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骑- 第6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营,吴谨臣一屁股坐在地上,擦了把汉,瞧着前头的沙袋,大车掩体上,挂满了残缺不全的尸体。一匹匹高大战马,倒毙当场, 黑血汇聚成了溪流,流满了方寸之地,他心中仍有余悸。以步击骑,固然他麾下兵马训练有素,却仍是太凶险了。
  “骑兵,骑兵……”
  吴靳臣有些失神的默默念叨着,他想起数年前在兵学讲堂里,和那些兵学同僚的激烈争论来了,在武装到牙齿的步兵镇面前,骑兵过时了么。他身旁,是倾巢而出的后营士卒,平端火枪,一排排明晃晃铳剑晃的耀眼。
  石头城下,仅有的四门大炮不时轰鸣着,试图接应溃败的苏格兰骑兵。然而四门城防大炮的火力,无济于事,苏格兰人为他们的野蛮落后付出了代价,大部被围,少量溃兵的骑兵逃蹿至城下,却被吊桥所阻,出去容易回去难。
  出发时八千精锐骑兵,只有不到千骑狼狈的逃了回来,却在吊桥外挤成一团。骑兵溃败,不是你想停下就能停下的,前面的想要勒住战马,穿过吊桥,后面的却不停的推挤,不时有溃兵连人带马嚎叫着跌落护城河。
  轰,一门城防大炮猛的一震,在城外轰出一道冲天的烟柱,却无济于事。
  明骑尾随溃兵在后,不断掩杀,溃败的苏格兰骑兵拥堵于城下,士气已溃,丝毫不敢回头抵挡。
  “不要挤,不要挤!”
  “啊!”
  哭叫声惊天动地,巨大的声浪,让城墙上的苏格兰氏族们哆嗦了起来,一个个红了双眼,双手紧握,脖子上青筋直冒。逃生无望,一些落在后头的苏格兰骑兵绝望了,嚎叫着调转马头与明军拼命。
  马蹄声轰鸣,同样骁勇的明骑滚滚而来,在马背上翻滚着,挥舞着雪亮的马刀,马身交错而过,刀光一闪,勇敢的苏格兰骑兵嚎叫着落马,倒毙。骑术精湛的明骑,还不断的分割,包抄,使苏格兰人的散兵无法集结起来,形成有建制的抵抗。
  激战至中午,日正当空。
  烈日曝晒下的石头城外,喧嚣声竟似戛然而止,惨烈的战场之上,只剩下一队队身穿大红军服的明军。八千苏格兰最骁勇善战的骑兵,覆灭于此,这是苏格兰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可怕事情。
  城上一片死寂,城下则欢声雷动,一场大胜,明军以不到五百的伤亡,竟歼敌八千,创造了有一次辉煌的胜利。士气大振的明军趁势推进,兵临城下,距无名石头城五里,站稳脚跟,并且开始挖掘构筑堑壕掩体。
  围城明军自是兵威赫赫,石头城上犹如死一般寂静。
  翌日,当明军经过短暂的休整,将两个跑营的一百三十毫米野战炮,架了起来,英王查理一世率英军残部投降了。
  开城八年,九月。
  英王投降,英伦王室覆灭于苏格兰北部高地,皇室子嗣,贵族两千余人,成了大明帝国的阶下之囚。
  九月初,直布罗陀港。
  海峡港口中,军旗猎猎作响,一支强大的舰队出现在海峡东段,一时间重炮齐鸣,岸上,舰上的明军欢声雷动。
  “万胜,万胜!”
  灭国之功,露布报捷,造就了大明帝国少壮派将领的赫赫威名,也将摄政王马城的个人威望推上了顶峰。马城端坐上首,神态威严,瞧着英王以下两千多俘虏,用绳子拴着,五花大绑从战舰上走了下来。
  “万岁,万岁!”
  山呼声再起,港口内外,身穿大红军服的忠勇将士,跪了一地。
  俘虏在山呼声中,行至近前,马城细看英王查理一世,竟有些失望,不过是个胡子拉碴,鼻青脸肿的中年男子。
  “跪!”
  礼官高喝了一声,那英王却仍有些高傲,昂着头,不肯跪。
  “亡国之君,好胆!”
  “蛮夷,为何不跪!”
  喝骂声中,如虎似狼的红衣士卒大步过去,往后腰一顶,往膝弯一踹,扑通,英王屈辱的跪下了。
  “万岁,万岁!”
  山呼海啸声再起,马城面色如常,心中却波澜起伏,这个对近代华夏威胁最大,作孽最深,虎狼之辈的英伦王国,终于平定了,再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来了。而他的退位大计,实在不能再拖延了。
  开城八年,九月末。
  王命于直布罗陀港,昭告天下,宰制大明十年的摄政王,退位,官员走马灯似的换了一圈,盛世大明,最有权势的两位总理大臣,呼之欲出。孙传庭为南方总理通商大臣,傅宗龙为北方总理通商大臣,此二位大员一南一北,开始执掌如日中天的大明帝国。十月初,各方大员,重臣,观风使云集江南,共商大事。
  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职守
  开城八年,秋,南京。
  南京城外有一座大园子,占地数十亩,深秋天气仍有些燥热。
  一位青衣小帽的中年男子,急匆匆入得迎宾馆内,白墙朱户,好一个深宅大院。前后几进的院落,足以容纳上百人居住。他急匆匆步入堂内,见这堂舍甚广,高大宽敞,里边空空荡荡的,没怎么装饰。
  放眼一看,不但堂舍大,内里摆放的桌椅、器具,无不风格粗犷。
  这堂内摆设,看起来不像江南风俗,倒有些类北地的喜好。
  中年男子在堂下站稳了,便高声叫道:“马老爷,马老爷在家么!”
  不久,从堂后转出来一位山羊胡,干瘦干瘦的老者,他伸个懒腰,做出困倦的模样。
  老者瞧着中年文士,笑道:“路途疲惫,张先生请稍作安歇。”
  中年文士忙拱了拱手,转出大堂,有眉目如画的东瀛丫鬟,引着他来到卧室,伺候着洗漱一番。
  “气派呀!”
  张先生打量房中布置,年不过二八年华的东瀛小丫鬟,赞叹起来,这年月能使得起东瀛丫鬟,可得是家财万贯了。东瀛丫鬟生的美貌如花,又乖顺听话,这样一个丫鬟就得卖龙元两千块。
  不久,张先生神清气爽的进了大堂。
  “奉茶!”
  “张先生请,怎样,可见着我那贤婿了?
  张先生忙道:“没见着,贵婿治所有重兵把守,在下进不得。”
  马老爷面色便有些沉吟,皱了眉头,道:“我这女婿,便是一根筋的公忠体国。”
  张先生忙陪笑一番,又低声道:“在下此行,倒也并非一无所获,我瞧着松江府那些大船,重兵云集,容我揣测一二……”
  马老爷昏花老眼中,精芒一闪,轻叫道:“王驾到了松江府!”
  “八九不离十!”
  马老爷便再也坐不住了,寻思片刻,忙道:“再去试试,看能不能混进去,见我那女婿一面,实在不行,递封书信进去也行。”
  “在下明白,尽力而为吧。”
  “来人,笔墨伺候!”
  马老爷当即修书一封,叫张先生随身携带,又叫账房取了一封龙元,命管家再跑一趟松江府。
  三日后,松江府,警备局。
  张先生倒是真的进了警备局,见着了马老爷的贤婿,江南道十三府警备提督吕安,正三品军职大员。这时节,正三品的军职大员,在地方上可是了不得的大人物,跺一跺脚,江南十三府便要抖三斗。
  吕安穿一身笔挺的黑色军服,踩着马靴,展开了马老爷的亲笔信,看了看。
  “有劳,回去吧!”
  一挥手打发走了张管家,吕安揉了揉酸痛的脑壳,他这个老丈人也不安分了,为啥呢,他心里明镜一般。各方大员,封疆大吏,观风使们云集江南,傻子也知道有大事要发生了。王驾,还真就在他这儿呐。
  他岳丈为何如此上蹿下跳,为嘛呢,各地观风使四年任期满了,该重选了,他老丈人马秀才,这是憋着劲,想钻营。
  “哎!”
  吕安叹了口气,他老丈人能不能当上呐,够呛,纯粹就是瞎折腾。
  这也不能全怪马老爷,这时节外头早开水一样沸腾了,到处钻营的士绅富豪如过江之鲫,这盛世呀,最不缺的便是大豪绅了。吕安将老丈人马秀才的书信一搁,很快便丢在了脑后,这些天他忙的脚不沾地,哪里还顾得上别人。
  王驾,可就在松江府,江边的方园歇着呢,警备局上下,谁敢有丝毫怠慢。吕安正有些纠结,亲兵来报,竟是王爷请提督大人,过府叙话,吕安这一惊非同小可,又心中狂喜,忙叫人预备沐浴更衣,总不好叫身上的汗酸味,惊扰了王驾。
  吕安到底路程疲劳,躺在热气腾腾的池子里,想了会儿王前奏对,提醒自己,牢记了几点需得注意的事项,不多时竟昏昏沉沉地睡着了。不久,亲兵轻轻拍了几下门,叫了几声,看没人答应,便远去了。
  一觉睡到傍晚,夕阳西沉,余晖洒入窗内。几只归鸟横天而过,出短短的啼鸣,像被寒风冻住了似的,很快消失不闻。 吕安惊醒了过来,看了会儿窗外,赶忙跳了起来,冰冷的空气驱走了他的睡意,心中发苦,这下可坏了大事。
  外头,又传来亲兵焦急的呼唤声:“大人,行了么?”
  吕安收拾完毕,深吸了口气,开门出去,院中冷风吹来,他不由打个冷战。
  不想睡也睡着了,不想晚可以晚了,吕安只好换上一身笔挺军服,硬着头皮去对街的方园,面见王驾。
  傍晚时,暮色下下,吕安安静站立院中,任风冷刺骨,动也不动,心中颇有些忐忑。
  这方园却又比寻常人家的园子,气派了许多,园中奇石林立,小桥流水,端端正正的江南田园风格。这方园是谁的产业呐,前首辅长子方世鸿,现任南京通商总理衙门,第三把交椅的方大人府上。
  在院子里站了片刻,不久,一位虎背熊腰的亲卫,走过来施了一礼,沉声道:“吕大人,请随我来。”
  吕安赶忙回了一礼,忙道:“有劳。”
  说话间,随那亲卫行至一处大院子,院子内外,张灯结彩,楼上挂许多的灯笼。天色昏暗,灯笼已然点燃,映照得恍如白昼。院子里站着不少人,有穿常服的,也有穿官袍,军服的,都纷纷看了过来,吕安嘴角抽了抽,在几百双眼睛的注视下,后背,手心都冒汗了。
  亲卫急匆匆走了过去,低语一番:“殿下,警备局吕大人到了。”
  “嗯。”
  马城便抬眼瞧了过来,瞧见一个穿黑色军服的英武青年,面色窘迫偷看着他,也是一呆,又不免失笑。他瞧着这位警备局三品官员,不免觉得颇为有趣,别的官员来见他,都巴不得一身臭汗,行色匆匆的,脸上只写着四个大字,尽忠职守。
  这位吕大人倒好,一身笔挺的军服没有半点褶子,一看就是新换的,眉宇间还有些睡眼惺忪,竟还是睡了一觉才来见驾,这还真是个老实人。微微一笑,环顾四周围人头攒动,又有什么小心思能瞒得过他。
  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贵胄
  一旁,穿一身大红武士常服的丁文朝,眉头大皱,质问道:“吕安,还不请罪!”
  吕安却心中忐忑,忙单膝跪地行了个请罪礼:“标下来迟,劳殿下久候,甚是惶恐。”
  马城瞧着他额头上的热汗,微微一笑 :“起来吧,你辛苦了。”
  吕安忙爬了起来,却早已是汗流浃背,全身上下的不自在。
  丁文超往前走了两步,开脱道:“少爷,这一位青年才俊,西北总督府治下吕长海吕大人之子,甚是干练。”
  马城闻言,笑了起来:“单骑破阵吕长海,知道了。”
  “哦,竟然是他。”
  一阵赞叹声中,吕安亦与有荣焉,将腰杆挺的笔直,这年月的战功便是硬通货,论资排辈起来,身上有战功的不拘是军中,还是转任地方,那都是官运亨通的。倘若又能识文断字,前途更加不可限量。
  单骑破阵吕长海,在西北亦是显赫之辈,声名卓著。
  此时,主人家笑道:“夜寒风冷,诸位请进吧。”
  瞧着这位主人家,三十五六岁年纪,温文尔雅中透着贵气,必是此地主人,大明帝国显赫一时的浙江方氏。
  “叨饶了!”
  “有劳,有劳!”
  主人家发话了,大人,豪绅们都给了面子,一边走,一边寒暄热热闹着。吕安落在后头,随着显贵们进了院子,过二门,里头竟然别有洞天,是个宽敞整洁的宴会厅。厅内没有外人,便只有穿花蝴蝶一般的侍女,进进出出,酒水,佳肴摆满了桌子。众人迈步升阶,来到安排宴席的二楼,分宾主落座。
  马城端坐于上首,便朗声道:“为这盛世,且饮此杯。”
  “谢殿下赏!”
  “满饮此杯!”
  这样的盛世江南,便是大宴,小宴不断,有老夫子感慨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大有人在。然而时过境迁,如今早已经不是缝缝补补,户部粮仓里跑老鼠的年代了。在马城看来宴会之风,倒也无伤大雅。
  下首,吕安坐在一干富商群中,全身上下的不自在。
  一旁有人劝酒,吕安无奈按下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