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满京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琉璃满京华- 第1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次,他去京城,不但要好好见识一下这个传奇女子。作为合伙人,他大概能优先买一件琉璃摆件。

    听说,不少琉璃摆件之神奇,能做到琉璃中有琉璃。让同样质地的琉璃山水鱼虫融入各色琉璃之中,完全超出了人力可及的范围。

    关云溪看一眼在场的侄子和儿子,问道:“父亲去一趟也好。只是,路途遥远,您打算让谁陪同?”

    关本和扫一眼跃跃欲试的两个孙子,略作沉吟,说道:“他二人都去吧,去看看京城的繁华,多接触些人,积累些经验。嗯,都去做事吧,博骁、博彤也去把手上事务交代一下,这一趟,怎么也得两三个月。”

    关骁、关彤退下,关云辉和关云溪却没走。

    “还有事?”关本和问道。

    关云溪看关云辉一眼,难道大哥和他的想法一样?

    “夏氏和离归家,还未再次说亲。您带博骁、博彤前往,是否有和夏家结亲的意思?”关云溪问道。

    关云辉也目光灼灼的看着关本和,等待答案。

    关本和哭笑不得,把两个儿子看了好几个来回,才问道:“你二人都有这个想法?”

    关云溪有些窘,“能结亲当然最好。只是,儿子有些担心,夏氏这么大的本事,又有在朝为官的父兄,怕是嫁到咱们家,会反客为主。”

    关本和哼了一声:“你还算有自知之明,这样的女子,京城权贵之家都抢不过来,哪里轮得到你?退一万步,就算夏氏能嫁入咱们关家,咱们家的财力,再加上夏氏的本事,积聚天下巨额财富的富豪,怕是很快就会招来灭顶之灾。”



    第三百八十五章 拜访

    关本和带着两个孙子到达京城的时候,关云升和康掌柜在琉璃瓦合作的商谈上,已经接近尾声。

    现在,只是在关家投入多少银子、将在何地修建琉璃瓦作坊这些事情上做艰难协商。

    原本进行的顺利的商谈,也正是这些条款上遇到了难题。

    就在关云升因为清韵斋要求的投入太大,无法抉择的时候,关本和来了。

    关本和进京休息了一天,问过两家协商详情之后,第三天,便给清韵斋窑场递了帖子,以关家家主的身份,要求约见清韵斋东家。并提出,如果有幸,希望可以参观清韵斋玻璃和琉璃制品。

    按照常理,如果夏家同样是商贾之家,关本和来到京城,应该先去夏家宅子拜访。

    奈何夏家是官宦之家,贸然登门,恐怕给夏珂父子造成不便。关本和不得已,这才往窑场递拜访帖子。

    对于夏晏清来说,商业伙伴之间的互相拜访和技术交流,甚至参观各自的企业生产工序,那都是正常的商业来往。

    更别说如今的清韵斋,正在和关家合作玻璃新技术研发。不出意外的话,琉璃瓦生意也将为两家共有。

    于是她一点不担心关家来访是否会造成技术泄露,不做丝毫犹豫,当下便给了回帖,欢迎关老爷子光临。

    两天后,关本合带着儿子关云升和两个孙子,应邀来到清韵斋窑场。

    这时的清韵斋,因规模扩大,待客之地和作坊之间有了明显的分界。

    事关商业机密,关家祖孙三代也很守规矩,下人本就没带几个,被作坊一个小管事招呼着进了一侧的房间,安顿着茶点伺候。

    因为之前邵毅曾经问过和关家合作的商谈进度,所以定下关本和的来访时间,夏晏清也早一天通知了邵毅和门店的康掌柜。

    这时,他两人和夏宴清、以及窑场主事乔辰生,一同把关家四人迎进来。

    一套古代礼节过后,又各自做了引荐。

    关本和是见过大场面的,虽然邵毅和夏晏清身份不是寻常商贾,但关本和一大把年纪,两家商议的是合作,自然不会把身份摆的很低。

    几句寒暄过后,关本和站在窑场会客厅外,扫一眼远处泾渭分明的几个作坊,对邵毅和夏晏清赞叹道:“二位果然有魄力,短短两年时间,就经营出如此大规模的生意,着实让我等历经几代经营的商家汗颜。”

    关本和这话说的诚心实意,他关家的生意的确做得挺大。但那是祖辈几代积累下来的,又有他这几十年的大力经营,才有如今的规模。

    而夏晏清一介女流,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把生意做的如此扎实、兴隆,置办下如此大的产业,着实让他们这些世代商贾之家望而兴叹。

    而这位邵公子,据闻,京城所有世家大户还在非议夏家女的时候,这位有皇家血统的纨绔,就在还未成型的清韵斋生意里参了股。这等眼力和际遇,着实让人羡慕钦佩。

    “关老爷子过讲了,晏清愧不敢当。您几位里面请,咱们坐下说话。”夏晏清先看了邵毅一眼,略作谦虚,便往屋里请这几位。

    邵毅只是冲关家四位微笑点头,在夏晏清说话之后,也做了个请的手势。

    进到屋里,又是一番谦让,双方才在宾主之位各自落座。邵毅和关本和坐了主宾之位,关云升和夏晏清各陪在一侧,接下来是关家两个孙子和康掌柜、乔辰生。

    心容、心秀带着另两个小丫鬟给落座众人上了茶,每张小几又上了四样点心干果,这才施礼退下。

    关本和虽然一直在和邵毅、夏晏清等人做着言语客气,但也在不住观察着这几位。

    邵毅自不必说,之前在京城打出来的名头,自然有与之相应的气势。如今又担着六品武职,就算现在身着便服,也难掩雄浑彪悍之气。

    康掌柜在刚才的一番对答之间,很有些精明圆滑,尽显他作为两家店面大管事、在应酬方面的游刃有余。

    而乔春生掌管的是作坊,不用在接人待物方面下功夫,但他管着这么多工匠、工人和作坊,也自在着一种大工匠的气度。

    最让关本和惊讶的还是夏晏清。

    对于夏晏清的出色,关本和早有心理准备。

    能打造出这么大一摊子生意,经营着如此惊世骇俗的玻璃和琉璃,却能平平安安,把玻璃琉璃当作寻常物品,向天下各个阶层推广开来。只要有银子,人人都能购买、人人都能使用。

    这可不是小事,没点本事,怕是这些只出现在传说中的、仙界才有的东西,早就被皇族或者权势之家限制出售,专门用于体现皇家和权贵之家的尊贵了。

    但今日一见,且不说衣着相貌,只看这女子的磊落气度和从容不迫,就算早有准备,依然让他吃惊不小。

    关家能做成木材皇商,他在京城来往也颇多。大族女眷见过不少,甚至一品二品的诰命夫人,他也远远打躬作揖,拜见过。

    那些女眷或雍容、或严肃、或慈祥,各有各的气度和仪态,但却没有这个年轻女子的自信、从容和坦荡。

    对的,最重要的就是自信和坦荡。这可不是掌握了一项技术,或者有身份和银子就能具备的品质。

    他再看看自家两个孙子,因为是关家是经商世家,所以家族中的子弟,很早就开始培养他们待人接物、打理生意。

    但是,现在看来,却远不如这个出身官宦之家、自小在乡下长大、未经雕琢的女子出色。

    关本和一边暗自打量着夏晏清,一边通过言谈试探着清韵斋几人的深浅。

    两方以后将是生意伙伴,通过言谈可以增进双方的了解。

    但夏晏清却没这种想法,她希望他们的合作通过严密周到的合约达到公平和谐。

    人品的话,她相信邵毅上一世的记忆。另外,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和处境下,很多靠得住的品质,是会转变的。

    与其冲着某个人的人品去谋求合作,她更愿意相信一纸书。

    于是,双方寒暄闲聊不多时,便说到了正题。



    第三百八十六章 买方市场

    先切入正题的是邵毅:“关于琉璃瓦合作,康掌柜和关家三老爷已经谈了一段日子,今日关老爷子在场,正好说说其中的未定之事。”

    说完,转向身侧坐着的夏晏清:“这些事夏姑娘是内行,由夏姑娘全权做主就好。”

    关本和和关云升对视一眼,看来清韵斋主事的果然是夏家女。

    关本和笑道:“老朽次来原本就是为了此事,邵公子和夏姑娘尽管说说你们的意思,老朽洗耳恭听。”

    “那就有我先说说,”夏晏清笑道,“康掌柜和贵号三老爷商谈的琉璃瓦合作,进展一直很好,但在财力投入和生意扩展上,三老爷却迟迟做不了决定。相信有关老爷子来此掌控大局,成不成的,总能有个结果了。”

    夏晏清这话问的,让关云升很有些尴尬。

    清韵斋的琉璃瓦卖的有多好,品质有多精,他掌管关家琉璃瓦多年,对此知道的比其他人都清楚。

    在琉璃瓦如此热销的当头,清韵斋找关家合作,那绝对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作为关家琉璃瓦的掌事人,于关家一族、于他自己的将来,他都非常希望这项合作能够成功。

    但清韵斋要求的财力投入实在太大,半年之内,要求关家同时在大梁朝几个商贸发达的州府开办琉璃瓦作坊。

    如此大的投入,绝不是他能决定的。

    以他所想,生意应循序渐进的做起来,先在京城之外的某个州府,或者干脆在北河府开办一个琉璃作坊。

    然后根据所产琉璃瓦的品质,以及收入和利润情况,再渐渐扩展。

    而不是在形势不明的情况下,就投入大量银钱,遍地开花一样的修建作坊。

    如果是前一种方式,他掌管关家的琉璃瓦生意,他能做主。

    但清韵斋的坚持,却超出了他能动用的财力范围。几番商谈无果,他刚准备送信回北河府求助,没想到父亲先一步就到了。

    仔细想想,他一个年近四十岁,已经在生意场浸淫二十年的大老爷们,和一个年不到二十的女子商谈合作,却做不了主如今更是寻到他父亲这里,着实的没面子。

    关云升按着额角,他年幼在学堂捣乱,好像就是这种情况

    好在他家老爷子给出的回答和他一样,让他觉得,他的脸面虽然落了,但却不至于被踩在地下。

    “琉璃瓦的制作方法掌握在清韵斋作坊,其中的难易程度、以及成本投入多少,我们这一方都不了解。这项合作说白了,清韵斋不承担任何风险,即使生意不成,损失的银子也都是关家的,清韵斋没有任何损失。”

    关本和看了看清韵斋方面的四个人,尤其是夏晏清和邵毅,见他们还在倾听,便接着提议:“依老朽所见,不如就着已经商谈好的内容,关家出银子,清韵斋负责指导,我们先选一处试制。如果琉璃瓦出品稳定,有利润保证,再进行下一处投入。老朽以为,这才是做生意的正途。”

    夏晏清知道这个投入很大,康掌柜和关云升商谈到最后卡在这里时,她也想到了,这么大的资金投入,关云升可能做不了主。

    如今这位老爷子,就是那个能做主的人。

    她笑了笑,说道:“如果要慢慢扩展,琉璃瓦这么好的生意,清韵斋不妨自己做下去,根本用不着找合伙人。”

    这个问题关本和早有想过,他说道:“不知老朽可否听听清韵斋寻求合作的原因?”

    “玻璃和琉璃从制作原理上来说,可以说同宗同系,只是在原料和制作工序上有所区别。”夏晏清说道。

    “哦?”关家四人侧耳倾听,这个关云升想到过,只是不知道那么清透的玻璃,和琉璃瓦之间的不同到底有多大。

    “想来几位听说过,除了清韵斋,大梁朝还有几家玻璃作坊。清韵斋的琉璃摆件很紧俏,价格也很诱人,这几家曾试图仿制,但都没成功。”

    夏晏清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做不成高品质的琉璃摆件,但品级差了很多的琉璃瓦却是可以的如果老爷子一时定不下来这事儿,为抢得一个先机,清韵斋只能另寻合作者了。”

    夏晏清笑吟吟的看着关本和关云升,看起来一点也不着急。

    清韵斋虽然面临被人抢饭碗的可能,但她可以选择的合伙人范围还很大,有时是想在这上面分一杯羹的人。

    关家就不一样了,他们想做琉璃瓦生意,只有清韵斋这一条路可走。

    关本和当然也明白夏晏清话里的胁迫成分,沉吟片刻,问道:“听说玻璃是用石英石做基本原料,辅以其它配料烧制而成。为了控制成本,如此沉重的石料,应当就地取材。不同地域的石料和辅料,夏姑娘能保证可以制出同样品质的琉璃砖和琉璃瓦吗?还有利润,也能得到保证?”

    “利润当然是要保证的,水涨船高嘛。若在不同地域的成本投入增加,相应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