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俄巴底亚,迈克尔更受刘卫民重视,对他也给予了足够的尊重,给了他一间独立房舍。
学堂第一日开讲,竟然不是自己最期望的学生,而是一帮将来需要传道受业的“老师”,也算是够悲催的,更加悲催的,这些未来灵魂师只能是些一二十岁的小宦官。
按照后世开学典礼形式,所有人全都站在操场,其实就是后院原本的花园,被他三下五除二全给平了,成了光秃秃的操场。
操场上没有太多建筑,唯一有的只是一个大些的木台,旁边有个搂腰粗的巨木,上面飘荡着一面巨大龙旗。
一干未来老师都站在台下,没一人开口交头接耳,所有人都知道自己面对的是谁。
刘卫民缓缓登上木台,朱徽妍、朱徽倩、刘英儿三女也一一登上了木台。
看着台下五十四名“老师”,感受跟在身后三女紧张心情,心下又是一阵无奈叹息,大明皇家学堂竟然只有一大三小四名老师。
可这就是无奈的现实。
深深吸了口气,刘卫民大步站在台前,看着被净军管教了几日的学生,看着排列整齐的少年,不由笑了。
“本驸马是谁,脾性如何,你们一清二楚。”
“本驸马也不欺瞒,原本就是想着用些大儒、宿儒来传道受业,一开始就没想着了你们。”
“可惜……”
“现实很残酷!”
刘卫民指向看不到的学堂大门处。
“咱们这个学堂是‘皇家学堂’,匾额是神宗陛下病重之时亲手所做!”
“但是,如此尊贵无比的学堂,门联却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字。”
“本驸马不怕丢人,也不怕你们笑话,为了这八个字,宁德公主埋怨了本驸马好些日。”
“岳麓书院,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白鹿洞书院,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
“应天书院,应天始兴学书院冠华夏,学子频中第俊才擎宋廷。”
“东林书院,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
“可咱们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为何?”
“因为你们——”
“因为本驸马都要好好学习,都要天天向上!”
“因为人家是名流,除了神宗陛下那块匾额,咱们什么都没有!”
“有的只是低头好好学习,有的只是一步一个脚印!”
“所以,咱们就好好学习,咱们就天天向上!”
刘卫民一一看着下面半大孩子,神色极为郑重,他知道,这些孩子未来代表着什么,尽管他们只是半大孩子,只是些半大的宦官,可他们必将开创一个未来。
刘卫民相信,那些不屑一顾狂妄自大之人,一定会为今日所作所为后悔。
或许他培养不出什么名流宿儒,或许他一辈子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些写写画画不入流书生,但他相信,简体字必将统治未来大明天空,他的杂学也必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历史将证明一切!
第110章 迈克尔的大下巴【第三章】
没有慷慨激昂,也未引起下面一帮半大宦官太大反应,但他对此并不是太过失望。
宦官不同于他人,尤其是出身司礼监一帮小宦官,他们早已被人调教成了听话机器,至少在还未成为大宦官前,他们只是听话机器。
司礼监不只是批红、盖大印,司礼监的老本行就是传道受业,只不过传道受业的对象只是宦官、宫女而已。
这些小宦官能被司礼监看中,专门用来培养书写记录的小宦官,他们都有极为优秀的学习天赋,这也是抓他们来做壮丁的主要原因。
典礼之后,刘卫民也没浪费时间,直接回课堂为他们讲解拼音字母、声调运用,这些都是些幼儿园知识,但初次接受却极为困难,他也没说什么生母韵母,就只是简单教他们如何去读。
教习很简单,剩下的就是大声一遍又一遍朗读,一遍又一遍书写记忆,这些事情朱徽妍、朱徽倩、刘英儿都可以去传授,数月来她们已经越过了这个阶段。
将小竹竿交到小媳妇手里,对一脸涨红的小媳妇多多鼓励几句,自己就一溜烟跑了个没影。
刘卫民也没跑远,而是来到一处偏僻的房子,这处没什么稀奇古怪,而是另一传教士迈克尔居住的地方。
大明传教士早先年就存在,而真正打开局面的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
利玛窦一开始并未在大明传教,而是在莫卧儿传教了三四年,之后才在澳门登陆。大明此时也刚刚平定沿海倭寇,对海禁尤为严厉,百姓也不待见这位万里之外的洋人。
利玛窦在澳门居住了些时间,发现若想打开局面,首先就要融入大明文化,还别说,他还真的成功了,也随后去了南京、北京,结交了不少大明官吏。
因为他的缘故,基督教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尽管教徒不是很多,最大的南京教堂也不过三百来人,但利玛窦病逝后,万历四十四年,南京教案爆发,几乎将所有教徒、教士全部逮捕驱逐,大批传教士也被驱逐到了澳门。
说是大批,其实整个大明的传教士也就二三十人,若没发生了此事,刘卫民或许还能知道些,若知道北京城也有教堂,他早就跑去看看了,直到见到两个悲催的西洋传教士,才知道有这么回事,当然了,北京城的教堂也被贴了封条,被万历帝没收了。
说起大明传教士,就不得不提起他们为何不远万里前来大明,原因或许有许多,但直接原因却是西方教派之争,也就不得不提起一个极为强悍的家族——哈布斯堡家族。
公元293年,罗马帝国皇帝戴克里先采行四帝共治制,即戴克里先、马克西米安、伽列里乌斯、君士坦提乌斯一世四人共同治理罗马帝国。
戴克里先和马克西米安退位后,君士坦提乌斯一世在西部、伽列里乌斯在东部,他们各自继承了皇帝,即东西罗马,与此同时又增加了塞维鲁斯和蛮族人马克西米努斯,同样四个皇帝。
西罗马皇帝君士坦提乌斯一世死后,他的儿子居士坦丁想就任皇帝,但东罗马皇帝伽列里乌斯不承认,只承认他是“凯撒”,坚持让塞维鲁斯做西罗马皇帝,与此同时,另一位,也就是退位了马克西米安儿子马克森提乌斯想让退了位的父亲重新登位,于是战争开始了。
这场战争打了百十年,最终居士坦丁成了唯一的罗马皇帝,并从罗马迁都拜占庭(君士坦丁堡),东罗马也就成了拜占庭帝国。
西罗马帝国在乱斗过程中起起复复,最后被蛮族摧毁不复存在,之后是墨洛温家族建立墨洛温王朝,在之后是加洛林家族建立的加洛林王朝(法兰克王国),而加洛林王朝查理被罗马教皇加冕,成为查理曼大帝,成为西罗马覆灭后三百年来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西罗马大帝。
加洛林查理曼大帝死后,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即东、西、中三个法兰克王国,相互间更是争斗不断。
内斗争夺尤为激烈,也造成了霍享斯陶芬家族的兴起。
霍享斯陶芬家族腓特烈一世、二世时期,一个不起眼的家族悄悄兴起,也就是著名的哈布斯堡家族。
七世纪时,在丕平二世建立新法兰克王国时,伊提珂尼迪斯家族获得阿尔萨斯,该家族成为阿尔萨斯公爵,随后一百年该家族实力迅速扩张,但八世纪查理?马特成为法兰克宫相后,认为法兰克王国不应该让名下诸侯轻易继承上代爵位,至少也得上供啥的,结果造成王国诸侯不满,战后,伊提珂尼迪斯家族战败,只得低头臣服。
随后发生阿拉伯人侵入,伊提珂尼迪斯家族男丁全部阵亡,仅剩下女儿阿尔曼格达斯。该家族也一分为三,其中就有哈布斯堡家族的前身布莱特高家族。
在随后两三个世纪的发展,布莱特高家族主人吉特拉姆逐渐夺回原伊提珂尼迪斯家族领地,但随后被奥托大帝处死,其兰德林?布莱特高远走他乡避开灾祸,长子维尔纳从了神职,任主教,次子拉德波特也就是哈布斯堡家族创始人,建造了鹰堡(哈布斯堡)。
之后两三百年,哈布斯堡家族一直未离开森州(瑞士),也成为了森州四大家族之一,即基尔堡家族、策林根家族、萨伏伊家族和哈布斯堡家族。
哈布斯堡若无意外,基本上不大可能成为后来强大家族,仅仅只是因为一个意外的女人,让这个家族不再平凡,而这个女人就是策林根家族的安娜。
十世纪时,奥托大帝执政时,策林根与哈布斯堡前身布莱特高家族一样悲催,布莱特高家主被奥托大帝砍了脑袋,而策林根答应好好的施瓦本公国却捞不到,最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为了补偿策林根家族,将布雷斯哥特家族的领地给了策林根家族,也由此有了公爵之名,凭借这个公爵名头,策林根还差点成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国王,因为策林根家族放弃争夺,神圣罗马帝国由霍亨斯陶芬家族的菲利普继承,再次作为补偿,又给了策林根家族大片土地。
只是很可惜,策林根家族到了安娜这一代,因为安娜并无兄弟存在,父亲死后,策林根家族也彻底瓦解,但安娜却继承了一部分策林根家族土地。
这还不是意外,最意外的是父亲死后没三个月,安娜竟然生了个男孩,而这个男孩也成了策林根家族爵位唯一继承人,也就是真正让哈布斯堡成为世界霸主的鲁道夫一世!
自此后六百年,哈布斯堡家族先后拥有国王称号有奥地利、匈牙利、波西米亚、西班牙、葡萄牙、墨西哥、意大利,公、伯爵更是一堆。
到了明朝万历时期,西班牙是世界霸主,野心勃勃哈布斯堡家族腓力二世对外极为强硬,他试图建立一个大天主教帝国,对新兴的新教极力打压,妻子英格兰女王玛丽一世病逝后,同情新教的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登位,腓力二世求亲未果,组建无敌舰队远征英格兰,此次远征却大败而归,自此西班牙逐渐衰落。
腓力二世在位期间多次用兵,致使财力匮乏,故而才大力开拓海外殖民地,与此同时,天主教也期望开拓更多信仰之地,以应对逐渐兴起的新教,甚至随后爆发了三十年新旧教派战争。
新旧教派的激烈争斗,战争带来的财政不足,都促使西方各国竭力开拓海外殖民地,竭力争夺信仰资源,这一切本无与刘卫民没一毛关系,他也不清楚这些事情,仅仅只是捡了个快饿死的大下巴而已,这一切就与他有了那么一丝似有似无的关系了。
刘卫民推开房门,屋内之人竟然丝毫未曾察觉,依然低头趴在桌上写写画画。
“迈克尔,怎么样了?”
刘卫民轻轻拍了拍迈克尔的肩膀,迈克尔才有了察觉,忙要起身,一双大手却按在了他的肩上。
“不用这么客气。”
刘卫民低头看着桌面上纸张,正是一张战舰图纸,线条极为复杂,要比自己大舅哥弄的还要复杂的多。
“大人,已经差不多了,最多再过两日即可完成。”
听着他的话语有些怪腔怪掉,对此刘卫民也毫不在意,但对他说出的话语却很满意。
“迈克尔,我知道,你们能不远万里前来,不仅仅是因为对上帝虔诚信仰,同时你们也是天主教顶尖的精英人才,掌握了不少天文地理,甚至对机械也多有涉猎,但……但你们应该不会学习造船才对,这些知识至少也要精研好些年才成,而且还需要正儿八经的传统教育。”
刘卫民很有些不解,造船可以说是这个世界顶级科技了,里面运用的知识很多,不仅仅机械,还有天文地理、风向……看着面前直尺、三角板、圆规、量角器,看着密集让人头晕眼花的线条,如此设计本领,传教士应该不能掌握才对。
西方教育与东方不同,西方教育主要是教会,以及宫廷教育,而东方则是从下至上,至少也会有乡学、县学,更别提无数村里面的私塾了。
在教育方面,刘卫民绝对相信,西方远不如东方更加容易得到教育的机会,只不过双方教育重点不同。
第111章 来自大明驸马的诱惑【第一章】
刘卫民一脸疑惑看着眼前大下巴,迈克尔却沉默良久也不开口解释。
“算了算了,不想说就算了,本驸马也不强求。”
刘卫民又想了想,说道:“迈克尔,有没有兴趣帮本驸马造船?或是帮本驸马训练些海船?”
“大人,迈克尔只是个意大利人。”迈克尔一脸怪异。
“本驸马知道你是西方传教士,可那又如何?只要你愿意,本驸马可以让你造船,甚至让你统领百十艘大船纵横大洋也不一定。”
“啊?”
迈克尔大惊。
刘卫民不经意眉头一抬,双手重重一拍他的双肩,手指指向上下三层战舰,笑道:“如此战舰想来是不错的,之前陛下也曾设计了一艘,是以我大明宝船改建的,与这三层炮舰差不多,但比这个要大,是五桅大舰。”
“当然了,中西造船相差颇大,你们西方人能造出这种炮船,我们大明同样也可以,双方也必定有各自的优缺点,现在……”
刘卫民指了指迈克尔面前的战船图纸,笑道:“你将此等图纸交给了本驸马,难道就不想见识见识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