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骑- 第6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明军大量使用的大羊驼也都拉着雪橇,却慢吞吞的在厚厚积雪中爬行。
  这一比较下来,让郑森恼羞成怒,觉得他的智商受到了侮辱,却又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好畜生!”
  明军终究是初来乍到,并不了解这里的气候条件。而西人,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一百多年,懂得饲养大量猎犬做交通工具。在这里的冬季,狗拉雪橇可比羊驼划子管用多了,天时,地利都不占在明军一边呀。
  “扎营,生火!”
  “给老子烤一条牛腿来!”
  既追不上,郑森索性不追了,命麾下步卒就地扎营,生火取暖造反。
  “遵令!”
  呼喝声中,明军后队在严寒中就地扎营,烤火,造反,不久野牛肉的香味在营地中弥漫开来。熊熊篝火生了起来,郑森面色稍红润了些,手按战刀瞧着东北方阴森的夜色,却又冷冷笑了起来。
  “雕虫小技耳,逃,又能逃到哪里去。”
  同一时间,格林山脉东侧。
  一哨精骑在冰天雪地中,艰难跋涉,百余骑为了节省马力,早已经牵马步行。一抬头,视野可及之处尽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松林,无边无际,天上更是乌云弥补,寒风肆虐,连厚实的棉甲也冻透了。
  “哨总,马撑不住了。”
  “三哥,三哥人呐,快去找!”
  呼喝声中,李长贵停下脚步,回头瞧着七歪八扭的行军队列,陷入两难。他麾下一百二十余骑,走了半晚就有二十余骑掉队了,战马也都累坏了。然而他却本能的觉察到,有些不妥。
  呼喝间,前方三骑牵着马,踩着积雪飞跑了回来。
  侦骑回返也都累坏了,连人带马都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哨总,四下里都找遍了,方圆十里内,未见敌踪!”
  “哦?”
  李长贵瞧着前方荒凉的雪原,心中疑惑,他下午时将侦骑向东北方向,放出了十里,怎也应该发现敌踪了吧,却为何一无所获。
  侦骑走进了,又低声道:“哨总,咱们找到了这个!”
  那侦骑从马背上取下一个褡裢,打开褡裢,几个黑乎乎的野果滚了出来,李长贵面色一变,将拳头大的果子捡了起来,嗅了嗅,又尝了尝。
  “番薯?”
  “不,马铃薯。”
  呸,李长贵将难吃的马铃薯一扔,精神振奋了起来,一声低喝:“追,不远了!”
  “遵令!”
  一袋煮熟的马铃薯,让明骑再次抖擞起精神,冒着在雪夜中迷路,冻伤减员的巨大风险,便如同嗅到肉味的狼群,将一双双眼睛瞪了起来。狗拉雪橇,虽弥补了西军运输能力的短缺,然而无论在耐力,还是速度上,毕竟不如改良过后的大明军马。故此,连夜北逃的西军主力,始终处于几哨明军精骑的尾随追击之下,难以摆脱。
  清晨,凛冽的西北风没有减弱的迹象。
  李长贵所部在一座低矮的小山脚下,停了下来,正预备着休整一番,前头侦骑疯狂的示警。呼呼呼,李长贵领着数十明骑,迈开大步冲上了低矮的小山坡,趴在厚厚的积雪中,往远处看,一个个都惊呆了。
  远处,数里外北风的低洼里,竟停着乌压压的一个大营地。风雪中,疯狂的狗叫声隐隐传来,在此处躲避风寒的大批西人,熙熙攘攘,千里镜中人头攒动,也不晓得到底有多少人,数不过来。
  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惊弓
  李长贵领着几十个骑兵,趴伏在矮山之上,瞧着面前西人的数里连营,脑门上热汗都冒出来了。
  “哨总,咋办?”
  李长贵呵着白气,往身后一瞧,他一个满编的骑兵哨一夜追击,如今只剩下六十来骑,竟有近半人马掉队了。自然,掉队的人马不会有生命危险,他的后方,郑帅大军正日夜兼程的赶来。
  以六十骑击数里连营,一个大胆的年头冒了出来,便再也不可遏制。此时好死不死的,左后方不远处一队精骑,钻出密林,瞧着便知是友军到了,这让李长贵大喜过望,赶忙命人打旗号联络。这股友军精骑的赶来,给了他极大的勇气,便下定了以少量骑兵,冲击敌营的决心。
  那股友军人数稍多一些,也不是良善之辈,当下两股精兵便旗号联络,相约两路齐出,攻击敌营。
  “整备军械!”
  六十余骑动员了起来,将马背上的褡裢,负重一扔,轻装出击。
  “出!”
  一声呼喝,两路明军翻身上马,突然从数十米高的矮山上,挥舞着雪亮的马刀,嚎叫着冲了下来。
  西人数里连营,顿时大乱,开水一般沸腾了起来。两股明骑,从西,南两个方向,突然杀出,战马从矮坡上踩着积雪,冲了下来,这一冲起来势头可就止不住了。只约一百余骑,竟冲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
  西人连营,只临时布置了少量防御,清晨时分,多数士兵正在生火造反,猝不及防,竟被少量骑兵轻松碾入阵中。轰,营地外围十多个手持柴火,呆若木鸡的西兵,被疾驰的战马轰的撞飞,吐着血,凌空飞跌了数十步,又重重的撞翻了几口大锅。
  “啊!”
  锅中开水浇了一身,伤重的西兵惨叫了起来,铁骑却毫无怜悯之心,挥舞着马刀左右劈砍。
  “纵火!”
  李长贵一声低喝,明骑纵马直入连营深处,在马背上翻滚着,伸手一捞,将熊熊燃烧的火把抄了起来,飘飘悠悠的火把高高飞起,轻轻落下。呼啦,简陋的帐篷燃烧了起来,火借风势很快向周围席卷。火头一闪,被西北风一吹熊熊燃烧了起来,浓烟冲天。
  “走!”
  李长贵纵马砍杀,面前压力越来越大,全凭着精湛的骑术在马背上翻滚,左右劈砍着,蓦地面前压力一空,便只瞧见当面之敌连滚带爬的,四处逃散。前后左右不可一世的麾下铁骑,滚滚向前,倏忽之间竟杀透了敌营。远远的绕了个圈,两股明骑停了下来,掉转马头,已是人人浴血。
  “哈哈!”
  横刀立马,将低血的马刀甩了甩,面前西人的连营炸了窝,已成惊弓之鸟。有马的翻身上马,抱着马脖子慌不择路的逃走了,没马的将火枪兵器一扔,连滚带爬的躲避大火,不时有人被冲天的大火卷了进去,发出凄厉的惨叫声。
  不久,冲天的浓烟,引来了周遭大批明骑,群狼一般的围拢了过来,在冰天雪地中追逐着逃散的西兵。
  西南方,五十里外。
  “哪里走水?”
  “冒烟了,好大的烟!”
  帅营内,郑森手脚并用爬上高坡,擦了擦千里镜,瞧着东北方浓烟冲天,遮蔽了大半天空,真真好大的火势。
  “哈哈!”
  大火,浓烟给明军指明了追击的方向,郑森便一声令下,麾下精兵扔掉辎重轻装上阵,往浓烟冲天处蜂拥而去。战至下午,走投无路的西军后队,两万余军民被迫放下武器,投降了。狼狈逃窜的西军后队,全军覆没,被如虎死狼的郑森所部,狠狠将尾巴咬了下来,还吃干抹净了。
  郑森抵达前线时,战事已进入尾声,不免心中颇为惊喜。
  面前的旷野积雪中,伏尸处处,跪满了成排的俘虏,甲胄响动中,明军士卒正在审问捉拿西军的军官。放眼望去,郑森心中有数,落在后头的这些西人军民,多数都是老弱妇孺,能战之兵不过数千。
  “丧家之犬,连妻儿老小都不要了么!”
  “哈哈哈!”
  周遭明军将领大笑了起来,不久,一串西军高级军官被绳子绑着,十分狼狈的被牵了过来。此情此晴,便如同千百年华夏大地,被人欺辱时一般无二,战败者又谈何尊严,不同的时如今的郑森和他麾下强大的明军,成了胜利者。
  “跪下!”
  一个队官抡起火枪,便要朝着一个狼狈的西军上校,狠砸过去。
  “罢了!”
  却被郑森喝止了,细看那上校四十许人,留着翘起的八字胡,腿上挨了一枪还在流血。
  扑通,上校匍匐跪地,虔诚的恳求:“尊贵的明朝指挥官,请我们收敛那些战死士兵的遗体,我恳求您。”
  周遭的明军将士纷纷看过来,郑森便喝道:“可!”
  那上校匍匐在地,高瘦的身体哆嗦了一下:“仁慈的指挥官阁下,愿您长命百岁。”
  微微一笑,郑森瞧着旷野间成串的俘虏,虽是老弱妇孺居多,可青壮也有一些,正是修城筑路的好劳力呀。
  开城八年,三月中。
  北逃的西军后队,在冰天雪地中全军覆没了,前队便成惊弓之鸟,沿着狭长的海岸线逃窜的更快了。郑森所部,引兵猛追不舍,沿途发现了大量冻毙的尸体,越是向北天气便越是严寒,追击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三月末,又一场风雪过后,天气迟迟没有转暖的迹象。郑森所部在巨大的困难下,以轻骑为先导,大军辎重缓缓跟上,不疾不徐的向着北方雪原无人区,穷追猛打。筋疲力尽的西军,出现了大批人员的损失,每天都有大量人员冻死,饿死,或是被俘。此时,已经不需要侦骑追踪,西军残部也难以逃脱了。
  沿途倒毙的尸体,给明军指明了追击的方向,西军残部可说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四月初,空旷无人的冰原之上。
  咔擦,河面上一头大羊驼踩碎了冰面,一个趔趄,惊慌的嘶鸣了起来,辎重兵赶忙七手八脚,将羊驼背上的火药箱解下来。郑森停下脚步,看着面前无边无际的雪原,积雪中倒毙的几具尸体,再抬头看看天上大太阳,这天气终究是转暖了的。
  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末路
  郑森所部再往前进兵,侦骑打马冲上一处矮山,面前豁然开朗,竟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浅滩大海。四月间,海面上坚冰解冻,到处都是漂浮的冰块,一些奇异的物种在冰块上嬉戏,荒凉而又壮观的景象,令人称奇。
  呼啦,被骑兵惊动的海洋物种,翻身入海,溅起了大片水花。四月间,郑森所部向北追击西军残部,抵达了著名的哈得孙湾,沿海岸线再往北进,便是传说中世界的尽头,终年不见天日的极寒之地。
  同一时间,海上。
  数十艘战舰护送着补给船只,绕行合恩角,四月间抵达美洲东海岸。
  日出东方红胜火,大清早,各舰甲板上便忙乱了起来,这个时代的海上航行及其无聊,战舰上空间狭窄,狭小的空间里还要存放武器弹药。以及维持生命的粮食和淡水。绕行合恩角的舰队,一次航行快则四十天,慢则需要两个月。这种情况,直到巴拿马运河完工之后,才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值得一提的是,困扰西方探险家的坏血病,疟疾,并未在大明的殖民地城市里大范围流行。这取决于大明帝国的文明程度高,卫生习惯好,大明人又爱种菜,吃菜,故此一个新的文明国度,在美洲快速的建立,发展了起来。
  相比于顿顿吃生肉的野蛮西洋人,西洋水手谈之色变的坏血病,在大明水兵群体中,并未兴起大的波澜。反倒是大明殖民者,对美洲土生土长的蔬菜,果品爱不释手,顿顿离不开青辣椒,西红柿。
  一等大福船,船舱里,李子龙精心修剪着几盆魔鬼果,魔鬼果就是西红柿。这几盆西红柿是他亲自培育,养在温暖的舱中,如今已结出累累硕果,摘下一颗擦了擦,入口清爽多汁,沁人心脾。
  昔年名满江南的复社才子,兴致大发,竟吟诗一首:“番茄架下春光现,花香自引蝶来恋。 待到满面羞红时,与花争艳俏流年。”
  这首诗竟很快流传开来,足可见大明人,对美洲富饶物产的喜爱。可真不要小瞧了此物,正是此物,加上大明人与生俱来的种菜天赋,让大明水手的患病死亡率,始终维持在一个极低的水平。
  不久,李子龙便步出了温暖的船舱,来在了船尾的阁楼顶上,在海风的吹拂下他看着红彤彤的朝阳缓缓升起,将海平面染上了一抹橙红。舰队是沿着海岸线航行,并没有离开陆地很远,所以在船的周围总会有许许多多的海鸟,不断围着大福船飞来飞去的。这些海鸟飞累了,也不怕人,便会落在佹杆顶端休息。
  “心旷神怡乎,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复社才子李子龙,对如今的生活很满意,他打从朝鲜行省不远万里,来美洲新大陆讨生活。偏偏他初来乍到,又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一介书生,认不得五谷杂粮,生计艰难,百般无奈只得投军从戎。
  一年多,凭借他的学识,聪颖竟脱颖而出,成了一艘大型运输舰的统制官。
  一等大福船,穿梭在美洲近海,如履平地,这让李子龙瞧着旭日东升,无限胜景,竟有些懒洋洋的。
  “百无一用是书生,哎!”
  李大才子叹了口气,后首他三十二岁的前半生,竟如同猪油蒙了心,投奔复社还成了江南名士。直到他远走美洲,见识了美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