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骑- 第7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切迪徐徐道:“也或许他们根本就没带。”
  虽然是小帐,但营帐接连相依,排将开去,到齐了竟然有两万帐,气象森严,而且是开放式布列,栅栏也不竖一个,显得霸气十足。
  明军又增兵了……
  一个奥斯曼将领怒道:“明军这是看死了咱们,不敢去进攻他们的营寨吗?”
  他说的是气话,但切迪心里在想:“以当前局势而论,万万不可出城。”
  出城袭营必须是精锐部队,切迪的精锐部队每天都在消耗,若是冒险出城袭击,一旦被这样的强军咬住,对方大军一起拥上,就能将他出城袭击的精锐吃掉,自然还是背靠城防作战更有胜算。
  切迪强笑,与诸将说:“看来明天,又有一场恶战了。”
  但是这话,仿佛被明军听见了,马灿根本就没等第二天,当天晚上,休息过吃饱饭后就下令攻城!
  “夜战?”
  “夜战!
  明军拿着一支支的火把,数万火把点得犹如条条火龙,张牙舞爪地向德黑兰城游来。
  “敌人连夜攻城!”
  “他娘的,当官的不睡觉,还不让下属睡觉啊!”
  辱骂也只是发泄一下心中的不满,对事态完全无补,黑夜之中攻城是很危险的,但相对而言又能让防守方不测深浅。
  条条火蛇从东北蔓延开来,两万多人的明军,夜里再次发动了猛攻。
  三个城门中西门、南门都有几千火把在外头盘旋,慢慢地逼近,却又不进攻,这样的数量,这样的战法,让守军不敢怠慢,慌忙驰援东门,在东门出现的不是数千火把,而是将近将近两万支的火把!
  明军竟然都将兵力投入到东门,而且又不是东门的正方向,而是那个低矮而破旧的东北角,那里以前是德黑兰城曾经的卫星城。
  仗打到这份上,明军对这座城池的虚实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哪怕是在黑夜之中也可以判定从这座城池的哪个角落进攻最有利。
  东北的这个墙角两面受敌,而且城墙缺少西南那样天然的山壁倚靠,只是靠夯土堆石垒砌,更要命的是城墙外围,有一个比城墙略矮的沙土堆,因此显得倾斜,而不是垂直。
  当初切迪进驻德黑兰城,曾说要铲掉这个土堆,加固城墙,然而那时候他的大军意气风发,四出征伐,处于攻势而非守势,因此他实在看不出有这个必要。而现在……这里一直便是攻防的焦点。
  而这里,很显然就是德黑兰城防守最大的缺陷所在,明军就将一大半的兵力全部集中在了这里。
  为了守住这座土堆,切迪不停的将兵力填进去。
  “咯吱。”
  夜里,响起木头与金属刺耳的摩擦声,那对奥斯曼人来说可不是吉祥的声音。
  “支援东门!”
  说话时,已经有数千民壮推动着十几辆攻城车,扛着云梯冲了上来,以盾牌抵挡着城上射下来的投石羽箭,很快又有几百名士兵沿着那土堆往上爬。
  “守住,守住!”
  明军悍勇,无论爬土堆还是爬云梯,都手足并用,一个个叼着刀,红着眼睛往上攀爬。
  夜黑如墨,一眼望去,尽是火把与人头,城下已有不少明军冲到城墙根,不断有人倒下,还活着的人或爬云梯正命,或爬土丘,土丘上尽是碎石头与荆棘,没爬到一半军服已经被勾得稀巴烂,露出了里面的软甲。
  “明军,真有钱呀。”
  切迪有些感慨了起来,有钱到给普通士卒配备软甲,内甲,想杀死一个明军都这样难。
  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再战
  “嗵,嗵,嗵!”
  夜幕下,从东门,西门、南门,都是明军轻炮所发出的声音,从这炮声里,切迪便听出东门只怕不妙,但却分不出兵力来去援救。
  城墙外一箭之地,就是数千明军,虽然还没发动进攻,但不攻之攻有时候却更叫人害怕。
  “明军列在西门、南门的这些人,是精锐还是仆从军?“
  一时间,切迪竟不知如何丝毫。
  或许,明军派出的这些堵在西门,南门的士兵只是疑兵,真正的压力应该都压向了东门那边,可是万一这个猜测不确切,其实也是一支伏兵,一等自己分兵救援就忽然冲上,那事情可就危险了。
  那无数火把就像一条条的锁链一样,锁住了的行动。
  “固守,待援!”
  切迪下令给东门守军打出旗号,虽然未能给东门提供帮助,但他相信忠勇的部下是可以扛住攻击的。
  现在,他也只能相信了。
  缺乏重炮的的明军,攻城器械自然是简陋的,但矛不够锋利,盾也不够坚牢,他的守城兵力也已经捉襟见肘了。
  “嗵,嗵,嗵!”
  “杀啊!”
  时间慢慢地溜到了二更,明军的攻势非但没有随着夜深而撤退,反而加剧了。狂暴的人潮不停地涌来,在火光下攀上云梯。
  哪怕城头守军不停地将云梯推倒,哪怕对那些抢近城头的士兵刀剑其下,也半点减弱不料攻击方的攻势。
  明军将领难道就完全不顾惜他的手下么?
  看来不将下属当人,这种做法并非奥斯曼人所独有啊。
  切迪只能这样想着,安慰自己。
  马灿站在城头,大汗淋漓地指挥着战斗,忽然间他无比想念起兄长来,若是兄长在这里,肩头上的重担应该可以卸下一大半吧。
  可这时他却无可推托,没人来替他指挥这场攻防战,对自己也好,对士兵也好,他都必须负上全责。
  已经不断有伤兵出现在了离他很近的地方,以至于靠着火把的辉映,马灿也能注意到他们的神情,
  马灿发现,有一些人脸上的表情,虽然痛苦却不是害怕,而是不甘,激烈的战斗不容马灿分心,这当会也完全没有仁慈的空隙,唯一应对的方针只有,杀,杀,杀!
  夜风变得越来越大。
  虽然看不见,但从面部的触觉中,马灿感到将有一阵大风沙吹来。
  风沙之中,云梯上与土堆斜坡的明军士兵推挤着,有些人在大喊,有些人甚至在哭,然而哭声中仍然不得不前进。
  城头的刀一排排地砍来,刀刃都砍卷了的话,就换上大棒,棒棒打头,明军军一个个,地被打了下去!
  “嗬嗬,嗬嗬。”
  野兽般的嘶吼并非只有奥斯曼人的士兵独有,处于进攻状态中的明军军也发出了这样低沉而慑人的嘶吼。
  “上!”
  马灿一咬牙,再次增兵。
  嘶吼声中,又有数千人同时冲近,涌了上去。
  这几千人分作几十队,鱼贯冲进,他们身上的战甲更加齐全,他们握盾牌的姿势更加纯熟,他们躲避流矢的身法更加有效,而他们冲上来的速度也更加的快。
  前面的部队已经消耗掉了东门守军相当多的体力,但在这一刻忽然发现他们之前拼命对付的,都只是攻城这道大餐的前菜。
  现在明军才将真正的主菜给端了上来!
  “杀啊!”
  火光没能照亮的沙尘,扑打在所有明军的脸上,大概有两三千的明军借着这个威势,抢登城头,羽箭,铳子阻挡不了他们了,开水也来不及烧滚,对卷了口的刀,对当头而下的大棒,他们也都有对付的办法!
  “杀!”
  终于一个悍勇的明军士兵,竟然在云梯被推倒的一瞬间,跳上了城头!
  “扑通!”
  马灿心头巨震,上去了!
  城上城下,双方的兵将都惊呼了起来,哪怕只是一个人上城,那对防守方心理上的打击也是相当大的。
  “冲啊!”
  后续的明军士兵发了疯,赶紧将云梯架在那个城头的战友的身后,只要这位战友能够挡住几秒钟,就会有第二个人冲上,跟着是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冲上去。
  幸好,这个悍勇的士兵没能在城头维持多久,一支羽箭破空射来,正中他肩头,然而他还不肯下去。
  有个身影猛冲过来,竟然硬生生用肩头将他一顶,竟整个儿顶了下去!
  火光之中,明军男儿们发现城头,不知何时出现了一队女兵,一队蒙着黑纱,穿着黑袍的女兵,而将那明军士兵顶下去的,竟然是一个粗壮的妇女!
  明军士气为之一滞 那个悍勇的明军士兵,没有实现他应有抢登城头第一功的梦想,挣扎着摔了下去。
  “哼哼。”
  功亏一篑,马灿身旁明军将领们大骂起来:“竟让一伙女子打退了?”
  “杀,杀,他娘的,女人都上来了!”
  随着奥斯曼人的女兵登上城墙作战,奥斯曼人的守军士气大振,都都被点燃了愤怒,他们挺直了背脊,榨出身体所有的力量,宁可斗脱了力,也绝不能让女人看不起啊。
  血与汗,风与沙,这时都一举揉在了一起。
  马灿脸色阴沉,用牙缝里挤出一个字:“撤!”
  狂攻一日夜,强大的明军也有些吃不住劲了,在锣鼓声中潮水般退了下去。
  “哼!”
  马灿冷冷一哼,拂袖而去,此刻他突然明白了兄长的那句话,这不是一座城,而是两个民族之间忍耐力的比拼,这是决定未来百年,千年,整个民族兴衰荣辱的战争。
  对这场仗,他感悟的更深了。
  “嗵嗵嗵”
  明军炮火打的更疯狂了,阻止了守军的反击,一具具的尸体堆积在城墙底下,连同伤兵很快被明军拖走,城头亦染上了不少明军将士的鲜血,这一晚双方的损失都不轻。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杀戮的残忍,在攻城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黑夜已经到了尽头,这一场连夜攻城的大战,似乎也将走近尾声。
  “确实是劲旅。”
  帝国坟场,名不虚传。
  马城在远处点头,可惜生不逢时,他挥了挥手:“明日再战。”
  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杂音
  “收兵!”
  将近四更天,明军终于陆续退下,这一波出战的明军几乎都累垮了。
  这时战场经验已经颇为丰富的切迪,望着明军撤退时的从容,知道明军还没有出全力,而他已经连女人都派上去了。
  他脸色铁青,心中浮现出绝望无力之感。
  后方,二十里连营中。
  大战停歇,尸横遍野,一个中年文士模样的人,摇头晃脑道:“今晚才破是题,正经文章,或许明天才会开始!”
  他穿着华贵,一看便知是非常之人,非富即贵
  一句话说完,中年文士身旁数十个青年,为了这个仗打的值不值而吵闹起来。
  “太惨烈了。”
  “值吗?”
  如今的大明政治开明,而且一般来说并不防民之口,只要不是瞎喷胡闹的,大可以畅所欲言。
  各地除了观风使,还有各种报刊,供百姓往上头写东西,这样的风气、设置,让大明的政治前所未有的清明,不知道有多少贪官污吏就是这样被揪了出来,同时也震慑住了许多潜在的贪腐。
  不过,任何东西都是双刃剑,随着民众风气开放而来的,是各种杂音。
  马城的态度是听之,认之,一概不理,他相信大明人的智慧,更相信大明人骨子里的淳朴善良。
  些许杂音只当是耳旁风。
  如今明智已开,大明的路由大明人自己走,难不成几千年的文化底蕴,还能走歪了不成?
  就算是走歪了,民族的底蕴也会慢慢回归正途。
  当然了,若是有人造谣生事,中伤大臣,那可是要吃牢饭的,绝不能出现崇祯朝那种清流当道,指鹿为马的风气。
  “难道,咱们现在还需要打仗吗?”
  中年文士身旁,后生们吵的脸红脖子粗:“这仗,花了多少钱?”
  如今大明的体制是财政分离,马城只管军,不管钱,他的军费都是南北两大总理衙门筹措而来的。
  如今久攻不下,两大总理衙门里也颇有怨言,花钱花的太厉害了。
  “须知,国虽大,好战必亡。”
  中年文士微微一笑,得咧,终于等到这句话了。
  这些后生都是他家族的晚辈,惯坏了,于是他便带出来见见世面,受受教育,果不其然,他这些后辈自幼娇惯,惯坏了,惯坏了呀。
  不只是他家这些后生,这锦绣大明,远在万里之外的江南人,对于明军还不肯放弃对外扩张……显得忧心忡忡。
  读书人的老毛病又犯了。
  虽说西域有点叛乱,可毕竟已经可以走得通,并不影响通商,只要花点钱贿赂当地部族首领便可。
  而贿赂的代价,又可以转嫁入商品之中,尤其是奢侈品,价钱高了也仍然是不愁销路的,只要确保商道安全就可。
  但如果要打仗,那事情可就难说了。
  如果明军可以建立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并实现全面的清明统治,那对商人来说当然是一个天堂一般的时代,然而那个有些遥远,与其寄望于那个,还不如省点力气,少死点人。
  对中小商人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