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嫁(作者:林叙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高嫁(作者:林叙然)- 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方面是沈度这边的赴职不能再拖,另一方面是削藩形势日渐紧迫,宋嘉平也逐渐忙得不可开交。他们的亲事定得快,大礼之日更快,从宋宜点头到成礼,不过七八日。

    关于大礼之事,宋宜这样的事情在前,婚礼只能选在外城,对于定阳王府的门楣而言,实在是有些难堪。寻常人等大概都会选择低调宴请亲朋即可,但宋嘉平去问宋宜的意思,宋宜却只是道:“一辈子就这么一次,别让他日后想起来,觉得愧对我。”

    宋嘉平这才扔给了宋珏一句话:“诸礼从简,但大宴百官,我倒要看看谁敢不来。”

    宋珏于是命人昼夜忙活,才如期将拜帖递了去。朝官犹疑不定,毕竟一头是今上震怒在前,一头又不能拂了定阳王的面子。大礼当日,百官心思各异地备礼准备赴喜宴,好在午时一到,朱雀大道最为人声鼎沸之时,六公主府近卫开道,长|枪点地,将看热闹的人群悉数隔绝了开去。越是如此,看热闹的人兴致越是高,朱雀大道两侧被围得水泄不通,在这般阵仗中,六公主府的贺礼先行,整整六车,围观群众惊叹未毕,又见端王府的贺礼紧随其后,规制虽不敢越过公主府,但同样丰盛。

    今上亲女儿和亲弟弟都不避忌,百官再无甚可担心的,纷纷放下心跟了去贺喜。

    刘昶的礼物是吉时前的最后一刻到的,他人虽未来,但户部尚书见着那堆能抵户部一年一半收入的贺礼,胡子一翘,差点当场晕厥过去,身子不住哆嗦:“如此储君,国将不国!”

    旁人怕他在如此大喜之日触了霉头,赶紧将他拉了下去。

    宋宜腿脚不便,宋珏和沈度一合计,干脆将隔壁宅子一并买下,将中间的围墙打通,两边摆了一道宴就算作罢,反正都是宴请的同一批人,又都知其中内情,倒也没人说什么不是。

    所谓的迎亲更是简单,吉时一到,沈度在院门前一候,梅姝懿将宋宜送出来,再由沈度接进隔壁院门走个过场就算结束。

    梅姝懿送宋宜出来的时候,宋宜倒没哭,反倒是向来没皮没脸的宋珩居然红了眼,指着沈度交代:“你要是敢对不起我姐,我就算杀到北郡来,也要取你性命!”

    宋珏白他一眼:“大喜之日,说什么呢。”

    宋珩没忍住擦了擦眼泪,气鼓鼓地别开脑袋:“我姐长这么大,除了跟娘回晋州府探亲,再没出过远门,一下子去那么远,我舍不得。”

    她这一嫁,礼成之后,自然是要随沈度一并出京的。

    他这话说到了几人心窝子里去,令众人神色都黯淡了些,宋珏先一步反应过来,呵斥了他一声:“又不是出去了就不回来了,怕什么?”

    再过几年,他在吏部掌实权不是难事,若是宋宜愿意,总能回来。只是,当初是宋宜非要让沈度离京,日后愿不愿意让沈度回来,他也说不清楚。

    但这话,他总不能在这种时刻说出来。他挤出一个笑,亲自推了宋宜从甬道出门,到沈度身前立定,只交代了一句:“定阳王府就这一朵珍贵娇花,你要是敢对不住她,别说旁人,光一个定阳王府,你就招架不住。”

    宋宜回头看他一眼,唤他一声:“哥。”

    到底是女儿家,对于嫁人这种事总是含羞的,宋宜多年没对他撒过娇,今日语气里却带了几分娇嗔之意。宋珏摆手:“这还没嫁呢,就胳膊肘往外拐。行行行,你夫婿,说不得就是了。”

    怕她行动不便,梅姝懿递了把团扇给她替了盖头,宋宜回望了一眼,宋嘉平正站在门口静静看着她,她冲宋嘉平微微鞠了个躬,宋嘉平冲她挥挥手,她这才默默将团扇举起遮了面。

    多的话不必多说,毕竟两边一道摆喜宴,一会总归还是要见的。

    爆竹声响中,沈度一把将她抱起,她一惊之下,团扇移了位,未曾遮住脸,赶紧移过来遮了,这才嗔道:“干嘛呢?这么多人看着。”

    “管他们的。”沈度今日大概是高兴,说话也不再拘礼,倒像是他俩私下斗嘴一般,“左右是我娘子,他们管我怎么抱?”

    宋宜脸腾地一红,低低骂了声:“不正经。”

    沈度低头看她一眼:“你又不是个讲规矩的人,管我正经不正经呢,你又不是第一次见我这模样。”

    “行吧,凑合过吧。”宋宜将他那日的话原数奉还。

    沈度一哽,将她放下的时候,趁乱在她脸上掐了一把:“真是小气。”

    宋宜还要还嘴,见宾客都看过来,默默住了嘴。

    本来落在这对新人身上的注意力立刻又被褚彧明吸引了过去,这老顽童非闹着要坐主位:“两方加在一块也就你一个长辈,让我坐坐又怎么了?”

    宋嘉平不料他竟敢在她宝贝女儿的婚礼上捣乱,气得伸手就要去扯他的胡须,褚彧明往凳子后一躲:“你管我,我又没说是你女儿这头的长辈。两头一块宴客,这头出一个长辈也是该的,你看那小子敢不敢将我赶出去。”

    沈度无言地摇摇头,轻轻拍了拍宋宜的手,这才凑上去,在他耳边说了一句话,褚彧明立马老实了,冲宋嘉平笑笑:“王爷您请,我刚开玩笑的。”

    恰巧吉时到,礼官唱礼。

    沈度随着唱词对拜下去,目光从上至下,从团扇的缝隙里,悄悄觑了一眼宋宜,压低了声音冲她道:“还是觉得有点像在做梦。”

    宋宜低笑了声:“没准儿一会就醒了。”

    哪怕这一刻她也不肯放过贫嘴的机会,沈度无言,拿她无法,摇了摇头。

    宋宜身子不便,一切礼仪从简,礼成之后,沈度立即抱了她回新房,将她放到轮椅上。宋宜默默回头看了眼喜床,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犹疑地看向他,沈度故弄玄虚:“你猜我刚同首辅大人说了什么?”

    宋宜回想了一下那日褚彧明非要在太液池边拔瑶草的场景,实在想不出哪句话能对这位老顽童有这么大的威力,摇了摇头。

    他默默将她推至梳妆镜前,拿了早备好的笔墨纸砚出来:“我逗他说,如果他不坏事的话,等会子婚书可以勉为其难地请他签个字。”

    宋宜一愣,她此前确实没见着婚书,不过事情繁忙,她也没留意到这事,她佯装不悦:“婚书不是该之前就该定好的?你又不将这事放在心上,忘了吧?”

    沈度亲自研墨,低声叨扰:“哪敢忘?不过礼官随意写的婚书,哪能比得上娘子亲自写的?”

    他第一次这般正经地这样唤她,她有些不习惯,身子不安分地动了动,转头迎上他的目光,讨好道:“探花大人,还是您来吧。”

    沈度默默看她一眼,她犹疑了半晌,还是拗不过他,腆着脸唤了声“官人”,头皮阵阵发麻。

    沈度嗤笑了声,将大红婚帖摊开,却并不下笔,反而低低笑了声:“无事,不习惯就唤名字,我总随着你高兴。”

    “其实也不显生分。”宋宜仰头冲他一笑,有些认真地问,“不过大人娶这么一个笑柄回家,也不怕长辈不喜么?”

    沈度将笔尖往她脸上一凑,吓得她一哆嗦,赶紧退开一步,脸白了几分:“沈度,你敢?你今夜怕是别想进门。”

    沈度乐不可支,笑得身子发颤,宋宜这才明白过来他不过是在吓唬她,但此刻服软的话,显得她太没骨气,她冷冷“哼”了声,将轮椅转了个向,准备出门。

    沈度这才着了急,赶紧把笔放下,上前一步,在她身前半蹲下来,看向她的眼睛,很认真地回答了她方才的问题:“宋宜,能遇上你,是我毕生之福。”

    宋宜怔了好一会,他伸出食指在她额间花钿上点了点,她这才回过神来,惊慌失措地看了眼四周:“我的团扇呢?”

    “还等着行却扇之礼呢?”沈度默默地看了眼门口,讥诮道,“喏,大概刚才随手扔了吧。”

    宋宜:“……”

    宋宜理亏,这下子不敢同他闹腾,乖乖由他推回案前,她默了默,有些讨好地低声道:“我还是喜欢你的字,行云流水,你来吧。”



    高嫁(作者:林叙然) 第38节

    

沈度心软得不行,乖乖重新执起笔,在婚帖上落下二人的名字——宁州沈度,焉城宋宜。

    宋宜一眼扫过去,知褚彧明必定也知内情,没出声,但他轻声道:“落叶归根,总要认祖归宗。等你好全了,带你回一趟宁州,好在不远。”

    宋宜点了点头。

    她目光落在大红宣纸上,静静看他落笔——

    今朝赤绳系定,良缘缔结,订成佳偶,载明鸳谱。

    含元初心不渝,神武深情难负。莫失莫忘,不离不弃。

    同心同德,宜室宜家。

    白首永偕,馀生共度。

    第52章

    他写得很认真,宋宜就这么静静看着他的侧影,好似能透过这剪影回望他过去二十余载一般。

    她有些发痴地想,如果能早些知道这些事,她真想早些越过山海与藩篱,早一点走到他面前,好好地抱一抱他啊。

    他将笔放回笔枕,转头看向她。宋宜冲他伸开双臂,他上前将她抱起,想将她抱回床上,她却不愿,而是让他将她放到地上,她就这么抱了他许久。沈度迟疑了下,手抚上她后背,听到她说:“好想就这么抱会你。”

    她忽然想到,若是他父亲还在,如今也早该做到太子太傅了。他这一生,原本该是衔玉而生、锦绣丛中长大的不知人间疾苦的子弟。@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可他好似全无怨怼,也从未惦记过那些原本拥有的东西,只是冷静地守着心中最后一丝执念。

    她的心忽然疼了一下,手无意识地跟着哆嗦了下,他低头看了她一眼,问:“不舒服?”

    宋宜摇头,但他还是重新将她抱起,轻轻放到床上。他蹲下去,准备为她脱鞋:“我还得去前头一趟,你先歇会?”

    “我等你。”

    沈度手一顿,缓缓起身,从怀里掏出那块玉来,滴水玉的料子,两块半佛终究合二为一,他递到她面前,发自真心地笑了笑:“快十五年了,完璧归宋。”

    宋宜接过来,其上带着他的温度,温热到近乎有些滚烫。

    她借着灯光仔细看了,以金石粉修缮,但还是留下了一道细细的痕迹,于是他心思灵巧地将那道痕迹绘成了一枝蜿蜒的枝蔓,点染了几朵海棠,极尽风流之态。

    分明是并不搭调的两种物什,可他特地将海棠调成了玛瑙红,细看下去竟然并不突兀,和谐中透露着一丝精致。

    她忽然想起传闻中他用来作为跳板去了御史台的那本《金玉注》,她在陪都之时,锁在深闺闲来无事之时,也曾一字一句仔细拜读过。

    她想,这也算是另外一种契合了吧。冥冥之中,有些缘分,当真天定。

    她又仔细看了那玉一眼,没忍住戳了戳他脑门,佯装生气道:“如此亵渎神佛,也不怕神佛动怒。”

    沈度顺从地配合她的动作往后一仰,反将她吓得花容失色,赶紧伸手去拉他,沈度借着这点力,凑到她跟前,轻轻在她颊边啄了下,在她耳畔轻声道:“不羡神佛,也不必求神佛。”

    有你足够。

    他明明没将后半句话说出口,宋宜却听明白了,轻轻推他一把,赶他走:“惯会油嘴滑舌,书都白读了?赶紧去。”

    宣纸上墨迹已经干透,沈度将它一折,转身出了门,到门口又折返回来,轻声道:“我尽快。”

    等他走远了,宋宜静静打量了这新房一遍,时间仓促,但他到底是用了心的,从陈设到装饰,皆是按着她的喜好来拾掇的。

    她在床沿枯坐了会子,膝盖有些泛疼,想要早些休息。但今日来的都是达官显贵,他总不能全交给宋珏去招呼,终究要在前头多花点时间,可她疼得有些坐不住,于是唤了灵芝扶她下了床,推她去院里透透气。

    外城被护城河环绕,哪怕前头宾客喧哗,水流的声音依旧清晰地传进来。

    她听着流水声,微微有些失神,于是仰头去看那株梧桐树,今夜难得无雨无风,枝叶格外安静,周遭静谧,上弦月的微弱光芒透过枝叶缝隙洒进来,添下一院清辉。

    她一眼望过去,目光落在远处,忽然有些不确定地晃了晃脑袋,灵芝殷切地问她怎么了,她犹豫了会,吩咐道:“出去看看吧。”

    灵芝迟疑了一瞬,宋宜已自个儿转了个向,她只得赶紧追了上去,从后门将宋宜送了出去。

    从巷道到了主路,宋宜总算能清晰地看到整条护城河,也看清了她方才一眼扫过的那些光亮的来源。将近端午,这几日河上船坊众多,本应众口难调,可所有船坊都在今夜清一色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