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骑- 第7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而不论是从商业还是军事的角度考虑,这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为了修成这条贯穿西域中亚的交通大枢纽,大明帝国动用了大批俘虏,也组建,动用了许多工程辎重部队,并且还是军民共建的。
  如今在大明帝国,军民共建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这第一批从河西大营出发,进入天山道的工程部队就是军民混编。除驻扎在河西大营的工兵营,少量西北骑兵之外,剩下的就全是中北亚公司的人。大明帝国新兴的中北亚公司在成立之后,便仗着帝国强大的势力,响应了袁总督,大元帅的号召,迫不及待的投入到重修官道的大工程里来了。
  三月,烟寒刺骨的天山脚下。
  “吁!”
  “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萧条虏尘净,突兀天山孤。”
  “这条官道建成之后,则是恒古未有的之盛世!”
  驼铃声阵阵,一员年轻的将领在山脚下勒住战马,兴致大发 ,与身旁一干骑兵谈笑风生起来了。
  “正是,这破路早该修了!”
  “自盛唐以来,从未有过这样的盛事了。”
  “你倒说的轻松容易,你却不知这天山道上近年来匪盗横生,稍有不慎便是个客死异乡。”
  议论声中,数百骑翻身下马警戒起来了。
  “不可大意,大家伙辛苦一些,警惕着点。”
  那青年将领开始分派兵力,将轮值,侦察,明暗哨布置的井井有条,瞧着颇有些骁勇彪悍。
  “喝,遵令!”
  呼喝声中,数百骑纷纷打马飞出,数百骑分散了开来布置警戒。不久一支庞大的骆驼马队从后方迤逦行来,浩浩荡荡的施工队伍在山脚下,寻了背风处扎营。身穿大红军服的官兵,穿皮袍扎头巾的民壮们忙乱了起来。一时间寂静的天上脚下喧闹起来,骆驼马匹呼哧呼哧的喷着响鼻,人声鼎沸。
  青年骑兵校尉往两侧看了看,肃然道:“这里,这里两侧山脊,多派些人。”
  虽说军民混编的部队人数高达两万,贼众一般不会来袭营,为了安全起见,青年校尉还是派人加强了防御,将两侧的制高点都占领了,明岗暗哨弄了好几重。这青年校尉是什么人呐,高阳人,孙承宗孙老大人的第七孙,孙之杭,大明第三代少壮派里还默默无闻的一位,这也和孙承宗孙老大人的性子有关。
  按说以孙老大人的资历,威望,给他孙子弄个肥缺,优差也不难。偏偏这位老大人性子最是刚直,甚或说有些迂腐,偏偏让他的孙子在军中厮混,要和那些贫寒出身的将领打成一片。孙承宗有十三个孙子,脱颖而出的第七孙,之杭算是其中出类拔萃的,这就是儿孙多的好处了。
  儿孙多,总有那么一两个成才的,便如同这位孙校尉。
  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遇伏
  孙之杭家学渊源,自幼实在祖父的教导下长大,少年时习武艺,入兵学,兵学结业后在西北镇军混迹了几年,如今官拜河西镇军马队少校营官,时年不过二十五岁。年轻人就是血气方刚,如大明多数第三代年轻将领一般,孙之杭满脑子也是要建功立业的。
  大队人马扎下了营盘,十里连营喧闹了起来,各色人等聚在一起生火,造饭,好一派热闹的景象。
  “呸,这些鬼精鬼精的山西人,想低价收购咱的茶叶。”
  “兄台,买卖不成仁义在,何必如此?”
  “咱不怕他,兄台,你这青瓷是官窑,私窑,做价几何?”
  商人逐利,大队人马在天山脚下安营扎寨,随军队行动商人们竟喧闹着做起生意来了,孙之杭便有些脑壳疼。他是来建功立业的,却不是来给这些满身铜臭味的商人当保镖来的,心中便有些不悦。
  “小将军,我家老爷有请。”
  “大人,来碗羊汤!”
  不久,竟有些不长眼的跑过来套近乎,气的孙之杭嘴角直抽,便冷着脸走开了。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孙之杭冷冷叹了一声,瞧着群群山环绕之中白雪皑皑的险峰,胸中却又热血沸腾,这是什么地方,天山。历代中原王朝,边塞诗人挂念了几千年的天山脚下,遥想强汉盛唐能兵临天山,那便是身为军人最高的荣誉了。
  前方三十里外,峡谷。
  峡谷藏兵,一伙天山马匪穿着厚厚的皮袄,包着头巾蒙着脸,藏身于人迹罕至的深山峡谷之中已有多日。要说起来曾经多如牛毛的天山匪,和曾经强盛一时的奥斯曼帝国脱不了干系。
  大约在明前中期,世界上有一个能和当时大明王朝势均力敌的中亚国家,那就是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当时称霸欧亚大陆,甚至把疆域版图蔓延到了非洲,连地中海都是它的内海,堪称超级大国,富得流油。
  奥斯曼帝国的强盛,与当时兴盛的丝绸之路密切相关,这条财富之路给当时的中西亚和欧洲都带来了无尽的商机财富,其中奥斯曼是主要的受益国,原因是奥斯曼有比别国更加优越的条件,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着天然的优势。
  然而老老实实的做生意,哪有抢劫来的快,后来奥斯曼人的贪欲越来越大,便打起了丝绸之路的主意。贪婪的奥斯曼人开始向过往的商人收取高额的税费,商人们不愿意交税怎么办呐,一言不合便越货杀人,奥斯曼人做了丝绸之路上的强盗。
  商人们不堪忍受高额的税费,更不堪忍受多如牛毛的天山马匪,导致这条路上的客商越来越少。后来客商们又找到了另外一条路线进行贸易,那就是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使西方国家变得更加繁荣。
  相反奥斯曼帝国却因为陆上丝绸之路已经萧条,而逐渐衰落。本来这都是过眼云烟了,然而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覆灭,明军在中亚的强势弹压,古丝绸之路的修缮,消声觅迹了近百年的天山马匪又出现了。
  深山峡谷中,千余马匪静悄悄的忍耐着,这些马匪都是些什么人呐,还真不简单。有些是溃散的奥斯曼正规军,有些是铁了心和大明作对的部族骑兵,在中亚明军的剿灭之下逃进山里,就成了实力比较大的马匪。
  可见袁崇焕要重修天山道的难度,不但要克服恶劣的环境,还要沿途派遣镇军长期进行剿匪作战。
  山谷里,日上二竿,马匪们就听说明人的队伍已经拨营起寨了。
  “大首领,明人跑了,怎么办?”
  “不急,他们一大早就跑,正是实力不足!”
  “追,派人去找黑鸦岭的人,叫他们在黑鸦岭设伏,就凭明人那帮娃娃兵,吃奶还差不多,哪里是我们的对手?”
  “他们的马多,马背上驮两包货,重量就有二百斤,咱们的马都是轻装,半天就能追上他们,到时候咱们和黑鸦岭前后夹击.”
  不错,一伙马匪纷纷点头,前头伏击,后面夹击,明人以少量骑兵护送的辎重商队,焉有不败之理,还不是任人宰割的肥羊么。
  “走,咱们轻装追上去把明人的商队拿下,然后把战利品押回来。”
  喧闹中,千余天山马匪亢奋了起来,纷纷打马冲出了山谷,便如同百年前他们的祖辈那般,朝着明国人的商队围追堵截。大明的商队是沿着山脚行进的,情报早已查清了,商队中只有几百骑兵护卫,剩下的都是商人,辎重,辅兵,民夫。
  对于大明的商人,民壮,马匪们是压根不会放在眼里的,世世代代多少年了呀,中原来的商人就是一只只待宰的肥羊,大明的民夫就是一群懦弱的农夫,瞧见杀气腾腾的马匪,便只会尖叫着四处乱跑,或抱头蜷缩在地,瑟瑟发抖的任人宰割。
  天山道,孙之杭骑在马上,看看一望无际的山川,再看着自己的辎重队伍排成一条线,沿着山脚绵延而行。那种行走在天地间的感觉,让人感到很壮观、绚丽,那像有一种征服大自然的成就感。
  看到队伍行进有些慢了,便大声吩咐道:“快走,快走。”
  “都精神着点,去人,叫后面的跟上来,不要把命搭上了。”
  古往今来但凡是长途行军的辎重队,都是最脆弱的队伍,一是行动迟缓,而是长途系行军不免要拉成长长的纵队,首尾相连几十里也是有的。这样的一字长蛇阵一旦被骑兵袭击,下场通常是很惨的。
  孙之杭话音方落,前方山口处突然响起几声怒吼,厮杀喊叫声。他心里咯噔一下,后头也响起杂乱的马蹄声,一瞬间天山脚下的沉寂被打破,来无影,去无踪的马匪突然成群结队的出现在他面前。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拉成一字长蛇阵的辎重队伍慌乱起来,再想建立防御可就晚了。
  心中一沉,孙之杭手心里冒了汗,只稍一阴沉便嘶吼道:“撤!”
  遭遇伏击,家学渊源的孙之杭首先想到的是聚拢部下,边打边撤,将派出去的侦骑收了回来,并开始抢占制高点。
  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还击
  “上山!”
  又一声嘶吼,遭遇伏击的明军骑队,表现出非同寻常的战术素养,边打边向两边的山坡上撤退。一个训练有素的明军骑兵,从遇袭,到打马闪避找掩体,上山占领制高点,还击,整个过程不会超过一炷香的时间。
  然而明骑人少,贼众太多,一时间乱成一团的辎重队乱了起来,前中后部为了自保各自聚成一团。绵延数十里的行军纵队,很快断成了十几截,喧闹中受惊的骆驼,马匹开始四处乱跑,到处是一片兵荒马乱。
  辎重队,后部。
  “跑!”
  骤然遇袭,落在队伍最后的十来匹驮马,百十人组成的商队慌了神,面对汹汹而来的大股马匪,慌乱间四散而逃。几个穿着羊皮袄的青壮慌乱中,还想去收拢受惊的托马,挽救马背上贵重的货物。
  “不要了,不要了,快跑!”
  情急下朱勇发了急,生死关头嘶吼着,连拉带拽着身旁的几个宗族子弟,连滚带爬的往人多的地方发足狂奔。轰隆的马蹄声震耳欲聋,黑巾蒙面的马匪很快淹没了这支小小的商队,马刀落下几颗人头冲天而起,鲜血喷溅。
  “跑,跑!”
  骤然遇袭的后队,慌乱间人们本能的扎堆抱团自保,却又助长了马匪的嚣张气焰。千百年了,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中原商人,便是如此羸弱的群体,便是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但凡有几个骨头硬敢反抗的,下场通常死的很惨。
  这条天山道,古丝路是一条财富之路,同样是一条白骨累累的断魂路。朱勇的商队落在最后,首当其冲被汹涌的马匪淹没了,几个宗族子弟转眼之间,变成了马匪的刀下亡魂,半生心血购置的货物连同驮马,一同化为血泊中的残肢断臂。
  “东儿,三儿!”
  几个宗族子弟倒了下去,朱勇一声撕心裂肺的嘶吼,红了眼,从怀中猛的拔出两只短铳,返身疯狂的冲向马匪。砰,砰,两声清脆的铳响,马匪却丝毫未受影响,发出野兽一般的嚎叫声,挥舞着雪亮的弯刀猛扑过来。
  硕大的马头,滴血的弯刀越来越近,朱勇红着眼取出火药袋,铅子想要装填火铳。然而忙中出错,越着急便越是慌乱,手脚都不受控制的哆嗦着。平日里苦练的装填,枪法都似乎忘了个干净,脑中早已是一片空白。
  “呀喝喝!”
  黑色的马匪越来越近了,朱勇心中已然绝望,腿上一软扑通坐在地上,此时便宛如一个死人了。
  “罢了。”
  一声哀叹,倒霉的小商人放弃了无谓的抵抗,便如同千百年来葬身于天山道的大明商人一般,认命了。
  “这一趟,不该来的。”
  “马匪抢够了,会走的吧。”
  生死关头他心中生出些奇怪的念头,希律律,马匹的嘶鸣声响起,那冲过来的马匪骑术了得,驱策着黑色的战马横冲直撞,一个硕大的马头喷着白气,奋力扒拉着地面,径直冲可怜的小商人撞了过来。
  希律律,生死关头朱勇却突然一个趔趄被人踹倒了,这一踹让他变成了滚地葫芦也清醒了过来。一睁开眼睛,却只瞧见一个人影斜斜冲了过来,手中抱着一根破甲枪,从下自上猛的那么一捅。噗,蒙面的马匪发出惊天动地的惨嚎,竟被一枪捅穿了小腹,尖细的破甲枪从小腹刺入,一股黑血喷射了出来。
  “走!”
  一声低喝,朱勇被一条矮壮敦实的汉子,连拉带拽的往后跑,两个人手脚并用十分狼狈的逃开。
  砰砰砰,四周围响起一阵杂乱的铳响,硝烟味呛的人喘不过气来。
  “横队,横队!”
  “往前站,往前!”
  熟悉的汉话嘶吼声中,大难不死的朱勇手脚不受控制的颤抖着,一股大力袭来不由自主的被挤出横队,又被人拽到后头了。好不容易定了定神,他才赫然发现身处一座车阵之中,前后左右都是朝着火枪,兵器的同胞在嚎叫,在奔跑。他身在车阵之中,四下张望,竟发现这处用马车,货物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