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骑- 第5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满是老茧的手指探一探鼻息,心中一喜,疯狂叫道:“有气,还有气!”
  激战过后,有人抱着亲人的尸体嚎啕大哭,有人失去理智的狂笑,更多的人在尸堆中翻找着幸存者。
  扑通!
  张进一屁股坐到地上,如释重负,这村子终究是守住了。
  远东地区,外兴安岭边缘。
  远东地形在外兴安岭与东西伯利亚山脉之间,是一段宽达千里的平原,两座山脉之间的广袤平原,有山有水有丰富的野生资源,这边是造化赐给人类的藏宝库,如今被明人占据了这风水宝地,日渐成为人口密集的边陲重镇。
  冰原上,一队轻骑在积雪中缓缓而行,打头的骑兵蓝眼珠,高鼻梁,穿着厚实的棉甲,戴着皮帽,正午时分一轮斜阳高高挂着,难得一个大晴天,阳光照在雪地上便有些刺眼。
  千余骑缓缓勒住战马,抬头远望,那一览无遗的旷野尽头便是连绵起伏的山峦。蓝眼珠的骑士摘下皮帽,鹿皮手套,喷着白气从怀中取出一张地图,对照远处那座高大绵延的山脉,面前一条冰封的大河,再三确认后方喃喃自语。
  “斯塔诺夫山。”
  一声低语,让沉寂中的骑兵欢腾了起来。
  “宝贝儿,我的斯塔诺夫山!”
  “有人!”
  喧嚣中,那荒凉的冰原中竟有轻骑飞驰,让千余俄兵一阵鸡飞狗跳,慌忙取出火铳弓矢备战。
  数里外,河边。
  正午时分正在河中凿冰捕鱼的一对父子,直起身子,瞧着远处缓缓行来的骑兵群,呆住了,啪嗒,冻成冰棒的肥鱼落地,父子两人慌忙翻身上马,一声呼哨,疯狂的打马逃命去了。
  俄人所谓的斯塔诺夫山,便是大明占据的外兴安岭。
  “杀了他们!”
  行踪败露的千余俄骑气急败坏,打马猛追,奈何俄骑经历了长途远征,马力不济,竟被那对渔民父子越逃越远。俄兵打乌拉尔山一路行来,历经艰险,如今终于见着人烟了,那一双双眼睛都红了,千余骑不顾长途行军的疲惫,打马猛追,远处外兴安岭巍峨的轮廓逐渐放大,清晰。
  外兴安岭,西侧。
  正午的山脚下,人声鼎沸,大都督马城秘密自海参崴穿越林海雪原,抵达外兴安岭,巡视,督促前线明军加强操练,囤积军需,准备着数月之后的大反攻。这无边无际的林海雪原,防御时便是远东的天然屏障,进攻时也是明军的进攻发起点。
  二月间,天气最严寒的时候明军集结于此。
  无边无际的林海为大军提供了足够的木材,丰富的野生资源缓解了明军的补给压力,一条补给通道打从原始森林中穿过,联通了远东港口,辽东大后方,那令人望而生畏的林海,却为明人提供了天然的庇护。
  林中背风处可就地砍伐木材建房,囤兵,狩猎,过冬。
  原始森林中不怕人的傻狍子,肥兔子,都是明人的盘中餐。
  山麓西侧,寒风凛冽。
  马城肃立在密林之外,紧了紧身上厚实的皮袍,饶有兴致的打量着一览无遗的白色世界。这一路行来,穿林而过的道路两侧人烟越来越稀少,寻常百姓,大多对恐怖的林海雪原心生畏惧,不愿来远东定居,这外兴安岭一带的生产,眼下还是以军垦,军管为主。
  然而这种情况早晚会改善,没道理守着一座宝山而不取。
  瞧着面前千里雪原,马城竟有些心神震撼,这地方就是外兴安岭的尽头,俄国人就是从这里进入尼布楚地区,割走了方圆数百万里的土地,将中原上国死死踩在脚下,动弹不得,这林海,这雪原,便是后世人心中永远的伤疤。
  清康熙年间,腐化堕落的八旗兵早失去了祖辈的胆气,被俄国人打的连连败退,此后两百年间更是连东北都丢了个干净,那段极尽屈辱的历史,便是从脚下这片大地开始的。
  马城在林外缓缓的踱步,沉思着,身后大小官员,将领尽鸦雀无声。
  大都督在沉思,踱步,那自然是在构思策划一次奇谋,没人晓得马城原来是在缅怀历史,难以自拔。静谧,祥和突然被打破,两骑飞至,一前一后在雪原上策马狂奔,打破了正午时分的安宁。
  马城被马蹄声惊扰,抬头,错愕的看着两骑亡命狂奔。
  “大胆,拿下!”
  “混账!”
  叫骂声中,马城的随扈兵马骚动起来,亲卫将领勃然大怒,轻骑飞出,前往阻拦那两个不知死活的边民。
  “不得伤人!”
  马城从沉思中惊醒,和蔼道,左右亲卫将领慌忙应了。
  此时,地平线上出现了刺眼的黑点,那逐渐放大的黑点让所有人都呆住了,不多时,嘶吼声便此起彼伏响了起来。
  “整队,出!”
  “保护大都督!”
  敌骑突然出现在外兴安岭,错愕的随扈将领呆滞过后,喧嚣起来,马城的随扈兵马炸了毛,一队队铁骑从雪地上起身,上马,一个个护兵从密林间疯狂涌出,集结,备战,外兴安岭南麓便如同一锅开水,沸腾起来。
  马城被随扈亲兵架住胳膊,哭笑不得狠狠瞪过去。
  那亲兵吓了一跳慌忙跪地请罪,不敢再拦他,马城瞧着远处气势汹汹的敌骑,再瞧瞧前后左右万余随扈兵马,啼笑皆非,大军在侧,身后还有数万大军,这股敌骑也不知是从哪冒出来的,竟没头苍蝇一般撞了过来。
  这场面滑稽,可笑,让马城忍不住露出笑意,那笑意却很快收敛了。
  心中竟生出时空错乱的感觉,曾经的康熙年间,也是这么一小股俄国人顶风冒雪,艰难的穿越了西伯利亚,来到远东,便是这么一小股骑兵,便将偌大个帝国打的抬不起头来。
  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铁骑
  甲胄响动,刀枪碰撞,武装到牙齿的开原铁骑如临大敌,在军官们的嘶吼声中一排排的打马上前,在大都督马城身前组成铜墙铁壁,一队一队,一营一营,将马城层层叠叠的护卫了起来。
  二十五营随扈铁骑组成一个梅花阵,里三层,外三层,肃杀严整。
  马城在亲兵护卫下,翻身上马,与一般权贵将领瞧着远处来袭的马队,笑意收敛,心中竟不胜唏嘘,这应该是历史本来的轨迹。一队千余骑的俄兵顶风冒雪,艰难的穿越了西伯利亚冰原,来到远东,或许是在风雪中迷路了,不辨东西南北,误打误撞闯入了外兴安岭。
  这队破产农民,杀人犯组成的冒险队伍,原本是心情忐忑的,不安的。却很快发现这远东大地,竟然是一座没有主人的宝山,于是这队俄兵兴奋的穿越外兴安岭南下,呼朋引伴,尽情攫取着远东的财富,还将偌大个满清帝国打的那样狼狈,那样屈辱。
  斗转星移,乾坤颠倒,冥冥中似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将这队俄人推到了原本的历史轨迹上来。万余随扈铁骑在寒风中肃立,不闻人声,只能听见甲胄响动,兵器碰撞声,战马难奈的嘶鸣。
  “出!”
  一声嘶吼,前部铁骑分出两营,打马前出迎击来犯之敌,千余铁骑腰杆挺的笔直,呵斥着轻夹马腹,叮叮当当的一阵轻响,人如龙,马如虎,排着横队缓缓压上,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转瞬间,脱离大队,前出迎敌的铁骑在冰原上展开。
  一个个身披素袍,内穿火红棉甲的身影在马背上颠簸起伏,小跑,加速中展开成三排横队,前排挺枪夹盾,后排举刀,轰隆的马蹄声响起,飞驰而来的那对边民父子惊呆了,吓傻了,手足僵硬竟控不住胯下马匹,直愣愣的朝着大军铁骑撞过来。
  眼整整的一出悲剧便要上演,一队父子,一前以后撞向铁骑大军,眼瞧着便是人仰马翻,横死当场。来骑交错而过,那无坚不催的铁骑竟凭借精湛的骑术,严密的组织闪开一条缝隙,生生避开来骑的冲撞。那父子两人只觉得一阵风呼啸而过,心中一寒,面前竟是一片开阔,一前一后与大军交错而过,毫发无伤。
  “来骑止步!”
  过了一山,还有一闪,森严军阵中响起几声怒斥。
  父子两人回过神来慌忙勒住马匹,瞧着面前黑压压,杀气腾腾的铁骑大军,吓的慌忙滚鞍下马,匍匐跪地不敢乱动了。很快便有一队轻骑飞出,将那对可怜的父子领走,盘查。马城无心过问这样小小的插曲,举起千里镜,绕有兴致的瞧着两军交锋处,千余骑齐头并进快速接近着。
  大军护卫下,顾绛手心里捏着汗,瞧着一片平坦的雪原上,两支骑兵正在快速接近。前后左右尽是铁甲骑兵,让这位江南才子从未经历过战争杀伐,难免紧张的手心冒汗,里衣都被热汗沾在身上,从头到脚的不自在,心中却又不免亢奋,激动,紧张。
  身处大军环绕之中,顾绛心中火烧火燎,热的发烫,亢奋终究压过了紧张,话到嘴边便按捺不住,慷慨失态。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随着顾绛的慷慨悲歌,两之骑兵快速接近到半里之遥,一个照面,开原铁骑尽显精兵气象,前排挺盾,夹枪骤然加速,一个个英武的年轻军官冲在最前头,后两排亮出雪亮的马刀,一往无前,以碾压之势风卷残云,当面之敌便如同炸了窝的羊群,慌乱中纷纷打马逃窜。骑兵群中,戈洛文上校吓的心惊胆寒,目瞪口呆看着面前纵横驰骋,席卷而来的铁骑横队。
  戈洛文试图勒住战马,奈何冰天雪地中,地面太滑,胯下战马竟不受控制,仍疯狂的尾随骑兵大队,猛往前冲。轰鸣的马蹄声中,上校眼睁睁看着当面铁骑披着素袍,挽着横盾,腋下夹枪如凶神恶煞般加速,再加速,冲击似乎不可避免,苦胆都快吓破了。
  上校心中叫苦不迭,有很冤枉,很委屈。
  他作为这支公国骑兵的指挥官,顶风冒雪吃尽了苦头,付出了三分之一的冻伤减员,才千里迢迢进至远东。刚进至远东便瞧见了一对正在捕鱼的明人父子,满心欢喜指挥着他麾下部众,想要尾随那对明人父子,一路冲进明人的村落,那还不是予取予求么。
  戈洛文上校几乎看到了明人的哭喊,惨叫,在绝望中哀求,跪地磕头的景象,征服者的感觉让他飘飘欲仙,骑在马上便如同踩着棉花,哪知美梦醒了,那对父子跑的没影了,他却迎头撞上了明人的大军,欲哭无泪呀。
  慌乱中,人喊马嘶,疾驰中勒马的俄骑脚下打滑,不时有人连人带马重重的摔倒。尚未接战俄骑已然大乱,那迎面扑来的是怎样一支精锐,人马俱甲,清一色半血的阿拉伯战马高大,健美,四肢修长有力,喷着响鼻奋力扒拉着四蹄,清一色的锁甲骑兵便如同夺命的死神,那森严的战阵,横队充满了暴力的美感。
  戈洛文少校从未见过如此精锐的铁骑,不,他曾经遭遇这样恐怖的铁骑,千百人如一人的杀戮机器,那是瑞典人恐怖的禁卫骑兵。
  “喝!”
  两支骑兵交错而过,人养马翻,俄兵惊恐的惨叫声此起彼伏,却很快被轰鸣的马蹄声盖过。两马交错,一枪带着风声刺来,戈洛文上校便如同喝醉了酒一般,在马背上蜷缩,扭动,奋力躲避那夺命的一枪。却不了马失前蹄,经过长途跋涉的战马不堪重负,轰然栽倒。
  落地时一个翻滚,却刚好避开了夺命的那一枪。
  戈洛文上校摔的晕头转向,一阵天旋地转后慌忙起身,惊魂未定时被铁骑重重的撞飞,狗熊一般鼓鼓囊囊的人影直飞出丈许远,才轰然落地,再也爬不起来了。
  噗哧噗哧!
  战马交错而过,一个照面,千余俄骑便如同砍瓜切菜一般,被大都督马城的随扈铁骑刺翻,劈倒,溃不成军。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敌酋
  马城的随扈铁骑,何等精锐,那都是千挑万选的百战精兵,出身清白的辽东子弟,以寒门出身的军中精英为主力,也有将门之后,勋贵之子,不一而足。然而到了大都督的亲兵营,不论出身都得从大头兵做起,不拘是侯府世子还是首辅家人,在这里统统没有优待。
  勋贵之后,寒门子弟一视同仁,这是马城有意为之。
  道德经云,治大国如烹小鲜,马城深以为然,他一举一动都牵扯到千万人的性命,便从点滴做起,身边的随扈亲卫便相当于后世的样板部队,这支部队是大明常备军中一等一的精锐,军中严格禁止仗势欺人,同袍倾轧,如此,寒门出身的将领与勋贵子弟便可亲如一家。
  上行下效,亲兵营士卒将这种风气带到了军中,极大的提高了战斗力。
  一轮对冲,明军大胜,在半里外缓缓减速,跳转马头,经过鲜血洗礼的铁骑越发森严,便如同出了鞘的刀,锐不可当。千余俄骑被砍的七零八落,几乎崩溃,被杀的寒了胆,不知所措的在原地打转。
  “出!”
  森严军阵中,左右两翼又是两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