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东溪现在的局面,就是他搅动的。而东溪之后的势力格局,也基本上是他主导出来的。
把自己置于这种局面其实挺危险,他怎么着也得给皇帝吃个定心丸,让皇帝把他当个没什么威胁小虾米,他才能安心。
皇帝也正关注着邵毅。
在东溪闹出那么大的事,纠集几个兄弟一起吃了顿饭,就把东溪的格局定了下来。皇帝的确想见见邵毅,看看他现在是个什么鸟样子。
可邵毅进到御书房,行礼之后赐座,皇帝的第一句话却是问的:“你只是五品武职官员,隔三差五的就跑到皇宫要求觐见,这也太过了。这次又有什么事?”
“我”看着皇帝微皱的眉头,邵毅差点儿把他的来意忘了。
他这次是主动求见不假,可是以往不都是皇帝召见的他吗?
“有什么事?朕忙得很。”见邵毅发愣,皇帝催促道。
邵毅作势抹了把汗,才说道:“微臣是有点事,希望陛下应允。”
“说。”
他忍,邵毅继续:“制作玻璃需要燃料颇多,东溪地广人稀,微臣参股的清韵斋想在东溪买地,修建一处大的玻璃作坊。希望能通过减少燃料运输和人工费用,有更多盈利,所以,微臣特来求皇上恩准。”
“这样啊”皇帝手中摩挲着一方麒麟镇纸,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东溪有如今的势头,不正是你搞起来的吗?人人都能在那里买地经营,你之前也买了大片土地,并且已经获利。这些都没经过朕的应允,如今只是修建一个作坊的地皮,你却跑来求朕恩准,不嫌多此一举吗?”
如此有恐吓意味的话一点儿没起作用,邵毅看起来很无辜。
“不是说以后修建玻璃作坊,都要由朝廷指定地区选址吗?所以微臣才有此一问。不过,既然陛下恩准,那微臣这就让清韵斋准备相关事宜,前往东溪把这事儿办下来。趁着现在地价不太高,及早出手才好。”
邵毅这打蛇随棍上的本事,着实让皇帝意外了一下:“你这小子,还真不见外。”
邵毅腆着脸:“以后的玻璃作坊,用的都会是池窑技术。在东溪修建作坊能多些盈利,咱们也能多交些税银,也算用另一种方式为朝廷效力。”
遇到这么厚脸皮,又不懂在皇帝面前保持胆战心惊的货色,皇帝也是无奈。
“办玻璃作坊是正经事,当然要取最优的方案来做。既然在东溪建作坊有如此优势,那就及早吧。”
“谢陛下隆恩。”邵毅躬身谢恩,做感激涕零状。
皇帝见他似乎就要告辞,并不给他机会,状似无意的问道:“既然东溪有莫大好处,你能把这个消息告知好几家府上,怎么你自己反而没去凑趣?还有清韵斋,不是一向不放过任何赚钱机会吗?”
邵毅正苦于找不到机会,在没表明自己态度的情况下就得告退,结果这时皇帝就发问了。这就是瞌睡给枕头的节奏啊。
但表面上,邵毅还是愣了愣,才说道:“我们,不是,是夏氏,她喜欢做事,通过做事赚银子,过衣食无忧的日子。经营势力和各种人角力,这种事太费心,她不喜欢。”
皇帝面无表情,追问道:“那你呢?你的想法呢?”
“微臣?微臣当然更不能这么做了。”邵毅回答的那叫一个理所应当,“陛下知道微臣的心意,微臣最大的心愿就是娶夏氏为妻,夏氏那么懂赚银子,微臣若再去热心于经营各地势力?这不是嫌自己死的太慢吗?微臣还想和夏氏过悠闲富足的好日子呢,可不想死的太快。”
“大胆!”皇帝立即就拍桌子了。这小子,胆儿肥了啊,这种话也敢说!
邵毅先是惊愕的看了皇帝一眼,才忙着起身跪地,“陛下息怒。微臣,是微臣说错什么了吗?”
皇帝阴着脸,好一会儿才阴测测的问道:“你这是在指责朕德行有失,会无端猜忌、无端降罪,与你杀身之祸吗?”
皇帝是真怒了,这种事,只要是皇帝,就没有哪个没做过的。但正是因为这是事实,才更不能被人触及。
而邵毅,竟敢当着他的面如此点破是他太过纵容与他,才让他如此放肆、如此不知天高地厚吗?
让皇帝没想到的是,这种时候了,邵毅居然还敢抬头,居然还很无辜:“陛下怎么会这么说?这怎么是德行有失?陛下是天下之主,首要考虑的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康。所有有可能威胁到这些的苗头,那是一定要及早铲除,以绝后患的。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额皇帝感觉他第一次额角冒汗了,听这小子的话,他好像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可是,他怎么就无法生气了呢?
这种事居然还能如此解释,真让他大开眼界。看来这小子为了娶妻,为了能安安稳稳过日子,真是不遗余力啊。
皇帝看了看他一直在摩挲镇纸的手,若无其事的把手挪开。
刚才他一时生气,差点儿把这方玉麒麟镇纸砸下去,真是好险,虽然不至于把这小子砸个头破血流,但他这个皇帝失态却是坐实了。
看着皇帝的手离开镇纸,孙从山着实松了口气,他刚才有一瞬间的恍惚,似乎看到皇帝放在镇纸上的手真的紧了紧。
他倒不是怕把邵毅砸伤了,而是不值当。已经纵容了这么多年,而且邵毅敢在皇帝面前说这些,他就真没这个心。皇帝还想用邵毅的身份帮扶燕王,真犯不着这样。
注意到皇帝手中镇纸的不止孙从山,房间里伺候的一个宫女也是放了心。她们最怕的就是自己当值时发生这种事,一个不小心就是被波及迁怒的结果。
皇帝倒是没想那么多,这时气顺了,又想他那胞弟襄亲王。若他能有这小子一半的鬼心思,也不至于让王府血脉流落在外,甚至随了女子的姓氏。
“行了,你也别跟朕这儿巧舌如簧了,没得白白被你气死都找不到说理的地方。滚吧。”
第四百五十九章 蜂拥而至
被皇帝这样嫌弃,邵毅倒是退后了两步。行礼之后,却并未说要告退,而是小心翼翼的问道:“前往东溪打探消息的人多了起来,想来用不了多长时间,那里的人也会渐多。人员和势力庞杂的话,那里的治安如何维护才好?”
按说邵毅说的这个,完全是合理化建议。可皇帝一点儿没往心里去,只淡淡说道:“你只管把你的采矿示意做好便可。乌金石挖掘地本就在东溪县范围内,一应事务自然也应该由东溪县管辖。”
很显然,在东溪矿区还没有形成气候之前,皇帝并不打算耗费人力物力,在那里构建衙署。
可是,东溪县距离矿区很远啊。见皇帝持如此态度,邵毅稍有些失望,借助朝廷之力的构想是落空了。
他只得说道:“那么,采矿和运输等事宜,微臣就只能交给莫洪全权办理了。”
皇帝“嗯”了一声,再没有多一点的表示,更没理会邵毅说的全权办理是怎样的界定。
邵毅不禁在心中腹诽,没准皇帝还琢磨着,想看看展府丁府等五家大族,在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之下,其他人蜂拥而去,他们五家会是个怎样的态度。是否忘乎所以,会提前从采矿矿工下手,安插钉子以谋取以后的利益。
看来,矿区方面只能靠他自己的力量来维护,让莫叔找相熟的关系,雇用护卫人手了。
各家派出去的人能力不一,打探到的消息不但有先后之别,粗略和详尽方面也各自不一。
但最基本的消息却是一样:帮助邵毅管理矿区事务的五家管事,已经凭借便利,在京城方面不知情的情况下,选择乌金石矿区南边的一片开阔地,分别购置了大片地产。
当京城各府得知这一消息时,各个权贵大族一片哗然。
之前只是邵毅府上的十几个人前往东溪,雇用的工人,也都是当地最贫困的、一些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的穷苦力,在漫无边际的荒地挖掘黑漆漆的石块。
此情此景,大家自然不会多想什么。
此时的他们,能看到的只是黑漆漆的石块能燃烧,能烧火取暖,能供应朝廷炼制铜铁矿,其价值比木柴大了很多。
凭空挖掘出来的石块立时就能卖银子,这就是他们对东溪、对乌金石的认知这是个很来银子的事项。
可是,现在五家大族去那片广袤贫寒之地购置地产,这就不得不让人深思了。
于是,很容易的,人们联想到他们之前没想到的很多潜在内容,原来那里还有如此大的利益!
想明白的结果就是:展康和张远泰这五家怎的如此无耻?!
当日,人们指责他们派人给邵毅跑腿时,他们的解释是什么?
他们的解释是多么的无奈、多么的高风亮节?说什么因为自家子弟苦苦哀求,碍不过情面;还有邵毅办的也是正事,是替朝廷分忧。所以他们才于尊降贵,让府中数一数二的大管事帮忙邵毅做事。
合五家朝廷重臣的首席管家之力,去给邵毅跑腿、给外人赚银子当时就有人绝得不对,这事儿怎么听都透着不着调。
其中果然有不能说的缘由,居然有这么大的好处在里面。就说嘛,若没有十足的利益,怎能使唤的动这几家的老狐狸。
众人气愤之余,只能麻溜儿的跟风,也派人前往东溪,去购置被之前五家选剩下的土地。
于是,人们真的像邵毅想到的那样,蜂拥去东溪矿区勘察,选择好一些的地产。
只是,打探消息有先后,人们回神的时间也就有了差别。只这点儿差别,就让购买东溪地产的家族有了不同层次。
每降一个层次,所得利益当然是大幅度缩水。
最先进驻的展康等五家,已经通过勘察地势、风水、交通、以及周边资源,选择了最优位置进行瓜分。
其余第二拨家族的主事人过来,就只能在五家划定区域外,在次一等的地方选址了。而次一等地盘的价格,不但和邵毅当初买地的价格没法比,甚至已经是朝廷回购价格的几倍。
再去打听展府丁府那五家买地的情形,却是稳稳的、用朝廷回购矿区的价格拿下来的。这特娘的叫什么事儿?自己选了人家的挂落,还得用翻倍的价格去买!
虽然这时的地价依然便宜,还是寻常荒地的价格,但是有比较啊。
伤害是哪儿来的?就是比较带来的啊。
只要想想三次价格调整之间的差价,第二拨跟风过来的人,没一个不觉着肉痛的。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就像自己长了脚一样,就那么排着队、列着阵的走了
肉痛归肉痛,能不买吗?
那当然不能!打探消息的人都在实地问过、看过了,从现在的开采区延伸出去,那几乎望不到边的地域里,只要往下挖一两丈,就会出现厚厚的乌金石矿层。
其实都不用看,邵毅之前买地,那是随随便便买下的吗?不确定地下有乌金石,人铁定不会砸那么多钱。
这一眼望不到边的乌金石矿藏,那得挖多少年啊?这么多年下来,这片地方想不繁华都不行。
到那时再想买地、再想买一座宅子、一座酒楼,那还能是这个价钱吗?
买!一定得买!
各家一边诅咒老天不长眼,怎么好事都落在别人头上,一边咬着牙、忍着疼的往外掏银子,去买那已经被五家分割得有些零落的土地。
甚至还有大家族埋怨自家子弟没出息、没眼力,。哪家庶子在家里的日子都不好过,自家那些没出息的,怎么就没有早早搭上邵毅这条线?
看看现在和邵毅一起厮混的那几个,原来都是低眉顺眼在嫡母、嫡出兄弟手下讨生活,可后来呢?那嚣张!那跋扈!还有现在的风光,嫡出子都比不了!
第二拨人选址工作还没彻底完成,第三拨人也跟着涌进来了。
在现场看位置、看风水、看经济价值的管事和下人们,还没来得及给主子回话,那边主子们已经因为争抢地理位置,吵的脸红脖子粗了。
第四百六十章 周围村落的要求
如今东溪县的知县大人根本就做不了主,在此坐镇的是顺城府知府姚启明。
知府大人带着两个师爷、四个府衙的官员,另有若干小吏,亲自来东溪县督导工作。
这若不是实实在在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他们上上下下所有官员,谁也不会相信,在这短短三个月间,东溪县会如此热闹,划归东溪县管辖的、那片荒凉旷野会如此抢手。
只因这地方偶尔会出现几块的黑漆漆的石头,居然就给东溪县、给顺城府带来如此大的进账
看着那让人头晕的银票,一笔笔的荒地卖出记录,这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