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画中王- 第4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外,府库里还有黄金三万两,并若干蜀锦。待得这场大雪停止之后,太阳总会出来,积雪总会融化,用这些黄金去外地购买粮草,又能坚持多久?”
  众人还是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道该如何接话才好。
  还是老臣商容硬着头皮:“真没想到,府库竟然如此充裕,可就算是大王宅心仁厚,开仓赈粮,但是,这大雪天也不好赈灾啊,就连在街头布施也不好弄……”
  另一个大臣也道:“没错,这么冷的天,衣衫单薄的百姓连出门都不敢,更别说其他了……”
  “可是,大雪总会停止。这大雪总不会下一辈子吧?待得大雪停止了,开春再赈灾不就行了?”
  “也对,反正就算要赈灾也得等到开春之后,而这段时间,只需要尽力节约粮草,或者派人到处购买粮草,等到明年,也就不会那么被动了……”
  “对对对,的确该现在就开始筹备,反正已经有了这些基础,也就不怕了……”
  可能是听得大王居然愿意拿出全部的府库储存赈灾,大家忽然觉得不开口也说不过去了,竟然纷纷畅所欲言,其中有好几人都提出了一些相当不错的看法。
  受德听得很仔细,没有忽略任何人的发言,哪怕是一些看似很荒谬的提议,他都很仔细地记下来了。
  他注意到,太师比干却很少发言。
  比干一直沉默。
  这些年来,大家都知道比干已经坐冷板凳了,他已经不再是王最信任的大臣了。比干也是宗室,早前和微子箕子兄弟的关系都不错,也许是微子之死极大的打击了他,所以,他变得分外警惕,轻易不多言,基本上都是保持沉默。
  受德想到以后的传说——明朝的作家YY自己是如何挖掉比干的心脏的——据说,圣人心有七窍,而比干便是七窍玲珑心。
  可帝辛很清楚,比干这个人一直很木讷,也算得老实,虽然和微子等人关系不错,但是,也谈不上是多么牢固的党羽。
  当年,自己当然也不可能真的挖出了比干的心脏来看一看他到底有几窍。当年,他记得自己根本就很少召见比干,因为他记得比干老是生病,常年都称病待在家里。
  可现在,他很想问问比干的意见。
  他看着比干,“比干,你怎么看?”
  比干听得大王忽然点自己的名字,很是意外,也有点不安。
  比干很瘦,很干枯,标准的干巴巴的老头,而且,伴随着剧烈的咳嗽。去过21世纪的帝辛当然现在已经看出,这比干分明是得了肺结核的症状,根本就时日无多了。
  可能是因为紧张,他剧烈咳嗽,居然咳出血来。
  大家都吓一跳。
  帝辛也吓一跳,一挥手:“罢了,比干,你还是先去歇着吧。对了,你可以先退朝,赶紧回家找一个好大夫看看。记得多服用润肺之药,你应该病在肺上,适合静养。”
  群臣很奇怪,不明白为何大王居然连医理都颇为了解了?昔日,他对老臣子们可没这么好的脸色。
  事实上,大家都觉得大王这两个月有了很大的变化,准确地说,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止是行事的风格,行动的手段以及他的言辞方式,都跟变了一个人似的。
  更厉害的是,许多大臣发现,大王连相貌上都年轻了很多——是因为很久没看到他?是因为他保养得当?还是传说中大王真的有了什么阴阳师的养生之道?大家各种狐疑只是不敢开口,反而是听得他出言提醒比干时,这种狐疑全部涌出来了。
  这个大王,也实在是太诡异了。
  比干却停止了咳嗽,一只手按在心口,待得气息稳定了,这才道:“多谢大王对老臣的关心,不过,既然大王问道解决目前大商灾难的办法,身为大商的后裔,身为臣子,老臣有几句话不得不说……”
  帝辛和颜悦色:“但说无妨。”
  比干看着大王:“这场大雪灾突如其来,从八月中旬起就肆虐整个朝歌,这在以往大商的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
  其他人也附和:“是啊,以前的八月还是夏天,大家都还穿着单衫,树上的叶子都还是绿色,可今年八月中旬就开始下雪,真是太反常了……”
  “没错,朝歌的天气本来就热,以前每年的八月中下旬都还是日日大晴天,正是收割庄稼的好时节,没料到今年居然一下子就冰雪覆盖。而且这场雪下了这么久也不停止,现在已经二十几天了,还是没有停止的迹象……”


第976章 罪己诏(二)
  “可不是吗?事出反常必有妖孽,这么下雪是不对的……”
  比干再次咳嗽一声,其他人都闭嘴了。
  他这才缓缓地:“大家都看到了,这场大雪灾引起了整个朝歌的恐慌,人心惶惶,再加上现在内忧外患,外部的东夷各族,犬戎,以及西岐等诸侯国,无不蠢蠢欲动,想我大商万年基业,岂能毁于这些东西之手?在此,老臣斗胆对大王提出一些建议……”
  帝辛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老臣认为,陛下当务之急最先要做的一件事情不是赈灾也不是别的,而是先给自己下一个罪己诏……”
  “罪己诏?”
  “对!大王必须先给自己下一个罪己诏!”
  罪己诏,顾名思义,是向上天宣布自己的罪行,自我检讨。当然,这种罪己诏,只有帝王才有资格,凡夫俗子是不行的。
  罪己诏,说穿了,就是帝王作秀的工具。
  罪己诏,其实也是一种背锅——意思是现在朝歌的大灾大难都怪我,是我无才无德,是我惹怒了上天,所以,你们要怪就怪我吧,千万别怪老百姓,就算是一声响雷劈死我都没问题,我为了自己的百姓,宁愿自己牺牲啊。
  受德淡淡地:“为何要下罪己诏?”
  比干枯瘦的脸上写满了忠诚和恨其不争,他也顾不得自己的咳嗽,喘息一声,据理力争:“陛下必须下罪己诏的原因有三点……”
  是必须下罪己诏,而不是建议。
  “第一,陛下因为禁酒令取消了朝歌多年的祭祀和祈雨,昔日朝歌虽然歌舞升平,酒色冲天,大王本身也酗酒厉害,可是,一旦彻底取消了酿酒,就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大王该知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最大的事情先是祭祀,然后才是战争,其他的都是小事。可大王居然下令把祭祀这种大事彻底废黜了,如此,岂能不惹怒上苍?这场大雪,正是上苍对大王对朝歌的第一个警告啊……”
  众人连连点头,他们心底其实早就这么想了,只是不敢说出来而已。
  大王什么都敢禁止,可怎么敢取消祭祀呢?
  不敬鬼神,不敬上天,这还了得?
  看吧,报应来得这么快,这不,大雪灾马上就来了。
  这分明就是大王你一个人陷整个大商于不义啊。
  比干开了头,群臣自然都如找到了罪魁祸首。
  可是,帝辛无法告诉他们,小冰河时期一来,且长达十几年或者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别说你取消祭祀了,就算你天天杀十万个人祭祀鬼神也无济于事——这是没用的。
  这些人当然不会懂,而且觉得这分明就是“触怒上苍气数已尽”的现实版本。
  他只是看看众人的反应,然后,又看着比干,淡淡地:“比干,继续说下去吧!”
  比干又继续道:“大王应该下罪己诏的第二个原因就更简单了,我大商自来贤臣如云,忠臣比比皆是,而且大多数是成汤后裔,是大王的手足亲人,也是朝歌最坚定最忠诚的力量,可大王不思贤臣,却大量重用外来的奴隶,身份下贱者,比如恶来、飞廉、费仲等人,这些小人把持朝政,排除异己,只知道拍马屁,造成了大王的亲小人远贤臣,也造成了整个大商的朝纲紊乱,道德败坏,更让宗室子弟们心寒心凉……”
  此言简直说出了所有大臣们的心声,大家齐声道:“就是,就是……小人当道,我们都不敢说话了……”
  “小人当道,天天乱出馊主意,大大侵害我们的利益,我们还反驳不得,真是够了……”
  “这些小人只知道迷惑大王,欺骗大王,其实心怀鬼胎,根本就是想扰乱我大商……”
  “像恶来、飞廉这样的小人,原本就是奴隶出身,他们本来应该做一辈子奴隶,却摇身一变成了将军,荣华富贵居然还在我们之上,这岂不是大坏伦理?”
  恶来、飞廉身为武将,都在外面,听不见也就罢了,可费仲却脸上火辣辣的,脸上红一阵又白一阵,却听着这些声讨不敢吭声。
  纵然他长袖善舞,八面玲珑,此刻又如何招架得住?只是低下头,以免被人更多提到自己的名字辱骂。
  所幸他平素打点得当,很善于交际,绝大多数朝臣倒是只纷纷乱骂飞廉等,很少有人提到他。
  要知道,自从夏朝开始家天下的传统之后,为了照顾自家人的利益,文武百官就绝大多数成为了皇家自己的子弟亲属宗室等等。商朝从成汤到现在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子子孙孙,旁枝末节,宗室子弟已经多如牛毛,所以,文臣武将,但凡好一点的高贵位置,基本上都是成汤自己的后裔。他们都以成汤子弟自居,认为掌握大权,窃居高位,使唤奴隶,本就是天经地义,是祖先成汤打下来的功劳,我们身为成汤子弟都该有份,怎么到你大王的时代,你就想改弦更张了?你把那些好位置都交给了外来者,亲信那些外来的奴隶,这让我们怎么办?
  久而久之,我们还能有什么地位?
  甚至大王前两个月忽然下的废奴命令,更让贵族们深受震动,一个个忽然觉得,自己原本固若金汤的地位也开始动摇了——如果没有了庞大的家奴,谁为我们耕地种植?谁为我们放牛畜牧?谁为我们洒扫伺候?谁让我们玩乐呼喝?
  大王,你这次真的做错了。
  你不该让那些小人占据高位,也不该提出要废奴这样石破天惊的口号。
  你把好处给那些奴隶有什么意思呢?他们又不是成汤子弟,这不是公然向着外人吗?
  ……
  比干的这个建议,真比第一条还厉害。
  直指内心,点了死穴,成功地将所有大臣对大王的不满全部激发出来了,一时间,竟然群情激奋,大家纷纷开始借着辱骂飞廉等人,到后来,竟然直言不讳地指责陛下了。
  帝辛还是静静听着。
  他早就知道比干比微子、箕子等人厉害多了,智商也高多了,很简单,微子等人还需要叛国投敌才能求得荣华富贵,可比干只凭借一张嘴便可以让自己成为天下第一忠臣。


第977章 罪己诏(三)
  事实上,比干的治国能力呢?
  比干到底干了一些什么事情?
  儒生误国,说的就是他们这一号人?
  而且,被他们口口声声责骂的小人们,最后都战死沙场,鞠躬尽瘁,真没有辜负自己这个大王对他们的信任——可现在这些义愤填膺的人呢?他们哪一个曾经抵抗过周军的一星半点?
  周军一来,他们立即便主动投降了。
  就算他们反对自己,认为自己根本不配为大王——可是,别人能投降,他们不能!他们身为成汤子弟,难道不知道国破家亡的后果?
  大商一倒,祖宗庙堂被推翻,宗祀被损毁,从成汤开始到大商的历代帝王,再到他们自己的祖父以上,纷纷都会遭受极大的侮辱,从此再无容身之地,他们口中号称的比天还大的祭祀,也就此中断——
  他们那时候怎么不想想这些关键?
  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投降的时刻可是跑得比兔子还快啊。
  受德冷冷地看着这群人。
  这群真正意义上的小人——他很奇怪,为何当年那么长的时间,他根本看不透这些人,还一直认为这些好歹是同宗族人,同为成汤的后裔,总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大商完蛋。
  可现在,他早就知道了。
  在这些说一套做一套的小人眼里,成汤完蛋不完蛋不要紧,大商完蛋不完蛋也不要紧,只要自己不完蛋就行了。
  而他们之所以恨不得大商快点完蛋的原因也和简单——就是自己废奴触动了他们的利益,恶来等人占据了几个实权位置。只可惜,飞廉等人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正因为太少了不足以对抗,才让他们防患于未然,先动手,提前将自己推到了死地的位置。
  帝辛还是不动声色,再等大家议论得差不多了,才道:“比干,你继续说下去……”
  比干一开口便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再到第二条时,几乎引起了全体人的共鸣,当然心里就有底了,所以,他再开口时,气不喘了也不咳嗽了,声音也大了好几分了。
  “第三条嘛,那就是有关大王登基的这件事情了。众所周知,我成汤自来是兄终弟及,也就是继承王位的时候一般只看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