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有一个假设,既然席恩制造了让人鱼复仇的谎言,他本来就想要再杀几个人,其中包括了先打劫再除去文森特。
反正,最后所有的被害事件都能推给剧本邪灵成真。
不过,按照目前的情况,席恩是不会坦白他的原计划。毕竟偷盗藏尸与杀人的量刑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船长深吸一口气,转而看向文森特。“说吧,那天凌晨到底发生了什么?你为什么要杀芬妮小姐?是谋财害命吗?”
“不,我不是故意的。”
文森特,不,他的真名是大卫。
牧师文森特,其实是律师大卫,交代起了案情原委。
整个过程与玛丽、迈克罗夫特的推测相差无几,律师大卫在芬妮小姐秘密恋爱了。
两人的恋情隐瞒其他人,大卫给出了冠冕堂皇的理由。
当时,芬妮要照顾濒死的戴西老夫人。
在照顾亲人重病期间,年轻姑娘与外来的男士迸发出爱情火花,那事情不犯法但总有些败坏姑娘的名誉。
大卫以此说服芬妮,不如等一等在对外公布恋情。
这一趟芬妮前往美国银行领取全部的遗产,他会暗中陪同,也不会让芬妮的侍女有所察觉。
芬妮同意了。
为什么不同意,大卫是那样的贴心,而且不得不承认这种地下恋情给人以偷情的刺激感。
“那天凌晨,我们约在空客房私会。我会一些开锁的小技巧,很容易就进了门。”
大卫有些恍惚地回忆,“我一开始没有想杀她,但我们都站到了窗口。我看到了芬妮脖子上的保险箱钥匙,它代表了两万英镑,这是很大一笔钱!”
最开始,大卫只是设想让芬妮在领取遗产后嫁到美国。
芬妮在英国没有亲人,而美国对她来说就更是人生地不熟。等两人结婚后,戴西老夫人留下的遗产该怎么用,还不是作为丈夫地说了算。
那天的私会临近尾声,却出现了变故。
当时,大卫与芬妮已经清理了两人进入房间的痕迹,准备把半开的窗户关好就离开。
“离开前,芬妮顺口说出了一点以往没有的想法。她说乘坐「钻石号」是第一次出海,忽然发现走出英国到处游玩的感觉很棒,如果能周游世界可能也不错。”
当时,大卫就心底一沉,因为他知道舒舒服服地周游世界需要多少钱。哪怕有两万英镑的遗产,但那些钱并非用之不竭,而且与他对遗产的规划完全不同。
鬼使神差,一念之差。
大卫在窗边拥抱芬妮时,解下了她脖子上的钥匙链,将毫无防备的芬妮推下了水。“我后悔了!芬妮不会游泳,她掉到海里一定会呼救的。”
然而,没有呼救声。
大卫在窗口傻站了不知多久,都没有听到呼救声。
他迅速清理了窗框与房内残留的所有痕迹。
那时,几乎是调动了律师所有职业知识。因为曾经接触过的刑事案件,他非常清楚要注意什么细节。
之后,大卫匆忙跑回了自己的房间,却没想到中午水手在船底捞出芬妮的尸体。
“那不合常理,尸体应该沉入海底才对。我留意着船上的异动,偷听到剧团成员们在说剧本成真的事。”
接着,旅客与剧团就爆发了武力冲突。
大卫也想要仔细看一看剧本,害怕芬妮会借助邪灵的力量找他复仇,是要想方设法避开可能的死亡陷阱。
万万没有想到,他做的事情竟然早就被席恩偷窥监视着。
室内,安静了下来。
还能说什么?
是讽刺芬妮的爱情败给了大卫的贪婪?还是讽刺席恩为了一己之私隐瞒犯罪,反而利用起尸体?
不,没必要。
玛丽和迈克罗夫特没有多言就各自回了房。
命案已经发生,案情始末也已经清晰,现在犯人是不是忏悔,都已经改变不了既定的事实。
「钻石号」之后的航程,格外一帆风顺。
抵达美国,船长波顿负责起了处理芬妮尸体,将两位罪犯交送审判之类的后续事件。
他为了让法院给大卫与席恩定罪还出了不少力,原因简单就要争一口气,谁叫那两个家伙差点就毁了钻石号的名誉。
最终量刑却要看法官。
1869年的美国司法体系,别指望它能多么公证。
芬妮坠海后磕伤后脑勺,究竟有没有当场死亡?
席恩是不是见死不救,他为什么一定要大费周章盗取「钻石号」上的曲谱?
这些疑点都会成为量刑的关键。
十一月下旬。
玛丽来到美国后一周左右,等宾利签署了一大笔来自纽约商对股票报价机的订购单,她就准备前往马萨诸塞州波士顿。
可别忘了前来美国的目的,是为了落实「马克·明顿」这一身份。
至于游轮上巧遇的古怪案件,以及游轮上巧遇的罗曼夫人,就把那些留在纽约港的风中作为一段有趣的回忆。
正要出发,却看到一篇最新新闻报道。
鲸鱼商席恩死了。
是跳楼自杀,他的公司破产了,而他也不想被关到监狱里待一段时间。
与此同时,有两封匿名信分别寄到了玛丽和迈克罗夫特所住的酒店。
「一句暗语:钻石号,4,#。
‘#’,我以为那是代表五线谱里的变调符号,所以寻找钻石号上曲谱的秘密。但没有发现,最终什么都没发现。那暗语究竟是什么意思?」
这信,像是来席恩的绝笔。
第27章 Chapter27
「钻石号; 4,#」
玛丽记下这一组暗语,仍旧按照原定时间离开了纽约前往波士顿。
并非对疑似鲸鱼商席恩的临死绝笔丝毫不感兴趣; 而是席恩的跳楼地点不在纽约。
报纸上登载:席恩是在波士顿跳楼自杀。
为什么牵扯到游轮杀人案的席恩,他在一周内抵达波士顿,从待判罪的犯人变成可以自由活动的人?
——趁在月色正好; 爬到商务楼五楼顶部一跃而下; 这比对看守所的生活绝对可谓自由活动。
早就说了; 别对1869年的美国司法体系抱有太多公证的幻想。
即使时间快进一两百年后,它与正义一词仍旧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玛丽不奇怪席恩能做到取保候审,令她有点不解的是那封匿名信。
钻石号游轮行程的后四天; 因为解开了芬妮之死的谜团; 大海上的生活变得平淡起来。
算是给平淡生活找点乐趣; 当时也研究过席恩会窥觊曲谱的理由; 但并不是所有事一定都能找到正确答案。
直到抵达纽约港的那一刻; 仍然未曾发现曲谱藏着秘密。
哪怕现在看到匿名信中提到「4,#」,再结合曲谱,依旧可以确定地说它们不代表任何已知相关秘钥。
起码,玛丽认为曲谱没有暗藏密码。
船长波顿也给远在伦敦的作曲者法拉去了电报。得到回信,法拉根本不认识席恩。
换言之,鲸鱼商席恩很可能是理解错误了暗语。
他要找一样藏在游轮上的东西; 自行解读的藏匿方式与真相有着天壤之别。
这一组暗语真的藏了秘密吗?秘密真的在波顿船长的游轮上吗?
即便想要全船搜查也迟了; 匿名信寄来的前一天下午「钻石号」返航伦敦。
那就不着急找,反正船也已经开走。
玛丽自认安分守己; 对于未知秘密没有掘地三尺原地找到答案的好奇心。
没有选择乘坐以货运为主与舒适毫无关联的火车; 而是选择了包了一辆马车不急不缓地驶向波士顿。
波士顿; 19世纪美国的重要城市之一。
简单概括,它是美国距离欧洲最近的重要港口之一。从50年代后,是从海贸城市向工业制造城市转型。
一路行至波士顿,多见服装制造与机械工业的工厂。
另外,还有一些不同的风景,此处汇聚了不少知名大学,比如哈佛、MIT、波士顿大学、塔夫茨等等。
也许,等有了闲情逸致可以逛一逛19世纪的大学校园。
在此之前,玛丽是要选定一处新房,作为「马克·明顿」在美国的新家。
曾经编造的伦敦失忆客,是该有后续剧情了。
之前,年轻的明顿先生从棺材中醒来,尽管顺利与另两位被害者一起制伏凶犯,逃出了残忍的活埋树林,但他弄丢了自己的记忆。
明顿只能凭着一些身体残余习惯,推测自己也许来自美国,并且与家人关系淡薄,前往欧洲是为了在读大学进行一次游学。
现在可以书接上回。
当明顿赚了一点‘小’钱钱,决定回美国寻找记忆。
抵达纽约后,他的脑中冒出零星记忆碎片,应该在波士顿生活过一段时间。
于是继续寻找自己的过去。
波士顿却没能给他更多好消息,并非没有新发现,而是想起了一些遗憾的事。
原来,明顿先生是一位孤儿,少年时随着教父在波士顿生活过几年。
后来,两人从南到北一路在美国游历着。令人遗憾的是前几年南北战争爆发,教父被战火牵连不幸身亡,只留下了明顿一个。
明顿独自在美国生活了一年,他还是决定换一处新环境生活。
那就前往欧洲,谁能想到抵达伦敦后就遭遇绑架被活埋,还把自己的记忆搞丢了。
失忆后,明顿对伦敦没有任何熟悉感,更是确定他没有任何挂念的亲人朋友。
很好理解,因为明顿此前从未去过19世纪的伦敦,他也确实没有任何在世的亲人了。
当重回波士顿,明顿想起了那些往事。
决定在此处买一套房子,可能不会久住,但也算是给他与教父留一个家。
玛丽决定以一幅油画为结尾,将此故事画上圆满句号。
她在美国停留期间会画一幅教父明顿的肖像画,保存在波士顿的住所中,也是对于过去的纪念。
买房,需要找律师。
经历了芬妮小姐之死,足以证明一位靠谱的律师有多重要。
离开伦敦前,玛丽就请厄尔森律师推荐了几位他认为靠谱的美国律师朋友。
虽然无法保证好律师推荐的朋友也同样出色牢靠,但或多或少也是提供了某些选择。
“明顿先生,您想要购置一套小别墅,以舒适安全为主。我想有这样几处选择。”
房产经理人提供了一些资料,有性价比较高但有小小瑕疵的房源,也有没有其他毛病唯独售价高的楼盘。
“谢谢。”
玛丽收下了资料,接下来会实地考察一番,然后把乱七八糟的手续委托给新找的律师斯普林办理。
看房,不是一天能完成的事。
中间可以穿插一些娱乐活动,比如去某间教堂的停尸间瞧一瞧鲸鱼商席恩的尸体。
是自杀。
波士顿警方给出了尸检结果,这主要是给席恩的债主们一个交代。
捕鲸业没落了,席恩人到中年面临产业转型,即便做起了鲸鱼须的生意,但终究无法和一二十年前的鲸鱼油火爆需求相比。
不难理解。
当年鲸鱼油是刚需,家家户户都需要点灯,而现在渐渐被石油取代。
但鲸鱼须多用在雨伞、女士塑型衣内架中。近年来,不少医学学会开始抨击女性塑型衣的弊端。
如此一来,鲸鱼须的销售额无法与曾经鼎盛期的鲸鱼油相提并论。
斯普林律师,他是玛丽新找的律师。当下说到,“席恩有一个坏习惯。”
这位正如波士顿的一批商业大亨那般,对近二十年纽约火热兴起的金融市场并不太感兴趣。
波士顿人觉得纽约一夜暴富的那些富翁们根本记不住昨天的事,正如纽约是没有过去的城市。
波士顿截然不同,这里充满了朴实的商业准则,而且富有回忆与传统。因此,不必追逐华尔街一夜天堂一夜地狱的刺激生活。①
斯普林律师继续说明,“席恩喜欢炒股,他的债务危机不是源自捕鲸业的衰败,而是源自股票的暴跌。业内传出的新消息,他的炒股运气很差,十买八输。席恩也许该庆幸,他在死亡之前并不是多么有名的大人物,否则其他股民说不定会以他作为衡量股指的重要指标。”
即,席恩买进的股票,其他股民一定要慎重购买。
这种反向运气指标,偶尔也是存在的。
“您真是一位幽默的律师。”
玛丽听着斯普林讲述起席恩死亡后的消息,这也在她的委托范围内。新聘请的律师不仅要负责购房事宜,还要给她提供一些‘小道’消息。
根据斯普林所知,鲸鱼商席恩没有亲人子女在世,豪宅也在一个月前卖给了其他人。
没人知道席恩为什么要前往伦敦,而等他回到纽约,最后所持有的那一支股票疯狂暴跌,他彻底失去了翻盘的资本。
这样的情况下,席恩选择跳楼自杀也未常不可能。
会不会有人约席恩在楼顶天台谈话,随后把他从顶楼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