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北魏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北魏末年- 第2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毕竟没有威胁的兄弟,才是好兄弟。
  与此同时,漠北之地,对于突厥来说局势已经到了最紧迫的时候。
  此前阿史那土门求婚于柔然,却被阿那瓌遣使羞辱,气愤之下杀死柔然使者,与其公然决裂。
  之后派遣其女南下与高澄完婚,又因求亲于高澄之女,被高澄借题发挥断绝关系。
  对于阿史那土门来说,若与柔然战事迁延日久,北齐必然出兵干涉,这才有了引弦不发,等待时机,以求对柔然一击毙命。
  然而战机哪是那般容易觅得,阿史那土门遣使柔然,直言要东行,往柔然王庭为先前杀使的行为请罪。
  却被阿那瓌拒绝,他很清楚突厥一旦获准东行,来的可不是阿史那土门一人,而是倾族之兵。
  九年前,自己损兵折将灭亡高车,可获利最大的却是吞并高车国六万余帐的突厥,让阿史那土门崛起于金山,阿那瓌一想到这便来气,这也是此前他恼羞成怒遣使斥责阿史那土门的原因。
  高车亡国,对于柔然与突厥来说,实力一降一升,这也在客观上阻止了阿那瓌对新兴的突厥政权用兵,但好在自己有个好女婿,现在要叫孙女婿了。
  阿那瓌听闻高澄与突厥悔婚、驱逐突厥使者,更是喜得合不拢嘴。
  阿史那土门为了等待战机故而迟迟不发兵,阿那瓌也在翘首期盼高澄从南方战事抽身,与自己合攻突厥。
  高澄在去年十月二十七日回归洛阳,但洛阳与柔然王庭距离甚远,阿那瓌直到今日才得知具体消息,立即派遣使者南下,要与北齐商讨夹击突厥一事。
  阿史那土门听得风声,更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长了,使者一个来回,大约四五个月时间,他必须在北齐正式出兵之前,与阿那瓌决胜,胜者将据有整个漠北霸权,败者注定身死族灭。
  哪怕是草原游牧民族,也得进行充分的战前准备,阿史那土门甚至在暗地里发布了全族动员的命令,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也没有必要再去保留实力,成与败,不过是一锤子买卖。
  与之相对应的,阿那瓌自以为有北齐为倚仗,在心态上,与破釜沉舟的阿史那土门想去甚远,更别提是战前准备。
  嘿!柔然与北齐联手,打一个小小的突厥,怎么输。
  当柔然使者来到洛阳,向高澄提出要联合夹击突厥的时候,阿那瓌眼中的好姻亲高澄却犹豫了。
  在高澄的如意算盘里,得是柔然与突厥打得两败俱伤,他才好坐收渔翁之地,以极小的代价,收获丰厚回报。
  至于劳师动众发兵漠北,与突厥打一场恶战,高澄心里一万个不愿意,或许在他看来,便宜占少了,那就是吃亏。
  昭德三年(550年)三月十八日,柔然使者还在洛阳与高澄软磨硬泡的时候,突厥动员全族丁壮十余万,直扑柔然王庭。
  高澄之所以有闲心与柔然使者打太极,是因为他的记忆告诉他,突厥是与公元551年正月出兵,却不曾想到自己一系列操作刺激到了阿史那土门,使他不愿再等北齐从南征之中缓过劲来。
  连续两年打了两场大战,哪怕夺取淮南一役多有收获,但攻占江汉平原显然就没有这样的好事了,无论是给将士派赏,还是为民夫发放工钱,北齐国库必然是出多进少,而此前的战事也影响到了江汉平原的粮食收成,许多人嗷嗷待哺等着国家赈济。


第四百零一章 六镇
  也不能说高澄期盼柔然与突厥两败俱伤,自己渔翁得利属于异想天开。
  在他看来,自己这么多年始终在阿那瓌面前给阿史那土门上眼药,譬如四年前向柔然通报突厥与高车残部合流,以及后续透露突厥遣使与自己盟好等。
  在阿那瓌有所警觉的情况下,高澄认为草原霸权之争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落幕,突厥哪怕吞下了那六万帐,硬实力依旧不如漠北老牌霸主柔然。
  柔然再是草原霸主之耻,总不至于速败吧。
  然而高澄不知道的是,阿那瓌对北齐出兵胸有成竹,特意带了大部分的王庭军队赶往怀荒镇,等待与高澄会师。
  自25年前,阿那瓌出兵十万为北魏平定六镇起义,焚毁北疆六镇以后,无论北魏、东魏、北齐都未再对六镇之地上心。
  一来是六镇军民尽数南迁,六镇故地渺无人烟,再让见识过中原繁华的六镇鲜卑重返苦寒之地,便不会有人再念及与高氏两代人的情谊,只怕又会掀起一场六镇叛乱。
  其次则是北魏东西分裂,高欢、高澄父子都以收复关西为第一目标,统一北地后,高澄将逐步蚕食南梁作为国策,便也无暇抽身,恢复对六镇故地的实际管辖。
  当然,说一千道一万,还在与对六镇故地,高澄实在有心无力,把民众安排在关陇之地居住,那叫迁徙,可若是把民众迁至北疆,则叫发配。
  事实上,就算不考虑民众得知要去往北疆的逆反心理,对于一心囊括四海的高澄来说,每一分钱都得花在刀刃上,不愿国库继续为北疆输血,也是他对六镇故地放任不管的原因之一。
  六镇之地物产贫瘠,在北魏年间就是国库的一个放血槽,全靠朝廷输送物资。
  早年间有拱卫国都平城(山西大同)的功能,咬咬牙,便也持续为其输血,等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平城地位直线下降,而拱卫平城的六镇亦变得可有可无,朝廷便不再愿意供养六镇,导致六镇军民生活窘迫,便是一切矛盾的根源。
  高澄不愿意在南方未定的情况下,费心费力重新恢复对北疆六镇的统治,再每年花费大量钱粮,供养新六镇之民。
  这并不代表高澄放弃了北疆,穷则搁置争议,达则自古以来嘛,北齐承袭北魏,这六镇故地自古以来可不就是北齐领土,等平定南方,再来解决与柔然的领土争端。
  但若说北齐对六镇全无管辖,也不尽然,至少在北魏孝明帝时期,为了安抚叛军,曾下令改镇为州,赋予六镇军民一切正常人的权利。
  北魏末期,北疆当然不止有六镇,严格来说应该是八镇,《魏书》记载:
  ‘肃宗以沃野、怀朔、薄骨律、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御夷诸镇并改为州,其郡县戍名令准古城邑。’
  只不过这一诏令最终只落实在了顽强抵御叛军的怀朔、武川二镇之民头上。
  孝明帝下令,改怀朔为朔州,下辖大安、广宁、太平、附化四郡,而武川镇则更改为神武郡,亦归朔州管辖。
  在怀朔改为朔州时,北魏其实已经有了一个朔州,治所在旧都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下辖盛乐、云中、建安、真兴四郡,由于不可能出现两州同叫一个名字,于是原有的朔州被更名为云州。
  斛律金所任六州大都督,其全称本为六州流民大都督,初始并未指统御六州之地,只是负责管辖在晋阳的六镇军士家属,待高澄掌权后,六镇鲜卑南迁,失去了管辖六镇流民的权力,便也被在官名上拿掉了流民二字,成了六州大都督。
  六州即朔州、云州、恒州、显州、蔚州、恒州,六州并不代表六镇,除了朔州是由怀朔、武川二镇合并而来,只有蔚州孝庄帝永安年间由怀荒、御夷二镇所置。
  只不过后续发现维系在蔚州统治的成本过高,当时高氏与柔然并未联姻,不仅要国库要输血养民,更要派兵驻防,于是,公元535年,高欢将蔚州改设在山西,治所位于今山西平遥县西北,民众尽数西迁,事实上放弃了怀荒、御夷二镇。
  怀荒、御夷等地则被柔然牧民所侵占,这便是北齐与柔然领土争端的由头,也是为何阿那瓌能引军屯驻怀荒镇故地的原因。
  阿史那土门进军奔袭柔然王庭的途中,得知阿那瓌领大军南下,王庭只有其长子庵罗辰领万余人驻守,称得上是空虚,更是喜不自胜。
  但他并未全军直扑柔然王庭,阿史那土门很清楚,若不能消灭阿那瓌所领的主力部队,单单只是攻破王庭,掳掠妇孺,面对回师的柔然大军,胜负犹未可知。
  于是召集诸子与部族将领们商议后,一番激烈商讨后,阿史那土门听从次子阿史那俟斤的建议,采取分兵佯攻王庭,主力设伏的策略,分派万人归入阿史那俟斤麾下,随他继续往王庭进发,自己则在怀荒与柔然距离最短的道路上,寻找伏击地点。
  阿史那俟斤原名燕都,因其长期担任俟斤一职,故而更多被以阿史那俟斤相称。
  早年间,俟斤是部族首领的称谓,但鲜卑、柔然以来,则成了官名,比之尚书。
  突厥部落名义上的继承人是阿史那土门长子阿史那科罗,但因为阿史那俟斤性格刚猛凶暴,英勇善战,且足智多谋,广受部民敬仰,可以说是严重威胁到了阿史那科罗的继承人地位。
  只不过与北齐不同,突厥正面临与柔然人争夺草原霸权的紧要时刻,一旦失败,便是身死族灭的下场,自然能够摒弃前嫌、携手御敌,而不是勾心斗角,在这时候还去互扯后腿。
  一个政权的兴起,无论是草原民族还是中原王朝,原因多种多样,但其共性在于创业团体勠力同心。
  在高澄与阿那瓌都未有所察觉之下,突厥已经露出了他的獠牙,冲向昔日的主人。


第四百零二章 疑兵
  后世有人误解,认为突厥部落属于白色人种,这样的说法并不符合事实。
  诚然,五世纪中叶,阿史那氏成为柔然锻铁时,族中八百帐皆为白色人种。
  然而百余年的时间里,突厥由八百帐发展至十余万帐,却是依靠不断与周边敕勒部落融合。
  四年前能够吞并高车敕勒余部,也是凭借某种意义上的同根同源,毕竟突厥部落主体民族实际却是敕勒族。
  而以少御众,联姻自然是不二法门,不止底层,更兼上层人士,而敕勒属于黄色人种,人数较少的突厥人融合了大量敕勒人,百余年的联姻,突厥人的体貌特征也从白种人演变成黄白混种。
  许多突厥贵人,单从外观上来看,黄色人种的特征更胜于白色人种。
  阿史那俟斤却生得与众不同,其人面宽肤红,双目亮如琉璃。
  自古便有相貌迥异于常人者,能成大事的说法,显然突厥部落中也有许多人对此深信不疑,多有人因此追随于他。
  而阿史那俟斤也没有辜负众望,突厥的崛起注定要与周边部落争夺牧场,在日常冲突中,英勇善战又多谋略的阿史那俟斤用一场场胜利,向众人证明了他才是阿史那土门最出色的儿子。
  阿史那土门将袭扰柔然王庭的任务交付于他,亦能看出信重。
  攻打柔然王庭是个技术活,既不能速下,真要轻易打垮庵罗辰的万余守军,阿那瓌心知驰援无望,便也不会匆忙上路。
  也必须给足压力,迫使庵罗辰催促阿那瓌回援。
  这中间的度,则需要阿史那俟斤自己把握。
  昭德三年(550年)四月二十日,阿史那俟斤突袭柔然王庭,初始庵罗辰麾下守军准备不足,被打得节节败退,却不知为何,突厥攻势放缓,给了柔然可趁之机,庵罗辰迅速集结部众,并号召王庭剩余丁壮,得兵三万,将突厥打退。
  然而危机并未过去,阿史那俟斤所部万人似乎只是先锋部队,其驻地身后总有烟尘扬起,似乎不断有后续增援。
  庵罗辰不敢大意,毕竟王庭有大量妇孺,皆是军士家属,若丢了王庭,他根本交不了差,更别想着继承汗位了。
  被阿史那俟斤所做出的援兵假象所蒙蔽的庵罗辰立即遣使往怀荒镇报信,眼看阿史那俟斤搭设的帐篷越来越多,由初始只可容纳一万士卒,到如今可以安置五万将士,庵罗辰去信的措辞也越来越急切。
  也就是庵罗辰不敢轻易冒险,否则只要领兵出王庭与阿史那俟斤交战,便能发现容纳五万将士的帐篷实则多为空置,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
  且说怀荒,虽说柔然使者在三月十八就抵达了洛阳,迟迟不见消息,但阿那瓌并不着急,以洛阳与怀荒之间的距离,赶路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更别提这么大的事,高澄怎么也要跟朝臣商议一番。
  自从高澄明确拒绝与突厥的联合,站队柔然以后,哪怕梁人从未蒙面,但阿那瓌看这个孙女婿,是越看越顺眼,越看越喜欢。
  然而时间进入五月上旬,阿那瓌接连收到两条坏消息,其一是派往洛阳的柔然使者眼见高澄心意已决,无奈派人回报,转述高澄之言,大齐方才经历大战,军民疲惫,国库匮乏,希望柔然能保持克制,待休养一段时间再与柔然联合出兵。
  高澄所谓军民疲惫、国库匮乏,纯粹就是欺负阿那瓌不知北齐实情。
  毕竟高澄利用足陌钱打劫南梁一事少有人知,有淮南剩余少部分足陌钱与江汉足陌钱熔铸昭德通宝的明证,在外人看来,连续两年打了两场大战,所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