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的十九世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玛丽的十九世纪- 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者有话要说:①香烟藏金汞齐,参考《法医,警察,与罪案现场:稀奇古怪的216个问题》,【美国】道格拉斯·莱尔


第122章 、Chapter122
  “尽管糖分过量对健康有害; 但简单地在甜食与烟草中二选一……”
  玛丽语气坚定地回答了迈克罗夫特,“请您放心,毫无疑问; 我站在您的这边。”
  想要有效控制入口糖分过量并不难。
  迈克罗夫特重新定义所需糖分,甜度总和=食物含糖+其他摄入方式。注:其他方式; 是一种更高级摄入方式,比如拥有一段甜味爆表的感情。
  他认为创造的新·糖分公式没有任何问题。
  至于两个数的计量单位不同怎么可以相加?不必深究; 因为它本身就不是科学问题。
  有的问题不是科学能干涉的,但有关默克与鲍尔德的死亡却要用科学去论证。
  默克的尸体与半盒香烟都被送到伦敦; 尸检与对香烟的检测都查出了汞含量超标; 与汞中毒的推测结论一致。
  汞中毒让默克焦郁的情绪越发恶化,是促使他走上自杀一道的大推手。即便默克没有死在举枪自尽中,汞中毒的并发症早晚也会要了他的命。
  究竟是谁谋划了两起死亡事件?
  爱莎列出了一张名单,尽可能地把从小到大所有接触过的人都写了下来。
  名单上,绝大部分都是百花镇的居民。
  爱莎一直在百花镇生活。直到三年前; 她去伦敦做了蒂娜·安德鲁的家庭教师。
  “蒂娜·安德鲁,小女孩今年11岁; 有一位19岁的长兄索尔。”
  玛丽看着名单,“三年前,爱莎·凯文成为蒂娜的家庭教师,那时兄妹俩父亲过世刚刚三个月。老安德鲁夫人死得更早,在生下蒂娜的两年后撒手人寰。”
  爱莎没有住在安德鲁家中; 而在一条街外的租屋。
  根据她回忆,身在伦敦的活动圈多在两处,安德鲁家一带与未婚夫默克家附近。后来与鲍尔德不时遇见的意大利餐厅,正在安德鲁家附近。
  迈克罗夫特调查了安德鲁家的大致情况,去世的老安德鲁夫妇曾经一度是社交季的话题。“有点类似灰姑娘剧情; 老安德鲁娶的妻子来自是德国落魄贵族之后。”
  老安德鲁夫人曾经的落魄程度,到了必须出门工
  作赚钱养家的地步,而在那个过程中结识了老安德鲁。
  当时,两人想要结婚的想法遭遇男方家长的反对。于是老安德鲁采用了拖字诀,熬了几年,长辈过世,两人才顺利结婚。
  据闻老安德鲁夫妇一直夫妻和睦。因为结婚较晚,老安德鲁夫人在三十二岁才生下了长子,而在四十岁高龄产女,因为产后疾病去世。
  老安德鲁直至去世都没有再娶,也没有传出过任何有情人的花边新闻,是公认的深情。
  在大多数人看来,安德鲁一家也算是幸福。
  老安德鲁违逆长辈的期望非要娶落魄贵族之女,但结局还算不错。虽然妻子死得有点早,却也是儿女双全,更有过一段家庭和睦的美好时光。
  在老安德鲁过世后,长子索尔继承了子爵爵位。
  “去年九月末,索尔·安德鲁以优异的表现进入剑桥大学读书。据悉化学专业功底扎实,而且他的体能很不错,是赛马高手。”
  迈克罗夫特联想到剑桥大学与百花镇的距离,如果驾驶马车仅需一个小时。
  默克是去年三月末被降职,在九月中旬自杀。
  索尔去年从四月起一直在伦敦市内,是为考取大学做各类准备,直到九月末去上学。
  鲍尔德在今年的五朔节清晨死亡。
  为了庆祝节日5月1日学校放假,索尔依照习惯会返回伦敦市内与妹妹一起过节。
  换言之,索尔有作案时间,也有机会接触到鲜为人知的金汞齐等下毒技巧。
  显然,那些尚不足以证明索尔·安德鲁犯罪,但另有一处的疑点也对上了。
  “索尔的鞋码是6英码,与大本钟上的半枚鞋印尺寸一致。”
  迈克罗夫特递出了文件,记载了安德鲁一家的基本信息。
  “然而,它也不能算作有利的直接证据,索尔·安德鲁完全能予以否认,假设是其他人爬上了大本钟。明顿先生,您还有什么线索吗?”
  “很遗憾,在假烟制作与扮演驱魔者方面,无法证明索尔·安德鲁的确参与其中。”
  玛丽走访过百货商厦和巫医店铺,没人见过索尔出没。要如何证明默克吸的汞毒烟出自索尔之手?又要如
  何证明鲍尔德遇上的驱魔人是索尔?
  默克可能是私下购买了打折烟,而鲍尔德更不愿暴露被恶灵包围的困境。他们与幕后黑手的接触可能非常隐秘,极有可能不存在第三人在场。
  找不到人证成了无可奈何的现实。
  如今,只能说索尔有作案嫌疑,但也仅仅如此了。
  事实上,索尔没有放弃接触爱莎。
  去年,索尔以要去上学为理由,希望爱莎留在伦敦继续照顾他的妹妹,当时被爱莎拒绝了。
  今年春天,他又给爱莎写信,再度提起了此事,希望爱莎继续担任安德鲁家的家庭教师一职。
  “或许还有立竿见影的好方法——引蛇出洞,只需再出现一位爱莎的追求者就行了。”
  玛丽一本正经地给出建议,“剧本可以很简单。因为侦破鲍尔德坠亡案,明顿先生前往百花镇,对爱莎·凯文一见钟情。令人高兴,那并非单恋。凯文小姐同意立即与他一起去美国结婚。”
  玛丽说得顺理成章,“又是出国又是结婚,凶手不可能按捺得住,肯定会冒头搞刺杀。福尔摩斯先生,对此提议,您意下如何?”
  还敢问他意下如何?当然非常不高兴!
  迈克罗夫特端着茶杯的手指猛地一紧,但仍旧不动声色地理性分析。
  “我认为诱捕计划需要慎重。一来,凯文小姐能否配合得完美无缺?二来,明顿先生,您别忘了自己盛名在外。凶手能相信您继罗曼夫人后,轻易地爱上了另一个人吗?”
  毕竟那位凶手不是蠢货,即便是通过传闻也能确定罗曼夫人与凯文小姐是截然不同的类型。
  这种情况下,明顿先生怎么可能巧合到一去破案就对一个人一见钟情?
  玛丽却提出了反驳意见,“小报上编造的痴情人设,刚刚好合理地解释明顿先生对别人一见钟情的可能性。正是因为感情丰富,才会行事冲动。”
  迈克罗夫特闻言笑了,笑得非常平和。
  “如此说来,是我小看您了,您竟然可以脑子一热猛烈追求爱情。”
  玛丽理所当然地说,“尽管那与我的本性相违背,失去理智的热恋过于荒唐,但不妨碍我
  用演技来凑。福尔摩斯先生,您可以相信我的演技。”
  是啊,多么不可思议的卓绝超群的演技。
  迈克罗夫特却不可能同意,“即便如此,诱捕计划仍要慎重。这个凶手胆大妄为,既能利用汞下毒,又能搞出跳大本钟的计划,无法确定第三次使用什么手段。
  明顿先生,您的剧本是快速出国结婚。万一对方狗。急跳墙,来搞一场埋伏式大爆。炸,制造出大面积伤亡就不好了。”
  仅仅是否定该计划还不够,必须要提出可行性建议。
  迈克罗夫特迅速抛出提议,“如今还能追查两点,鲍尔德身着的婚纱来历,以及默克假烟里的金属汞来源。大尺寸婚纱与金属汞都不是常见物品,卖家必然对买家有所印象。”
  是有一种可能性。
  婚纱与汞都不是在伦敦购入,而是特意躲避追查视线去了外国购买。
  “如果短期内无法从货源掌握嫌疑人的罪证,比起您的引蛇出洞计划,我觉得不如深入虎穴。”
  迈克罗夫特从没想到他居然会主动说出这种解决之法。
  “依照现在掌握的证据无法申请合法搜查安德鲁家,但可以偷偷潜入。如果索尔痴迷于凯文小姐,不可能不留一点痕迹。”
  “哇啊!”玛丽反过来惊叹,“福尔摩斯先生,看不出来,您真是恣意妄为!”
  这是被谁刺激的?
  迈克罗夫特觉得他的潜入计划,比见鬼的一见钟情去美国结婚靠谱多了。
  玛丽似乎认真思考了一番,缓缓点头。“仔细想想,您说得非常有道理。诱捕计划应该放在最后一步,毕竟它的不确定性太大了。相较而言,潜入安德鲁家,我们更为占据优势,谁让索尔平时要在学校上课。”
  “您认同就好。”
  迈克罗夫特暗中松了一口气。他不愿意听闻明顿先生与另一人的结婚消息,哪怕是假消息也不行。
  玛丽随和地笑了,“您知道的,我不会一意孤行,肯定会听取您的想法与意见。”
  不对!
  迈克罗夫特忽然心生警惕。以明顿先生喜欢捉弄人的恶劣性格,一定要说些让他后悔的话了。
  果然
  ,玛丽说了引蛇出洞计划的补充部分。
  “我知道诱捕的危险性,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凯文小姐很难应付。原本想让她先出国避一避,由我出演凯文小姐的角色,从身高与胖瘦来看我和她相差不大。
  再请最了解我的您,临时扮演明顿先生。放出风去,明顿先生会搞一出浪漫的求婚行动,应该可以吸引凶手冒头。”
  玛丽惋惜地摇摇头,“可惜了,我还以为能过一把戏瘾的,毕竟是难得的男扮女装反串机会。但,福尔摩斯先生,您是对的,安全最重要。”
  “是的,凡事安全第一。”
  迈克罗夫特都不知道怎么能做到面不改色。
  他脑中却有一个声音在抓狂地呐喊:「傻了吧?福尔摩斯,你还不明白吗?你错过了一个亿啊!哦不!何止一个亿英镑啊,你说,你究竟错过了什么?」


第123章 、Chapter123
  后悔; 一种几乎不会出现在福尔摩斯身上的情绪。
  1873年,5月6日,14:56。
  迈克罗夫特不得不牢记这个时间点; 他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后悔情绪,甚至无法精准测算出究竟错过了什么。
  一对情侣; 女装,浪漫求婚……
  这些单词非常简单; 可是他丰富的想象力居然罢工了。因为幻想的场景太过美好,以至于无法勾勒出具体景象。
  然而; 没有了。
  这一幕短期内无法上演了; 是他亲手断送了大好机会。
  傻!傻!傻!
  简直不像是一位福尔摩斯。
  迈克罗夫特毫不客气地向自己的脑袋盖戳傻呆称号,从未想过竟然会有这样一天。
  果然,感情用事蒙蔽了他的智慧大脑,几分钟前在否定引蛇出洞计划时,为什么没有想过变通一番?
  不不不。
  不是不懂变通; 而是从没想过强势如明顿先生竟然心甘情愿地率先提出穿女装。
  后悔却最无用,因为「安全第一」的话已出口。
  除非其他的取证工作都不成功; 才需要考虑进行最刺激的也是最后一位的诱捕计划。
  忽然之间,迈克罗夫特确定自己的理智尚在。
  他仍旧希望尽快找到证明索尔·安德鲁是真凶的证据,而不是丧心病狂地期待勘察进度一无所获。
  还有一个疑点必须要弄清楚。
  明顿先生是不是有意将重要的角色扮演方案放到最后再说?是不是预判了他会坚定地拒绝,才故意补充这一段?
  “怎么了?”
  玛丽一脸无辜,“福尔摩斯先生; 您对接下来的查证工作还有其他提醒吗?”
  很好,又是这种无事发生的表情。
  迈克罗夫特可以肯定是明顿先生故意为之,他也心平气和地笑了。“不,我没有其他提醒了。是想请您别遗憾,您渴望女装被求婚的戏瘾总会被满足。”
  玛丽:谁渴望了?简直是贼喊抓贼。
  不过; 她大度地不计较。请感谢她的温柔,没有揭穿迈克罗夫特此刻懊悔无比的真实心态。
  转眼又三天。
  不等找到索尔·安德鲁是幕后黑手的确凿证据,伦
  敦的一家小报就刊登了独家爆料。
  『惊爆!大本钟坠亡者的真面目。巴里·鲍尔德,隐匿在白厅财政部门的变态。』
  报道中清晰指出鲍尔德的个人情况,随即捏造了一段他爱而不得的故事。
  鲍尔德三十几岁,从来不曾追求过哪位女士。看似保持着独来独往的生活状态,是因为他喜欢男人。
  被鲍尔德追求的男人是谁?
  小报没有指名道信,但指出对方已婚有孩子。鲍尔德是企图破坏别人婚姻的罪犯,他居然还敢还敢穿上婚纱幻想一场婚礼,无耻已经不足以形容他了。
  小报一出,伦敦的读报人群几乎开始往死里唾骂鲍尔德。
  人们情绪上头时差点忘了鲍尔德已经死亡,等反应过来后,竟然有人提出将其尸体悬挂在新门监狱前示众。
  五年前,1868年,英国最后一次公开执行处死犯人。
  如今悬挂鲍尔德尸体示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