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满京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琉璃满京华- 第2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韬断断续续的劝说,倒是让袁氏稍稍收了悲声。

    王韬又示意刘夫人房里的丫鬟芳龄:“去把二奶奶扶起来。”

    接着又对徐清惠说道:“弟妹也回去歇歇吧,志哥儿年纪还小,从昨晚上起就没见到母亲,你也瞧瞧他去,别把孩子吓到了。”

    徐清惠并未顺着芳龄的搀扶站起来,依然伏在地上痛哭,尽情宣泄着心中的痛苦和悲切。

    王韬心中烦躁,又指派晋华:“你也帮把手去,扶二奶奶回房歇息,把志哥儿和二奶奶房里的事情安顿妥当再回来。”

    好在有王韬回来,袁氏才强打精神操持了简单的午饭。王韬也是勉强陪刘夫人吃了半碗面,就匆匆又赶去吏部,强打精神处理着公务。

    时间渐渐过去,一直没得到家里的消息,王韬焦灼的想着要不要去顺天府报官。

    就在他犹豫的时候,他的长随悄然推门进来,站在门边给他丢了个眼色。

    王韬如今担的事情不多,这时正在处理过年期间积攒的一些杂事,和他一起的还有吏部另的两个低品级官员。

    他草草交代一番,把事情推给二人,待二人带着公离开,长随才走到他身边,附耳说道:“大小姐找回来了。”

    “真的?”王韬差点没蹦起来,接着才低声问道,“是二爷找回来的吗?”

    长随说道:“不是二爷,大奶奶怕大爷担心,只简单捎了口信来,说是燕王府的护卫把大小姐送回来的。让大爷散衙之后尽早回家,还有别的事等您拿主意。”

    燕王府的护卫?还有别的事?王韬最初的惊喜过去,知道女儿找回来了,不管昨晚和这一天经历了什么,是好是歹总是无法改变,便也镇定下来,然后才想到为什么会是燕王府的护卫。

    燕王深居简出,他的护卫是怎么找到女儿的?

    王韬散衙之后急匆匆赶回家中,一进府门,就能感觉到府里的气氛与午间截然不同。府里下人来来往往,面上都是劫后余生的庆幸。见到王韬时,也没了那种仓皇的屏气凝神,都是按规矩行礼问安。

    袁氏在刘夫人房里,正踮着脚尖的盼王韬回来。

    王韬顾不上给刘夫人行礼,先问迎过来的袁氏:“嘉玉呢?她可还好?”

    这句话一问出来,袁氏的泪珠又滚落下来。只不过,脸上却是带着笑容的,一边拭泪一边说道:“还好,还好。真是菩萨保佑,玉姐儿没什么事儿,只是受了点惊吓,也吃了点苦。但没事,什么事都没有。刚吃了点东西,喝了安神药,已经睡去了。”

    说着话,便又哽咽起来,又是心疼女儿吃了苦,被吓坏了。又是感念女儿虽遭此大祸,却并未受到实质性的伤害,真真是不幸中的大幸。

    王韬见袁氏情绪激动,便也没再多问,先上前给刘夫人行了礼,在旁坐下,才问道:“到底怎么回事?这一天一晚上,嘉玉都是在哪里的?又怎么会被燕王府的护卫送回来?”

    袁氏有些失态的牵住他的袖子,说道:“嘉,嘉玉是被人贩子掳走的,这一天一夜,都是被塞了嘴,绑在马车上过的。大爷您是没见,真真是受了罪的,手上、胳膊上满是勒痕,嘴角都被,被撑破了”说到最后,又哽咽起来。

    王韬也是心疼,眉心不受控制的跳了几跳。

    只听袁氏接着说道:“王府护卫说,昨晚燕王也出来看灯,说是有一个丫鬟样的人在混乱中,发现两个男子挟持着一个女子往南边走了。燕王心有不忍,便派了几个护卫顺着南边的道路追下去,在京城往南的小道追上了两个人贩子,还有载着三个少女的马车。”

    “那两个贼人呢?还有另两个女子在哪里?”王韬问道。

    袁氏一脸庆幸,说道:“燕王府护卫没声张此事,给咱们府上递了帖子,让玉姐儿坐了一辆不起眼的马车,进的咱们府上。说另两个少女,一个出生京城小富之家,还有一个是城东一家平民百姓的女儿,也是王府护卫悄悄送回去的,都没声张。”

    王韬点了点头,这样做甚是妥当,女孩子家的,被贼人掳走一天一夜,期间经历的确说不清楚。

    袁氏接着说:“两个贼人在咱们府里,蒙了眼绑在柴房。王府护卫说事关玉姐儿清誉,让大爷您酌情处置。”

    让他来处置?王韬皱眉。

    袁氏则一脸期盼的说道:“要不,把他们打断了腿,依然蒙着眼扔去偏僻地方算了。燕王府的护卫说那两人只管掳人,并不问来人的身份,他们不知道咱们玉姐儿和另两个女孩子是哪家的。”

    王韬沉吟片刻,摇了摇头,说道:“燕王殿下已经在尽力维护我们,但国法终究是国法。这事儿你不用管了,那两个贼人现在何处?”

    王韬又把这件事的细节之处询问清楚,王府护卫只听一个丫鬟装束的人说,看见一个年轻小姐似乎被人挟持,之后人群纷乱,护卫也不知道那丫鬟是谁家的。

    袁氏也询问过女儿,据王嘉玉说,她似乎真被人拉过,也听到过有女子呼喊过什么。只是,她被人胁迫着,并没机会看到拉她的人是谁。



    第五百五十一章 玩忽职守?

    王韬直觉,那个丫鬟应该是认识自家女儿的。

    但她是谁家的呢?算起来也是他家的恩人了。只是,不知道那丫鬟对王府护卫说起女儿被挟持之后,会不会再对他主家提起?

    他一家上下都应该感谢那个丫鬟,可他也真的怕女儿被挟持之事传扬开来。

    还有燕王对他有大恩啊。

    顺天府尹邱常赫接到王韬帖子时,还没离开顺天府,忙碌了一整天,人忙心更忙,这才喘了口气。

    今日,他满是狐疑的把早朝应付过去,之后回到顺天府,便听府衙推官和师爷告诉他,府衙有三个差役不知所踪。

    “不知所踪?这是什么话?是早间没来点卯吗?”邱常赫问道,这种小事也拿来骚扰他。

    师爷低声说道:“不是没点卯。这三个衙役,昨夜是分派去关家作坊照应现场的,但中途就不见了,直到今早也没见到人。”

    师爷昨日是紧跟邱常赫办事的,他也觉得关家作坊的火灾有些蹊跷。这种事居然能把刘协惊动了,里面牵扯的事情怕是很大。

    而他们派去关家作坊维持现场秩序的衙役却不见了,这个事儿很让师爷感到不安。

    邱常赫瞬间就想到空无一人的关家作坊和刘协,难道这几个衙役也和关家作坊的火灾有关,被刘协拿去了?

    他现在超级怕和这件事沾边儿,有心派人去这几个衙役家里问问情况,又怕这事儿真和火灾有关,万一搅了刘协的事怎么办?

    好在他没纠结多长时间,将近午时,他接到刘协下属送来的几份卷宗。这几份卷宗,除了没有顺天府的印章,其余全部纸张书、包括封皮,都是顺天府的,审问内容和记录也是以顺天府名义进行的。

    其中就有审问顺天府三个衙役的卷宗,审问和招认结果,是他们在关家作坊乱起之时没有恪尽职守,导致乱局更甚。判三千里流放。

    邱常赫和师爷对视一眼,接着看下一份卷宗:禁卫步军司虞候在关家作坊起火、波及邻里时,没有恪尽职守,致使火灾快速蔓延,造成京城百姓恐慌,直至拥挤踩踏事故发生。该禁军官员,交大理寺问罪。

    顺天府这两位拿着这份卷宗,手有些抖了。禁卫步军司虞候玩忽职守,这,不该他们顺天府缉拿审理吧?这难道不应该直接交到大理寺,让大理寺官员审问宣判吗?

    接着再看下去,兵马司六品校尉常济,在关家作坊火灾蔓延之后,玩忽职守,没有有效维持秩序,反而四处驱赶百姓,致使火灾不但没能尽快扑灭,更是快速蔓延开来。该兵马司官员,交大理寺问罪。

    邱长贺和师爷很是纠结,这事儿接下来该怎么办,闹心的连午饭都没吃好,就开始着手补齐几份卷宗的印章

    刚过午时,大理寺那边就派人过来了,两人脸黑如锅底,是来讨要禁军和兵马司两个官员审问卷宗的。

    显然,大理寺两位官员是在责怪他们越界处事,还没有把审案卷宗一并送去。交接卷宗的时候,两人很是讥讽顺天府手眼通天,居然想把大理寺的差事也一并办了。

    邱常赫讪讪的和大理寺官员办理了卷宗交接,又是拐弯抹角的揪扯了好多闲话,才知道这两位犯案官员已经先一步“被顺天府捕快”送交大理寺。

    看着大理寺官员七个不服,八个不愤的离开,邱长贺很是抹了把汗:这些都是刘协做下的事情,这特娘的叫什么事儿?

    偏他还不知道关家作坊的火灾到底牵扯了什么重大事件,一句话不敢说,一句话不敢问,生怕坏了刘协的事不对,不是怕坏了刘协的事,是怕坏了皇帝的事。

    按照刘协派人送来的卷宗看,禁军那个虞候和兵马司的常济,犯得只是玩忽职守,虽然导致的后果很严重,但不影响正常审理啊,为什么要绕这么大个圈子呢?

    这里面一定有不为人知的隐秘,而这隐秘在顺天府做了中转,也就需要他这里做尽可能多的遮掩。

    邱常赫大约猜到刘协的意思,接下来的时间,顺天府开衙问案,寻常的抢劫偷盗,却是由邱常赫亲自主持,审案也不公开,地点设在顺天府后堂。

    他把昨晚缉拿的嫌犯和所谓的可疑人士,一一过堂,开始慢条斯理的审理,详细、且一点儿细节都不漏。

    他打算这几天什么也不干,全力审问这些嫌犯,力图达到扰乱视听的效果,给刘协争得足够的时间。

    只希望刘协能体谅他的苦衷,少给他找些麻烦。

    结果就在他加班加点审理了一整天,打算告一段落下班回家的时候,接到了王韬的帖子,还有一同送过来的两个犯人。

    两人同级,邱常赫连忙把人请进来。

    王韬没做隐瞒,如此这般的把事情前前后后,给邱常赫说了一遍。

    最后拱手道:“在下以为,这两人大约是惯犯,所以把人交到大人这里。只是,他们并不知道小女和另外两个女子姓甚名谁,在下恳请大人在问案过程中,能替在下和小女遮掩一二。”

    邱常赫听了王韬的话,先是吓得腿软,昨日那场混乱,居然还有燕王殿下在其中。若是燕王昨日出个好歹,包括他在内的多少官员会被革职掉脑袋啊?

    他狠狠的甩了几把汗,才想起给王韬回礼:“王大人高义,着实让邱某钦佩。大人只管放心,既然连嫌犯都不知他们虏去的是什么人,邱某只正常问案便可,并不会牵扯王大人和令爱。”

    王韬再次拱手道谢。

    成郡王这一天过得很不安,他这次动用的禁军和兵马司两个年轻班底,在昨日协助偷盗关家的技术材料之后,就没再出现过。

    好在午后有了消息,一向沉稳老练的顺天府尹邱常赫,这次不知是被皇帝那阴沉的脸色吓蒙了,还是他自己脑抽,居然私自在顺天府把这两人审了个玩忽职守罪。

    审案并做了笔录之后,才把人送交大理寺,让大理寺上下人等好一番气不平。

    成郡王得到消息之后,心中万分可惜折进去两个前途大好的党羽,也更加庆幸这两人没把实底交出来,最后所得罪名也不过是玩忽职守。

    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无论对正在谋算皇位的他,还是对常济两人,能避开谋逆大罪都是万幸之事。

    至于两人是否有后患,则不足为虑。成郡王安排人往大理寺牢房传信,让两人只管放心,只要他们对朝廷忠心,前途一如既往。

    他相信常济两人能听懂里面的意思,只要他二人知道轻重,即使流放,他也还能安排他们做事,他们就依然有大好的前途和将来。



    第五百五十二章 技术精妙

    成郡王安排的人往大理寺牢房传递消息很顺利,据传信人讲,常济两人看起来不错,没有受刑的迹象,只是精神有些萎靡。

    两人听到假作巡视牢房的人说那番话时,表现得也很镇定,只微微点了点头,并未有大的动作,更不曾呼喊求救。

    成郡王对这两人非常满意,不枉他一直很看重他们。如此看来,顺天府和大理寺只是把他们当成寻常犯了错的官员对待,是留了一份面子情的。

    他这边的警报是解除了,剩下的,就是看靖王的好戏了。截止到现在,正月十五关家作坊火灾,靖王是妥妥的冤大头了。

    据他所知,靖王当晚安排在关家作坊内外的人,大部分都没回去复命,根本就找不到人。成郡王有理由认为,那些人一定在顺天府大牢,正在等候提审过堂。

    靖王办事也太托大了,他几乎亮明了旗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