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阵的喧哗哭叫声,城墙上明军看去,却是一些奥斯曼骑兵,押解着大批突厥各族百姓从军阵出来,向前推进。但只见那群突厥百姓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只是哭喊哀叫。驱赶他们的骑兵却洋洋得意,他们一边肆意鞭子那些百姓,一边对着城头不时怪叫。
  见此情形,城上突厥士兵被激怒了,愤怒非常,放声大骂了起来。见城上的反应,敌骑更是得意洋洋。城头咒骂了一阵却又鸦雀无声,登城防守的突厥士兵见此情景,竟慌乱起来,军心大乱。
  李承恩心中恼火,情急下嘶吼了起来:“尔等都看到了,贼众如此残暴,投降便是这样的下场!”
  “帝国天兵,转瞬即至,必将横扫此等宵小!”
  人心稍定,李承恩便又低喝道:“去将那些贼众的俘虏,押上来!”
  这些天来,大明侦骑几次三番与敌接战,还真俘虏了数十人。不久,数十个乱兵俘虏被押上城墙,经过拷打,全身上下己是伤痕累累,精神也极为萎靡,却极为凶悍,一路上只是极力挣扎,不时的大吼大叫着。数十个奥斯曼俘虏被押解上城楼,瞧见城外的景象,亢奋起来,对着城下高声吼叫起来。
  李承恩却面沉似水,低喝道:“行刑,祭旗!”
  城下贼众怒极,怒骂惊叫了起来,城墙上明军,突厥兵士气却振奋了一些。
  奥斯曼人的大队骑兵群众,切迪更是暴跳如雷,咆哮起来:“攻下这该死的城堡,将内中明人杀个鸡犬不留!”
  凄凉的号角声再次响起,切迪率领来攻,也不是毫无准备的,随军携带了一些小型弩炮,工匠,就地打造了一些简陋的云梯,攻城锤,配备给了二线部队。二线部队也是奴隶兵,确是和奥斯曼人同宗同源,虔诚的几千个教徒。
  这伙人尾随在前队炮灰后头,战斗力算是比较强的,战斗意志也出奇的旺盛。
  城墙上,李承恩手心冒汗,远远看去,但只见贼众攻城的奴隶军,大致分成两个部分,缓缓压上。前锋万余老弱炮灰,几可忽略,这些老弱奴隶兵除兵器简陋,还携带着大量工具,还有一些推着车的,上面载满泥土等物,想是用来填取沟堑护城河之用。
  然而,二线部队那些气势高涨的奴隶兵,却不容小视。他数了数,贼众携带的弩炮约有几百架,攻城锤数十部,云梯密密麻麻的数不过来。他虽说缺乏战阵经验,却也晓得奥斯曼人作战,一项向是以奴隶兵为前列,用来消耗城头的炮火,填平护城河。
  二线部队是些奴隶死兵,多是虔诚的教徒,悍不畏死。
  二线死兵的后面,又跟着身着轻甲善射的弓箭手,火枪手,用来支援死兵登城,掩护那些奴隶兵填河。最后是奥斯曼人下马步战的精兵押阵。这些精兵一来扮演着督战的角色,而来伺机登城支援。
  四周围,还跟着一些精骑相机而动,一旦城门被撞开,这些精骑便会蜂拥而来,夺门抢城。
  约半个时辰后,那些哭哭啼啼的奴隶兵,越推越近,近到三五里时,己经可以看清楚他们的样子。那一张张绝望,狰狞扭曲的面孔,让李承恩心中发寒。他随关宁军久镇突厥,自然晓得这些奴隶兵里,其中有些是被裹挟的,有些是同宗同源虔诚的教徒,自愿为奥斯曼人作战的。
  一时间人头攒动,密密麻麻的人潮手持简陋的武器,乌压压的压了上来。
  城墙上李承恩看着恼火,这么远的距离,火枪打不到,便低沉道:“太猖狂了,打上一炮如何?”
  一旁,炮营军官有些忐忑,忙低声道:“大人,这…….”
  他往左右看了看,瞧着那些登城协防的突厥兵,或怒目相视,或咬牙切齿,不时兴起一阵骚动。
  “只怕,激起哗变!”
  闻言,李承恩心中恼火,低喝道:“混账,开炮!”
  “遵令!”
  那炮营军官咬了咬牙,快步去了,不久城墙上四门射程最远,威力最大的铸铁城防大炮,
  由一个城防炮队的队官指挥,推了上前。骨碌碌,大明军工的最高成就,杰作,重达六千斤之巨,口径达到三百三十毫米的城防重炮,沿着精铁滑轨推了上去。
  大明军工如今已经发展到何种程度,从这四门城防重炮的口径,威力,可靠性便可见一斑。此炮号宣武大炮,由大明制造局重金打造,威力强大,并且开创性的使用了固定滑轨。沉重的大炮置放于固定的环形铁轨上,可按需要调整射击角度。
  所谓的玄武大炮,本质上仍是炮管粗短的臼炮,是专门设计出来守城用的。
  炮管设计的粗短,大口径,是为了发射开花弹,自然在大明军中不叫开花弹,叫毒火龙弹,是熔铁为子,虚其子而实之药,用城防巨炮将飞弹打出两三里外炸碎敌人。史料载,此炮发射时惊天动地或中人马而震,铁物之所曾击者,无不糜烂者。
  毒火龙弹,这玩意早在大明孝宗年间就有了,八面旋风吐雾轰雷炮、龙云霹雳猛火炮、毒雾神烟炮等,都是发射开花弹,以炮弹的破片和喷出的毒火、毒烟杀伤敌人。大明工匠,无非是继承了前人的智慧,将这种开花毒火龙弹尽力往大了造,于是便造出了玄武大炮,这种黑火药时代恐怖的武器。
  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坚城
  这个道理很简单,大炮口径大,炮弹重,开花爆炸的威力自然便大。这个时代,是不可能真正诞生榴弹花开花弹的,前装滑膛加农炮,发射时的膛压太高,空心开花弹是必然会炸膛的。
  尽管如此,突厥斯坦提督府治下装备的城防宣武大炮,仍是这个时代威力最强大的火炮。
  “四里!”
  嘶吼声中,密密麻麻的人潮推进至四里,正是宣武大炮最佳的杀伤距离。
  咬了咬牙,李承恩低喝道:“开炮!”
  城楼上顿时旗号翻卷,两侧堡垒的炮长看到旗号,立时一挥手中的令旗,大声喝令:“开炮!”
  每位玄武大炮配一个正兵队,一个辅兵队,需三十几人才能操作。炮垒左右都有三个炮手,大炮早已装填好弹药,此刻听到号令,立时各门炮旁的一个炮手,从旁边举着熊熊燃烧的火把,点着了长长的火药捻子。
  “各炮试射!”
  轰,轰,突兀的几声巨响,地动山摇,几门玄武大炮相继开火,李承恩只觉得脚下猛的摇晃了起来,险些立足不稳当场出丑。忙抓住一旁的墙砖,强自镇定,心中颇有些忐忑,身为三军主帅竟如此难堪,未免不妥。
  往左右看,这时却没人顾得上他了,隆隆炮声中,这玩意发射时的响动太大了,人人皆面色苍白,还有立足不稳的成了滚地葫芦。诚上城下,目瞪口呆瞧着四颗水桶的炮弹,冲天而起,四颗空心铁球带着轻烟轨迹,划出一道诡异的抛物线,远远的向密集的敌群中飞去。
  尖锐的呼啸声响起,轰的一声巨响,一颗铁球从天而降,正中敌群的后半部。火药捻子烧到了尽头,顿时间尘土飞扬,碎片激射,一阵凄厉的惨叫哀嚎声响起,那颗空心炮弹落地时炸开,激起的碎片,将周遭数十人身上,脸上撕扯的鲜血淋漓,嚎叫着倒下。
  毒烟,火药爆炸时产生的黑烟,混在一起升腾了起来,竟形成了一团小小的蘑菇黑云。四团蘑菇黑云,远近高低各有不同,威力却令人瞠目结舌。不久毒烟散开,惨叫声中混杂着剧烈的咳嗽声,举起千里镜便可桥架一时未死的伤者,只是滚在地上凄厉地惨叫着,翻滚着。
  这四颗从天而降的恐怖空心炮弹,至少杀伤了百多个奴隶兵。便是城上观战的明军,没见过宣武大炮发射的,一个个也瞠目结舌。军心不稳的突厥兵则两股颤栗,竟还有人吓尿了裤子,这宣武大炮的威力未免太可怖了。
  “好!”
  片刻后城墙欢声雷动,李承恩重重地拍着腿。大叫道:“打得好,记功。”
  “记功,给炮营记功!”
  狂呼乱叫声中,四门宣武城防大炮开始装药,这颗炮弹又准又狠,打出了己方的军心士气。
  “装药!”
  两侧炮垒的炮队队官远远的看到这个成果,亦士气大振,又大声下令炮手装药。三十多人忙乱了起来,将滑轨上的大炮炮口朝下,矮壮敦实的装填手赤膊上阵,开始清理灼热的炮膛,搬运药包,炮弹。这东西威力是够大了,装填起来却十分不便,好在是固定在环形滑轨上的,复位倒是十分便捷。
  环形滑轨的天才设计,让宣武大炮的射击频率,大大的提高了。忙乱了半刻钟后,装填手,炮手相继调整完毕,各人肃立,骨碌碌,沉重的大炮沿着滑轨又推了上去,瞄准手开始用炮规调整角度。
  “放!”
  轰隆隆,恐怖的巨炮轰鸣声又响了起来,每一声宣武大炮的轰鸣便如同一记重锤,锤在奥斯人大首领切迪的心上,叫他心慌气短,面色有些不正常的苍白。又是四团黑烟升腾起来,毒物弥漫,万余奴隶兵组成的填壕炮灰军,竟被四门城防大炮生生轰垮了。溃败的奴隶军撒开脚丫子,再也不顾奥斯曼骑兵督战队的阻拦,哭嚎着,推搡着,潮水般倒卷了回来。
  “敌兵已溃!”
  “哈哈,轰,给我轰!”
  又是半刻钟后,划着诡异抛物线的硕大炮弹,带着尖锐的呼啸声从天而降。偏偏有一门炮射偏了,炮弹划出一道诡异的弧线,竟直冲着一伙奥斯曼骑兵督战队去了。轰,一声巨响,数骑被恐怖的冲击波轰的高高飞起。健壮的战马便如同玩具一般,高高飞上天空,又轰然落下砸了数人。
  浓烟,毒雾弥漫的城外,数万奥斯曼人的大军狼狈的后撤了。这一撤便是十里,溃败的大军才在骑兵督战队的约束下,稳住阵脚,连惊魂未定的切迪也望着远处巍峨高大的城墙,惊疑不定。半游牧的奥斯曼人,何曾见识过这样恐怖的城防巨炮,这样恐怖的巨炮欧洲人怕是没有的。
  切迪脸色铁青,命人处死了率先逃跑的几百个奴隶,心中却在颤栗了。他算是军事才华出众了,此刻瞧着随风飘散的一团团黑烟,突然意识到一个可怕的事实,属于奥斯曼人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切迪,真真算是军事才华横溢之辈,可惜他生错了时代。突厥斯坦城头恐怖的宣武大炮,正是宣告了世界战争史,进入了棱堡攻防战时代。大明人以建设者的姿态,以区别于西洋人的方式征服了世界。
  西洋人是破坏者,劫掠者,大明人征服世界的方式与之截然不同。
  大明人对建设,筑城有一种特殊的癖好,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执念,不然万里长城是从哪来的。当大明人攫取了西方文艺复兴的丰硕成果,杂学大兴,束缚大明帝国的儒教礼法松脱了,这个庞大的帝国便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挣脱了思想,技术的牢笼。
  从此,突厥斯坦战役后,棱堡,巨炮防御的明人城市,成为叛乱者,野心家难以逾越的一座座大山。
  翌日,奥斯曼大维齐尔切迪,硬着头皮再次发动了攻城战。骑在马上,面色铁青的切迪远望着巍峨的巨城,心中竟纠结起来,生出强烈的无力感。奥斯曼人在攻城战中的表现,乏善可陈,他精心策划的完美战术,在这座坚城面前似乎有些可笑。然而,这却也怪不了他,只怪他生错了时代。
  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秘学
  顿兵于坚城之下,切迪是别无选择,只得硬着头皮再攻。
  翌日天还没亮,大批骑兵督促下,悲惨的奴隶兵团又被驱策着攻城。隆隆炮声中,宣武大炮的尽情肆虐下,奥斯曼人的骑兵督战队变的疯狂了起来,将崩溃逃跑的奴隶兵肆意砍杀,真正的尸横遍野。
  死伤的突厥奴隶被就地处置,骑兵拖着扔进了又高又深的护城河里。
  轰隆隆,宣武大炮的轰鸣声中,李承恩几乎麻木了,耳朵有些发痒,一摸之下指尖竟有些淡淡的血迹。征战不易呀,宣武大炮发射时的响动太大,对耳鼓的伤害极大,他身为三军主帅又不愿丢掉威严,学士兵那样用棉花塞住耳朵。几天过后,他耳内竟震的生疼,还出血了。
  轰隆隆,咳咳!
  李承恩轻轻咳嗽起来,城外官道,民宅,旷野被大炮摧残的坑坑洼洼,空气里弥漫着浓重的硝烟味,尸臭味,令人作呕。远处地平线上,又出现了大批兵马瞧着浩浩荡荡,步骑数万成纵队行军,铺天盖地而来。
  “贼众的援兵到了。”
  城上又是一阵喧哗吵闹,瞧见了远处蜂拥而至的敌兵,军心大乱。
  李承恩勃然大怒,暴喝道:“无故喧哗者,斩!”
  “乱我军心者,枭首示众!”
  几声短促的惨叫,如虎似狼一般的士兵杀气腾腾,将几个制造混乱的突厥士兵就地正法,首级挂在了城门楼上,军心稍定。连日来重兵围城,重压之下承平数年的明军,血勇之气渐渐被激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