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满京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琉璃满京华- 第2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禀陛下。”展康出列。

    包括皇帝在内的众官员侧耳倾听,现在,大家都挺关心这个问题。看皇帝支持池窑技术的热心劲头,如果邵毅协调不下来,是否会由朝廷出面替他解决?

    展康继续说道:“十五之后,微臣府上管事随邵家莫洪前往东溪。日前捎回来的消息,原来的乌金石运输道路已经有人在修复,矿区周边村落也派人前往,询问矿区何时开工。莫洪正在斟酌,是否继续雇用他们。”

    这,这是在拿乔吧?是吧是吧,的确在拿乔吧?

    殿上顿时就是一片议论声。

    谁不知道,乌金石最早的运输路线是最近的。年前那两趟所选道路,比原来多走了三分之一路途,那只是无奈之举。

    可现在,村落里的人主动接洽,莫洪那厮居然还惺惺作态起来。这就是欺负东溪之地百姓没见识吧?

    这些人却不知道,年前时,那些村落的希望已经被莫洪彻底浇灭。

    之后还有传言,矿区现在的东家只是暂时的,不久,矿区就会移交朝廷。到那时,谁若是敢破坏道路,阻碍乌金石运输,那是要被衙门问罪,严重的,甚至会被朝廷派兵剿灭。

    村民们纷纷议论:不及早把握机会,若是莫大管事在另一条道路周边的村落雇用工人,占据了矿区佣工名额,日后他们这些人就没机会了。失去了这个机会,祖祖辈辈那种饥寒交迫日子,将会无限期的伴随着他们。

    不着急不行啊。

    刚才那几句话,是展康说的含蓄。他不但没有渲染,就是实情也被他轻描淡写的处理过了。否则,邵毅和莫洪还能更招仇恨。

    皇帝倒是很欣慰:“只要乌金石开采能顺利进行就好,邵毅这小子,做的不错。”至于运输路途,不在皇帝的考虑范围之内。

    邵毅他有本事,就走近路多赚些银子。没本事,就继续绕道,只要不耽误朝廷炼铁、推进玻璃制作便可。

    展康站会队列,只听一旁的何守礼不屑低语:“展相府上人手多得很呐,高安那样的大管事,居然就这么给邵毅用了。”

    他还在嫉妒展康、威远候几家在东溪的际遇,好处的大头就这么被这五家瓜分了,由不得他不闹心。

    展康呵呵的笑着,也是低语道:“反正那边也有事情做嘛,再帮邵校尉一段时间便可,只要和村落交涉完成,人家莫洪也不稀罕有外人混他们那里。”

    何守礼语塞,怎么这老家伙运气这么好?总能给他找到得意的机会。

    接下来就是早朝的正常廷议,一项项事务商议下来,在众人心不在焉的情况下,倒是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纠葛,早朝很快接近尾声。

    让人们没想到的是,这天的早朝注定就是那么另类,就是那么让人无语。

    最后奏报的是夏珂,在他把手头事情分说完毕,已经躬身后退的时候,被皇帝叫住了:“夏大人。”

    夏珂连忙停步:“微臣在。”

    皇帝的说话和廷议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承安年纪不小了,你那女儿就不要宝贝着了,尽快嫁了吧。”

    噗!年纪大些、身体不太好的老臣,差点儿喷出一口老血。

    接着,大殿上“咳咳”声不断。

    连一向严肃沉稳的夏珂也差点儿一个跟头栽倒,“这个这个”

    这可让他怎么回话?不好把他家晏清的亲事拿到这里解释吧?

    皇帝见夏珂一副说不出口的样子,安抚道:“令爱大才,自当由得她尽显才智。让她尽管放心,即使成亲也不会妨碍她做事。”

    又是一片哗然。

    皇帝当着满朝武说这种话,几乎等同于昭告天下:夏氏女在外做事是经过皇帝认可、并得到皇帝支持的。

    这位姑奶奶,以后还有谁敢质疑她的行径?这是何等的恩赏?

    明知道皇帝的意思,还是有头铁的人。

    礼部一个官员出列:“陛下,女子出嫁,当以孝顺公婆、侍奉丈夫为先。夏氏女出嫁之后,行事当有所收敛,家中管事仆妇尽可使用,切不可因工匠小道,费了自古以来的规矩伦常。”

    皇帝立即一个冷眼看过去,“常爱卿什么时候能做出让朝廷获利、泽被百姓之事,再议论工匠是否小道好了。退朝吧。”

    皇帝离开,众朝臣退下,心里那个羡慕嫉妒恨呐。

    听听皇帝在朝堂上对邵毅的称呼:“承安”,直接就是称呼的字,足以显示他在皇帝眼中的位置。

    还有,谁家女儿的亲事,能被皇帝用如此家常的话语提出来?

    可想而知,邵毅和夏家女的亲事一定会受到皇帝关注。成亲那日,说不定皇帝另有恩赏呢。

    虽然心中不爽,但大家都是给皇上当差的,做事那是一定要看皇帝脸色的。皇帝重视的事情,谁敢表示不爽和不屑?

    于是,各大臣刚走出大殿,就有人找上询问了:“夏大人,闻听令爱婚期已定,到时,一定要上门讨杯喜酒喝的,夏大人不会不欢迎吧?”

    夏珂连忙拱手,一叠声的“哪里”“哪里”。

    再看又有人上来凑趣,说的也是差不多的话。

    夏珂头大了,他女儿这是再嫁,虽然不至于悄没声的出嫁,但也没想把规模办的太大。现在看来,得回去和夫人重新商议了,若是朝堂上这些官员都有道贺,即使职位太高、本人不到,也会派家人来的。

    天呐,那得多大的场面?他家没那么大的地方啊。

    待到傍晚,夏晏清回家时,看到的是母亲和两位嫂嫂一副不想说话的疲惫神态,看到她时,连个招呼都不带有的。

    姜夫人屋里的丫鬟婆子也都蔫蔫的、强打着精神。平日里会陪着祖母的夏熙小姑娘则根本没在。

    “怎么了?”夏晏清诧异,这是去码头扛活儿的样子啊,要不要这么夸张啊?

    高氏一只手肘靠在一旁的小几上,有气无力摆了摆另一只手,说道:“小妹回来了啊,坐,一会儿晚饭啊。”



    第五百六十九章 工匠行的将来

    她这是被无视了吧?

    夏晏清来到这里,还没在自家受过这种待遇。尤其老妈,她啥时候回来,老妈都是一叠声的吩咐丫鬟伺候,洗手、净面、换衣服、吃东西垫一垫等等。

    “娘您这是怎么了嘛?累到了?我给您捏捏哈。”夏晏清凑到姜夫人身边,给她捏肩膀。

    “哎呦,”饶是姜夫人觉得累了,但也连忙拉下她的手,“你也是忙了一日的,快坐下歇歇。”

    夏晏清倒也没坚持,顺势拉了把椅子坐在姜夫人身边,问道:“您倒是给我说说怎么了嘛。您和二嫂四嫂,怎么像是做了多少力气活儿似得。”

    杨氏一旁笑道:“你可让我们歇歇吧,我们不但做了大半天的力气活儿,嘴也没闲着,是真的累了。”

    “哦。”夏晏清满心的疑惑,算了,一会儿回去问心容就知道了。

    她看看这婆媳三人,不由得失笑:“既然都累了,那就各回各屋歇着呗,晚饭也在自己房里用吧。”

    姜夫人摆手,说道:“是呢,都回去歇着吧。顺便告诉子希和阿堂,他们也别过来了,我也清净清净。”

    高氏临走时,还乐呵呵的摸了一把夏晏清的脸,说道:“瞧瞧我家这小姑子,好厉害呢。”又嘿嘿的笑了几声,才得意的离开。

    “四嫂这是啥情况?疯了吧?”夏晏清愣了好会儿,才转头问姜夫人。

    屋里几个丫鬟都是抿嘴偷笑。

    儿媳离开,姜夫人挪去矮榻上,靠着引枕才长舒了口气,笑道:“你四嫂这是替你高兴呢。”

    接下来就是如此这般的,把这半天来,流水般接待了好些女眷的事情给夏晏清说了一遍。

    “没这么夸张吧?”夏晏清愕然,她整日在窑场,计划把技术资料送去平阳郡等四个作坊,尽快推广池窑技术,完全不知道她的婚事会被拿到早朝上说。

    皇帝这是闹得哪门子的事儿啊?

    姜夫人也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这么做,“等你父亲和兄长回来,问问他们吧,娘也不知道这是闹的哪出。不过,我家女儿日后能在京城横着走就是了。”

    横着走吗?夏晏清思量着,好像邵毅那厮刚顺着走没多久啊,换他媳妇横着走了吗?

    夏晏清很庆幸自己是有工作的,不用呆在家里接待那些闲的没事干的各种贵妇。

    而且,照着母亲的复述,她是大梁朝天子亲自认可的职业女性,以后也不用在这种事情上耗费精力。

    她自然是不累的,陪父母一起用过晚饭之后,三人闲谈着消食。

    说了不多几句话,夏梓希和夏梓堂陪媳妇用过晚饭,也溜达先后过来了。

    两人陪坐一旁,夏梓堂先笑道:“咱们小妹能耐了,以后就是名正言顺的巾帼不让须眉,能像男子一样在外做事了。”

    夏梓希也是笑着调侃自家妹子一番,才转而对夏珂说道:“我们书院也有人说起此事,父亲今日也在场吧?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姜夫人也是侧耳倾听。要知道,不论哪朝哪代,对男女大防都不曾放松过,生怕管束松懈之后,会造成丑闻不断、混乱不堪的局面。

    皇帝在朝堂上宣布,允许一个女子可以如男子一样在外做事。更在回应礼部那位官员时表明,这个女子可以不用以侍奉公婆丈夫为先。

    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在颠覆自古以来的礼教,有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风险。

    夏珂看自家女儿一眼,很替她将要担下的期许感到沉重。

    姜夫人看出丈夫似乎有些担心,问道:“怎么,可是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夏珂说道:“大概是皇上在视察窑场时,有了什么感悟。今日礼部常大人称工匠行是小道,听皇上回应的意思,很不赞同这样的观点。皇上认为工匠行能让朝廷获益、能泽被百姓。”

    夏梓希似有所悟,也看向夏晏清。

    夏晏清不知道夏珂想说什么,但她很明白,现在的所谓工匠行,其实就是将来工业机械的雏形。

    如果从工匠研究开始,进行开放性延展的话,很有可能发展出现代科学的很多基础门类。

    她眼睛无意似的转着,想到这位庆元皇帝,难道他真的抓住了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想要彻底改变大梁朝人们的观念意识?

    如果真是这样,他又不会做很激进的事情,懂得循序渐进。下一任、甚至下两任皇帝再继承他的观点和衣钵,说不定真能改变世人的观念。

    以后培养人才时,不单单拘泥于只凭读书取仕。把那什么万般皆下品、只有读书高的论调先搁一边。

    起码不能只把读圣贤书,当做全人类的最高目标来努力。

    夏珂见夏晏清对上他们父子的灼灼目光,一点儿感觉没有,只能继续往明白里说:“皇上在朝堂上许诺,晏清成亲之后依然可以在外做事。并且,可以把做事放在侍奉公婆和丈夫之上。为父以为,皇上是看中晏清的才干,希望她以后还会在工匠行上做出突破,还能开发出泽被百姓、让朝廷受益的技术。”

    姜夫人今日虽然累了一天,心里却是喜滋滋的。自家女儿如此受皇上重视,又如此被各家女眷羡慕,她是真替女儿高兴。

    可是听了夏珂的话,这份高兴瞬间荡然无存,全部换成了担忧:“咱们晏清只是个女儿家,虽然聪慧,但皇上也不好把如此期许,放在一个女孩子身上吧?”



    第五百七十章 稀奇珍贵的物件

    夏晏清对皇帝的期望,没一点儿负担很重的感觉。发明创造的确能带动生产力,关键技术如果运用得当,完全可以让一个时代呈现出繁荣景象。

    问题是,先进技术能妥当应用,并呈现巨大效益,那是需要时间、环境和社会变革的。如今,乌金石的开采应用、还有轴承和马车改造,已经是两项不小的工程,需要朝廷多个部门同时运作。

    别说她暂时还没别的想法,就是有,再折腾出三五项能让大梁朝的生产力大幅度提升的技术,朝廷也没能力同时推行啊。

    她见姜夫人满脸忧色,笑嘻嘻的宽慰道:“没关系啦,皇上那只是希望。希望嘛,有可能实现、当然也有可能实现不了。再说了,脑子灵光不灵光的,那得看运气,有可能三年五年碰到运气,也有可能十年二十年,只要有希望,大家就可以等嘛。”

    这话说的夏珂直摇头,看来还是他这个做官多年的人脑袋不灵光,有点钻牛角尖了。如果新技术真那么容易实现,自家闺女也就不会如此受皇帝重视了。

    夏梓堂帮腔道:“就是嘛,咱天朝这么多大老爷们,怎好去逼迫一个女子?皇上只是看重咱家晏清,希望小妹还能一如既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