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画中王- 第5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黄帝的传说很多,包括他如何南征北战击败了炎帝、蚩尤、刑天等人完成了大一统,成为举世公认的中原霸主甚至是全球霸主。
  可是,很少人知道,黄帝其实是一位很了不起的音乐家,同时也是一位植物学家。
  黄帝时代,人口数量并不多,甚至可以算得上是地广人稀。
  许多小的部族不过才几十人几百人,大一点的人口上万,人口上十万的那得是大的邦国了。
  人口,一直是一个国家迅速崛起的力量,也是再生产最重要的资源。
  为了多获得人口,在很长时间内,男女关系是非常轻松疏散的,根本没有什么寡妇不改嫁,鳏夫不再娶之类的——政府其实巴不得男男女女赶紧结婚生子,多生多生再多生。
  于是,多子多福才成了一个传统。
  为了获得更多的人口,政府甚至经常立法鼓励和优待多生育者,而对于大龄不嫁人或者不娶妻者,甚至会给予一定程度上的惩罚。
  设立欢乐谷这样的传统,本质上就是为了在春暖花开的季节,让发情的男女多多交合,多多怀孕生子。
  黄帝部落能在当时代迅速脱颖而出,根本原因就在于黄帝掌握了让人口倍增的好办法。
  据说,黄帝经过观察植物生殖的原理,发现花朵其实是植物的生殖器官,多次检测花朵授粉交合时发现,花朵很乐意这样的行为,因为,这会让它们得到一种不可思议的快感。
  这快感,极大地引起了黄帝的注意。
  他敏锐地意识到:若是把这种快感注入人类的交合,那么,自我繁殖的难题从此就会迎刃而解。
  于是,他开始潜心研究这个秘密,很快便突破这个生殖秘密,研制出了人类最初的自行交合系统,在其中注入了欢乐的元素,然后,让人类大规模自行交合繁衍,然后,他的领地上,人口便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开始暴增。
  人口暴增,族群的力量自然暴增。
  可与此同时,炎帝的领地上,还是人烟稀少,原因就在于他没有掌握人口暴增的技巧和方法。
  于是,黄帝毫无疑问地先后击败了炎帝、蚩尤以及其他一切的竞争对手,成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伟大霸主。
  得人口者,得天下。
  这种人口暴增的办法,后来被写入黄帝内经,也成了历代的基本国策。
  “黄帝长期致力于人类繁衍的研究,因为他很清楚,交合和生殖对于人口增长的重要意义,更知道人口众多对于一个民族的意义:人口多了,劳动力,生产力,战斗力才会一起增强……”
  华族,花族,以花命名,实则是希望本民族如花朵一般迅速繁衍,繁荣昌盛。
  于是,才有无数的记载里:黄帝多次和诸位神女探讨房中秘术,寻找其中的关键环节,然后,不厌其烦地记载在《黄帝内经》里传给后人。
  房中术,本质上是提高阴阳交合的快乐技巧。
  对于黄帝这样的大神来说,研究房中术当然不是为了自己要得到什么新奇的快感,而是为了迅速在人类之中普及,让两性之间的交合因为极度的欢愉,从被动行为变成主动行为,如此,人口才能迅速增长。
  人口的增长,是族群壮大的根基。
  人口的增长,才是国力的根基。
  华族,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生殖器命名的名族。
  直到现在,世界第一大族华族,依旧是这种东方“人口增长”理论的受益者,也正因为其人口的巨大数量,保证了任何时候都不至于亡国灭种。
  无论是五胡乱华时代,还是后来的元清入侵,汉族人口能一直坚持下来,并取得最终的胜利,都是因为这庞大的人口基数所带来的红利。
  相反,那些人口基数很小的民族,纵然是号称的几大文明古国,都因为这原因,最后湮没在了浩如烟海的时间长河之中。
  古老的中华文明之所以一直保存到了今天,并持续欣欣向荣,某种程度上来讲,黄帝是当之无愧的绝对功臣。正是他当初制定的人口扩张政策,让一个种族整整延续了几千年并会一直延续下去。


第1062章 玄王(一)
  直到现在,中国依旧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中华文明,也是唯一一个一直延续,从未中断的文明。
  (正是基于黄帝的教诲,中国人实现下列三个重大目标:欢愉、长生和繁衍后代,这种由黄帝开创的性国学,超越了低级趣味的狂欢层级,转而成为国家政治的核心策略。毫无疑问,人口是帝国最重要的资源,它将维系帝国的强大性,而黄帝,似乎是这种信念的开拓者。没有黄帝,就没有全世界最大的人口基数以及最丰厚的人口红利——摘自朱大可《华夏上古神系》,P553)
  子初侃侃而谈:“……从黄帝开始的各项传统,从威慑蚩尤到现代,祭祀活动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大商之所以能夺取天下,当然也必须坚持这一套法则……”
  吴所谓和帝辛都是第一次听到这个理论。最初,他们对子初也不是那么看重,可现在,他们忽然对子初有些刮目相看了。
  这个老牌的贵族,自然有他的道理所在。
  也因此,对于他的人祭和欢乐谷理论,吴所谓立即有了新的看法。
  他和帝辛交换了一下眼色,发现帝辛也对这两个建议很是赞同。
  终于,帝辛点了点头:“子初听令……”
  子初有些意外,却立即躬身。
  “寡人任命你为大商的第31代玄王……”
  帝辛是大商的第31代君主,子初当然就是第31代玄王。可是,子初听得这个命令却大吃一惊。
  玄王,是巫王的意思。
  大商之初,政教合一,成汤以国王之身兼职大巫王。但到后来,巫王就单独分裂出来成为玄王,和国王分庭抗礼。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巫王的权利甚至远在国王之上,让历代国王成为了傀儡。
  中兴之主武丁在兴起之前,他的父王就是玄王的受害者。武丁的兄弟们莫名其妙的全部中毒死亡,甚至怀孕的妃嫔也纷纷中毒流产。武丁的父亲见势不妙,悄悄将武丁寄养在民间,武丁才侥幸逃过一劫。
  老王死后,武丁继位。武丁的青年时代,朝政大权也全被玄王掌控,武丁本人毫无发言权,成了彻头彻尾的傀儡,甚至于自己好几次差点遭受玄王的毒手。
  武丁韬光养晦,发誓要绊倒玄王,而且他幸运在有一位叫做“妇好”的王后,妇好武力值超强,能使用七十多斤的战斧,百战百胜。夫妻二人联手,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彻底铲除了玄王,武丁从此掌握了政教大全,逐鹿天下,成为赫赫有名的中兴之主。
  也是从武丁时代起,就干脆把玄王这个职位给废除了,许多祭祀活动也因此而被废除了。
  可现在,帝辛居然任命子初为新一代玄王。
  子初,又如何能不意外?
  可是,当他看到头顶明晃晃的权杖时,还是喜出望外,毕恭毕敬:“多谢大王,子初定不辜负大王信任!”
  玄王,也就是巫王,也就是这一次祭祀大典的主持人。
  从此以后,玄王,也必将和国王并驾齐驱。
  吴所谓看着子初雄赳赳气昂昂地离去,半晌,长嘘一口气。
  他完全不明白,为何帝辛忽然复设了玄王这个职务?
  他长叹一声:“就这么一次祭祀活动,却专门弄个玄王,受德,这会不会有点小题大做了?”
  帝辛淡淡地:“你只要明白大商的祭祀活动到底是些什么内容,你就明白了。”
  当天晚上,吴所谓就明白帝辛的意思了。
  当他坐在一大堆龟甲兽骨雕刻的“图书馆”里三四个小时之后,整个人几乎要发疯了。
  他研究的是大商的祭祀历史。
  大商的祭祀历史,准确地说,是一部酷刑杀人历史。
  剥皮、焚烧、炮烙、五马分尸、凌迟……相比之下,什么鞭打,斩首这些,简直根本不算一回事了。
  商朝的祭祀大典,就是一个残酷杀人百科全书——更可怕的是,祭祀之后,大家会一拥而上,疯狂地吞噬死者的鲜血,吃掉死者的心肝五脏……
  那简直比鲁迅先生笔下的人血馒头更加可怕。
  当吴所谓翻到一幅图画时,整个人甚至呆了。那是一只青铜鼎器的图片,图片里,青铜鼎里满满的一大锅肉——居然是一大锅煮熟的人头。
  吴所谓手一抖,吓得将一大片龟甲摔在地上砸成了两半。
  青铜鼎器是贵族们最喜欢的盛煮食物的器具,尤其是大型祭祀活动的时候,要祭祀祖先,一些重要的食物都必须通过青铜鼎器那煮熟,所以,才有“钟鼎鸣食”之家的说法,本质上,那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可是,吴所谓万万没想到,他们居然把人放在铜鼎里煮熟了——
  他忽然想起地球大撤退时,所有人逃到悉尼,然后,被外星人断掉了水电气之后,地球人开始大批量的死亡,幸存者互相杀人为生。有一次,他逃到一个垃圾堆旁边,便看到一大群悍匪在烹煮一大锅活人。
  此时,再看到这样的场景,真是毛骨悚然。
  他忽然觉得大商真的很操淡。
  大商真的该被灭亡。
  这么残暴不仁,不灭亡天理何在?
  有人无声无息地走进来,看了看地上被摔成两截的龟甲,随手捡起来一半,看了看,淡淡地:“这便是历代玄王的杰作……”
  他惊疑不定:“玄王?玄王一个人说了算?历代商王不管的吗?”
  “政权军事归国王,祭祀归玄王。祭祀的内容全部由玄王全权做主。”
  “所以,这一次,明明没有玄王了,你还是准备弄出来一个玄王?”
  帝辛没有回答。
  他甚至没有否认。
  子初,当然就是一个背锅侠。
  也许,子初自己并不会这么认为,因为每一个阴阳师最至高无上的理想前途便是玄王——那是他们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现在,他只能算是如愿以偿。
  至于是不是背锅侠就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在阴阳师的观念里,祭祀,本该如此。否则,才是不正常。
  敌人或者奴隶,在他们眼里,根本就不是人。对付不是人的东西,又何必讲什么仁慈法则?这不是犯蠢吗?


第1063章 玄王(二)
  可是,这个玄王能有多大的权利就不好说了,毕竟,从妇好的时代,玄王的权利便大部分被妇好取代了——妇好这个词,本质上是女巫王的意思,也就是王后兼职了巫师之位。
  吴所谓忽然想起一个问题:姬发父子讨伐帝辛,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借口便是:不祭祀上天。
  也就是说,从帝辛的时代,祭祀其实已经被彻底废黜了,无论有没有玄王,他心念一转,便看到帝辛脸上奇异的笑容,他长叹一声,便没有做声了。
  他只是随口问:“明天的祭祀上,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帝辛摇摇头。
  网已经张开,就等姜老头来就行了。
  吴所谓只是不明白:这么明显的陷阱,姜老头真的会来吗?
  “就算祭祀上他不来,可欢乐谷,他一定会来。”
  祭祀和欢乐谷,是连在一起的。
  吴所谓双眼一亮,竟然有点紧张。因为,他分明看出,帝辛脸上也有一抹紧张之色——某种意义上讲,这已经是二人和金银子的最后一次决战了。不成功则成仁。
  那天傍晚,吴所谓一直心神不宁,到后来,他干脆出门去走走看看。
  桑林只有两条街,而且是那种很不起眼的长长的土街,土街上铺满了青石板,两边有稀稀落落的店铺,无论是远看还是近看,都已经不再有多少王者之气。
  毕竟是已经被废弃了几百年的旧都,短时间要兴盛起来,谈何容易?
  反倒是城北的祭祀台,热闹非凡,只见,一大口的铜鼎已经竖立起来,祭祀台也早已搭建好。
  吴所谓走到铜鼎旁边,好奇地看着这尊巨无霸——可是,当他忽然想到,明天的祭祀时候,那些俘虏人头一旦落地,就会被丢到这里面煮熟,然后,下面的围观百姓和文武大臣就会分而食之,不知怎地,就浑身发冷,不寒而栗。
  可是,姜老头真的会来吗?
  姜老头真的会把自己的这颗人头丢在铜器里煮熟吗?
  也许是太过痛恨这老贼,当他闭上眼睛想一想:金银子的人头被放在铜器里煮熟的场景,竟然不觉得有什么太过害怕的。
  他不想多看,转身往西北一看。
  脑子里,忽然隐隐听得一声冷笑:嘿,小吴,你们还真以为能把我的人头放在鼎器里?别做梦了。明日此刻,人头在里面被煮熟的,应该是你们,而不是我……
  他骇然,几乎跳起来,可是,环顾四周,哪有姜老头的半点影子?
  他忽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于是,索性走到铜鼎边上。
  但见这三足铜鼎足足有两丈多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