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满京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琉璃满京华- 第2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今时过境迁,琉璃瓦生意已经是两家的合作项目。合作中,清韵斋投入的正是琉璃瓦制作技术,当时出于保密而拒绝的合作意向,现在却是能重新提起了。

    关骁和关彤此来,为的也正是这件事。

    关家出资的玻璃技术开发处正在修建中,清韵斋并不抵触玻璃研制过程中有关家工匠介入。

    所以北河府关家派出的各种工匠杂工陆续到位,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和将作监工匠一起研制池窑技术。

    也就是说,关家工匠能在研发的工程中,第一时间掌握玻璃池窑技术。

    前些日子,清韵斋提出,暗地里再建一个玻璃研发基地。一明一暗,两处技术研发同时进行,定期沟通技术进度,以期早日把池窑技术研制出来,投入生产及早获利。

    关家对清韵斋这个提议非常上心,两家正打算就此商议合作。今日凌晨,清韵斋窑场就经历了盗贼潜入事件。

    清韵斋算是地头蛇,听说掌管护院事务的是邵家侍卫。皇宫侍卫训练出来的护卫能严密看护清韵斋窑场,而关家这个外来户,却不敢保证一丝疏漏都没有。

    如此一来,暗的这处玻璃技术开发就很有必要了。

    所以二人一点儿不耽搁,早间知道清韵斋窑场的事情,就找了康掌柜,假作关心清韵斋窑场的火灾,约了这次商谈。

    夏晏清听关骁提起那三家钉子户占据的地方,先是看了夏梓堂和邵毅一眼,才说道:“地方不是问题,如今只需咱们两方重新商定一份开发玻璃技术的合约即可。”

    这就是商业范畴上的事情了,邵毅不好插言,夏梓堂则不是很懂。

    于是,具体的合作事宜集中在曹武和康掌柜身上。夏晏清和关家兄弟二人,只是在一旁把握着类似于资金投入,研发结束之后这处池窑的归属等问题。

    关骁兄弟二人本就是关家从小培养的第三代主事人,对于生意的拓展和经营很是熟悉。

    而夏晏清基于上一世的经验,在商谈上丝毫不落下风,这就让第一次以主事人身份面对夏晏清时的关家兄弟眼前一亮。

    尤其是关骁,第一次见到这样一个美貌聪慧、又有主见的女子,对夏晏清的钦佩之意几乎掩饰不住。

    商谈事务的几人已经挪了地方,在长桌的两侧坐定,把两方草拟的书一条条敲定,并做记录,以便议定之后,书写正式书。

    夏梓堂和邵毅作为旁观者,依然坐在刚才的主位喝茶聊天。

    邵毅往夏梓堂方向凑了凑,低声说道:“四哥看出来了吗?关家那小子在讨好夏姑娘呢。”

    “嗯!”夏梓堂盯着长桌方向,只有一个字的回答,却杀气腾腾。

    他现在的主要任务是替自家妹子保驾护航。

    原本主要防范的外男是邵毅,可现在看来,邵毅待自家妹子一向进退有度,很是守礼。但那个关骁字里行间表现出的小意是个什么情况?



    第四百一十一章 把夏梓堂带沟里了

    夏晏清那里,听康掌柜和曹武字斟酌句的抠字眼,需要决断和插言时,适时的开口表达自己的意见。

    作为商谈另一方,关骁、关彤和曹武的神色态度,她自然也是要密切注意的。

    这次的合作两家利益相同,而且已经有了一次合约打底。所以这次需要敲定的书,相对来说要简单一些。

    如果这是两家初次合作,而且要通过这次商谈给自己一方争取足够的利益,那么对手的一个眼神、一个下意识的动作,很有可能泄露他的情绪和底线。夏晏清注意关家三人的神色,已经是习惯使然。

    关彤在这方面做得不错,虽然有关云升和清韵斋的合作书打底,但他依然表现的很认真,很平静。

    关骁的话,倒也不是说做的很差,该提出的问题,该注意的事项都很到位。只是,在掩饰情绪方面,就差的多了。

    对于混迹现代职场的夏晏清,关骁表现出的好感,只是在谈判中不应该显露的情绪。对比表达好感本事,她倒没觉得很反感。

    青年男女接触,表示一下对对方的好感,不是什么大事。

    可是,待客厅主厅那边传来的丝丝凉意是怎么回事?

    想到那边坐着的邵毅和夏梓堂,夏晏清竟有了些心虚的感觉。

    抽了个空,侧头看过去,就见夏梓堂二人正凑做一堆,看着他们这边窃窃私语着。

    让夏晏清感到意外的是,她本以为,这阵阵凉意的一部分是邵毅散发出来的,却没想到邵毅对上她的视线,竟是面带微笑。

    这货,这么看的开了吗?

    夏晏清愤愤的收回视线,连醋都不会吃的男人,要他来做什么?!很生气的有木有?!

    夏梓堂那边,也在狠狠的埋怨邵毅:“笑什么?有什么好笑的?咱们俩是兄弟知不知道?我妹子也是你妹子,你现在应该万分恼怒,懂不?”

    邵毅瞥了他一眼,很不赞同他这句话。阿灿是你夏梓堂的妹子不假,但却是他的媳妇。

    至于要不要恼怒为啥要恼怒?他从他家阿灿看关家兄弟的眼神就知道,阿灿面对他二人时,那是真正的心如止水,没起丝毫波澜。

    但鉴于夏梓堂大舅哥的彪悍身份,他对夏梓堂的话却不能不做表示,“四哥有没有想过,女子总是要嫁人的?”

    “嗯?”夏梓堂一愣,虽然这次也是一个字的反应,但这次表达的是他有点懵。

    是啊,女孩子总是要嫁人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越是美好的女子,追逐她的人就越多。那他家小妹呢?也是要嫁人的啊。

    邵毅见他回不过味来,再加一把火,问道:“既然如此,四哥希望夏姑娘嫁给怎样的夫婿?”

    夏梓堂的视线在关彤、关骁身上打了几个来回,又断然收回。

    目前看来,这俩小子品行和样貌都不错,但却不是自家妹子的良配。

    依照父亲和兄长这些日子的言谈,像关家这样的家世,不但给不了小妹一世平安,说不定还会因家族拥有巨额财富招来祸端。

    可是,这段日子上门说亲的人家,却是连关家和关骁也不如。

    起码关骁看向自家妹子的眼神,算得上发自内心的钦佩和仰慕。

    而这段时间试探或干脆请媒人询问的人家,却都是冲着自家小妹的玻璃技术来的。与其说是为了娶小妹,还不如说是为了娶玻璃技术。

    想到当初王家二郎王晰迫于无奈娶小妹进门,小妹所遭到的嫌弃。

    这种为了家族利益,同样也是迫于无奈娶进门的媳妇夏梓堂几乎能看到,自家小妹嫁给这样的人家,会遭受的冷遇或者虚情假意。

    自家小妹如此美好,怎的连嫁人都成了问题?

    几句话之间,夏梓堂已经转过无数念头,刚才的杀气变成了深深的怅然。

    无比怅惘的眼神从长桌方向收回来,无意识的落在邵毅身上。邵毅面上的微笑还没彻底敛去,正端着茶盏缓缓的啜着。

    夏梓堂也往邵毅这边凑了凑,用耳语般的低声问道:“你是不是觉得关骁这小子对晏清有意?”

    邵毅一眼斜过来,极为不屑:“他有意,那也得夏姑娘瞧得上他才行!”

    夏梓堂一怔,随即大力拍着邵毅的肩膀,嘿嘿笑着。

    这小子就是有眼力劲儿,果然不愧是他的兄弟,最是能看出自家妹子的好。说的就是呢,自家小妹这等本事、这等聪慧、这等眼光,哪会随便什么人就能看入眼中的?

    有了这个想法,再看邵毅时,竟是觉得顺眼了好多。能把自家妹子看得如此之高的男人,想来待她也会如珠似宝吧?

    邵毅已经把夏梓堂带进沟里,而夏梓堂也像发现了一片新大陆一样兴致勃勃。两人各自转着心思,却都没表露出来。

    接下来,两人就实实在在充当了看客,也做好了保驾护航的本分,一边看着商议合作的几个人,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直到那边把事情全部谈妥。

    眼看着时间不早,夏晏清和夏梓堂、邵毅把关家一行人送走。

    关骁走得那叫一个恋恋不舍,虽然面上不敢显露什么,可心里的纠结很深很重。

    奈何关本和和关云升离开之时反复叮嘱,不让他们兄弟和夏晏清过多接触。

    如此美好明朗的女子,他却只能敬而远之坐进马车的关骁脸上满是黯然。

    本来没把关骁当竞争对手的邵毅,在关骁走的不情不愿时,却是有点儿怒了。阿灿那是自家媳妇,看不上他是应该的,他那满脸的不如意是什么意思?

    转过视线再看夏晏清时,却被夏晏清给了个后脑勺。

    邵毅立即就懵了,这啥情况?他这一直都面带微笑,很狗腿、很有分寸、很讨好的啊,怎么忽然就恼了?

    康掌柜和关家一行人离开窑场,在岔路口道别之后,便让车夫转向,往顺天府衙而去,去做刚才夏梓堂交代给他的事情。

    时辰果然不早了,人家顺天府衙的大小官员和衙役们都准备下班了,却被康掌柜拿着清韵斋的门帖求见。

    耽误他下班了啊看门的衙役拿着帖子,很是惆怅了一把。这位康掌柜,如今在京城也算名噪一时,早上府尹大人刚刚审理的案件,就发生在清韵斋窑场。大人这已经纠结一天了,到现在也没想好到底给收押的那几人犯做怎样的判决。

    案子不大,除了抓到了人贩,清韵斋损失了两捆木柴,其他没有任何后果。

    但府尹大人不敢照着这个表象轻判啊。



    第四百一十二章 走投无路

    基于这许多原因,虽然眼看就是散衙的时辰,清韵斋的大掌柜却也得接待一下,说不定这位表达个意向,他们这里就能结案了。

    衙役不敢怠慢,领着康掌柜进门,一边让人报给负责这个案件的通判。

    通判倒是不嫌康掌柜耽误他下班,在下属一个吏的小隔间接待了康掌柜。

    康掌柜把来意说明。

    大约意思就是:三家钉子户的老房子,如今分三个点孤零零的留在清韵斋新旧窑场之间,让窑场的看护很难做。昨夜发生的偷盗技术机密的事件,对清韵斋的玻璃和琉璃技术保密工作更具威胁。

    所以,东家希望府尹大人能体谅他们做生意的难处。

    再有,如果居心不良的人进出窑场如入无人之境,不会有任何损失,反而还能赚到来例不明的银子,怕是以后愿意光顾清韵斋的人前仆后继,挡也挡不住呢。

    这样,他们的生意就真做不下去了。

    康掌柜的姿态放的很低,说话的语气极为谦恭。不时的,还会弯腰欠身,表达他此番前来,的确考虑到生意艰难,着实是无奈之举。

    可他手持清韵斋的拜帖,通判和吏又哪敢怠慢,他这里说着,通判大人认真听着,吏笔下不停、一句不落的记录着。

    待到他说完,通判大人也是松了口气,清韵斋这位大掌柜的要求合情合理,可以采纳。不是他们考虑不周,而是这些事情不该由顺天府衙考虑。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里面牵扯到桂月坊李家。尽管那个姓丘的管事矢口否认曾收买这几个人,但谁知道李家是否愿意放手这三家占据的地方。

    府尹大人不愿得罪李家,但如果这个时候由苦主提出诉求,顺天府衙只要按照苦主诉求是否合理进行核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也就是说顺天府衙可以惩治人犯,给清韵斋解除后顾之忧,但需要一个能向李家交代的理由。

    康掌柜提的要求不多,两点而已,都不过分。

    他说完的同时,吏的笔录也做完了,通判很利索的让康掌柜签字画押,严肃告知:衙门定会尽快处理此事。

    清韵斋大掌柜曾来过顺天府衙的风声,一点儿没露出去。

    大约是本着快刀斩乱麻的原则,第二天清早,康掌柜和窑场的乔辰生、莫仲豪得到衙门传唤,听候盗窃案的结果。

    潜入清韵斋窑场的五个人犯还没怎么感受牢狱的煎熬,更没接到李家的任何指示,便再次被提到大堂。

    堂上原告被告都在,陈述案情之后,宣判:张四、唐进、钱长生等五人犯,清韵斋扩建之时滞留不去,其心可疑。日前趁清韵斋作坊走水、场面混乱之际潜入窑场,窃取清韵斋机密。此案事实清楚、人证物证俱全,判五人犯服劳役半年,张、唐、钱三家各罚银百两,限三日内交付。

    五人大感意外,唐进和钱家兄弟习惯性的就大呼冤枉,被惊堂木打断。

    邱常赫喝问:“有冤情可以呈报上来,但若没有,滋扰公堂罪加一等!”

    几人立时噤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他们哪能说出什么冤情?

    盼顾四周,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