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满京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琉璃满京华- 第2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紧接着,皇帝就对夏珂和夏梓堂多次封赏,还把他的长子夏涵送入燕王府做伴读。夏梓希相信,皇帝确有隔辈传位的打算,夏家可能就是太孙的班底。

    可皇帝却不止太子这么一个儿子。

    靖王已过而立之年,太子死后,动作最大的就是他。因为年长的关系,也因为靖王涉足朝政多年,依附于他的朝臣也最多。

    其余几个皇子有年幼的,也有因性格问题,没有领朝廷差事的,但却不表明他们和他们的母妃以及家族势力对皇位没想法。

    据说,那位掌管宗室事务的江王也不怎么消停,时不时的,就会邀请某个皇子去江王府饮宴谈笑。

    皇位继承人如此不明朗,如今却又蹦出个成郡王。

    成郡王心机如果真的如此深沉,已经在筹谋五六年以后送入皇宫的女子,怕是别的方面也有布局。

    夏梓希脸上露出少有的忧色,他轻声问邵毅道:“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是继续盯下去,看成郡王是否真有图谋?还是把这事告诉皇帝?

    想到谋逆,想到历朝历代因谋逆引发的血雨腥风,夏梓希的脊背阵阵发凉。

    如果邵毅出面告发,他就是这场血雨腥风的发起人,小妹和他的将来,可怎么平安走下去。若藏着不说那就更不行了,若事后被发现他知情不报,严重点儿,那就是同谋。

    没想到邵毅却给了他另一个回答:“已经到了这种程度,哪里还是我能管得了的。我已经吩咐知睿,让他派人在外围关注李寡妇和王家几日。若王家真的在暗中保护李氏一家,替她们打掩护,我就把这事儿和刘统领提一提。至于成郡王什么的,”邵毅笑了笑,“那可不是我能怀疑的,我只知道李氏和王家有蹊跷,顺便和刘统领闲聊一嘴而已。”

    “和刘统领闲聊市井之中的一个寡妇,你总得有个理由吧?”提起这个,夏梓希忽然想起邵毅注意到李氏的理由是那么的站不住脚,“你可想起来了,因何觉着李氏不妥,所以才会盯上她的?”

    这个问题,邵毅也是挖空心思想了几天,才勉强找了个理由。

    他挠挠头,有点儿不好意思,说道:“我也是想了好几天,才想起什么时候见过李氏。大约有一年了,反正那时的天气炎热,和现在差不多的样子。李氏头前走,她身后一个妇人声量挺高的讥讽:真当自己是公侯将相的岳母了不成?还是以为自己女儿真是妃子亦或公主了。这李氏竟听而不闻,只管低头走路。我当时看了李氏两眼,前几日再看见她,总觉得好像疏漏了什么,就跟上去了。”

    说着话,邵毅摊了摊手,“二哥你看,有时我的感觉是很厉害的,这不就真发现有疏漏了吗?”

    他之所以敢这么说,也是因为知睿派人探查李氏情况的时候,李氏房前屋后的一些妇人真说过这样的话。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出于嫉妒、或者看不惯李氏把闺女养的高高在上,比的自家女儿分外不体面。

    即使以后李寡妇因成郡王的事情受牵连入狱,把他杜撰出来的这个场景问李寡妇,想来她听多了这种话,应该不会把每一次都记得清清楚楚。

    夏梓希也被他说的很是无语,好在之前早有夏梓堂打底,说这家伙的感觉敏锐,倒也没排斥这个回答。

    得到了邵毅答案,夏梓堂这趟找他的目的便也达到了。只是这个回答所牵扯出的隐情,却足够人忧虑的。

    如果这件事属实,怕是朝廷会因此有大的变动,他得尽早和父亲商议此事,怎么也得在这种变动之中保全一家老小不被波及。

    还没等夏梓堂说出告辞的话,邵毅又发问了:“那日我把打听到的事告诉四哥,不知伯父和两位兄长有没有把此事告知夏姑娘?”

    夏梓希闻言,立即把成郡王和朝局搁在一边,神色很是复杂的看着邵毅。

    过了好一阵,才皱眉说道:“你年纪虽轻,却也是堂堂男儿,应知道事情有轻重。这件事如果属实,那是很凶险的,无论她怎么问你,你都不应该告诉她。”

    “啊,二哥教训的是,承安有此一问,也是后悔当日说的有点儿多。”邵毅说的很是惶恐,心下却大喜。

    看夏梓希这样子,应该相信了夏晏清当日和他撒娇任性来的。

    夏梓希有这种想法,那就说明夏珂也是一样的。大约因为他二人没统一口径,所以,夏晏清一定不敢详细解释他们两人当时说了些什么。

    这个误会,很美妙啊。



    第四百二十七章 皇帝的心态

    事实上,对于夏梓希询问他接下来打算的问题,邵毅的回答只是一种委婉的说法。他估计,都不用他提醒刘协,刘协已经从邵家频繁行动的护卫身上看出不寻常。

    再加上,整个大梁朝,知道成郡王阴谋的,除了皇帝、刘协和孙从山,就是他邵毅了。

    至于刘协手下那些办事的,除了几个心腹大约知道一些内里,其余都是交代什么做什么,至于为什么这样做,只要是明白人,就不会多问。

    他们办的都是隐匿差事,知道的越少,命才越长。能在皇城侍卫监查处混下去的人,这个道理都懂。

    鉴于这种种原因,这事儿邵毅必须主动告诉刘协,即使有血雨腥风,那也扯不到告密这个层面,也扯不到他邵毅身上。毕竟,这事儿早已事发,而他就是局内人。

    待到邵毅状似无意的对刘协提及,并表明这事儿有可能牵出很隐秘的事,他不便再插手,会把人全部撤回之后,刘协并不多问,便把皇城侍卫监查处的人顶了上去。

    不得不说,邵毅的运气是真不错,那日他巧遇李氏时,正是她把完成的绣品卖出去,新的绣活也需要开始的时候。

    所以才被他很快发现,李氏邻居王飞虎和成郡王庄子上的人交接绣品的线索。

    等到事情移交到刘协这里,就比较麻烦了。

    刘协在京城织就的那张情报网堪称密不透风,可是面对成郡王的谨慎谋划,他盯了一个多月,才发现王飞虎和成郡王府的人有接触,并进行了进一步查探。

    这日,皇帝听曲江汇报,池窑已经开始投料,虽有波折,但进展甚好。

    更好的消息是,在给池窑加热的过程中,使用了火力更猛的乌金石,玻璃窑炉的效率有了大幅度提高。

    这个消息的关键之处在于,这是新的燃料,它不单单可以应用于玻璃窑炉,更能应用于冶炼炉。一旦冶炼炉试用成功之后,朝廷就可以组织人力,大规模开采乌金石。

    曲江断言,这种矿产若是投入冶炼,不但能让大梁朝的钢铁产量有大幅度提升,钢铁的品质也会有所精进。

    这个发现,可不同于玻璃这种民用产业。铜铁的冶炼,那是朝廷管控的项目,铁材的产量和质量标志的东西很多,有军事力量的强弱,也有很多手工业的发达程度。

    在很多行业中,只有足够的铁材,才能让工匠们动手制作器具的时候,不至于畏首畏尾,可以让工匠行得到大力发展和更新。

    皇帝看着曲江呈上来的奏报,心情那叫一个舒畅。

    当初,只是想着算计夏家女的玻璃技术,想给国库多些税收,让更多百姓的居住环境好一些。没想到,居然会弄出这么大的好处,能让国力和兵力有大幅度增强。

    再想想,边境驻军因望远镜抢得的先机,营造出边境战事无往而不利的大好局面和震慑效果,庆元皇帝觉得,夏氏女几乎可以称作大梁朝的祥瑞。

    正心情大好的时候,却被刘协求见,告知他查探到的李氏以及由李氏带出的所有事情。

    皇帝原本畅快的脸色,在听到刘协禀报之后很是青了青。

    如果说早之前他刚得知成郡王有谋逆之心时,心中还是万分恼火的话。那么现在,已经过了两年,成郡王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掌握之中,这时的皇帝看成郡王,就很有些看跳梁小丑表演的感觉。

    成郡王在那里费尽心力的谋划,自以为正在瞒天过海的经营着一切。而真实情况是,所有这一切,已经完全展示在他的对手眼前。

    这个对手还是占据绝对优势的皇帝。可以说,现在的皇帝已经把成郡王的谋划当成日常消遣的一个乐子。

    可是,听到刘协报上来的这件事,却还是让皇帝再次恼火起来。

    也不怪皇帝生气,成郡王谋算皇位这也就罢了,那目的是皇位,和谋害皇帝终究隔了一层窗户纸。

    而他安排培养的这个女子却不一样,若日后能顺利送进宫来,一旦有机会侍寝,甚至都不用得宠,说不定就能要了他这个皇帝的命。

    若成郡王的谋划再深沉一些,能等到这女子得宠,之后再诞下皇子,那时再谋害皇帝的性命,这皇位说不定就真能兵不血刃的平稳交到成郡王手中。

    无论哪种情况,那女子都要在各方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取他的性命这让他这个当事人还怎么当笑话看?

    皇帝的脸色几经变换,才冷笑一声:“成郡王这心机,真够深的!”

    接着一个大转弯,问道:“柳大富那边的生意,经营的如何了?”

    不得不说,作为一个能让皇帝都随口道来名字的商人,柳大富算是很成功的。

    柳大富在经商方面极有才干,在涉及玻璃行业之前,他的绸缎布匹生意就遍布东南六郡,甚至隐隐有压倒其他老字号的趋势。

    只不过,因前年东南六郡官员集体打压平阳郡玻璃之事,让柳大富的生意也受到了波及。虽然在蔡家和成郡王极力周旋之下,保住了生意字号,却也受了很大的损失。

    但经过近两年的恢复,柳大富名下的生意,除了玻璃行业依然被平阳郡玻璃行压了一头。其余生意不但恢复了之前的规模,甚至已经向东南六郡之外扩散,大有把绸缎生意做遍整个江南的势头。

    可以想象,假以时日,这位柳大富绝对可以成为一个富甲天下的豪富。

    既然成郡王已经不足为虑,皇帝很愿意让柳大富发挥他的才干,把生意做到足够大时,再把成郡王和柳大富的生意一网收了。

    那时,查抄成郡王和相关大臣,没收柳大富的所有生意庆元皇帝完全可以想象到,收到这样一笔意外之财,国库将会是多么的充盈。

    如果现在收网的话,皇帝觉得有点可惜,所以才会有此一问。

    刘协那里却是惆怅不已,已经有人在谋算您的性命了,您老人家居然还在惦记千里之外一个商人的钱财积累他都无话可说了。

    您老人家放任一个狼子野心的人发展,作为监控这件事的臣子,微臣我很有压力的好不好?

    若是在这个过程中疏忽了什么,导致严重后果,这责任,可以说万死不足以辞其咎。

    刘协也是整顿了一番心情,据实禀报:“东南六郡的绸缎生意,如今基本上都听令于柳大富的恒瑞绸缎行。湖州和江州也有几个织染作坊被他买到手,发展势头很好。”

    “现在收手的话,有些可惜啊。”听到这样的回答,皇帝很是遗憾,也很纠结。



    第四百二十八章 朝廷来人了

    皇帝把这种话说出来,不但刘协嘴角直抽抽,孙从山手中拂尘也是一抖。

    皇上您是天下之主,这贪财的情绪,好歹也掩饰一下不好吗?

    好在皇帝他老人家不是平空担了个明君的名声,感觉眼角似乎瞥见有什么东西颤微微的抖了一下,再看刘协嘴角一闪而逝的抽抽,皇帝不由得还是反思了一下:难道他这种想法过分了吗?

    “辅成,掌握成郡王府的动向这事儿,是不是很有难度?”皇帝和蔼问道。

    这时的刘协,内心大约是在疯狂吐槽的。

    皇帝这种可以掌握臣子生杀大权的人,好不好这样问话啊?

    他若是照实了说:很有难度。

    那人皇帝说,既然你觉得有难度,那咱就换个人来试试。

    那时可怎么办?

    他这个侍卫统领可不是一般职位,虽然只是个四品官员,可走在外面,就是当朝首辅和亲王勋贵也得给他几分颜面。

    坐在这样的位置上,办差铁定不能有难度啊。

    “禀陛下,这个微臣觉得,还能坚持些日子。”刘协躬身答道,却没敢把话说满。

    万一皇上就愿意看成郡王跟那儿瞎蹦哒,要一直等柳大富把生意做遍天下,才决定收手,那他可真没地儿哭去。

    “哦,还能坚持些日子啊,大约有多久?”皇帝一派的意味深长。

    “微臣听陛下吩咐,陛下需要多长时间,微臣就能坚持多长时间。”皇上的爪牙虽然有面子,但真的不好当啊。

    欲哭无泪的感觉。

    把刘协好一通为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