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却因此事,让清韵斋处于大大不利的局面。
上次他面见皇帝,已经告知清韵斋的诉求,还附带了一大堆好话。可直到现在,看样子,皇帝要把乌金石矿收归朝廷,为了冶炼,还要从清韵斋现有存货分去一大部分。
这样看来,他好像把清韵斋害了呢。
皇帝似乎在无意识的看着曲江,又似乎在思量着什么,并未回答曲江的问话。
曲江心里着急,弱弱的、又追加了一句:“如果乌金石的确有巨大前景,清韵斋能首先发现如此有潜力的燃料,可谓大功一件。”
冯延策和乔忠旭在一旁看着,很替曲江捏了把汗,真恨他们刚才没有先曲江一步离开,却听到曲江的这番话。
在不知道皇帝心意的情况下,这么冒昧的替一家商号讨要好处,这,难道就不替自己的前程着想吗?
现在想走却是晚了,皇帝和曲江说话还未告一段落,他们就这样退下,很是不妥。
但再看皇帝,沉默片刻之后,却还是那么不经意、不置可否的摆摆手,说道:“行了,去做事吧。”
曲江无奈,只得躬身行礼告退。他已经尽力了,可是把握不住皇帝的心意,实在不能再试探了。
三个人各具心思,退出御书房。
紧接着他们退出的脚步,御书房中伺候的太监出来了,吩咐候在外面的人:“宣兵马司校尉邵毅即刻觐见。”
三人都是一愣,得到吩咐的小太监比他们三人的脚程快很多,一溜烟儿的越过他们,出去宣召了。
三人原本各自不同的心情,这时也都落了地,只不过,诧异的、心惊的、心安的,各种落地的方式不同罢了。
邵毅听皇帝召他,也是大大放松了心情。
工部运走一车乌金石,却迟迟没有后续,让邵毅很闹心。
如果皇帝并不征询他的意见,直接让朝廷出书,收回东溪那片地,他是一点脾气都没有。最多也就是事后求见皇帝,在别的方面找些补偿,总不能让朝廷的政令收回吧?
这时皇帝召见,事情可就好办多了。起码他想说的话有地方说出来,而皇帝这样,也是给了他这个说话的机会。
御书房中,邵毅参见完毕,皇帝只扫了他一眼,便问道:“怎么着?看起来心情不错。”
邵毅并不藏匿心情,再次躬身行礼,说道:“谢陛下给微臣说话的机会。”
“嗯,看不出你还有敬畏之心。”大约皇帝最近挺忙,懒得和他兜圈子,“说说东溪那片地,你是怎么想的?”
“此乌金石若得大用,夏氏晏清当是首功。微臣家底甚薄,希望用这片地,卖个公道的价钱,就当是朝廷对我们的褒奖。”
“公道?”皇帝从书案摊开的书上抬眼,看向邵毅。
什么是公道?如果按那片地下藏有的丰富无金石矿产论价的话,岂不是要给他个天价,让他大发一笔横财?
邵毅被皇帝看的很是肝颤了一下,壮着胆子继续说道:“那片地,微臣花了两万余两银子,希望能以六万两的价格出手。”
“胃口不算大。”皇帝点点头表示赞许,这小子还知道分寸,但国库的银子也不多啊。
“四万两吧,两个多月的时间,凭空让你得了近两万两银子,抢也没这么来钱快的。”
这是说的什么话?还有没有当皇帝的自觉?
不但邵毅,连孙从山和御书房伺候的宫女太监的头也更低了几分。
皇帝一点儿不觉得自己说话过分,很不乐意的反问邵毅:“怎么,朕说的不对吗?”
邵毅依然保持着他那超级郁闷的表情,无辜的反驳:“什么叫抢啊?这叫有眼光好不好?”
皇帝淡淡说道:“教你个乖,把眼光盯在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上,做这种事很危险。这也是你身份特殊,如果直接从你这儿拿走这片地,怕是会让世家大族感到自危。
否则,若是清韵斋买下这片地用以投机,朝廷直接收回,一个商号又能如何?你也给朕说说,用乌金石的是清韵斋,为什么买地的却是你?你这做法,谁也瞒不住。”
“哦,”邵毅果断不再纠结于此,施礼谢恩“那就四万吧,谢陛下大恩。”
虽然不是他的心理最高价位,但见好就收才是长久之计。一锤子买卖,那是绝对要不得的。
“嗯,还有事吗?”看样子,皇帝要赶人了。
邵毅一怔,他能有什么事?这趟来是皇帝找他来的,说的是煤矿归属权问题,这不是已经谈妥了吗?
不过,既然皇帝问了,那就再说说好了:“朝廷打算买回东溪的乌金石矿,只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开采,大概不会耽误朝廷和清韵斋使用吧?”
皇帝面无表情的看过来,“工部冯大人大概估计了一下,给出的、可以开采时间是一年后。”说实话,皇帝对这个估计非常失望。
据曲江说,邵毅拿到夏氏给出的那份游记记载,当即派人找去东溪,没用多长时间,很快就把第一批乌金石装车,运回京城。
接下来组织人开采第二批,并着手购买那片荒地,到现在也才过了三个月,第三批乌金石也已经在路上了。
换作朝廷来做此事,冯延策擦着脑门上的汗,咬着牙才敢给出一年的时间。皇帝心下知道,如果真正实施,一年时间绝对不够。
皇帝也不等邵毅继续询问,接着说道:“采矿是大事,其中的细节很是繁琐,为了不耽误冶炼和玻璃技术开发,乌金石开采暂时还由你来办。除去清韵斋所用,其余全部交给工部,由工部给你一个合适的价钱。”
第四百三十九章 要不要赐婚
邵毅闻言,先是愣了愣,紧接着问道:“合适的价钱?微臣可以把这当做生意吗?若是没有乌金石,朝廷冶炼作坊购买木柴,也一样要用银子的吧?”
皇帝瞥了他一眼,斥道:“瞧你那点儿出息,朕看你就是和生意人一起混事太久,一点儿气度都没有了!”
切,朝堂上有气度的人多了,也没见谁视金钱如粪土的。邵毅翻了翻白眼,嘟哝道:“微臣也是要养一大家子人的,这么劳心费力的做白工,怕是连手下的人做事都没心气呢。”
“不是说了给你一个合适的价钱吗?你这见钱眼开的性子,朕若是不给你交代清楚,谁知道你是否会用高价赚朝廷的银子?”皇帝继续嫌弃,心里却更安定了些。把心思用在赚银子上,比谋算权利和势力好,有这种性子的人通常没什么野心。
“那不会,微臣一定不会让陛下失望。”这就是有银子赚了,邵毅大喜。
乌金石虽然只是燃料,但分量比较重,运输比木材方便得多,价钱虽不高,但用量很大。如果由工部买下,再调配道各个冶炼作坊,乌金石的用量无疑是很大的。
没想到,地都卖了,还能在交付朝廷之前再赚一笔,多好的事儿。
“陛下,还有乌金石的运输道路,朝廷能否给出一份通关书?乌金石运输队伍拿着书,路上也好走一些,不至于耽误朝廷的大事。”
皇帝再瞥他一眼,只当没听见他那满口大义的胡言,说正经事:“行吧,朕会尽快派人和你接洽乌金石矿区的归属,顺便把通关书给你。”
皇帝看着邵毅喜滋滋的,想到他做的这这一切,全都是为了夏氏女,终于张口问道:“你今年二十有二了吧?”
“啊?”邵毅愣了愣,不知道话题怎么忽然就转到这里了,“是啊,二十二了。”
“你这媳妇,到底什么时候娶?”
这话问的,让邵毅很是汗颜。
他这媳妇娶得的确艰难,好在现在有点眉目了。夏晏清现在也时不时的会斜他一眼,给他看看脸色了。
邵毅当然不能把这种八字没一撇的话给皇帝说,避重就轻道:“夏大人的意思,等到玻璃池窑技术成功,正式投入运营之后再议。那时,晏清不用整日在作坊盯着,作为新妇,能少些非议。”
皇帝听闻,眉毛还是皱了皱。虽然夏珂这样考虑,比较谨慎周详,可邵毅的年龄搁在那儿,若是玻璃技术一直不成功,难道邵毅就一直不娶妻吗?
“和你一起厮混的那几个小子,比你小的也都成亲了吧?你这还得耽搁到什么时候?让夏氏派个管事在作坊盯着,她时常问问不就好了,还等什么。”
邵毅当然希望能早日把夏晏清娶回家,可从这几天来看,池窑烧制玻璃似乎并不那么简单,若其中还有波折,就算成亲,夏晏清坐在家里心思也会在外面。
更重要的是,夏晏清对他的态度是不一样了,经过他的引导,夏家诸人也认定夏晏清对他有心。而事实上,他还没机会从夏晏清口中得到认可。从上一世两人的了解来说,这个尤其重要。
“微臣不急,还是先把玻璃技术研制出来更好些。照着现在的进度,如果顺利,最多半年,池窑技术也就差不多成了,皆大欢喜,那时成亲更好。”
皇帝再皱眉头,直觉这小子没出息,哪有眼看着心仪的女子在眼前,却不想着娶进家门的?一定是这小子搞不定夏氏女,才做出这番敷衍。
“不用朕给你赐婚吗?”
“不用不用。”邵毅连忙摆手,“等微臣成亲时,陛下能派孙公公过去走一趟,就是给微臣莫大脸面了。”还没得到晏清同意,他那儿敢要赐婚啊。
皇帝简直对他无语了,这是皇帝给他的体面,别人求都求不来,他居然还在那里挑挑拣拣。
“哼!那得看朕那时还有没有这个心情。好了,退下吧。”
虽然是被皇帝从皇宫中赶出来的,但邵毅心情大好。之前,他派出去的那些人开采钨金石的动作并不大,当时只想着供应清韵斋和关家作坊,够用即可。
现在就不一样了,他有一年的乌金石生意要做。如果朝廷中各方势力因为这个差事多些角逐,没准一年也无法把架构搭建起来。
那么,他就有更长的时间来做这个买卖。
大买卖呀,得赶紧商量着招人,加大乌金石的开采量。这是朝廷接收,那当然是能挖多少就多少,多多益善了。
邵毅琢磨着:这事儿得和夏晏清商量一下。
想到夏晏清,邵毅下意识活动活动肩膀,再想到随着走动牵动的肩背和大腿,真的挺疼,久违了的感觉啊。
那天从清韵斋窑场出来之后的切磋,夏梓堂虽然给他留了面子,但下手丝毫没见留情,只是没往他头脸上招呼而已,别的地方一点儿没留力。
再去清韵斋窑场找晏清?还是算了,他还是晚间去夏家蹭饭好了。
夏梓堂和邵毅两人散衙之后,一起往夏家而去。走了不多一段路,离着夏家还远,又是看见夏晏清的马车在前面,随车跟着两个护卫。
夏梓堂瞥了一眼邵毅,提了提马缰绳,让马匹的行进速度慢下来。
邵毅见此情形,当然不敢窜上去,和夏梓堂保持了同样的速度,慢慢溜达着。不但没敢窜出去,连眼风都没敢往前面瞟。
拐了两条街,跟随夏晏清马车的护卫终于忍不住,对马车里面禀报:“后面有四个骑马的人,好像是四爷和邵公子,已经跟了好长一段路了。”
夏晏清下意识的就想掀车帘往后看,结果身形刚一动,就被心容提醒:“四爷前些日子才和邵公子切磋过。”
是啊,依照夏梓堂的伸手,两人单对单切磋,指定是邵毅挨揍的份儿。
夏晏清立即就坐了回去,吩咐车夫:“走快些。”省的他们在后面跟着,磨蹭的难受。
进到府里,夏晏清还是有点儿惦记,让马车停了停,等到夏梓堂和邵毅牵着马进门,她从车窗看过去,视线两人脸上扫过,很是诧异了一下。
第四百四十章 满意
那天,夏梓堂离开窑场,说过要和邵毅切磋。他晚间回来,下巴上青了一块,姜夫人询问他是否有个人起冲突,他解释,是和同僚切磋所致。
这就是说,两人当真切磋了。
可现在看邵毅,啥事儿都没有的样子。
夏梓堂那是自小拼着挨板子,硬是不好好读书,也要跟人学功夫的。这方面邵毅就差多了,他那两下子,只是为了和京城纨绔打王八拳,学了些花拳绣腿,积攒了些许经验而已。
难不成夏梓堂升官之后颓废了,竟是连邵毅也打不过?
夏晏清这儿转着念头,车窗帘就放晚了些,正巧被两人看过来,夏梓希很是被夏晏清那诧异的眼神儿刺激了一下。
在马车前站定,夏梓堂很没好气的说道:“你四哥我下手有分寸,指哪儿才会打哪儿。这小子那王八拳,着急了就胡轮一气,着实欠操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