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满京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琉璃满京华- 第2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五百三十章 憋了一肚子的气

    内院吕老夫人这里,二房诸人请安过之后,再多的机会让她拿捏哪个人,便也消停下来,她们婆媳、妯娌几个,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各自想着心事。

    夏晏清为了减少应酬的麻烦,只紧跟着自家两个嫂子,和孙辈的女眷凑一起,假装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只听其他人说话,并不插言。

    可是,大房和三房几个堂嫂、堂妹,并不打算让她就这么混事儿。

    大房这边的大嫂苏氏,笑着看向夏晏清,说道:“三月份就是五妹妹出阁的日子,咱们前些日子还一起商量过,给五妹妹些什么添妆,不要重复了。我们可以一致认为,咱家的四姑奶奶是大财主,添妆一定拿得出手。不知晏清你是怎么计划的?”

    夏晏清看了看对面的夏晏容。

    夏晏容有些害羞,抿嘴笑了笑,低下头去,只是这害羞有几分真就不知道了。

    “三月份的事啊,”夏晏清说道,“现在计划是不是早了些?我还没想过呢。”

    几个堂嫂齐齐侧目,最后还是大嫂苏氏继续说道:“要说拿得出手,那还得说清韵斋的琉璃摆件,可称世间罕有。能拿到手的,那都是有缘人,可遇而不可求。不过咱们家就简单多了,清韵斋是自家买卖,对于别家来说,琉璃摆件世间罕有,但若是咱们需要,自然不在话下。要不,晏清就给五妹妹长长脸,送她个琉璃摆件怎样?做简单些也是可以的。”

    夏晏清本来没把她们的话当回事,正百无聊赖的摆弄着自己的手帕,端详着手帕上绣着的那朵兰花。忽然听到这些人把话题转到琉璃摆件上,不由得诧异,抬眼看向苏氏。

    心里却在吐槽,这些人坏事没少做,居然还好意思开口要琉璃摆件?她们自己也知道,说了那是世间罕有的,咋还那么脸大呢?

    苏氏此话一出,不仅仅是夏晏清意外,也立即引得众人都向这边望来,吕老夫人看向这边的同时,不悦的瞥了李夫人一眼,对她很不满意。

    若能挤兑的夏晏清松口,那也是让她在四轮马车上做出让步才好。一尊琉璃摆件才有几个银子,尤其还是要送出去当陪嫁的,值得舍这个脸面吗?

    老大这媳妇,越来越糊涂了,连哪个多哪个少也搞不清楚,完全不顾夏家大局,只为她那将要出嫁的女儿打算。

    夏晏容看起来还是那么害羞,不但对此没有表示,甚至都不敢看人,自然不好说什么。但其余几个堂嫂却你一言我一语的商议着,什么样的摆件足够漂亮,简单有简单的好处等等,好像夏晏清已经答应,要送出一个摆件似的。

    好一通围追堵截,高氏和杨氏好几次想岔开话题都无果,一直到众人都住了口,齐齐看向夏晏清,等她表态。

    夏晏清好一番深思熟虑,才很为难的说道:“这个唉,怕是够呛呢。”

    “四姐姐不是清韵斋的大东家吗?清韵斋的东西怎么做,出到哪里,这不是四姐姐一句话的事吗?这有什么为难的。”这次是夏瑞卿开口的,万事就怕有开头,她也希望夏晏清能送夏晏容琉璃摆件。

    这次能送夏晏容,下次等她出阁的时候,她夏晏清就得送出第二件。同样是堂姐妹,不能厚此薄彼不是。

    就像苏氏说的,琉璃摆件一个月才出一两件,从这个东西开始在世间展示,一直到现在,也只有二十件上下。

    而且买琉璃摆件可不是谁家出的银子多,谁就能买到,那得看人家什么时候做出来,什么时候摆出来,谁能有机会遇到。

    有这样一件东西做陪嫁,价值都在其次,主要是有面子。

    “是这样,”夏晏清耐心的解释,“我之前打算孝敬父亲一尊琉璃摆件,可东西已经做出来了,父亲却说我太过冒失。琉璃摆件制作艰难,但愿意花银子购买的人却多,尤其京城遍地富贵,更是哪家都不能得罪。像现在这样就挺好,不接受预定,不看家世,不管是谁,只要赶上了、能拿的出银子,就可以把摆件买走。

    若我孝敬自家父亲一尊摆件,开了这个头,那就能再孝敬母亲一件。然后是叔伯姑舅,再之后的王侯将相,怕是我这琉璃生意就没法做了。不但没办法安然做下去,没准还会因为手中没货,惹来没必要的是非”

    她说着,抱歉的冲几位堂嫂和两位堂妹笑了笑:“生意做到这个份上,我也着实为难。还请几位嫂嫂和两位妹妹能体谅晏清的难处。”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而且也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却并未被老宅诸人理解。

    夏晏容勉强笑了笑,说了句“没什么,不用为难”,便扯着自家大嫂自顾说话,不搭理夏晏清了。

    夏瑞清却撇了撇嘴,说道:“四姐姐还真不愧是个做生意的好手,原来为了把生意做好,四姐姐能舍弃很多东西啊。”

    不多的几句话,又是讽刺夏晏清做的是商贾之事,又指责她为了赚钱,能把父母和姐妹亲情弃之一旁。

    说完,不待夏晏清有所反应,也转头拉着自家嫂子说话。几个人竟同时把夏晏清姑嫂三人撇在一边,晾起来了。

    夏晏清眨眨眼,这亏吃的,连找场子的机会都不给的吗?

    她转头看向苏巧,“苏姑姑,是不是我听错了,六妹妹的意思,好像是在讥讽我身份低贱呢,我是不是不适合在作坊做事啊?”

    这种时候,您着代表了一部分皇帝意思的人物说话,才能压制这些宵小,顺便告诉她们,她夏晏清可不是夏家老宅这些人随意呼喝的。

    苏巧失笑,一点儿不肯吃亏吗?她之前怎么没发现呢?甚至还觉得这位姑奶奶很好说话的样子。

    她一本正经的说道:“姑奶奶可别这么想,皇上和朝廷的意思才最重要。商人的话,哪里能在两天内,就让朝廷在没预算的情况下,从户部拨出一万两银子给您,足见朝廷对您的重视。”

    吕老夫人又添了一肚子气,虽然没要到琉璃摆件,让她心里还存了讨要四轮马车的希望。但自家孙女就这么被人抹了面子,还是不能反击回去的皇宫大宫女,这口气憋得。

    有二房的人这么搅合着,她都觉得过年真不是什么好事了。



    第五百三十一章 相邀

    不单单是吕老夫人差点儿憋到内伤,李夫人孙氏和她们的儿媳女儿,如今也是憋闷不已。

    虽然已经过去近三年,但她们依然能想起庆元十六年二月,刚刚从乡下接回来的夏晏清是什么样子。

    她是那么的唯唯诺诺,是那么的没有主见,可以被她们随意哄骗,随意玩弄于掌股之间,几乎没花什么功夫,就被哄得嫁进了王家。

    那时的夏家四姑娘也是拼了,为了能嫁进王家,嫁给翩翩公子的王晰,这蠢女人把自己折磨得形销骨立,不成人样。

    当时的情形,只怕是个人,看到她都会侧目,更不要说什么花前月下、才子佳人的恩爱将来,怕是蒙几床大被,都发不出那样的美梦。

    所以,虽然她嫁给王家二郎,却并不让人羡慕,因为她的将来,是可以预见的凄惨。

    事实上,王家才子也的确瞧不上她。但让人没想到的是,王家居然连表面功夫都不肯做,听说王晰厌恶夏晏清厌恶到了极点,竟是从未在这女人房里留宿。

    结果,直接导致了这女人的反弹,反弹之高,让世人瞩目。

    说起来,王家和王晰也的确可恶。夏晏清自小被卖到山野之地,没见过世面,趁着她刚回到京城,什么都不懂,给个甜枣打三棒子,很容易就能被拿捏住。

    可王家一家子人,居然没一个有脑子的,连哄死人不偿命的道理都不懂,硬是让这小贱人在逆境中幡然醒悟,搞出如此大的声势。

    她能做生意却也罢了,那终究是下等人的行当,银钱再多也让人瞧不起。

    她能嫁给邵毅也没什么,虽然现在邵毅是走了正途,可他终究是个浪荡子,之前二十年不学无术,就算现在努力,终究也变不成饱学之士。

    可皇帝派皇宫中侍女服侍她,这就不能不让人重视了。有皇宫出来的大宫女随侍身边,什么做生意身份低贱,什么浪荡子的媳妇,这些还有谁敢提?

    一个书香大族,虽说在渐渐没落,可也在儿孙子女身上花费了不少功夫,却不如一个乡下长大的柴禾妞

    吕老夫人等都憋屈的厉害,此等状况还能说什么?只恨造化弄人,老天不长眼了。

    有了苏巧一次又一次的回护连带敲打,老宅众女眷当然也不会再往刀口上撞,讨这个不自在。

    吕老夫人也把憋在喉咙里的那口老血咽下。口舌之利是妥妥的讨不到了,但四轮马车不过是个运货的工具,一旦朝廷开采乌金石的部门整合完毕,对于清韵斋来说,四轮马车也就没什么大用。软硬兼施的话,东西应该能拿到手的。

    夏晏清跪拜请安时她敲打的那番话,虽然没把这小贱人震慑住,但她相信老二和老二媳妇只要心疼闺女,总要掂量掂量其中利害。

    如今,就是先试试拉近老宅和二房的关系了。

    吕老夫人压下心底的厌恶,和几个儿媳唠磕:“过些日子就是正月十五了,一年间,也就是这个日子,街巷上最是热闹。”

    李夫人自然知道婆母是什么意思,连忙接话:“是啊,正月十五就是看灯的日子,街巷上着实热闹,各家大姑娘小媳妇也只有在这个日子,才有机会出去凑凑热闹,能在外随意走动。”

    “是啊,”吕老夫人转向姜夫人,说道,“听说你那里,两年的正月十五都是独个儿闷在家里过的。今年我让你大哥提早在酒楼租了几个雅间,视野好,房间也宽大。你们今年也别憋在屋里了,都凑一起过吧,咱们也看个热闹。”

    姜夫人犹豫着,之前是自家女儿怕外面太乱,不愿凑这个热闹,他们也都在家里陪她。

    可今年女儿定了亲,她听孩子们商量,今年要出去逛一逛,也听他们提起,在哪间酒楼订了雅间,逛累了好歇脚。

    她犹疑的看看吕老夫人和两个妯娌,孩子们会愿意和她们一起吗?自他们分家之后,从未掺合过此类热闹,今年则破天荒的邀她们一起观灯。这里面,怕是有什么事吧?

    吕老夫人见她犹豫,更是不悦,不由得冷哼一声,端起面前的茶盏,耷拉的眼皮子,象征性的抿着茶,场面冷了下来。

    李夫人见状,连忙和稀泥:“父亲和母亲年纪大了,这两年很喜热闹。也是咱们之前不够亲近,若是二弟妹怕聚一起不自在,那咱们就先试这一年,若你和孩子们的确觉得拘谨,明年咱还各过各的。”

    吕老夫人向李夫人投去赞许的一瞥。这话说到她心坎儿里去了,今年聚一起,她都是捏着鼻子忍下来的,只要把事情办下来就万事大吉,她可不愿每年多看他们一次。

    若不是为了保面子,为了不让二房过的太逍遥,她连一年两次都不愿看到他们。

    “这样啊。”姜夫人往杨氏、夏晏清的方向撇了一眼,见那边的晚辈也正侧耳听着,脸上神色各自不一。心思浅些的,对上她的视线时,还不自然的笑一笑,掩饰眼底的那种不以为然。

    苏氏这些年龄大些、能沉得住气的,都是满面笑意,似乎对接纳二房行人参加观灯宴会满是期许。

    夏晏清则表现的很不经意,无可无不可的样子。

    姜夫人再看侍立一旁的苏巧和绮罗绮翠两个丫头,有这三人跟着,无论和她们中的谁打交道,自家女儿也不会吃亏就是了

    既然这样,那就可以答应。

    姜夫人转回视线,笑着说道:“咱们老宅本就一大家子人,事务繁多。儿媳很怕再添我们这十几口子人,会让母亲和大嫂更加忙乱。既然母亲喜欢热闹,那我们就来凑这个趣。只是,要给母亲和大嫂添麻烦了。”

    李夫人笑道:“这才对嘛。之前你们分出去,咱们一个东头一个西头的住的远,宅子里一大家子人事情也多,才没那许多时间亲近,以后可不能这样了。”

    夏晏清她们凑一堆的,听长辈那边已定下,夏家三房正月十五都在一处观灯歇脚,便也都收回目光,又各自说着闲话。

    其实这事儿多和长辈们有关,能从头到尾踏踏实实坐在酒楼,隔那么远的距离看一段街景的年轻人还真没有。

    家里晚辈通常都是各自带着丫鬟婆子,或小厮长随,在外面可着劲儿的逛。饿了渴了,不嫌弃的话,街边就有小摊小店,各种档次都有。可以买些吃食,一边走一边继续逛。也可以找个小店坐下,安安稳稳的,边看热闹边填饱肚子。

    只有实在逛的累了,才会回到自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