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骑- 第4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外城墙却被射的千疮百孔,不多时,城墙上便铺面了一层箭支。
  一刻钟后,箭雨变的稀疏起来,丁文朝掀开厚实的挡箭牌,无视了挡箭牌上密密麻麻的箭支,一伸脖子往外头快速瞧了一眼,数千鞑兵已经抬着飞梯,推着简陋的冲车嚎叫着发足狂奔。
  “起来!”
  “没卵子么,起来!”
  一面面盾牌,挡箭板被掀开,数百守军翻身站起,拳脚脚踢,咒骂着将一个个战战兢兢的民壮拽起来,冲向各种防御设施。张掖城这样的河西重镇,是拥有完善的防御设施,人手又十分充足,在城墙上布置了大量狼牙拍,钉板,滚木,用刀砍断绳索便可以发动。
  “发炮,发炮!”
  数十个炮手战战兢兢,在军情司锐卒训斥下,将装填好的子铳打完,便扔下大炮狼狈逃了。硝烟弥漫,丁文朝深先士卒,在垛口后面一探脑袋,眼瞧着大批鞑兵已经涌到了城下,锵,怀中倭刀拔了出来,一刀劈在绳索上。
  轰!
  一面镶满了钩刺的钉板,轰然落下,城外,响起鞑兵惊天动地的惨叫声,守城用的钉板,制作简单杀伤力却极大,沉重的木板上镶满了尖刺,从天而降,沾边就死。一支流箭擦着头盔掠了过去,丁文朝却视如不见,猫腰在城墙上分奔,所过之处一根根绳子被砍断。
  再砍断一根绳子,拿脚狠狠一踹,一根水桶粗的滚木落了下去。
  一防,外城墙上虽然只有数百兵,却凭借各种城防设施,打出了重兵防守的效果。


第九百八十四章 瓮城
  鞑骑也不是傻子,被钉板,滚木砸的狼狈不堪,再伸长脖子瞧着城墙上一根根狼牙拍,一扇扇利刃朝下的钉板,一根根用绳索固定,随时会掉下来的滚木,便一窝蜂的逃离了城墙,涌向城门。
  但凡攻城无非有两种法子,一种是蚁附攻城墙,另一种便是主攻城门。
  数千鞑兵被钉板滚木砸的寒了胆,自然便涌向城门,躲在冲车后头以临时打造的攻城锤,猛砸城门,那所谓的攻城锤,便是一根巨大的木桩绑在四轮车上,数十人推动依靠巨大的惯性,撞击城门,这玩意虽然简陋,却总比云梯爬城墙靠谱的多。
  鞑骑来的匆忙,不及打造复杂的攻城器械,便只有云梯攻城,攻城锤撞城门两个选择。如此,这鞑军的布置便落到了丁文朝的算计中,丁文朝,便算准了鞑军会主攻城门,故此在瓮城上方布置了重兵,设计了一个阴毒的陷阱,而鞑军还一无所知。
  十余年历次血战的战场经验,加上缜密的分析,让数千鞑兵走向了死亡陷阱,还不自知。
  轰!
  鞑兵为了增加攻城锤的威力,将三根粗大的圆木捆在一起,以人力推动重重的撞在城门上。张掖城门通体以硬木打造,外包铁皮,极是坚固,被巨力撞击竟纹丝不动,然而,城墙却真的颤抖起来。可不要小看那简陋的攻城锤,这玩意能始终存在于整个冷兵器时代,自有其道理。
  三根粗大的圆木怕不得几吨重,加上人力推动时的惯性,那撞击力必然是很恐怖的。这般沉重的家伙,用来撞击城墙也威胁不小,更何况木制的城门,轰,城门在巨力撞击下终于松动了。挤在城门处的鞑兵兴奋的嚎叫着,换人,又是数十人涌上去,将四轮攻城锤拉开,助跑,撞击。
  城门楼上,丁文朝脚步踉跄,加意稍做抵抗,将悬在城门上方的几根滚木,几桶热油放了下去,这也是守城门,对付攻城锤常用的做法。呼啦,两大桶滚烫的豆油浇了下去,将正在推动攻城锤的鞑兵烫的嚎叫着倒地,几根火把仍了下来,呼啦,火头一闪便燃起大火。
  滚烫的豆油极易燃烧,大火,很快将木制的攻城锤席卷。
  惨叫声中,大批鞑兵纷纷朝城门口放箭,此时象征性的抵抗之后,丁文朝便一挥手,领着数百守军逃之夭夭。一支支劲箭落在空无一人的城墙上,数十人的伤亡自然无法阻挡亢奋的鞑兵,着火的攻城锤被牲口拖走,又有一辆攻城锤推了上来。
  轰!
  连续数十次的巨力撞击,张掖城门终于不堪重负,轰然倒下。
  弥漫的烟尘四起,亢奋的鞑兵信心若狂,嚎叫着冲进敞开的城门,却踩中了城门里密布的铁蒺藜,前头被铁蒺藜刺穿脚掌的鞑兵惨叫着倒下,又被后面涌进来的鞑兵踩踏,横死当场,城门一塌鞑兵便如同开了闸的洪水,涌进瓮城,前头的瞧见两侧城墙上密密麻麻的明军,一排排火铳惊恐的大叫。
  后头的却一无所知,仍拼命的往前挤,攻破河西重镇的诱惑让鞑兵失去了理智。
  瓮城上,李荣呆看着下面瓮城了,涌进来的鞑兵越来越多。
  踩中铁蒺藜的鞑兵横死当场,一恍神,后头的鞑头踩着尸体冲到了城门洞前,被层层叠叠的拒马阻拦,却赫然发现瓮城的城门洞里,密布的拒马后头黑洞洞的炮口,惶恐的鞑兵惊恐的看着那两门千斤佛朗机,明军炮手已经将通红的铁钎子插进了火门。
  轰,轰!
  两门装满散子的千斤佛朗机猛的一震,血肉横飞,瓮城里便如同下起了血雨,碎肉横飞,密集的炮子将瓮城笼罩在一片残肢碎肉中。两门千斤佛朗机何等恐怖的火力,如此近的距离上轰击,两炮便将喧嚣的瓮城中,变成人间地狱一般的惨状。
  瓮城上头,李荣看着下面横飞的血肉,欣喜若狂。
  四十多岁的边关老将,拔出腰刀疯狂叫道;“打,打!”
  瓮城上方两道女墙,一座碉楼,挤成一团的明军士卒,青壮纷纷往下面发铳,射箭,三面交叉的密集火力又是居高临下,弥漫的硝烟,很快将瓮城上空笼罩住了,下方,转眼间变成无遮无掩,无处躲藏,无路可逃的屠宰场,大约千余鞑兵涌进瓮城,在不到半刻钟的时间里,伤亡殆尽。
  轰,轰!
  城门洞里又是火光闪烁,激射的炮子肆虐过后,瓮城里彻底安静下来,到处都是残破不全的尸体,血流成河。那激射的炮子没有了目标,四出横飞,竟然将挤在城门外的鞑兵也扫到一片,凄厉的惨叫声中,残余鞑兵连滚带爬的逃了,喧嚣的张掖城竟诡异的安静下来。
  不多时,隆隆炮声又响了起来。
  硕大炮弹砸在空无一人的张掖外城墙上,不堪重负的城墙再次出现垮塌,大量城防设施损毁,恼羞成怒的鞑军向张掖城倾泻着炮弹,李荣,丁文朝不惊反喜,鞑军大炮弹药全靠缴获,这般毫无节制的打法,怕是半天弹药就要耗尽了,外城虽毁,瓮城,内城却仍旧完整。
  果不出所料,中午时,鞑军的大炮停止了轰击。
  处处残破的张掖外城,便如同被狗啃过一般,多处垮塌,这时丁文朝又不肯让了,在外城的残垣断壁后头布置了重兵,两千多杆火铳,打弓依托瓮城,碉楼将那几处缺口瞄住,严阵以待。鞑军折了一阵竟失了胆气,磨蹭到傍晚时也不敢来攻。
  丁文朝这般战场宿将,立知鞑军正在积蓄力量,怕是要发起一波凶残的全面进攻了。瞧这架势,鞑子怕是等不及天亮,要夜战了,夜战十分凶险,丁文朝与李荣两人将心一横,依托残破的城墙逐次防御,寸步不让,三千正兵顶在前头,七八千民壮死守瓮城。
  大批民壮守在瓮城后方的马道上,随时准备登城反击。
  这一战便是你死我活,丁文朝鼓起如簧之舌,给李荣一干守将鼓劲,几千年来有被攻破的瓮城么,没有嘛,说的李荣等人一愣一愣的,想想好像还真没有,这血肉糜烂的瓮城,便是中原上国战胜野蛮游牧民族的利器,这可是几千年的智慧结晶。
  ,


第九百八十五章 亲临
  丁文朝精通战争之道,如簧之舌说的花言巧语,此战过后,这张掖城必然是要修缮扩建的,那新建成的张掖必然规模宏大,为河西屏障。凭李老将军的战功加上丁某的保举,这张掖重镇的城主一职,非李老将军莫属,这要在汉唐,那就是一方太守呀。
  一席话,说的李荣两眼放光,麾下将官人人打了鸡血一般,前后奔走。
  丁文朝战场经验何等丰富,深知守城战打的就是个士气,跟随马城征战多年,这战前动员的一套早运用的炉火纯青。这粗犷的辽东汉子,心中还十分得意,这领兵打仗是个细致活,少爷曾经曰过,细节决定成败,这是丁文朝终生信奉的兵学经典。
  万余张掖守军,严阵以待,数十只信鸽冲天而起,再次求援。
  延绥镇,黄河边。
  马城亲率三万援军进至黄河之畔,此时,大都督亲至西北的消息传开,山陕,甘肃之地民心,军心提振,士气大盛。大都督亲至,西北乱局便很快稳定了下来,足可见马城的威名之盛,辽王马城提兵亲至的消息一传开,便给这场西北大战定了胜负。
  甘陕之地,各部明军便如同打了鸡血一般,迅速剿灭着西北大地烽烟四起的叛乱。
  此时,河西传书。
  河西重镇张掖,武威陷入苦战,张掖被鞑骑日夜围攻,武威之敌,则是来历不明的一伙北夷,武威守将飞书告急,围攻武威的北夷约八千余众,肤白,身长七尺,黄发碧眼,作战时十分凶悍,武威城城墙数次被破,皆被城中登城助战,赶下了城墙。
  武威告急,反倒是丁文朝镇守的张掖,才大胜了一场。
  随军出征的倪元璐十分错愕,丁文朝怎的飞进了张掖城,还将攻城鞑骑打的大败,何可纲则对丁文朝的骁勇十分欣赏,何可纲此人性子直,心思少,是旧明军里少有的纯粹军人,此番出征马城便将他带在身边,有意栽培提拔,此人生而为将,不太适合官场的勾心斗角。
  丁文朝既身在张掖,张掖城当可无忧,倒是张掖后方的武威,旦夕不保。马城便亲率轻骑渡过黄河,援救武威,何可纲,倪元璐两人极力反对,君子不利危墙之下,天下兵马大都督竟亲临前线,率军救援一座危城,成何体统,两人费尽口舌也劝不住马城,也无可奈何。
  马城是在辽王府憋坏了,逮着上战场的机会怎肯错过。
  此去救援河西两城,马城自然也不是去送死的,身侧三万精骑俱是精锐,其中有一万最精锐的开原铁骑,百战老卒,还有两万新编辽军轻骑,武装到牙齿的一支骑兵军,也是辽军新近形成的主要战力。编制上,仍是在辽军铁骑的基础上,大肆扩编,作为大明骑兵野战集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万辽东铁骑扩编成三万,战斗力虽是被稀释了,却有无限成长的空间。马城对于精锐辽军的建军模式一向是如此,老兵带新兵,打上几场像样点的大战,新兵便快速成长起来,成为一支劲旅。三万铁骑乘坐官船,民船大举渡河,前锋三千铁骑刚渡过黄河,便朝着西北方扫荡而去,速援河西。
  黄河,渡口。
  一座瓜棚挡住天上大太阳,马城穿一身寻常士卒穿戴的红色军服,端坐在瓜棚中翻看加急军报。飞鸽传书,将前线急报源源不断的接力传递,远比八百里加急便捷快速的多,让马城对这时代糟糕的军事通讯,稍有改观,这些飞鸽接力传递的军报,起码还都是两三天前的。
  在这个时代,不会有比大明更先进的军事通讯手段了。
  两三前的军报,曹文诏大军回援嘉峪关,击溃嘉峪关南线鞑骑,如今正在清剿残敌。孙传庭施展浑身解数意图回援河西,却接连中伏,前线回援的兵马被堵在河西走廊西段,动弹不得。河西走廊东段则回乱四起,甘陕兵马疲于奔命正四出平乱。
  马城将加急军报递给何可纲,倪元璐,倪元璐脸色便有些铁青,这分明便是鞑子早有预谋,准葛尔人,瓦剌人,回回理应外和的预谋,如今还出现了大量俄兵的身影,这些蛮夷都合起伙来了,竟打了大明一个措手不及。何可纲则眉头大皱,八方蛮夷,勾结成奸还挺难对付。
  倪元璐脸色铁青,鄙夷道:“蛮夷,终是蛮夷。”
  马城倒是心平气和,准葛尔人,瓦剌人,俄国人,回回,三百年前本就是一家,如今再次联合起来也不值得大惊小怪。这些蛮夷追究起来,都是三百年前蒙古人的子子孙孙,附属实力,自然见不得大明中兴。大明中兴了,这些蛮夷还有活路么。
  只是这西北战事打成了烂泥潭,久拖不决,停在乌拉尔山脉东侧的二十万北征明军,压力便太大了。天气转暖,俄国人在莫斯科组织的东欧联军,已然东进,塞北二十万明军受西北大战的拖累,只得从攻势转为守势,大踏步的后退,退守坚城。
  主持塞北大战的卢象升压力极大,大明对外扩张的脚步,终于被八方蛮夷合伙遏止住了。
  北征,西征打成这样,在马城预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说白了还是中原王朝鸵鸟一般龟缩中原,龟缩的太久了,鸵鸟政策酿成的恶果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