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老实人当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老实人当家- 第1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墨家人除了死在帮别人的路上就是病死老死的,没仇家,就算有哪个帮了别人的连带仇家寻了过来。看我们就剩下一老一小,可不会再找我们寻仇。忽然又有人找上门来威胁利诱,虽然不曾答应未露其它口舌,但只要将近期变化之事一想便知。”墨家老太太吃着点心喝着茶,说话也没打结巴。

    王桂枝点了下头,她仍然觉得奇怪,“可找你干什么?你们……”她犹豫着怎么对墨家定位,“又不是官此时又非农非商的,就是让你们来闹一场,我也最多不过花些银子罢了?难道是想破我的财?”

    “那老身也不知道。”墨家老太太摇了下头,抿抿唇,把点心渣子拿手帕擦干净,将已经空了的小碟子推回原处。可惜幼学学费实在太贵,一旬五百两,她拿不出来,只能让孙儿继续忍受这“相思之苦”了。

    看老太太喜欢那酥心饼,王桂枝又让人端了一些来,“老夫人若喜欢,我一会儿让丫头包些让您带些回去。”

    “多谢,还请多包些,老身跟孙儿都非常喜欢。”

    墨家老太太微恭道谢。

    看她这样,王桂枝轻笑,觉得她十分有趣,“老夫人,不知道为什么您的孙儿一定要带人进幼学呢?”从她身上感觉到的气质,不像是会任意妄为的人啊,那教导孩子也不会十分孟浪无礼才对。

    墨家老太太如实道,“他如实对着街坊说着幼学里的各种玩意儿,吃食,有些人不信,他就说带一人进去看看,表示他未曾说谎。后来大家都信了,十分羡慕他,那天他领的那两个人因为父辈去巴蜀经商,已有三年未有半点音信,家中拮据,正是生辰之日,天儿就想领他们进幼学吃点心。”她淡然而言,“我已经责罚过他了,岂能慷他人之慨。但他年龄尚幼,思虑不周实是我长辈之过,夫人若要怪,就怪老身教导不善。”

    王桂枝笑着摆手道,“怎么会,小孩子打闹各自都有错,过去了就算了。”哈哈,这小子还挺有趣的。

    “那小公子是喜欢幼学的罗?”

    “喜欢。”墨家老太太点头道,虽然很多玩意儿都仿制了出来,但一个人玩,怎么会跟同年龄的小孩子们一起玩有意思呢。

    “那怎么没去幼学报名呢?您曾经就是幼学的一员,可以优先录入的呀。”王桂枝不由道。

    墨家老太太微肃脸道,“没钱。”

    “……啊?”

    “没钱,一旬五百两,太贵了!”

    墨家老太太此时眼里的黑心商人四字真让王桂枝“看”明白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是不是开大了……我有时候真是控制不住我自己啊!

    再对自己说一万遍,我写的是红楼同人红楼同人红楼同人……

    第123章 太后

    王桂枝笑道; “那老太太觉得多少钱合适呢?”看在她通风报信的份上,她格外给予一定的优惠折扣好了。

    墨家老太太挺直了腰; “夫人是否想让天儿减免入学?”

    “嗯。”王桂枝点点头。

    不料墨家老太太半点又没了回答了; 就看她竟闭起了眼; 一只手指在膝盖上写写划划,让王桂枝忍住奇妙好一会儿才开口道; “每旬缴付学费五十两可否?”墨家典籍书藏虽多,但若能让孙儿开怀展颜入幼学有伴同玩更好; 但墨家如今家计收入如此; 每旬五十两已经是她最大能力。要是超过这项超出,家里好些陈设的保养费用就成了大问题。

    “好。”王桂枝挺喜欢她的; 她对彩云道; “你每旬从我的账上划四百五十两补足墨天的学费,让他入学。”

    “是。”

    墨家老太太站起身来躬身一谢; “多谢夫人。”

    “不客气。”要是没有墨天这一闹; 她还没这收入呢。王桂枝笑道,“我们家里的老太太比您年龄要小些,可却最喜欢热闹玩笑的,以后若是有机会; 你们两位能见上一面肯定大有话头……”

    跟墨家老太太又说了阵话; 便端茶送客。

    彩霞见太太这时候得了空,立马把信递给王桂枝,“太太,是京里的急事。”

    难道是事就发了?

    “给我。”

    王桂枝打开一看; 却发现是嫂子给她的信,信上只要说了两件事,一是在金陵的妹妹王子炅夫君薛老爷突发急症,躺在床上不醒人事,在金陵不得医治,已经到达京城寻太医求药,症状与药单附录,请张大夫也拿药出方一试。第二件就是贾府的李夫人用自己的一枝凤钗向王家大嫂开口提亲,两人成了儿女亲家,互相都挺满意的。

    王熙凤跟贾琏不是早就定了?是现在才定的?

    薛姨妈这么早就带着儿子女儿进京了?这回连带着重病夫君一起,住到了王子腾府里?

    那也是,她不在京城,薛姨妈自然不可能住到贾府里去了,就算是贾母招待,宝钗也见不着宝玉……

    有哥哥在,那呆霸王薛蟠年龄又小,说不定能教过来呢。

    王桂枝笑了下,把病症跟药方都交给彩霞,让她赶紧去拿给张大夫瞧,有了药方就赶紧先寄回京城里去,救人治病要紧。

    一想到贾琏跟王熙凤都定亲了,她的元春还没着落呢,王桂枝心里微微一紧,眼看着贾兰都要出世了,难道元春真要进宫?

    宫里那个地方可不是人待的呀,一想到自己曾经看过的宫斗剧跟宫斗小说,王桂枝狠狠打了一个寒颤。

    她头一回希望自己可以有一双惠眼,只要能够用四次就行,帮她的儿女们都选好合适的结婚对象就行,不,哪怕只有两次,她也知足啊。

    可惜不能,茫茫人海,她要怎么淘出真金呢。

    山西学院!

    王桂枝站起身来转圈想着,上回就听贾政说了,贾珍推荐而来的那位山子野老先生很是了得,又有山西的晋商们大力支持,山西学院差不多已经落成,正在最后的雕筑之中。

    她虽不能一户一户得去找,可却可以在学院内安排一个“情报处”啊,嗯,开个文具店,那些长相俊秀的先挑出来,再看其在学内人品等。这种方式,她不明说,应该不会有人发现的吧。

    “叫周瑞家的过来。”

    “是。”

    周瑞家的立在王桂枝跟前,“太太。”

    “我们开那个制纸坊是你男人管着的吧。”王桂枝记得对账的时候说的是周大哥。

    周瑞家的一听心里就开始敲鼓,难道她男人没有好好管事,哪批纸本出了问题?还是私下收那些伙计们的孝敬让太太知道了?该死该死,她早就跟他说过,别以为三瓜两枣的不是什么大事,随便就接受了往家里拿,他那张口就是时常不把门的,还喜欢四下里散给别人吃,这不就被人检举了!

    当个制纸坊的工头多威风的事,眼下肯定要黄了,指不定还要连累她,那个该死的王八蛋!看她回去不挠花他的脸!

    看她低着头,王桂枝一扬眉,“嗯?”当初她在庄子上,用来试刀的就是她,这么几年,没想到她这在自己面前露怯的毛病居然一点儿没改。

    周瑞家的看太太秀眉微蹙,这腿都开始抖了,虽然太太样子看起来极和善,可她如今更是二品夫人!比起以前只在荣国府当个二房太太,就算是她不开口不说话,也能让人感觉到她身上的威严日盛。

    “太太,我会让他下次再也不敢了,太太……太太我跟您保证,他最多也就拿了二椤家一只鸡而已,他不敢的,太太,您要相信我们啊!”周瑞家的双膝一软,就跪了下来。

    以自己的权柄为自家谋私,王桂枝看着周瑞家的,心里模糊想着,是不是皇上也是这样看贾家的呢?她可以对周瑞家的如此,日后皇上会不会也这样对贾家呢?

    而周瑞家的离开之后,又会对着谁行使自己的威风呢?

    是不是这层层阶阶,根本逃脱不开呢?

    “起来吧,你们是我的陪房,要给我争光才是,不要总是去贪图那么一些蝇头小利!制衣坊的工钱不够好吗?分红还不知足吗?”

    脑中就算是这样想,王桂枝这些话还是要说,还是要敲打,虽然明知道这种事情是没办法避免的,但能少一些就少一些吧。

    周瑞家的点头如捣蒜,连连应是。

    “你让你家男人,制作一些本子,以一指为距,每张都画上线……”王桂枝就不相信,除了她之外,这世上每个人写字都能写的那么整齐,有条线帮助岂不是更好?

    另外再做些特别点的信纸稿纸之类,让商队随便帮她淘制些不同等级的笔墨砚台,这文具店有两个伙计应该就行了吧?

    对了,还得把秦大娘叫来问问珍宝坊的销售情况,眼看着夏天要来了,这可不比冬天冷,要不要顺便弄一个小食堂?也不知道那些晋商们有没有把学校饭堂弄好……对了,眼下最主要的,还是生源的问题吧,就算是毛坦厂中学,没出名之前,也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学啊……

    “王爷,您回来啦。”

    老王爷把手上的鸟笼交给他,“嗯。”他顿了一步,“家里没什么事吧。”

    “没事,小主子们都好着呢。”常安弯着腰笑道。

    “噢,别的事呢?”老王爷点了下头,看他一脸糊涂,“啧,你怎么这么笨,真味馆没递什么话来?”

    常安莫名其妙,“王爷,中秋没到呢,乞巧的糕点倒还有一盒,您要吃吗?”

    老王爷停了下脚,不能吧,难道山西那边没收到风?王子腾不可能不给他的妹夫传信啊?又像上回妓子收税一样只是雷声大雨点小?但这回的阵势可是不同啊,毕竟还有一位山西的知州“挺身而出”愤而揭发贾政在山西的可恶行径,虽然皇上留中不发,不知道心里在盘算什么,可渐渐不是越演越烈了吗?又有山西官员跟着一起弹劾贾政。

    老王爷背起手,望着淡蓝色的天空,他实在是想念上次的水晶火锅啊!

    他都这把年纪了,还能吃上几回呢?上回他收到风已经晚了,贾政自己就把事情给解决了,这回可不一样了,他可是知道,暗中有着小六子的影子呢。

    小六子急了啊,也是,转眼就过了快两年,再过一年,皇上就可以摘去新君的帽子啦,圣上的脚步只会越来越稳,明年又有一场恩科之后,更多的天子门生将会被派遣到地方四处去为官为政,会将皇上的德性传播给天下的百姓,只要有了民心,先皇留下的皇子们再厉害也绝对回天无术啦。

    可小六子选错了对象下手,老王爷轻轻摇头,对付像贾家这样的百年之族,除非有帝王之威,不然只能从内部下手,他们自己闹出不端来,弄得如同白蚁啃木,他再在外头轻轻拿棍子一捅,那么就是手到擒来。

    而他呢,反而是一再得在外面去逼迫他们,反而弄得他们隐藏在底下的暗肿疮症都挤了出来,这些个毒疮一拔,反而会让他们更团结稳定。

    就像寒风,你是怎么吹怎么让人觉得冷,他们也只会将衣服包裹得更紧,不敢停下自己的脚步,而要变得温暖的太阳,就会陆续有人脱开衣裳,停下来休息,给予可趁之机。

    贾政既然被派到了山西去,其实若是小六子不理会他,不管他,那么不论是贾政三年之后,能不能填补完亏空,皇上都有可能收拾他。贾家的人太多了,聪明人也太多。

    填补上亏空了,怎么填的?居然收□□的税、在山西广织朋党,以一言堂为一方主任,再说厉害些,朋党为奸也是可以的。贾政功过相抵,打回五品员外郎的原形。

    没填补上亏空,那理由更好找了,未完成皇令,即刻按照圣旨依旨处办。

    不论怎么样,到时候自有官场上的摧折与落井下石之人的推波助澜,端看皇上要不要继续用贾家罢了。

    可如今不一样了,有了小六子的针对,皇上不论为了公心私心还是人心,都必须护住贾政。

    特别是在他三年任期没满的时候,特别是在他如此用心费力的完成他的命令填补亏空的时候!

    不然他这个皇上,如何会有臣子们的拥戴?

    就跟正在上阵杀敌的将士们一样,他这个皇上要是不在后方给他们鼓劲儿,按时输送粮草,怎么拼命?那还打什么仗?肯定会一溃而散,那皇上的位置还怎么做的稳?

    再说山西那个地方,那个亏空,是那么好填的吗?本来就是试探,能做个榜样,那正好,不能做个榜样,就杀鸡敬猴,让小六子这么一掺和,竟格外给贾家弄了道护身符,起码能保十年平安。

    老王爷微微一笑,十年,他的饭肯定吃够了,“去准备笔墨,我也要掺和掺和。”

    “是。”

    再说那个许铭恩的话一听就虚的厉害,什么倒行逆政,就算是使用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