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 第1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寇骁抵达上杭县后,先去了县衙,但县衙从上到下没人能说清楚受灾的情况,是重是缓,之前去勘察灾情的官员一去无回,不知是被困山区还是被黄土掩埋了。

    寇骁也顾不上追究官员的渎职之罪,抓着县令、县丞和几个掌权的官员一起下乡,走了两天还在这山里转圈,偏偏大雨不停地下,到处道路被阻,他们寸步难行。

    县令是个矮墩墩的胖子,浑身湿透了,颤抖着跪在寇骁面前,将将军找下官来有何吩咐?

    县衙里有没有熟悉这边地形的人?有的话去叫几个来,这么绕下去什么时候能到目的地。

    有的有的,下官的随从就是南阳镇的,下官这就把人叫来。

    寇骁气得踹了他一脚,有向导不早说,你是嫌喝的雨水还不够多是吗?

    不不,下下官只是不不敢。寇将军没问话,他一直都躲在队伍的最后方,哪敢冒出头提意见,这位可是杀人不眨眼的主啊。

    打从寇骁一脚踏进县衙开始,县令就觉得自己脑袋不保,迟早要被咔嚓了,这种心理状态下,他更是不敢出现在寇骁面前了。

    随从就在他身后,听到自己的名字赶紧上前,寇骁只问:这里去南阳镇还有其他路吗?

    回将军,三条路都试过了,不通,小人也不知还有无其他道路。

    见他还算镇定,寇骁命他站起来指个方向,南阳在这个位置的哪边?既然没路那就开辟条新路出来。

    这树林里入眼的全是树,根本无法辨别方向,随从摇头说:小人也不知,只知南阳在上杭的西边。

    寇骁擅长军阵,对方位很敏感,把最后一口米饼塞进嘴里,拍了拍手手。再休息一刻钟,然后全员出发,入夜前必须走出这座大山。这时候,他分外想念水泥路,就算被掩埋了一段,好歹容易找到另外一段,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连路都找不到。

    一刻钟后,队伍沿着寇骁指明的方向前进,遇树砍树,遇河过河,大家交替着在前头开路,总算在天黑前摸下了山。

    山下有一条小道,眺望远处还有炊烟,寇骁回头望着这条路的两端,问那随从:走哪边?

    随从不太确定地说:这个地方小人以前没有来过。

    赵刚拍了他一巴掌,你小子不是南阳镇的人吗?怎么一问三不知。

    将军明鉴,小人十岁就到县城讨生活了,多年未曾归乡,因此记得不是很清楚。

    赵刚嘀咕了一句:难怪听说南阳镇全没了,也没见你伤心难过,你在镇上可还有亲朋好友?

    随从摇摇头,又说:南阳镇四面环山,若真被山泥掩埋,可能很难找到出路。

    寇骁不敢耽搁时间,领着人继续往西,从距离判断,他们走上一天绝对不可能到不了,如果没看到就返回往另外一个方向走。



    第88章

    这时候没有完整的地图,每个乡镇在哪不熟悉的人根本说不清楚,很多乡镇只是一个名字,大概的方位,县令一辈子都未必会去一次,几个常年在乡下跑的官员都被派出去没有回来,寇骁也是两眼一抹黑,抓瞎。

    好在他的判断没有出错,走了两个时辰后,他们遇到了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子,村子的一半良田被泥石覆盖了,好在村民安然无恙。

    从村民口中,寇骁得知南阳镇就在附近,并且那一条泥石河流很可能就是从南阳镇的方向流过来的。

    寇骁无法从泥石流上直接走过去,只能从旁边的山腰边开路边往前走,夜幕降临,雨已经停了,但乌云盖顶没有一点星光和月光,四周除了安静还是安静。

    火把还没燃烧多久就熄灭了,寇骁不得不下令:停下,各自找地方休息,天亮了再走。

    这一夜大家都没有睡好,谁也不知道底下那条泥石流下是否埋着尸体,也不知前路是怎样,他们是否还能看到一个完好无损的镇子。

    天还没亮,寇骁睁开眼睛,睡意荡然无存,便把县令那名随从喊来问话:南阳镇周边的村子多吗?

    距离近的有几个,再远些的都是些很小的村子,与昨夜路过那个相似,大村子几乎都在镇的周边。

    这可真不是个好消息,赵刚与寇家军陆续醒了,有人找了干枯的树叶来生火,被雨淋过的枯叶冒出大股大股的浓烟,呛的其余人也醒了。

    天渐渐亮了,但没有阳光,寇骁用水沟里的水洗了把脸,从怀里掏出一本册子翻看起来,这是李煦亲手写的物资清单,用鹅毛笔写的,笔迹有些潦草,看得出来,李煦用鹅毛笔比用毛笔顺畅,这是寇骁无法理解的事情。

    他身边只有这个是李煦用过的东西,藏在怀里时不时看一看,以解相思之苦,早知道这趟赈灾之路这么艰难,他应该问李煦讨要几样贴身小对象来,就不知道会不会再挨几拳头。

    想起李煦朝他挥拳头的样子,寇骁莫名觉得那也是一种幸福,这种连面都见不到的日子才是煎熬。

    第137章 微服私访

    除了上杭县,其余地方可有灾情报来?李煦问纪韩宇,这才是他今天来找纪韩宇的主要目的。

    每个月总免不了有些地方闹灾,有时候是洪涝,有时候是冰雹,有时候甚至是猛兽下山,光是上个月就有十几起这样的事情,您如果问的是大雨导致的,除了上杭,其余都是洪水淹掉部分农田,并未造成人员伤亡,这样的灾情郡守府只会下达公文慰问,不会给与补助。

    李煦点点头,思绪不知跑去了何方,半晌才说:寇将军来信了,两日前才抵达上杭县,灾情不明,估计他下一步就是去灾区了,他一路过去都有遇到道路被掩埋的现象,本王担心周边还有灾情未明了的地方。

    这是个消息闭塞的年代,不少村子与世隔绝,也许消失了许久才会被外人知道,李煦拥有这身份,就见不得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他当即决定,本王要亲自去看看,闽州这边的事情你多看顾着点,尤其是几家工厂那边,派衙役轮班值守,如果有人敢捣乱,先拿下再说。

    王爷不可。纪韩宇坚决反对:您怎敢亲身犯险?就算要去查看灾情,也该由郡守府的官员去,下官也可以亲自带人走一趟,您万万不可。

    别说了,本王原本就有意多到各处走走,借此机会去西南看看,任何政策都应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坐在府中是无法了解真正的民情的,将来有机会你确实也该到处去看看,但不是现在。

    纪韩宇依旧不同意,听说那边的官员已经失踪了几个,灾区情况不明,危险万分,您千金之体万万不可去冒险,您要是放心不下其他人,可以派心腹之人去查探,一来一回半月足以。

    李煦强硬地说:本王决定的事不会轻易改变,何况本王不是征求你的意见,而是通知你,记住,有事可以找雷鸣,也可以去找姜秋明,这二人可信。

    纪韩宇焦躁地在原地转圈,担忧地看着李煦,王爷,您就不想想,您和寇将军一同离开,万一失联,这南越该乱成什么样子?靠下官肯定是撑不住局势的。

    还有七千寇家军看守大本营,东南还有一千水师一千盐工,都是战斗力,再不济,先躲一躲,等本王或者寇将军回来,更何况,只有本王离开,那些想暗中操作的人才会大胆地露出马脚来。

    纪韩宇坚决反对,您不能拿自己安危做赌,您怀疑谁让人查便是,何必以身犯险?

    李煦慢悠悠地喝完一杯茶,甩袖离开了,纪韩宇追出去几步就退了回来,顺王一旦离开闽州城,他身上的担子就重了,万事都要安排,既然改变不了顺王的决定,只能尽力保障后方安稳了。

    出了郡守府,李煦坐上回府的马车,贺遵钻了进来,浑身泛着冷气坐在李煦对面。

    李煦笑着问他:怎么了,你也反对本王出巡吗?

    贺遵摘下面具,脸上的伤痕经过大半年的调理已经好上许多了,只是不会一眼把人吓坏。

    他沉声问:王爷是因为担心寇将军的安危才固执地要去巡查吧。

    怎么可能?李煦皱起眉头,反驳:寇骁是去赈灾,而本王只是想暗中去查访,了解实情。

    属下以为纪大人说的很对,您完全可以派信得过的人去,您要是想离开闽州好让王永连露出马脚,也没必要去西南,属下可以护送您去漳宜盐田,刘树半个月来一封信,叮嘱属下要多在您面前提一提他,免得您忘了他。

    李煦无语地看着他,那你之前怎么没提?

    因为属下知道您不会忘,刘树纯属自寻烦恼,他从小就这样,属下已经习惯了。

    李煦不是原主,和他们没有青梅竹马的感情,但他能想象得出这样的感情有多深厚,如果他们知道原主已经不在人世,会如何呢?

    李煦上辈子也没几个交心的朋友,这辈子更难了,你想和人家交朋友,人家只想为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层次不同,连朋友都没得做。

    回府后,李煦让吴进去收拾行李,然后去看了小公主,自从换了新夫子,小公主每天上课都跟玩乐似的,一个半大小子带着一群丫头片子,什么好玩玩什么,据说最近在学制作弓弩,等做好了还要学射箭。

    原本有几户管家也想送闺女来陪小公主读书,结果知道她们每日的课程后,再也没提过这个话题了,就连原先陪着小公主的伴读也走了两个。

    外头甚至有流言说,顺王要想把小公主培养成继承人,文能提笔写诗、武能提枪上阵的那种,李煦想过,如果他这辈子不结婚的话,还真可以考虑考虑,就是不知道小公主喜不喜欢做个女王爷。

    在门外刚站定,小公主就看到父王了,手里拿着装到一半的弓弩跑出来,父王,快看,今日姝儿就可以把弓弩做好了。

    很棒。李煦摸了摸她的脑袋,瞥了眼做的有些粗糙的弓弩,但一个孩童能做到这个地步,实在出乎他的意料。

    等这个做好,姝儿就跟着夫子学射箭,夫子说了,这种弓弩轻便,只要能瞄准目标就能射中,估摸着两日就能学会,寇叔叔还答应给姝儿一匹小马驹,到时候姝儿就能骑马射箭了。

    小公主兴奋的两眼放光,李煦突然问道:姝儿喜欢读书习字,还是更喜欢骑马射箭?

    都喜欢吧,姝儿还喜欢弹琴,喜欢绣花,喜欢踢毽子,喜欢蹴鞠,喜欢好多好多东西,父王,来到南越以后,没有了皇宫的森严规矩,姝儿觉得日子过的很开心,姝儿不想回京城了。

    李煦看得出来她过的很顺心,鲜少有哭闹烦闷的时候,这样就好,不想回就不回了,南越就是我们的家,父王有事要出门几天,你乖乖在家别乱跑知道吗?

    李煦不是第一次出远门,小公主还是依赖地抱着他撒娇说:那您几天回来呀,姝儿会想您的。

    不确定,十天半个月吧。李煦倒是想把女儿带在身边,家里没有大人他也不放心,但这趟出门他不准备带护卫队,小公主跟着他肯定要吃苦的。

    小公主抱着李煦的腰摇了摇,不能带姝儿一起去吗?

    不能,路上太累了,父王舍不得你吃苦,等忙完了这阵子,父王带你去海边玩。

    太好了。小公主兴奋地跳起来,夫子与我们讲过,在海边挖沙可好玩了,还能捡贝壳挖螃蟹。

    行,到时候带你去,想玩什么都可以。李煦看着越发放飞自我的女儿,内心有点对原主的愧疚,好好的皇家公主都快被他养成野孩子了,不知道原主知道了会不会后悔死得太早。

    咱们可以去刘公公那边玩吗?他给姝儿寄了许多好玩的东西来,那些贝壳可漂亮了,放在耳边还能听到大海的声音。

    没问题,再顺便把小刘接回来,他都归心似箭了吧。论刷存在感,真没人比刘树强,上回运了一船水果回来,后来又陆陆续续送了好些来,海产品更是没断过,一个月送好几次,所以家里的干货都快堆积如山了。

    ******

    第二天天微凉,一辆外形普通的马车就出了城,驾车的是个三十几岁的男人,背微驼,守城门的士兵都认得他。

    嘿,老七,今日怎么这么早出城?

    替王爷办点事去,你们可要检查车辆?

    不必不必,谁不知道你是替王爷跑腿办事的,快去吧,看这天气,今日还会下雨。

    好嘞,改日请你们喝酒。

    行啊,现在发达了还不忘乡邻,早知道以前对你好一点。一群士兵善意地笑了起来,老七也不介意,打了个响鞭,赶着马车出城了。

    马车驶出城后行至城外十里处停下来,过了片刻,三辆同样的马车往不同的方向驶去,驾车的人穿着一样的衣裳,头戴斗笠,身披雨衣,只露出一截下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