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骑- 第5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人好神射!”
  夏国相左右匈奴人的首领,苏丹们纷纷恭维,那半生不熟的汉话,让夏大人心中十分得意。前头,确是关宁铁骑与奥斯曼骑兵,两支精兵之间的正面交锋,战况很快进入白热化,激烈起来。
  砰砰砰!
  百步开外一阵铳响,硝烟升腾,吴茂疾驰中滚鞍下马,身后便传来几声马嘶,冲向村子的数骑被铳子射翻。铳子横飞,吴茂慌乱中下了马,连滚几圈,起身时掣出背后的大弓,一箭,将一名敌兵射翻在地。吴茂紧绷着脸,额头上的汗水流得像三伏天穿着棉衣,铳子箭矢横飞,却仍不闪不避的张弓搭箭,弓弦响动,又是一箭射了出去,便起身疯狂的发足狂奔。
  正在装填的敌兵被他钻了空子,竟被异常骁勇的吴茂欺到了近前。
  “杀!”
  往腰间一抹,一对沉甸甸的铁鞭落在手中,吴茂嚎叫着冲进村子。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顽敌
  借着冲力一鞭劈头盖脸的砸过去,当面一个使刀盾的敌兵惶恐的大叫,用藤牌硬抗着一记铁鞭,在木屑横飞的当儿,用力挥出了弯刀。当的一声金铁交鸣,那敌兵被砸得连退了几步。恐怖的呼啸声起,另一根铁鞭当头砸来,噗哧,拿敌兵从未见过如此诡异的双鞭路数,登时了账。
  “吼!”
  吴茂身后数名同袍嚎叫着冲了上来,雪亮的刀光闪动,数名关宁子弟杀进敌群,血腥味充斥在鼻中,随着一个个关宁子弟滚鞍落马,突入村落,奥斯曼人的防御便如同四面漏风的筛子,很快被突破多处。
  “杀!”
  吴茂两只铁鞭挥了起来,靠蛮力再砸翻一名敌兵,咣的一声大响,那粗壮的奥斯曼士兵脑门开花,铁盔整个被砸塌了,眼珠子都快冒出来了,一声不吭的扑通栽倒。
  身后马蹄声起,大批匈奴骑兵趁机突了进去,吴茂胡乱抹了把脸上的血,嘿然一笑,心中咒骂着这些蛮子的骑兵,打顺风仗,宰落水狗的能耐倒还不错,倘若陷入苦战那便另当别论了。漫山遍野的匈奴骑兵蹿进小小的村落中,奥斯曼人的抵抗绝望而又无助。
  村外,西边,吴三桂领着两万与骑杀气腾腾,拍马赶来。
  总计三万骑兵将一个宽两里,长约三里的村落团团围住,断绝了奥斯曼人最后一丝逃生的希望。
  村落中,帕夏被随扈军官架走,换上一身普通士兵的军服,藏了起来。
  咣当!
  厚重的地窖大门关上,地窖中不见天日,漆黑一片还混杂着腐烂的粮食气味,体态肥胖的帕夏一屁股坐在地上,阴风测测,让这位自幼锦衣玉食的皇族心中发毛,外头不停响起短促的惨叫声,伸手一摸竟传来一声鼠叫。一个激灵,险些吓的昏死过去,黑暗中漫长的等待,无尽的恐惧降临。
  村中,激战正酣。
  两千奥斯曼士兵据守街道房舍,组织起排铳火力,从院墙窗户里射箭,奥斯曼人兵少,明军仗着人多势众,以骑兵在村落中纵横驰骋,穿插,很快便将敌兵分割成三个孤立的部分,彼此无法支援作战。
  一队队匈奴骑兵将村子塞满,很快便乱哄哄的下马步战,冲进院落又被铳子箭矢射了回来。
  踏踏踏!
  吴三桂领兵到了村口,精神大振,前锋夏国相轻骑来报,说是在村子里围住大鱼了。马蹄声急,夏国相领着十余骑拍马赶来,滚鞍下马,夏大人脸上掩饰不住的喜色。
  “大帅,瞧!”
  夏国相一面喜色,吴三桂放眼望去心中先是一惊,又是一喜,远处那些正在顽抗的敌兵实在精锐,陷入十倍之敌的围困之中,竟不曾慌乱,竟然懂得退守到房舍院落中,结阵自保。
  数百步外一片鸡飞狗跳,一队匈奴兵杀气腾腾冲向一座大宅院。
  宅院中传来一阵铳响,喊杀声,匈奴兵连滚带爬逃了出来,显然是碰到了硬钉子。夏国相自然不会关心匈奴兵死了多少,满面喜色大步走到路边,抬脚踢翻一具尸体,那战死的敌兵尸体样貌奇特,让夏吴两人齐齐一呆,竟面面相觑,死的竟不是鞑靼人么。
  这死去的敌兵无论样貌,军服样式都与鞑靼人不同。
  此人身材比鞑靼人高瘦些,棕色卷发,蓄着八字胡,轮廓深邃,那双死鱼一般的眼珠竟然是褐色的,说不出的诡异,让吴三桂忍不住缩了缩脖子,心中狐疑,这伙精兵是打哪冒出来的呐。
  夏国相那也是个人精,眼珠子一转竟有些忐忑,抽抽鼻子隐隐嗅到危险的气味。
  前头是惨烈的厮杀,村口这边确是鸦雀无声。
  “什么人?”
  夏国相狐疑问道,奥斯曼人的样貌更接近于南欧人,也怪不得他没见识。
  吴三桂倒未曾露怯,面色一整便训斥道:“留些活口,出!”
  锵!
  左右杀气腾腾的关宁子弟纷纷拔出战刀,翻身下马,一营一营的集结了起来,急于将这条大鱼收入网中。匈奴人的杂兵不堪使用,人多势众,竟渐渐被那股神秘精兵赶出了村子,吴三桂一时无言,一声令下终动用了宝贵的炮弹,下令炮队将野战轻炮解下来,架炮猛轰。
  长途行军,轻炮还可以用驮马拉拽,炮弹携带却十分不便。
  吴三桂也怕夜长梦多,瞧见这村子里来历不明的精兵如此难缠,便动用了随军携带的三磅轻炮。
  咣当!
  六门轻炮从驮马上解下来,炮手脱掉厚厚的棉甲,赤膊上阵,将一门门小炮架在半里开外,装填,试炮。
  嗵嗵嗵!
  炮声一响,呼啸的炮弹轻易将围墙轰塌,漫天的烟尘升腾了起来,村落中死守的奥斯曼士兵士气便低落了,倘若不是军官拼命弹压,怕是就要出现逃兵了,那轰鸣的炮声,坍塌的围墙让身经百战的奥斯曼勇士绝望。
  村中,地窖里。
  炮声一响,帕夏大人便绝望了,一股寒意从头凉到脚,身为这支部队的最高长官,他整了整华贵的袍服,打算从地窖里钻出去,下令投降,十倍之敌又随军携带着野战炮,他决定停止无意义的抵抗,然而地窖里伸手不见五指,想出去也不太容易。
  他小心翼翼的从怀中掏出火石,火绒,火光一闪,竟看到了一双闪亮的眼睛。帕夏大人吓的一个哆嗦,火石落地,旋即一股大力袭来将他扑到,一双大手死死掐住了肥胖的脖子。
  喘息,嘶吼,这地窖中竟还藏着人,想来应是这房舍的主人,藏身于此。
  奥斯曼帝国堂堂辅政官大人,惊恐的死命挣扎,不停踢蹬,却被那双大手掐的直翻白眼,从喉咙里呼噜呼噜的喘息着,耳边全是听不懂的低吼咒骂声,角力,扭打,片刻之后阴冷漆黑的地窖里安静了下来。
  良久,地窖中才响起一个惊慌的女声:“他爹?”
  火星一闪,漆黑的地窖里又亮了起来,露出一张中年男人苍白的脸,拿中年男人点亮了火把,喘息着,狠狠一脚踹在帕夏大人死不瞑目的脸上,角落里还藏着几个女子,孩童,竟是一家老小藏身于此。
  “狗鞑子!”
  那中年男人咒骂着,瞧见帕夏大人身上华贵的皮袍大氅,镶满宝石的腰带,眼睛一亮便弯腰低头在尸体上翻找起来。
  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覆灭
  那中年男人一边大口喘息,一边在尸体上翻找起来,劈手将哪条镶满宝石的华贵腰带攥到手中,那双手竟有些颤抖了。外头不时响起凄厉的惨叫声,地窖里阴风恻恻,火把一阵摇曳险些被风吹灭。
  那男子紧紧攥住一条宝石腰带,竟有些心虚,但凡不是傻子,呆子也晓得此人身份尊贵,八成是鞑子里的重要人物,说不定还是首脑一类。这些缴获是隐匿起来,还是交给官兵,男子竟一时犹豫不决。
  “他爹?”
  角落里那惶恐的柔弱女人,又胆怯的呼唤着。
  男子将心一横,故作镇定的应道:“领着孩子,躲好了!”
  咬了咬牙,他决定将这些价值昂贵的缴获,据为己有,鞑骑来袭他的庄子遭了兵灾,损失惨重,兵灾过后一家人生计还没有着落,这些价值万金的玩物,足够他在塞北成为富户,宝石,黄金的诱惑足以让人疯狂,于是一个小小农夫的贪婪改变了世界版图。
  贪婪的喘息声中,男子寻了一个大包袱,将尸体上翻出来的值钱玩物用包袱裹了,连华美的丝绸里衣也未曾放过,一封墨迹未干的书信悄然落地,被一双满是老茧的手捡了起来,男子只看了几眼便随手一掷,一个明国农民自然看不懂弯弯曲曲的蝌蚪文。
  由此,这封只存在于野史传说中的长信,便静静的躺在冰冷的地窖里,不知所踪。
  咣!
  被搜刮一空的尸体塞进箱子,箱子上了锁,之后便是永恒的黑暗。
  村外,激战平息。
  奥斯曼人的抵抗极其激烈,多数士兵力战身死,俘虏只约两三百人,关宁兵伤亡不大,那些匈奴兵却战死了千余骑,怒气冲冲的匈奴兵将一个个奥斯曼伤兵从尸堆中翻出来,刀砍斧劈极残忍的凌虐。
  吴三桂骑在马上,掩着口鼻,村落中处处都是残破的尸体,血腥味刺鼻。瞧着气急败坏的匈奴人手段越发残忍,吴大人眉头一皱,冷冷一哼,夏国相便领人上前一通鞭子猛抽,抽散了那伙以虐杀俘虏为乐的野蛮人。
  瞧着尸横遍野的村落,一具具军械精良的尸体,吴三桂倒有些愁苦。
  不多时,他的部下们便弄清了这伙精兵的来历,竟是化外之民,大奥斯曼帝国的精锐兵马,这一惊,可是让吴三桂呆住了,不意他在这里守株待兔,兔子没等着,倒是猎到了一头老虎。奥斯曼帝国的强大,吴三桂早有耳闻,那是盘踞域外的一个庞然大物。
  这番是福还是祸,就连诡计多端的吴大帅也吃不准了。
  眼珠一转吴大帅决定将实情隐瞒,装聋作哑,一个眼色使过去夏国相立刻会意,眼中凶光一闪带人大步上前,将数百个俘虏伤兵驱赶到村子外头,杀个干净,起风了,冰冷刺骨的寒风中,一排明军在军官号令下,端起火铳,面前便是一个个全身血污的奥斯曼士兵。
  啪啪啪!
  铳响,数百个全身是伤的俘虏扑通栽倒。
  寒风一吹,漫天的积雪将尸体盖住,这便神不知,鬼不觉了。
  呸!
  负责行刑的夏国相,一口唾沫吐到地上,最终念念有词咒骂着,忐忑着,早些年这般作为叫做擅启边衅,平白无故给大明招来这样的劲敌,那还不被读书人口水淹死么。
  夏国相不傻,吴三桂也很精明,索性杀人埋尸,草草了事。
  数日后,海参崴要塞。
  军情司收到前线传书,如是禀告,马城看着前线传书一时啼笑皆非,这个吴三桂还真是爱搞小动作,小事精明,大事糊涂,这般事情怎可能瞒的住,关宁军中,怎可能没有军情司的眼线耳目。关宁军无意之间,歼灭了一支奥斯曼人的精锐骑兵,人数约两千之众,如此重大的军情禀告上来,马城脸色便凝重了。
  奥斯曼帝国数千万人口,百万大军,这个对手可不好惹。
  温暖如春的内室,马城一字一句的看完了密奏,稍一思索便将密探的奏报扔进火盆。那双睿智的眼睛眯了起来,闭目养神盘算着,大明的扩张之路本就不易,刀枪无眼,此事倒也怨不得吴三桂,那双眼睛睁开时便是寒光四射,既如此,便要速战速决。
  为防备奥斯曼军团加入战争,春暖花开之后,与东欧联军的战略决战便该提前了。击溃东欧人的联军之后,数十万将士还能有一段长时间的休整,以应付奥斯曼帝国从中亚方向带来的挑战。
  数日后,前线。
  吴三桂接到大都督手书,吓的汗流浃背险些从马背上栽倒,吴大帅手足冰凉,看完了大都督手书,良久才松了口气,大都督并未怪罪他擅启边衅,反倒安抚叮嘱了一番,嘱咐他不要吝啬金银财宝,也要笼络住匈奴人的人心,匈奴人,那便是抵挡奥斯曼军团的马前卒。
  话虽如此,吴大帅仍是全身冒冷汗,全身的不自在。
  吴三桂心虚,心中烦躁,便督促关宁军疯狂进攻,轻骑联络各部友军,疯狂围攻克里米亚人的溃败之军。
  此时,邓承志所部已进至贝加尔湖东北五十里。
  邓承志部前锋遇到了关宁军派来报信的轻骑,还满心疑惑,吴大帅这是转了性子么,邓部从远东长途奔袭数千里,冻伤的牲口马匹以数千计,早按捺不住,于是邓,吴两部就地分兵,从外围张开一张大网,以凌厉的攻势四处截击,围攻逃跑中的鞑靼轻骑。
  两军加起来兵力高达五万,配合卢象升所部两万精骑,不计其数的民壮。约十万大明军民以铁桶合围之法,试图将两股鞑靼骑兵围歼在瀚海城西,北两个独立的战场。随着十万明军的步步紧逼,没有援兵,丧失胆气的克里米亚人走到了穷途末路。
  崇祯十四年,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