵,你学了那么多治国安邦之策,到头来不过就是……送一个女人去和亲!”泪流到尽头,不知为何却大笑起来,我道:“云姑娘是你看着长大的,你怎能如此无情?啊?除非你今日把我打死,不然我一定要去。”
  谢时洵一步步走到我面前,我只能看到他的靴子,他的声音从上面传来:“皇家受天下人供奉,便当为天下人作为牺牲,本宫对云姑娘无情,正是对天下子民有情,边疆战祸多年,又有多少人家破人亡,你只看到一位云姑娘,却看不到千千万万的云姑娘。”
  又过了很久,他道:“倘若本宫还有……”这一句猝然而止,他停在那里,再没有了下文。
  ……对她无情,却是对天下子民有情。
  我又扬了一把纸钱,描了一遍他的名讳。
  许是酒喝多了,眼前有些虚影,我抵着冰冷彻骨的墓碑,叹道:“你没有错,可是我……我已经什么都没有了,若是再没有了恨意,我靠什么活着呢?但……我不恨你。”
  只有风声拂过林间,没有人回应我。
  我又低声道:“太子哥哥,当年你欲言又止那一句是什么?你说倘若你还有……就止住了,难道是,倘若你还有时间吗?可惜那时候我不知道啊,倘若你还有时间,你也不愿送她去和亲么……”
  我苦笑一声,扬了一把纸钱,自言自语道:“可惜天不假年,天不假年……造化弄人罢了。”
  云姑娘和亲嫁入北国,不到半年,丧报传来,只说水土不服,发了急病,香消玉殒了。
  那之后直到今日,再无战事。


第4章 
  醉意朦胧间,我知道玉和来了。
  因为普天之下会一边踢我的腿,一边说“殿下醒醒,你不能死在这里”的,只有玉和了。
  玉和看着文弱,做事却粗糙得很,他一把将我扛在肩上,走了不久,好像进了个屋子,我又被他放到床上。
  我睁开眼,见是一个四处漏风的破木屋,皱了皱眉,又闭上眼。
  玉和道:“殿下你就别挑了,这大半夜你醉成这样也下不了山,凑合在这睡一晚吧。这里的东西虽然有些旧,但还算干净。”
  这样说着,他给我盖上被子,又把我的大氅抖了抖盖在被子上。
  我“嗯”了一声,闭目准备入睡。
  忽然,心念一闪,我想起一事。
  我又睁开眼,见玉和穿着一身单薄道袍,未系道冠,只在松散长发的发尾系了个结,垂在肩上,我想他约莫是出来得太急,甚至没来得及披件衣服。
  这里只有一张床,一床被子,他端坐在我的床边,似也不觉得冷。
  我唤他:“玉和……”
  玉和微微侧过脸,望向我道:“睡不着么……是哪里难受?”
  我撑着手肘起身,伸手摸向他的心口,道:“玉和……这里的刺青,可以给我看一下么?”
  玉和微微睁大双眸,过了半晌,他垂下眼帘,道:“好。”
  我慢慢解松他的腰带,他不言不动,只任我动作,我为他褪去一层道袍,又将他的亵衣从肩褪到手肘上。
  玉和的衣裳半褪,露出苍白的胸膛来。
  他的心口处,有一行朱色刺青,竖书着一个生辰八字。
  那朱色,是谢时洵的血。
  据说玉和是个孤儿,被前掌教真人在山门前捡到收做徒弟,我虽然不知道他确切年岁,但猜测他是和我差不多大,我记得我七岁那年太子妃诞下谢明澜,玉和他师父因进言了命格一事而被赐死,他死后,父皇按照他所说,在栖云山众多道童里,挑了这个相貌品学最出众的,当太子时洵的出家代身。
  做出家代身,需用所代之人的几滴血,混上朱砂,在胸口纹上那人的生辰八字。
  父皇母后曾经期望用此举骗过漫天神佛,保得太子时洵平安顺遂。
  我抚上那行竖书,指腹下的胸膛是温热的,那心跳动着带来的微颤,也是真实的。
  玉和也望着那行字径自出神,只是他微微一垂首,未束上的发丝便滑落在我指尖,我缓缓凑上前去,额头抵着他的颈窝,道:“玉和,人生太短了,也太长了。”
  玉和不语,只是抚着我的长发。
  我道:“我很羡慕已经逝去的人,死亡的痛苦也许只是一瞬间的事,可是看不到尽头的活着,才是最大的痛苦。太子哥哥还在时,虽然读书很辛苦,但我却活得很轻松,如今,我却觉得……觉得自己身陷无间地狱,怕是永不能超生。”
  我长长出了口气,道:“玉和,救救我……”
  我微侧着低下头,吻上他的心口,落在那行朱色刺青上。
  栖云山上,曾经有一片山茶花海,曾是京都府名景之一。
  据说那是一位先祖为了挚爱之人,命人收罗全天下的名种山茶在此种植的,彼时已经过了二百年有余。
  那一年栖云山的龙脉水道突然堵塞,先帝命人改道,工部勘验过后回禀,说是若要改就必将经过那片花海,权衡利弊之下,先帝不得不忍痛命人铲除。
  因是先祖所植,先帝便在那年带了后宫诸人前来栖云山,许是美景最后一现世间这事确属难得,就连平日养在别苑的谢明澜都被父皇唤了来,一则是最后一次赏此花海,二则向先祖祝祷,望他体谅。
  我至今记得那一日,虽是深冬,却是艳阳。
  父皇同太子时洵在亭内下棋,我陪着看了看,却总是忍不住卖弄之心,纵然在他们面前不敢真的出言搅局,但太子时洵见我欲言又止的模样总归嫌烦,便打发我去玩,莫要烦他。
  我应了后,对着在一旁奉茶侍候的玉和使眼色,想叫他也找个由头和我一起退出来玩,可是玉和在外人面前是个妥帖的,他虽看见,也只是在唇角有些按不住的微微笑意,面上只作不见,仍旧眼观鼻鼻观心,垂手侍奉在侧。
  这些小心思总归瞒不过太子时洵,他知道我与玉和自小认识,感情颇深,见状便也挥手让他退了,和我一道去玩。
  我与玉和欢欢喜喜地说了些闲话,又约着去比剑,取剑途中,沿着花海中的长廊正走,又碰到一群侍者簇拥着的谢明澜。
  彼时谢明澜约莫九岁,本该是爱玩爱闹的年纪,他却安静得要命,乌黑的眸子沉沉的,看什么都只像是“看着”而已。
  我知道他因为玉和师父的谶语,平素不得与父母亲近,未免可怜,那日我心情又太好,便抱上他去花海中,看我与玉和比剑。
  玉和那时也是个少年人,又没有外人在场,好胜心一起,与我缠斗得不分上下,只打的花海中落英缤纷,煞是好看。
  还未待我与他分出个高下,玉和适时卖了个破绽,被我一剑挑飞了剑,我正疑惑,转身才发现原是太子妃和云姑娘不知何时来了。
  太子妃对我笑道:“九弟武功越发精进了,哎,若是明澜日后长成九弟这般潇洒俊俏的少年郎,再有个美若天仙的……”她顿了顿,见云姑娘面颊绯红,便也笑着没了下文,只道:“……那为母者也是足慰平生了。”
  说到最后一句,却是有些感伤之意。
  我走过去抱起谢明澜,将方才打斗中随手抓的一支山茶花别在他的衣襟上,道:“世子与太子哥哥神肖酷似,日后也定如太子哥哥那般丰神俊朗,龙凤之姿,岂是臣弟比得上一分的?”
  我又将谢明澜拖了拖,仰头对他道:“世子殿下定要好好念书习武,日后小皇叔愿为太子哥哥,为你,牵马坠镫,开土辟疆,可好?”
  我说那话时,实乃全心全意,没有一丝一毫掺得假。
  谢明澜那时虽然年纪很小,却约莫有些少年老成,他在我怀中微微扬起下颌,自矜道:“小皇叔的话,我记下了,你也不要忘。”
  在场大人都被他逗笑了,他却板着脸,仍是那般的神色。
  许是那日良辰美景,大家心情都很好,云姑娘在太子妃的鼓励下,也说愿献舞一曲。
  我问玉和借了乐器,他的观中只有笛,好在我读书不用功,乐器这类却会得杂多,便取了笛来,与云姑娘在这山茶花海间,一人吹笛一人起舞。不论何时回想起来,那场景都像是一场梦。
  那日最后,我与玉和二人在花海中停了许久,说不清是否那时已有预感,我忽然也有些感伤。
  我对玉和道:“明年此时,此地将化为溪流,这样的美景却是最后一次得见了,人又何尝不是,今日过后,再想一个不落的共聚于此,怕是难了。”
  玉和拢袖站在我的身侧,望着远处,忽然慢慢道:“玉和的道,只修自己,不渡旁人。”
  我感伤之际,他却说这种风凉话,我正想与他辩驳几句,他却又道:“只是若是殿下你的话……玉和在一日,便愿陪着你一日,若有朝一日不得不分离,我便将此生修的功德全记在你身上,换……换此生永远有人陪着你。”
  我想了半天,忍不住道:“不对啊,你是太子哥哥的出家代身,你把功德记给我算怎么回事?”
  玉和似乎自嘲地笑了一下,只是天色已暗,我看不太分明。
  他道:“我愿给你,也只愿给你,要知这世上有许多人盼着你好,但是唯有我,只盼着你一人好。”
  说罢,他微微一揖,转身走远了。
  唉,玉和啊……
  恍惚的神思飘到多年前的花海旧事,尽管他此刻近在咫尺,我却仍是有些出神。
  我提着下摆,步下栖云山长阶,昨日宿醉兼之受寒,今天头痛欲裂。
  苏喻及玉和俱跟在我身侧又慢一步的距离,沉默地跟着我走了许久。
  约莫今日是过于颓瘁了些,苏喻这样沉默寡言的人都带了几分关切道:“殿下似乎心情不太好。”
  我缓缓停住脚步,望了望正午的日头,思忖了半天,侧目问道:“苏先生,自从我们相识,你何曾见小王心情好过?”
  说完,他还没说什么,反倒是玉和忍不住笑了一声,我亦是被自己说得更加郁悒。
  不过这终究与苏喻无关,我这话说完又觉得是无名火迁怒他了,人家衣不解带的留在这里照顾我,我这样不给面子属实没有道理。
  于是我又找补了一句:“不过还是多谢苏先生关切。”
  苏喻惯来有涵养,闻言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