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太孙重重地点头,“崇贤夏日里喝的凉茶、凉开水,都是母亲这里备着的。待到东西拿回来,就放在母妃屋里,崇贤和母妃一起用。”
太子妃看着儿子,心中涌起和邵毅一样的念头。
她是太孙的母亲,最是知道儿子过的是什么日子。
按道理讲,太子的嫡子,皇上的嫡孙,那身份,在天朝算是一等一的尊贵。
可儿子活的,并不如不被皇家宗族承认的邵毅。
说是没有宗族,可邵毅活的比京城绝大多数权贵子弟都要肆意。不受皇家规矩约束,也没有皇家子弟的相互倾轧,却有着皇家侍卫、甚至皇帝的保护。
而崇贤贵为太孙,却要因那个并没有许给他的皇位,战战兢兢的过活,生怕一个不慎就被人谋算了性命。
如此看来,那邵毅是何等的幸运,而崇贤圈在着燕王府,又是多么的孤单、多么的可怜。
太孙午睡起来,就有皇宫的人来传话,宣燕王入宫觐见皇帝。
太孙见皇帝的时候,就端庄稳重多了。言简意赅把他在夏家窑场的见闻,对皇帝禀报一遍。
太孙终究年幼,虽然极力保持了从容稳重,可皇帝依然能在他的讲述中,听出他的快乐。
“邵毅对你说的,你和那个叫夏涵的孩子还能见面?”皇帝问道。
太孙顿了顿,有些后悔当时对绍毅说的那番话,让邵毅给了他这个回答。
可是,皇祖父是不能骗的。这是他还不懂事的时候,就受到的教育。
“是。孙儿很喜欢和夏涵相处,就像是人们说的,和朋友在一起一样,很投缘。”太孙尽力把话题引到他自己身上。
却把皇帝听得笑了:“你才多大点年纪,哪里知道什么叫投缘?”
太孙扁了扁嘴,有些埋怨皇祖父把他当不懂事的小孩子,但是没反驳。
皇帝继续问道:“依你看,夏家女子的品行似乎还不错?”
太孙点头:“孙儿没在夏家女子身上看到商人的唯利是图,最后那番话,也符合她如今正做着的生意规模。孙儿以为,夏家女和别的女子不一样,想的甚是长远,很有些胸襟。”
皇帝不置可否,却给了太孙一个很让他高兴的回答:“邵毅给你找的地方不错,孙儿下次外出,就还由他安排好了。”
第二百四十一章 有力的竞争者
看着太孙欣然退下,皇帝心情也是大好。
他自认为,他的嫡子嫡孙,无论人品还是心智,都是同龄人中出类拔萃的。
怎奈慧极必伤,太子年纪轻轻就亡故了,引的其他皇子和皇室中人蠢蠢欲动。
太孙又太过年幼,身周没一个能让他完全信得过,完全替太孙着想的人。
为了让太孙的处境安全些,他不想让更多人把视线集中在太孙身上,以至于这个孩子性格太过内敛压抑。
长此以往,只怕会性情大变,把好好的一个皇位继承人毁了。
如今好了,邵毅终于能指望上了。
他不牵扯皇位争夺,心性也好,孝顺,仗义,无论对谁,都没做过阴私勾当。
性情直截也就罢了,更难得的是,行事进退有据。纨绔了近十年,却把分寸把握的极好,可见是个心里能做事的。
此次带太孙出门,他就安排的极好。
夏珂这个人,皇帝已经注意他有段时间了,是个少有的忠正之臣。
夏家家风不错,不但两个儿子品行出众,连刚才乡下找回来不久的女儿也不寻常,既有心机、又有本事,还性情豁达。
常言道,物以类聚。
邵毅和这样一家人走的近,又有合作生意,想来以后也不会走歪路。
如果邵毅能一直保持这种心性,不辜负他的希望,太孙便可以交给他带一带,起码能让这孩子性格明朗一些。
跟在邵毅和夏梓堂这样的男儿身后,他总会沾染些果敢刚阳之气。
再有夏珂和夏梓希两人,都是有心机的,太孙在夏家,总不会吃亏就是了。
至于夏家女子,那就更不用说了,是个绝对的敛财高手
皇帝越想越觉得自己睿智神武,把太孙交给邵毅带着,简直就是英明之举,一举多得。
太孙以后登上皇位,夏家又是臣、又是武将、还有夏宴清的巨大财力支持,再有他这个祖父的铺垫,他就是想不坐稳皇位都不成了。
皇帝这里想得美滋滋,御书房外有说话声响起。
紧接着,门口的太监通传,内侍卫统领刘大人求见。
一瞬间,皇帝美滋滋的心情立即就没了。太孙还小,他还得把觊觎他坐下这张皇位的牛鬼蛇神都挖出来。
“宣。”皇帝整肃了心情。
刘协夹带着一股凉风进门,先行礼拜见。
皇帝摆摆手,指指一旁的椅子,“刘爱卿坐下说话。”
刘协是皇帝的近臣,可以说是皇帝最信任的人。当下也不推辞,谢恩坐下。
待到孙从山把屋子里的大宫女和小太监遣出,刘协才禀报道:“禀陛下,微臣已经查明,暗中盯着燕王行踪的,是成郡王的人。”。
皇帝的脸立即沉了下来:“他们探得燕王的消息,是直接回成郡王府报的信吗?”
提起这个,刘协的面色也郑重起来:“这些人谨慎的很,盯梢车马的两个人看起来只是街上的闲人。若不是另有内侍卫的人暗中盯着燕王车架周围,根本就发现不了这两人。这两人得到消息之后,在街上换了两手,最后才把消息传进成郡王府。”
刘协手下的常服内卫把消息报给他,他也着实唬了一跳。
成郡王藏的可真够深的。
说起来,还是皇上敏锐,竟然能察觉成郡王有不妥之处。他这才调派人手,暗中盯着成郡王府的来往事项。
若不知今日这两波转递消息之中,有内卫之前盯着的人,只怕还真忽略了一些细节,把转递消息的人忽略了。
皇帝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成郡王府暗地里的动作这么多,来往的人却没有几个有分量的。这着实不符合常理,先盯着吧,切记不要靠得太近,免得惊动了他们。”
靖王和江王那里,皇帝倒不觉得什么。
江王胆子小,笼络有权势的勋贵朝臣,作些投机取巧的事情,他是可以的。但明目张胆插旗造反,他却是没那个魄力。
靖王是他的庶长子,如今太子没了,他对皇位有些心思也情有可原。
只是,靖王的一切活动都在皇帝的视线之内,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这个成郡王就不一样了
每每想起成郡王,皇帝都感觉如芒在背,时时都能感觉到不安和刺痛,却不知从哪里下手。
若不是邵毅在他面前提起,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一向洒脱的成郡王会有不臣之心。
可盯了这么长时间,很多事情都证明,这位风雅王爷操的心着实太多了。很多重要地方、重要事情,都有人把消息递回成郡王府。
可是,偏偏就没发现,有位置显赫、握有大权的大臣和成郡王有私下往来。
如果挖不出隐藏势力,成郡王也就不能动。
否则,用莫须有的罪名把成郡王打掉,那些隐藏的成郡王的势力,谁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再拥戴一个皇位觊觎者,在他不查之下忽然发难?
皇帝沉吟片刻,吩咐道:“你每月再从内库支五百两银子,在外面多养些闲人。一定要找口风严、靠得住的,辅助你把成郡王府盯牢了。”
皇帝想了想,补充道:“另外,传朕的口谕,告诉邵毅,他手下那些护卫,闲的都快长毛了,让他派几个去夏家窑场做事。以后,说不定燕王还会过去,早早把底子打好,比临时做防范强的多。”
刘协目光闪了闪,连忙应声。
这邵毅,皇帝终于打算用他了吗?
与此同时,得到消息的成郡王,正在书房和幕僚姜翰、王锦程一起,讨论燕王的这次出行。
事关皇家子弟,王锦程说话有所保留,只提醒成郡王道:“从皇上教导燕王的事情上看来,皇上是属意燕王继承皇位的。燕王府管理严密,咱们竟然还不知道燕王品行怎样、学问如何。”
若聪明伶俐,学问再好的话,只怕皇帝百年之后,会真的把皇位传给燕王。
成郡王冷笑一声:“皇上这么做挺好,总要出来一个有力的皇位竞争者,才能让靖王和江王对燕王多用些心。”
说着,吩咐姜翰道:“盯紧了燕王,若他还敢出来,就把消息透露给靖王,让他们相互残杀去。还有邵毅,既然咱们不能用,那就顺着襄亲王妃的意思,让人在他家里搅事儿好了,最好鱼死网破,都栽进去才好。”
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是酒囊饭袋
对于成郡王来说,把邵毅处理了,才是当务之急。
原本他是没把这个浪荡子看在眼里的,虽然他能在京城横冲直撞,但那也仅仅因为皇帝顾念襄亲王这个胞弟。
而这十多年,皇帝对邵毅没有任何教育和约束,只是任其嚣张跋扈的自由发展。
这样的做法,甚至有捧杀的嫌疑。
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皇帝居然屡次在正式场合提及此人。如今,更是把深居简出的燕王出行,交代给邵毅来办,这是多大的信任?
最重要的是,从邵毅讨要官职时起,竟然毫无违和感的摇身一变,由纨绔变成了一个持重上进的年轻人。
还有他结交的那几个纨绔,居然不是酒囊饭袋。连性格最为软弱的张家小五,居然也能坐镇平阳郡,帮助清韵玻璃行分号打开局面,站稳了脚跟。
九月底,丁博昌跟随上官前往建阳巡查,揭开了平阳郡商路被堵的事情,更使成郡王感到措手不及。
户部派官员前往建阳巡查之时,并没引起成郡王的注意,他压根儿就没注意到,出行官员中还有丁博昌。
户部官员到了建阳,住在装有玻璃窗的临时住地,状似无意的询问过,为何这里的玻璃并非清透无色时,当地负责接待的官员只是敷衍了两句,都不曾想过是否会有后续。
而就在十天前,巡查事宜接近尾声,户部那位主事忽然带着一箱碎玻璃,找上建阳郡府衙,询问为何他让人去平阳郡运一箱玻璃,想看看成色如何,居然会被连续堵截?
间接由唐州传回来的消息说,那位主事当时并没有大发雷霆,只是对东南六郡的管理状况表示了深深的担忧:“没想到,在天子管辖之地,居然也有人为了私利,阻碍各州郡的贸易,影响朝廷税收。这种阻碍的范围如此之大,竟然把东南六郡全部囊括在内。长此以往,这东南地区是否还能听从朝廷号令?”
别说建阳知府听的战战兢兢,消息传回成郡王府,成郡王也是面色大变。
他的母族蔡家祖居唐州,有他和他父亲的支持,蔡家在东南地区的势力很大,加上他这些年的有意培植,以唐州为中心的东南地区,乡绅和商贾几乎都以蔡家的意志为行为准则。
就算是朝廷官员,在任职期间,面对蔡家能给的好处,以及惹怒蔡家会受到的排挤和政绩评定,也得对蔡家有所退让。
只是,所有这些都得隐在暗处,决不能凌驾于朝廷管理之上,更不能出于和朝廷敌对的立场上。
户部这个主事,做事过界了。
想到建阳,想到唐州,再想到东南六郡以后的境况,成郡王的心情阴郁无比:“户部这个主事挑起这件事,说不定朝廷随后就会过问。好在商路遇到的阻拦,只涉及劫掠财物,并未有人命。若朝廷查问,就把事情推到唐州乡绅和平阳郡知府的恩怨上。”
成郡王顿了顿,淡淡说道:“户部这个主事也不能轻易放过,给户部侍郎柴茂传话,组织人手查他,都是在仕途上混的,哪有那么干净的人。最好能寻个大的错处,把他革职查办了吧。”
大家都知道,蔡家在东南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也知道蔡家是成郡王母亲的娘家。若人人都能对蔡家踩上几脚,他这个王爷当得也太窝囊了。
姜翰听到成郡王要动用柴茂,有些担心,本想劝承郡王忍一时之气的。
可是再想到东南地区是王爷的财力支持,着实不能放松掌控,便说道:“那就年后吧,现在就办他的话,只怕会引人注目。若因此把柴大人暴露了,着实得不偿失。”
“就依姜先生的意思。”成郡王理解姜翰的担心,继续说道,“邵毅这里也得加紧办了,有他在,不但清韵玻璃行的势头无法遏制,也会让他的势力做大。有皇帝看重,再有那帮狐朋狗友帮扶、和夏家的钱财支持,只怕过上几年,咱们就又多了一股敌对势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