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老夫人和李夫人、孙氏等人正支楞着耳朵听答案呢。
结果,这就是姜氏给的回答?
吕老夫人立即就沉了脸:“姜氏!你就是这么糊弄婆母的?真当我是老糊涂了吗?!”
第三百二十三章 走了什么运
不怪吕老夫人生气,换了谁也忍不了啊。
姜夫人这回答,还不如夏斌夫妇从旁人口中听来的内容多。旁人说这些事情,多多少少还会加上自己的一点儿猜测。
而姜氏,简直岂有此理!
吕老夫人手掌一拍桌子,把自己的手都震得生疼。
夏宴清立即睁大眼睛,看向吕老夫人。看起来,对吕老夫人发这么大的火很不解的样子。这位老夫人,难道无视今日是大年三十,要和她老妈死磕?
姜夫人这里,已经急着站起,连连屈膝告罪:“母亲息怒,这事儿,儿媳着实只知道这么多。老爷说了,皇上只是随口一问、随口一说。老爷作为臣子,不能把皇上的随口之言大肆宣扬。”
吕老夫人脸上的褶子都在抽搐了,合着不懂规矩的倒是她了?
夏宴清紧跟着诧异问道:“娘,居然还有这等事,皇上问及兄长和宴清了?我怎么不知道?”
老宅诸人满是不信和猜疑的扫视着姜夫人母女两个,这话难道是真的?夏珂连自己妻子女儿都瞒着的?
瞒着姜氏倒也罢了,终究是个后宅女子。可夏宴清却是不同,那是能独自做起一个大生意的人,夏珂会把她当寻常的后宅女子对待?
房间里安静的很,连一旁伺候的丫鬟婆子,也都屏气凝神。
夏宴清转向吕老夫人,试探道:“要不,祖母把父亲找来问问,孙女也想知道皇上是怎么问起孙女的。”
吕老夫人已经有些浑浊的眼珠闪了闪。
她可以对姜夫人拍桌子,甚至可以罚她跪祠堂,但对上夏宴清时,心里却打了个突。皇帝召见夏珂,问的正是夏梓堂和夏宴清。皇帝关注的人,就算她是夏宴清的祖母,却也没胆子找茬,万一这村姑有机会告她一状,她可受不起的。
“我有些乏了,先去外一会儿。”吕老夫人直接无视了今天是年三十,也无视了房间里一众儿媳和孙女,扶着丫鬟的手臂,转去内间休息去了。
众人起身,恭送吕老夫人离开。
孙氏和女儿夏瑞清在吕老夫人的身形消失在里间门后,也跟着站起。
孙氏说道:“既然母亲乏了,那咱们就先退下吧,不要扰了母亲休息。”说完,也不等李夫人和姜夫人说话,便扯一把夏瑞清,母女二人就这么走了。
李夫人见状,尴尬的笑了,对姜夫人道:“既然这样,那咱们就退下吧。待到母亲稍事休息,咱们再来伺候。”
说着,竟是给夏宴容递一个眼神儿,也是打算带着女儿离开,把姜夫人母女留在这里了。
杨氏和高氏带着孩子在隔壁房间,和老宅的三个儿媳在一处,大约是听了丫鬟们的禀报,这时已经过来。
一进门,便迎头碰上正打算离开的李夫人母女,两方四个人齐齐愣了愣。
李夫人后面,夏宴清上来追问道:“大伯母,既然祖母歇息了,母亲和我、两个嫂嫂也应该退下才是。只是,我们该退去何处啊?”
是啊,退去何处呢?李夫人深恨自己为什么没早一步、在姜氏和夏宴清没明白过来的时候就离开。
“其实你祖母也只是眯一小会儿。”李夫人含糊其辞。
夏宴清做恍然状:“这样啊,那就是没地方去呗。大伯母这是要会自家院子吧?那行,娘,二嫂、四嫂,咱们也回自家院子吧,千万不要留在这里打扰祖母休息。”
大过年的,李夫人差点儿吐血,她回自己院子,和姜氏等二房一行人会自己院子,那能是一回事嘛?
二房午后来到老宅,没多会儿功夫,便离开回二房自家府邸了,这让人们怎么看?
尤其二房一家风头正盛,夏珂的官做得稳中有升,儿子又刚刚连升两级,儿子连同女儿都被皇帝关注着,还没定论
唉,惹不起啊,只能先她们安排歇息之处,以后看婆母冷脸了。
“那倒不必,”李夫人很快就定下神来,笑着说道,“伯母早就给你们安排的房间,你们娘几个大可以先去那里坐会儿。”
杨氏虽然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但仅从李夫人和夏宴清的回话中,就听出了点苗头。
看起来,是老宅大伯母落了下风,妥协了啊。
外院也在进行着同样的问话。
老太爷夏斌问及皇帝召见夏珂所为何事后,夏琛、夏琳和一干子侄也都侧耳倾听,等着夏珂的回答。
皇帝召见夏珂不是秘密进行的,虽然召见问话的内容一点儿没泄露,但知道夏珂进宫的却大有人在。
今日来老宅过年守岁,夏珂就知道会被父亲问起,早已和姜夫人商量妥当。
姜夫人那里,自然要声称不知道。否则,皇帝询问自家家事这么大的事情,妻子都知道了,却瞒着父母,着实说不过去。
夏珂这里,若是能搪塞过去自然最好,实在没办法,也只好大概说一说了。
现在,就是实在没办法的情况了。
夏珂暗叹一声,扫一眼同在房间里兄弟和几个侄儿,才对夏斌说道:“这事儿,不是什么大事。但明渝也不明白皇上的意思,所以不好把当时情形向外提起。”
夏斌和夏琛自然明白夏珂的意思。
夏斌说道:“明渝不必担心,咱们是自家人,轻重厉害还是知晓的。”说着,转向其他人,看了一圈,“你们都明白吧,窥测君心那是大罪,严重了,那是会祸及家人的。”
房间里一众人纷纷答应。
夏琳的两个儿子这时有点后悔进了这个门了。他们对皇帝召见二伯父可没什么兴趣,反正好事歹事都轮不到他们就是了。若这时听到什么机密事情,日后事情有变,他们不是凭白受连累吗?
夏珂也不管各人都是什么态度和心情,简明扼要的说道:“皇上其实只是随口问几句话。先是问了宴清玻璃行的生意,对玻璃能改善天下房屋的格局颇有些赞赏,之后又问了问子希是否愿意入仕。旁的就没有了。”
“皇上问子希是否愿意入仕?”最先控制不住,失声问话的是夏琳。
他们以为皇帝问的是夏梓堂和夏宴清,哪知道皇帝居然问的是夏梓希,还是问他是否愿意入仕。
二房这是走了什么运?女儿做起那么大的买卖,夏梓堂刚刚升职,这时又轮到夏梓希了。
这么多年了,他只是凭借父亲的关系,在京城一个小部门当了个不入流的职官员。做了这许多年,根本没什么升迁的机会。
可皇帝居然会主动询问夏梓希是否愿意入仕,为什么?
第三百二十四章 各具心思
同时,夏家一众人的视线齐齐看向夏梓希,这个不肖子,舍弃天下多少学子求而不得的机会,反而去当了书院的先生。
夏家列祖列宗怎么搞得啊?夏梓希不稀罕这份功名,就不要把那份学识天分放在他头上嘛,简直太浪费。
好在夏斌的智商还在线,并没想着抱怨列祖列宗,而是追问道:“皇上居然问的是子希?如此主动询问子希是否入仕,总要有个原因吧?皇上为何有此一问?”
天底下的进士多了去了,尤其夏梓希又是上上次科举的进士。
别说已经过了好几年,就是当年的进士,皇帝也不会个个都记住,又哪里会惦记着多年前的这么一号人?
夏珂并没看儿子,只是顿了顿,略显尴尬的说道:“其实没什么大事,子希教导宴清算术的时候,宴清嫌弃费事,胡写乱画一通,子希看到之后心有所悟,在数字书写和简单计算之时用了一些。不知为何被皇上知晓,也不知基于什么原因,便提起了子希。”
他这也是无奈之举,这是皇帝的意思,也许是皇帝不愿夏家功绩旁落,夏宴清又不是皇帝属意的功绩接受人,便推了夏梓希出来。
也有可能,皇帝打算用这个牵制夏家和夏梓希,夏家让儿子担了这个不属于他的名声,总是个把柄。
读书人最忌讳的,便是剽窃他人成果。
就算日后夏家真的武双全、富甲天下,只要夏家的权势威胁到皇帝和皇权,夏家一家人欺世盗名,不但欺君、而且欺骗天下人这个罪名,在刻意鼓动之下,足以让夏梓希和夏家身败名裂。
可夏家老宅诸人不明白啊,还在那里蒙圈儿呢。
算术?怎么又牵扯出算术了?术数只是小道懂不懂,何况算术?哪里比得上读圣贤书的?
术数小道,而且仅仅因为夏宴清胡写一通的结果,就受到皇帝关注,这是多么的不科学啊?
众人更加怀疑,如果这么简单就能让皇帝关注,天底下哪里还会有那许多落魄不得志的人。
夏梓希在众人的注视下,默默转头,视线看向窗外。
他这简直就是飞来横祸啊,那明明就是小妹自己想出来、试出来的,他只是在帮忙小妹计算一些算式时,觉着方便,多用了几次而已。
帮忙小妹而已,懂不懂?!
相较于父亲分析的,关于他的将来的危险,他更在意这个对于术数革新的贡献是属于小妹的。
皇帝就这样抹杀了小妹的贡献和名誉,还让他来剽窃这个成果,着实可恼。
可是,那是皇帝下的定论,奈何?
术数小道只在众人心里打了个转,便又重新回到是否入仕上。
夏琛问道:“皇上有意把子希安排在哪个位置上?”
不但夏琛,夏斌也在思量,夏梓希着落在哪个部门、哪个位置更好一些。
夏珂的回答又是出乎众人意料:“子希对仕途不感兴趣,未有入仕的打算。”
场间众人个个瞠目结舌,夏斌和夏琳甚至抬手指着夏珂和夏梓希,说话都不连贯了:“你,你,你们怎么想的啊?这么好的机会,你们怎么想的!”
夏珂面不改色,看着坐在对面的夏琛和夏琳,替夏梓希说道:“子希若有意于仕途,当初就不会转而去云山书院教书。没什么别的想法,子希只是不改初衷而已。”
夏琛两人无力的放下手,是啊,夏珂不像他们,二房子女个个出色,所以不在意这个机会。
夏斌的脸更是黑了黑,问道:“你在皇宫时,就是这么回答皇上的?”
夏珂说道:“父亲,儿子刚才不是说了嘛,皇上只是随口一问,并未要回答,便说起别的。宴清也一样,也是随口一问。”
“啊哦”房间里众人立即都坐稳当了,原来还真是随口一问啊。
夏琳更是再没兴趣,转而找大侄子,也就是夏琛的长子,询问年后怎么安排和同僚之间的走动了。
两人年龄相差不算很多,七八岁而已,平日里很能说到一起。
夏梓堂一直出于旁观状态,也就是刚进门的时候,被自家伯父叔父和几个堂兄弟热络的寒暄了几句。
然后,坐下不多时,就被夏斌提起皇帝召见夏珂所为何事,时不时落在他身上的目光就没了。
夏梓堂升官之后,就被兵马司统领多番敲打,父兄也是不厌其烦的教告诫。
这些日子,除了在自家,还有和兄弟们一起的时候偶有脱线,其它时候还是很有些沉稳的。
就像现在,他就一脸深沉的喝着茶,当然,是假装的。茶盏里的茶喝了好半天,也没见底。
夏斌到底比夏琳等几个不过大脑的子弟清醒一些,他可不相信,皇帝闲着没事会找一个并不熟络的四品官员唠闲嗑。就算当时皇帝真的表现的那样,也一定有深意在其中。
这么想着,夏斌的脸色有了些凝重,自古以来都说君心难测,好端端的,皇帝找夏珂说话,而且还是不找边际的话。
皇帝是否在试探夏珂,看他到底有多大的野心?
这时,夏斌也想到夏珂父子一一武在京城任职,虽然职位不是很高,但有夏宴清的巨额财力支持,若是想拉帮结派,经营党羽,最难的财力这一项,已经具备了。
这样,很容易遭到皇帝猜忌。
如此看来,夏梓希没有入仕的打算,倒是个正确选择。
唉,夏家有出息的子弟怎么就都出在次子一房了呢?
这若是夏珂的两儿一女,分别归于三个儿子。二房和大房、三房又是分家的,不但不会招致皇帝猜忌,他也用不着为了夏氏一族的将来殚精竭虑了。
夏珂看着房间里众人的反应,连心寒的情绪都懒得有了,也是端起茶盏,慢慢抿着。
夏氏一族的年就这么过了,重头戏都在新旧交替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