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伦敦城的大街小巷里,不停的上演。
  中午时分,日正当空。
  泰晤士河入海口,宽阔的海面上,突然升腾起了冲天的浓烟,不久,几艘刚刚出发的捕鲸船,冒着浓烟,带着熊熊燃烧的大火,十分狼狈的逃了回来。铛铛铛,示警的钟声打破了城市的宁静,凄厉的海防警报声响了起来。
  不久,港口守卫呆滞的站在望楼上,目瞪口呆,看着一支强大舰队成两列纵队,在海平面上露出了峥嵘。六月初,从法国马赛港出发的大明远征舰队,在碾碎了一支大型捕鲸船队之后,兵临英伦并突袭了伦敦。
  猝不及防的英伦舰队,尚未来得及集结,四层甲板战列舰凤凰引导下的三百余艘战舰,已经在泰晤士河入海口,宽阔的海面上展开,变化着队形,将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一片惊慌的伦敦城。
  坐落于泰晤士河下游的伦敦城,入海口实在太开阔了,正面宽大三十公里的河口,足以让大明远征舰队不紧不慢的一字排开。当凤凰号将庞大的舰体打横,露出侧舷黑洞洞的炮门,伦敦,实际上已经沦为待宰的羔羊。炮弹划破空气发出尖锐的呼啸声,轰,一颗硕大的炮弹从天而降。
  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炮台
  轰,当第一颗硕大的炮弹,呼啸着掠过,重重的砸在山岭上,伦敦城开水一样沸腾了起来,一片慌乱。
  伦敦城,泰晤士河入海口有没有岸防工事呐,有,还不少。
  英伦人的岸防工事,是标准的棱堡式炮台,建在面向大海的几座山岭上,主岭有一炮台,称之为希尔内斯炮台,为上下二层空心炮台,高五丈,周阔十八丈,建有永备工事且有城墙保护,通体皆以大条石砌构。
  且有城墙连接其他几座小炮台,以为臂膀,面朝入海口形成了密集交叉火力,火力不可谓不密集。炮台之上,迎风招展的红色立狮旗,张牙舞扎,却不免有些色厉内荏,固执的维持着斯图亚特王朝最后的威严。
  然而,明军既是有备而来,又是偷袭,便早已摸清了泰晤士河入海口的潮汐、水位及沿岸军事设施等情况,这为夜间偷袭英国主力舰队打下了基础。这其中有几个关键人物,一些投靠了大明帝国的阿片商人,新贵族。
  这些新贵族一投靠大明,便将英伦炮台的防御设施,地图统统献上,换取了战后阿片贸易的经销权。
  于是乎,开城八年,六月二日这一天。
  大明帝国,印度洋舰队总制官李怀义,率三十二艘风帆战列舰,飞燕船,大小战舰总计三百余艘,趁涨潮之时,顺着潮汐不费吹灰之力,进入泰晤士河入海口,沿河逆流而上且一路横冲直撞。并且围绕着坚固的希尔内斯炮台,爆发了激烈的炮战。
  泰晤士河口,一发试射,高大威武的战舰摇晃了起来。旗舰凤凰号上,随着战舰的摇晃,所有人屛息凝气,四周围一片安静,甲板下的炮门纷纷打开,露出了一门门黑洞洞的舰载长炮。
  终于,李怀义深吸一口气,说道:“开炮吧!”
  “开炮!”
  哐当,甲板上响起联络官的嘶吼声中,四十八磅主炮再次完成装填,猛然火光一闪,接着一声巨响,粗大的炮口喷出大片浓厚的硝烟。火光中,粗短的炮身剧烈的一震,一颗大大的黑色铁弹冲出炮膛,高高飞起。
  轰轰轰,万炮齐发,号称坚不可摧的希尔内斯炮台,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希尔内斯炮台,此时已是一片慌乱,面对大明舰队的偷袭,只有少量炮兵驻扎的炮台,一时间兵荒马乱。炮弹划破空天的尖锐声音,响了起来。
  “敌舰开炮了!”
  “防炮!”
  一个个惊慌失措的士兵,慌忙将自己的身体躲藏在石墙之后,连最勇敢的军官也不敢逞强,敏捷地闪到石墙之后,将身体紧紧靠在墙上。却听那炮弹尖啸而过,越过山岭,越过城墙,往岭后下坡地而去。
  轰的一声巨响,激射在坡下一块土堆之上,激起好大片泥土,整个炮台都似乎摇晃了起来。
  “快快,炮弹!”
  “装药!”
  一轮炮击后,吹鼓手,炮手从空心堡垒里蜂拥而出,吹响了尖利的哨子声,警钟长鸣,隆隆的炮声有若闪电雷鸣。泰晤士河上,逆流而上的一艘搜战舰,吞云吐雾,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声,浓密的白烟,大股大股的喷腾而出,很快将宽阔的河面笼罩住了。
  一声声巨响,打破了伦敦城多年来的平静,城内一阵大骚动,市民没头苍蝇似的在街上乱跑。一轮舰炮狂轰滥炸过后,河面上稍有些寂静,驻守在炮台里的英军军官们,脸色却纷纷变的苍白。
  但凡是训练有素的炮兵指挥官,也明白方才那一轮炮击,只是试射,等到明舰完成试验,校正了弹道,炮台将会迎来真正的考验。不久刺耳的呼啸声再次响起,一些怯战的指挥官踉踉跄跄的,转身就跑。
  “轰!”
  一颗十余斤重的大铁球呼啸而至,激射在一处城墙之上,巨响声中,坚固的城墙再度剧烈摇晃了起来,很快便被遍地开花的密集弹丸,笼罩住了。也不知挨了多少颗炮弹,轰的又是一声巨响,高大的石墙轰隆隆倒塌,该地段躲藏的一些炮手一下子被埋下面。岸防大炮便如同玩具一般,被轰的高高飞了起来,
  石头,炮弹,被撕碎的尸体纷沸沸扬扬的落了下来。
  轰,轰,炮台的反击来的迟了些,却终究是还击了,尖锐刺耳的呼啸声传来,听起来象是水壶开水烧开,而且沸滚得不得了的时候,让人听了心烦意乱,恨不得将耳孔塞紧。轰,宽阔的河面上了,升腾起几道巨大的水柱。
  旗舰凤凰号剧烈的摇晃了起来,李怀义脚下却好像生了根,一双铁脚板钉子一般,钉在甲板上,随巨大的舰体一起摇晃着。
  锵,被激怒的李怀义咆哮了起来:“发炮,发炮!”
  炮台的还击彻底激怒了大明舰队,大小战舰三百余艘,在开阔的河面上周旋,穿梭,总计超过五千门舰炮,疯狂的朝着炮台倾斜火力。战后统计,在短短半个时辰的炮击中,大明舰队消耗了大半弹药储备,总计发射了超过五万颗炮弹。
  五万颗炮弹,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希尔内斯炮台几乎被彻底摧毁了。
  轰,凤凰号前甲板主炮再次轰鸣,舰体又是一阵摇晃,二十余斤的大铁球高高飞起,又呼啸着落下,正中一面坚固的石墙。重型舰载攻城重炮,和坚固棱堡的对决,分出胜负,
  炮弹从高空落下造成的强大冲击力,使得该段石墙尽成纷飞的石块。
  很多人未被碎石射中,也纷纷被从天而降的大石块击中,立刻便筋断骨则。再坚固的棱堡,也禁不住如此密度的重炮轰击,于是乎,棱堡式防御体系的神话,便在隆隆的炮声中破灭了。
  更由于明军是偷袭,希尔内斯炮台仓猝迎战,人员,弹药都严重不足,大约只有一半不到的大炮打响了。而这些奋力还击的炮台,在开战半个时辰之后,便被强大的明军舰队大量摧毁了。中午时分,希尔内斯炮台陷落,大明舰队放出了小艇,派出步战队登陆,很快占领了这座伦敦城防体系的核心区域,也是制高点。
  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摧毁
  当明军水师步战队攻占了希尔内斯炮台,守卫炮台的英军便一哄而散了。明军在炮台废墟里,找到了十几门完好的岸防大炮,便将这些大炮调转炮口,居高临下的对准了伦敦城,失去炮台掩护的伦敦城,实际上已经成了任人宰割的鱼肉。
  下午,短暂的沉寂过后,隆隆的炮声又响了起来。
  明军舰队,炮台组成的交叉炮火,猛烈的轰击了伦敦城内,多处具备战争价值的目标,包括多座军营,城墙,堡垒。
  泰晤士河上,四层甲板战列舰,凤凰号。
  四千多吨的巨大舰体,横在河上,李怀义面前,是一座拥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名城。一阵微风吹过,旗舰甲板上大红衣甲的水兵,用打湿的羊毛木棍清刷炮膛,哧,弥漫的篜气升腾了起来。
  瞧着慌乱中,港口里,没头苍蝇一样乱跑的人影,属于征服者的畅快滋味,让李怀义竟有些失神了。作为开原兵学结业的新一代水师将领,李怀义可算是其中的佼佼者,时年不过二十八岁,却凭借优异的结业成绩,在军中历任炮长,枪炮长,舰长,舰队总制官,一路步步高升。
  李怀义心中是有些不踏实的,此时却扬眉吐气,他瞧见了锦绣的前程,一片光明。
  “大人。”
  “嗯?”
  此时,他的副官瞧着一片慌乱的伦敦城,欲言又止。
  李怀义便有些不悦,低喝道:“但说无妨!”
  同样年轻的副官,便沉吟着道:“下官之意,这伦敦城,呃,下官以为应保全下来,不宜多造杀伤。”
  李怀义面色不变,扬声道:“哦?”
  副官瞧着他脸色,又委婉道:“下官以为,杀伤太重,不利于战,若英人明知必死,必自为守护,非良机也。”
  李怀义便微微一笑,说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西夷的秉性你有所不知,西夷,番邦蛮夷也,生而狼性。”
  副官面色凝重,低下头,竟被说的犹疑起来。
  李怀义又笑着道:“生而为人,务必良善自出,然生具狼性,便只能打疼它,打怕它,定要叫它长一回记性,狼,生来只臣服于强者。”
  副官面色犹疑不定,最终却还是低下头,恭敬道:“大人高见。”
  此时,前甲板水桶粗的攻城重炮,清刷炮膛后,装填手又填入新的发射药包,同时一名炮手的大拇指按在火门上,防止气流倒灌引燃未净的余烬。又送入铁弹压实,在火门处安上新的引火药,预备射击。
  一抬头,李怀义便冷然道:“英人可曾遣使,投书来降?”
  副官一呆,忙道:“不曾。”
  李怀义一振军服,越发杀气腾腾了:“开炮!”
  随着年轻的李总制一声令下,轰,轰,轰,一艘搜高大战舰在河面上一字排开,隆隆的炮声又响了起来。尖利刺耳的呼啸声中,泰晤士河上硝烟密布,火光闪现,大颗大颗沉重的铁弹呼啸而出,按照阿片商人提供的城防图,将炮口对准了英人的军营,堡垒,皇宫,再次狂轰滥炸起来。
  伦敦城郊,军营。
  “又来了!”
  炮弹呼啸而来,轰的落在城外的军营里,就听到土石,营房不断垮塌的声音,还有士兵的惨叫哭喊声。
  轰的一声巨响,一处倒霉的碉楼直接被炮弹直接命中,这碉楼土木结构,下面设有矮门,上面可以盘据一些人员守卫,这类碉楼,应付铳子没问题,但在二十几斤重的炮弹轰击下,偌大的木石结构竟然瞬间坍塌。
  上面的火枪手,与下面躲藏的士兵,在惨叫声中,全面陷入土堆石堆中,被全体活活埋葬,内中怕难有几人可以活命。
  隆隆炮声中,伦敦皇宫,白厅。
  轰,一颗大铁球呼啸着从天而降,蹦跳了几下破开一道石墙,碎石飞溅中,夹着大股的血雾,泥土夹着一些支离破碎的尸体,漫天飞舞。还有大批皇宫守卫扑倒在地,个个灰头土脸,全身是血,几个伤兵却一时不死,痛苦地在地面爬行着,一边发出撕心裂肺的哀号声。
  轰,轰,英王查理一世居住的白厅,成了明军舰炮围殴的重要目标。威严高大的宫殿,一道道坚固的石墙,在舰队炮火的肆虐下瑟瑟发抖,冲天的浓烟很快升腾起来。那一道道刺眼的烟柱,又为明军舰炮指引了方向。
  一时间威斯敏斯特宫,圣斯蒂芬教堂,修道院在猛烈的炮火中,陷入血与火的地狱。
  大小炮弹乱射乱跳着,一些炮弹砸在坚固的石墙上,一座座历史悠久的石墙轰然倒塌。一些则越过城墙,激射向一座座高大的建筑物。将一些石屋,宫殿摧毁,一些倒霉鬼被炮弹带中滚中,断手断脚,拼命的向身旁人惨嘶呼救。
  受伤的守卫,修道士,宫廷官员发出一阵阵哀嚎,火炮一波接一波,密集的炮弹一颗接着一颗的落下,对聚集在皇宫,修道院里的皇室成员们来说,,挨炮弹的煎熬是那样的漫长。许久之后,炮弹的呼啸声音由密转稀,终于彻底安静了下来。
  开城八年,六月二日下午。
  大明远征舰队出其不易的偷袭伦敦,大获成功,残暴的大明舰队以超过五千门舰炮的强大火力,彻底摧毁了历史悠久的英伦皇宫。舰炮的肆虐过后,到傍晚时分,白厅街上主要的宫廷建筑基本被炮火摧毁了,只剩下浓烟冲天的残垣断壁。
  当日,深夜,躲藏在圣斯蒂芬教堂地下室里,面无人色的英王查理一世在御林军的保护下,扔下他的臣民仓惶向北方出逃了。
  翌日,清晨,明军水师步战队五千于众,登陆英伦,夺取了贮存在皇宫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