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骑- 第2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祖大寿决心已下也叫了一声好,只袁军大小军头苦着脸,在不远处走也不是,留也不是,面皮都有些挂不住了。不免有人心中咒骂,喂不熟的贼贱种,吃老子的喝老子的,胳膊肘子还往外拐,这个年头,军将都是将士卒将成私产的,哪容别人染指。然而兵临城下,还指望着开原大军来解围,也发作不得。
  房中,震天的军歌久不停息,让拥被高卧的袁崇焕也坐了起来。
  军歌嘹亮,此起彼伏,袁崇焕心中颇为不悦,却又忌惮祖大寿几人的态度,一阵疲惫,终究还是他这个主帅无能,大家伙守着锦宁城吃土,久而久之,也怨不得部下们心有怨言,养军是要费银子的,都是银子惹的祸呀。开原有多富,袁崇焕也是垂涎三尺的,他手中也握着一个皮岛呢。
  然后皮岛的收入和开原比起来,那便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了。
  同为辽军,会有人看着日进斗金,满嘴流油的开原府不眼红么,那怎可能,银子可使鬼推磨呀。
  困意袭来,袁崇焕又气又急沉沉睡去,还发起高烧来了。
  翌日,抚顺。
  抚顺城正在大兴土木,修缮城防,架设大炮,在城外挖壕沟,拓宽护城河引水入河,还将木制包铁的轨道一路往沈阳修。孙元化发了疯,带着他的学生们亲临前线,指挥辅兵民壮平整土地,制造木轨,大有将轨道一路修到沈阳城下的架势。马城怕他有失派亲兵保护,大队步卒保护着大炮,滑轨,抱成一团往沈阳方向运动。
  信鸽从大凌河城飞回,马崇武密报,袁督师病重不能视事,他正在整顿两万袁军精锐。马城对此大为意外,祖大寿,吴三桂叔侄有投效之意,这可是一件大事,祖,吴两家在袁军中的势力可不小,在关宁锦一线是正经八百的地头蛇。祖大寿就是宁远人,祖家可是宁远望族,世袭军职。
  祖大寿的祖父,便是万历年间辽东名将祖仁,世镇宁远的总兵官,也是李成梁旧部。
  祖家在宁远的势力有多大,可不止一个祖大寿在军中任职,祖大寿背后有他的兄弟,祖大成,祖大乐,祖大弼,子侄祖泽远,祖泽沛,祖泽盛,祖泽法,祖泽润等,一大家子祖氏将领,上至总兵,副将,下至参将,游击,分掌宁远,大凌河,锦州诸城。
  祖氏一脉的将领,可并非是袁崇焕的部下,而是合作关系。
  投效,也并非是祖大寿一个人能做主的,这是宁远祖氏发出的信号,由不得马城不重视,若是祖氏有心投靠,那这事成功的可能性极大。袁崇焕对宁远,锦州的控制力度也没那么强,这又是后世正史上有意忽略的真相。袁督师冤枉呀,建虏入关人人都骂他行动迟缓,私通建虏。
  然而袁崇焕指挥的动祖大寿么,够戗,祖氏那可是正经的辽东军阀。行动迟缓的不是袁崇焕,行动迟缓的是祖大寿,袁督师是替人背了黑锅的,崇祯皇帝敢杀袁崇焕,他可不敢动祖大寿。细琢磨这明史没一句真话,看看祖大寿的那些作为,一听说袁崇焕下狱,立马带着大军扬长而去,还把山海关都毁了一段。
  细琢磨袁督师是替人背了黑锅的,这个人就是盘踞宁远,锦州的军阀祖大寿。
  祖大寿死守锦州,也并非是对大明有多忠心,锦州是他的地盘呀,那能不死守么,守不住最终还是投降了。祖大寿投降了,当了清朝的官,于是清人就把黑锅扣到袁崇焕头上,那到底是有多冤呢。
  稍一思索,马城便回信一封,命人走山路送去锦州,接触祖家。
  若能尽收祖家之兵,将锦州,宁远两城收入囊中,那自然是极大的利好,祖家,是要尽力拉拢的。
  同一时间,白城。
  浑河之畔,日出东方,河畔突然喧嚣起来,大队骑兵牵着战马到河边饮水。
  五千铁骑在河边休整了一日夜,体力恢复,便派出侦骑在白城西北观阵,白城城下,如今是风平浪静,城外到处都是遗弃的攻城器械,毁坏的弩炮,云梯,还有随处可见的尸体,风平浪静之中,只有几十部巨大的投石机,发出难听的木头摩擦声,长臂一摆,将巨大的石弹投向白城。
  时不时有巨大的石弹呼啸着划破天际,呼啦一下砸在白城城中,激射起漫天的尘土。从远处看,白城被破坏的十分严重,城墙,城内到处都被火油烧的黑漆漆一片,好些建筑也被石弹击毁了。然而坚固的四面城墙,棱堡还大致完好。一些白城守军正在沿着斜坡上上下下,忙着运送守城器械。
  十余万瓦剌大军,实际上处于停战状态,似不知所措。
  城外,瓦剌军大营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普什图汗坐在上首,看着下面各部酋长,头人吵成一团,有人在白城城下吃了大亏,族中壮丁死了大半,有人保存实力不愿再出力攻城。伤亡惨重的,伤亡不重的,压根没死人的几十位台吉吵翻了天,普什图汗也无力弹压,脑仁疼呀。此时方知这个大汗的位子难做,一碗水端不平便难以服众。
  蒙古各部头人,台吉最是自私自利,又狂妄自大,占的了便宜吃不了亏。准葛尔大台吉多和沁上蹿下跳的最是欢快,他的部众从准葛尔远道而来,一路上人吃马嚼糜费巨大,却没抢到什么财货,是无论如何也不肯退兵的。然而前日有人禀报,一支前往草原集市掳掠的和硕特部兵马,竟然被明国商团武装击溃了。
  一片哗然,各部首领萌生了退意,却又迟迟下不了决心。
  尤其准葛尔首领多和沁,在卫拉特四部中威望极高,坚持要各部出兵再攻一阵,多和沁说的吐沫横飞,还是将大部分人都说动了。此战各部从西蒙古远道而来,一路上杀羊宰牛消耗无数,不抢个够本谁也不甘心,普什图汗木然看着多和沁上蹿下跳,只得点头,这回是准葛尔和卫拉特四部主攻。
  多和沁是个极狂妄的人,兵力又多,前些天躲在后面没上去,这也是头老狐狸,等到喀尔喀几部兵马先攻了两阵,消耗了白城守军大量弹药,箭矢,便自做聪明的跳出来捡果子,他部下的五万兵马还大致完整,没有遭受过大的损失。准葛尔,卫拉特四部拼凑了三万兵力,士气还很旺盛。


第五百七十四章 跋扈
  攻城之前外围游骑来报,在白城西北方向,东南方向都发现了明军骑兵,一股约五千骑,另一股约四千骑,两股明军骑兵都在外围游荡,显然是不怀好意。西北方向来的那股明骑甲胄鲜明,应是大名鼎鼎的开原铁骑。
  多和沁哈哈大笑:“开原铁骑,明国的骑兵也配叫做铁骑么,明国人也会骑马么。”
  语气极为不屑,帐中一干准葛尔头领也纷纷失笑,明国人也会骑马,这可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话了。帐中,在白城城下吃了大亏的喀尔喀几部头领,一声不吭,心中是在幸灾乐祸的,这土蛮久居西蒙古,准葛尔蛮荒之地,是没领教过那开原马五麾下骑兵的厉害,迟些有的苦头吃了。
  那开原的骑兵有多凶悍,是连大金八旗都被砍的人头滚滚,那是能招惹的么。
  沙北喀尔喀几部的头领,也不出言提醒,有心要多和沁吃个大亏,这几位都是久闻开原铁骑威名的,心知这个仗是打不下去了。开原铁骑出现在草原,那便是大金败了,大金十几万兵马都败了么,这个仗还如何打。见势不妙,这几位头领是要开溜的,率领残部有多快跑多快,左右明军不会深入漠北。
  只普什图汗心中担忧,好意提醒:“台吉万万不可大意。”
  多和沁鼻孔朝天,奚落道:“你这大汗当的也太窝囊,不如换我来做吧。”
  普什图汗气的全身发抖,可也拿他没办法,这些年准葛部实力大增,势力逐渐往东边扩张,大有一统卫拉特各部的势头。也难怪多和沁如此跋扈,他便是又一个也先,蒙古大草原上的征战便是如此,每当有一部实力大增,能统一松散的各个部落,那便是蒙古人扩张的征兆,此人便会成为草原共主。
  曾经辉煌,打赢了土木堡之战的大汗也先便是如此。也先是第二十八代蒙古大汗,也是相当于明朝中叶时蒙古瓦剌部的领袖,向明朝朝贡被封为敬顺王,同时被脱脱不花封为太师,在他统治期间,瓦剌达到极盛。
  白城西北,张益眯起眼睛手搭凉棚,看着数万瓦剌军再次集结,发起攻城,一口唾沫吐了过去,这是不拿老子们当威胁呀。五千骑兵在侧虎视眈眈,这些跋扈的瓦剌兵还敢攻城,这是不拿老子们当人呀,太气人了。张益满身的不自在,胸中憋闷,同僚不拿老子当人,瓦剌兵也看不上老子么。
  他是开原人,是少数几个三万卫出身的将领,在开原军总身居要职的。
  前军主将这可是个要职,张益在这个职位上坐了也有三年多,若坐针毡呀,这个位置可不好坐,下面一帮年轻有为的营官护视眈眈,上面大帅,卢大人盯着,真真是满身的不自在,张益能坐上这个位置,因为他是大帅夫人的嫡系,已故开原副将于化龙的部属,也是有点裙带关系的。
  他在前营主官这个位置上,没犯过什么大错,也没立过什么大功。这要是在旧明军中,本来就等着熬资历,升迁,最差也能做一任总兵,然而在开原军中这就是碌碌无为,开原军中大小将官升迁,竞争极为激烈,如逆水行舟一般不进则退。因此张益这个前营主官,是有些憋闷了。
  “看不上老子么,该着老子立功了。”
  张益眯着眼睛下令,全军披甲,给爷们儿玩一手绕击,呼啦啦,结束休整的开原铁骑纷纷披甲,给战马喂精饲料,盐巴。开原兵学骑兵科日渐兴盛起来,关于轻重骑兵之争也越演越烈,也是发展出一套精妙高深的骑兵作战理论的。开原人对重骑兵的着迷,是受了马城这个大帅影响的。
  欧洲重骑兵的正面冲击力是惊人的,其战斧战锤和双手重剑曾不止一次出现的东方民族的轻骑兵的梦魇中挥之不去。而重骑兵的全身钢板甲,更使得轻骑兵的手执兵器基本上都成了摆设。
  有一场经典战例是蒙古骑兵西征之战,当时的蒙古轻骑兵几乎是天下无敌,但却在埃及马木留克骑兵的抵抗下吃了大亏。
  开原兵学对重骑兵的总结,即防护能力强,冲击效果好,近战能力一流。但也有其弱点,即作战成本高,机动能力弱,远距离作战能力弱,不能分散作战,必须集团冲锋,总之好虎也架不住群狼,一旦落单,重骑兵笨拙的劣势就暴露无疑了。
  因此开原兵学总结的重骑兵战法,是依托有利地形,不打无准备之战,重骑兵作战是极依赖地形的,比如狭窄的山谷,城市街道都利于重骑兵冲锋,而开阔的草原并不利于重骑兵作战,然而也有一种情况是例外,也是开原铁骑最擅用的战法,以重骑兵冲击攻城之军,无往而不利。
  因此总结出一套绕击,背击,侧击,骑兵墙战法,日渐成熟。
  开原铁骑耐心的等待时机,白城另一侧,也有一支骑兵虎视耽耽,便是曹文诏叔侄率领的陕西骑兵,曹文诏,曹变蛟在外围游荡了两天,出了长城,这对叔侄便撒了欢的领着三千骑兵,在广袤的大草原上呼啸纵横,打的几股瓦剌人偏师丢盔卸甲。这对叔侄的打法十分野蛮粗暴,就是靠蛮力碾人的。
  号角,鼓声响起,投石机发射石弹的频率突然加快。
  巨大的石弹如末日陨石一般,重重的砸在巨大的草原城市里,安静的白城守军默默承受着石弹的袭击,倒似乎是早已麻木了。投石机这玩意说白了也就那么回事,然而瓦剌人使用的偷石机很土鳖,因为投石机配重的技术早已经失传了。每次发射都需要几十,甚至几百人去拉秆子。
  并且草原征战,这玩意实在不顶用,草原上没有大石头呀。
  瓦剌大军累的吐了白沫,才从地上挖出了一些大石头,还从几百里外的长城拆了一些石头,才勉强凑了些石弹,将白城中房屋大量摧毁了。然而这玩意命中率实在太感人了,近百架投石机瞄着高大的白城空心主堡打了几天,无一命中,白城棱堡还好好的耸立着,上方的炮垒仍是黑洞洞的,阴森森的。


第五百七十五章 击溃
  号角声中,三万瓦剌兵集中了重甲,精兵,勇士,抬着云梯再次发起攻城战。
  要说多和沁大台吉真是很精明的,打了这么多天,白城的城防设施确实被破坏的差不多了,守军也有一些伤亡,大批守军日夜轮战也筋疲力尽了。拉弓射箭可是个力气活,还是很危险的力气活,稍有不慎就会反伤自身,高频率的拉弓对身体的损害极大,士卒毕竟是人不是机器。
  三万瓦剌兵以准葛尔精兵为核心,抗着云梯,一排排的在草原上展开。
  准葛尔精兵战斗力很强,后世清军鼎盛时,平定准葛尔叛乱用了七十年之久,从康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