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城便放心了,将在日本,缅甸官办银行开发矿山的大权,全盘交给了李旦,还给他配了一个副手周云嫣,李旦野心勃勃答应了,他在日本居住多年上上下下都要卖他几分面子,周云嫣可是吓了一跳,掩着小嘴,瞪大眼睛一副迷糊的样子。马城心中怜惜起来,这个表妹小事迷糊,大事还是很精明的。
  此事议定,便该到了大礼仪。
  大礼仪,盟约缔结,日本国王后水尾大礼参拜大明天使,宣誓永为大明属国。
  这位国王也是被德康家欺负了许多年,一朝得志,便再也不肯放开手中权力,哪怕是做个儿皇帝。
  崇贞五年,四月的大礼仪后,明军在日本的驻扎逐渐被日本接受。
  衣带诏事件尘埃落定,后水尾国王一口将这只死苍蝇吞了下去,大明出兵日本便有了合法性,真真是后水尾陛下邀请大明天兵,来清君侧的呀。大礼仪后,日本人的表现让李旦,颜思齐一干人瞠目结舌,似乎一夜之间日本人变的乖顺了,在心理上接受了大明驻军静冈的事实。
第四百八十八章 公司
  五月间,日本北方逐渐安定下来。
  一干海盗出身的明军将领目瞪口呆,对大帅的手段佩服的五体投地。
  马城心中不免得意,日本人也是极注重法理,正统的,驻军,掠夺,控制也要合理合法呀,这一点上儒教是万万不如西洋人的。后世西洋人最喜欢搞这一套,一边不要面皮的标榜正义,另一边下死手掠夺财富,这些事情知道的太多了,做起来也就顺手了。君子欺之以方,大明朝廷那些蠢笨君子一辈子也学不会西洋人的伪善。
  半月之后,台湾矿业开发公司这个名字定了下来,这是一场狂欢。
  山西周氏,常氏,开原马氏,镜壕的葡萄牙商人,台湾镇军,开原镇军大小将官,都加入了这场狂欢盛宴,启动资金高达一千万两白银,奏响了台湾矿业开发公司,在大航海时代的第一乐章。
  静冈城,晚宴。
  看着众人欢声笑语,马城由衷的笑了起来,下首周云嫣正好奇张望着,一副朝鲜贵女打扮的贞明公主。马城失笑,这得多亏是与世无争的周云嫣,若换成家中其他女子,早就对贞明公主摆脸色了。
  正热闹时,一个贵族穿着的老臣,领着一个年芳十三四岁的倭人少女走过来。
  那倭人贵族恭敬一礼,将少女推了过来,精通倭语的李旦附耳笑道,大帅莫怪,这是倭人的传统,宴会时进献处子的传统由来已久。马城脸皮再厚也险些喷饭,这真是一个奇怪的民族,这是马城军事侵略日本后得出来的结论。
  这个民族一方面深受程朱理学的熏陶,对于贞操相当重视,可是另外一方面却违背了许多程朱理学的理念,程朱理学来到了倭国后许多内容,都被理论联系实践重新以后,适应了这个社会。
  周云嫣傻傻的睁大眼睛,看着那个身材娇小的倭人处子。
  贞明公主则面无表情,如同木头人一般不言不语,马城汗颜命人将那少女弄走,这种荒唐事还是算了吧。
  深夜,内宅。
  周云嫣和马城两人忙碌着,衣物早已经互相脱去了扔在了床下。古代倭国本是没有床的,只是内宅有点潮湿,用木板构建了一个高于地面的类似床的建筑,上面铺着华丽的榻榻米,还有一床厚实的被子,倒也舒坦。一身华服的贞明公主俏脸飞红,想走却又不甘心,咬牙朝两人走了过去。
  崇贞五年,五月末,蒙古白城。
  天气渐热,娜木钟也日渐臃懒,斜靠在舒适的毯子上看着卫兵,侍女将一个个大箱子抬进来,卫兵将箱子打开,露出里面各种珍奇的珠宝,首饰,娜木钟眼睛亮了起来,这世上哪有女人不爱首饰的,这些首饰样式可真别致呀。箱子抬了下去,侍女又领着几十个海外女子走进来。
  来送礼的开原属官,恭敬道:“殿下,这些女子都是伯爷找来,服饰大妃你起居的。”
  娜木钟坐直身体回了一礼,心中突然有些甜蜜,都说明人男子体贴,会疼人,这新嫁的夫婿可比林丹汗那死鬼会疼人。心中不免有些妒忌,她那个姐姐苏泰嫁进了倪府,两个人好的蜜里调油一般,那浪蹄子连走路都是飘着的。也不是那个倪元璐有什么好的,将苏泰的魂儿都勾走了。
  那开原属官轻咳一声不敢偷看她,自顾自道:“尚有缅甸象牙筷十双,爪哇上等香料一箱,小臣告退。”
  娜木钟被勾起兴致,坐直身体奇道:“缅甸,爪哇都是些什么地方。”
  那小官精神一振,眉飞色舞道:“回大妃的话,缅甸,爪哇都是南洋之地,我家大帅如今贵为南洋共主,开原百姓人人都分得好处,大手笔呢!”
  娜木钟更惊奇了,南洋共主么好大的威风,可南洋又在什么地方,小官一时也说不清楚,娜木钟只得放他走了,帐中空了下来突然一阵空虚,还有些自惭形秽,蒙古人蜗居在这漠南草原上,是闭塞的太久了。女人的直觉让娜木钟突然恐惧起来,黄金家族的血脉会在她的手中终结么。
  很快又心安理得了,黄金家族的男人都屈服了,我一个女人又能做什么。
  女人的直觉,她的再婚夫婿如今一飞冲天,怕是就快要忘记她这个蜗居草原的再婚女子了。娜木钟不甘心,又心生恐惧,她的年纪已经不小了,二十五岁,再过几年对夫婿的吸引力就更小了,到时候又该怎么办。看着堆满帐中的珍玩礼品不由得心中后悔,万万不该使小性子。
  女人最不能使的就是小性子,嫁都嫁了还装什么清高。
  当年嫁过去的时候就该使出浑身解数,让夫婿再也离不开自己,若论美貌,我娜木钟也不输那个柳自华。马府一众妻妾里以柳自华最美,也不知那小脚女人柔柔弱弱有什么好的,我娜木钟难道输给她么。
  “来人,我要去开原。”
  娜木钟起身梳洗打扮,一面后悔不该使小性子,一面想着如何补救。
  开原,提督府。
  “父亲,娜木钟来了。”
  好端端一个蒙古大妃咬了咬牙,盈盈下拜,上首马林还吓了一跳,琢磨着这骄横的草原大妃,怎么好端端叫起父亲来了。
  “大妃,呃,不必如此。”
  娜木钟盈盈起身,轻声软语,让马林这个当公公的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了。
  好在一个英武少年从外面进来,兴奋叫道:“父亲,五哥来信了,五哥命我带两千骑去台湾驻防。”
  马林板着脸训斥:“没个正形,还不见过,呃,你五嫂。”
  马氏六公子马燃尴尬一礼,好奇的打量着一身华服,体态婀娜丰满的这位五嫂,这位五嫂可真美呀。娜木钟眼睛却亮了,两千骑驰援台湾么,虽然台湾又是个什么地方,却也知道夫婿眼下缺骑兵,不然,也不至于从兵力本就不足的开原调兵了,想来南方那种地方不产马,骑兵应很孱弱吧。
  娜木钟心中犹豫不决,两千骑兵,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只稍一犹豫就咬了咬牙,决然道:“父亲,此行我白城愿出一千精骑,驰援南洋。”
  马林父子同时错愕,却心中惊喜,开原面临后金的强大军事压力,轻易无法调动,倘若蒙古人愿意出骑兵驰援南洋,那自然再好不过了。马林一口答应下来,开原调一千铁骑,白城出一千轻骑,两家合兵一处由马燃带领,南下驰援。马林想想还不放心,小儿子马燃今年才十六岁,还得给他派个帮手。开原一干骑兵将领里,就属布尔汗最清闲还是一家人,应会尽心尽力辅佐两个儿子。
  两日后,两千骑兵南下,驰援台湾。
第四百八十九章 军情
  日本,静冈。
  马城手中兵力确实捉襟见肘,主力正在大举回援台湾,因为爪哇的荷兰人不安分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爪哇集结部队,态度已经很明显了,南洋又是一场大战,荷兰人集结部队的原因只有一个,本土舰队已经快要来了,马六甲随时都可能爆发大战,不得已只能从开原调兵支援。
  马城隐有些后悔,步子迈的太大扯着蛋了,这是精兵策略的必然结果。
  然而精兵策略也是必然要实行的,盲目扩军,那就是另一个李自成,庞大的部队是会把财政吃垮,拖垮的。好消息是在缅甸,日本搜刮了一番,台湾巡抚衙门也正式扩军了,将台湾镇军的兵力一举扩充到了五万人。突然扩军难免导致部队战斗力下降,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眼下还有一个难题,驻日总兵官的人选。
  李旦年纪已经大了,颜思齐,杨天生两人都是海盗出身,镇守一方能力差了些,如今南洋告急,也只能将颜思齐推到驻日总兵官的位子上。颜思齐在日本居住多年,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出什么乱子。
  西边,毛文龙又不安分了,在偷偷的抓人回朝鲜开矿。
  马城命人去敲打一番,也满心无奈,奴隶贸易这个魔盒一旦打开,再想关上可就难了,也只能听之任之了。
  晚间,打走了兴奋的颜思齐,又召见了杨天生好生安抚了一番。
  回到内宅,看到贞明公主正在垂泪,周云嫣却不知踪影,应是公务缠身忙着去了。
  马城皱眉道:“你哭甚么?”
  贞明公主终忍不住哭声,涕泣起来,大约又因兼之极力忍耐的缘故,听起来那声音甚是古怪。有些断断续续,有些呼吸不畅,说她上气不接下气,偏生入耳颤声柔音,恍惚间引人联想别处。
  马城一时无奈,摆手让两个侍女退下,娇媚妇人便哭泣着扑入怀中。
  马城心中一软柔声道:“明日,我便命人送你回朝鲜。”
  贞明公主只是哭个不停,让马城领教到枕边风的厉害,心说罢了,不就是个朝鲜女皇么,明日传信给毛文龙,赐给那个朝鲜国无道昏君一杯毒酒好了。崇贞五年七月,朝鲜国王暴病而亡,朝鲜上下拥立贞明公主为王,史称贞明女王。
  七月中,台湾。
  随着控制的地盘越来越大,台湾三司也正在进行改组,改组后的台湾巡抚衙门下设一个行政院,一个元帅府,双权并立。南居益兼任行政院主官,马城自然掌管元帅府,初步实现了马城构想中的军政分离,自然台湾军政不可能完全分离,两府之外还有一个庞大的台湾开发银行,也有极其的权柄。
  马城元帅府下设一个都镇抚司,一个军屯司,一个参谋司,一个军纪司,统领行省内各营兵马,此外还有一个通政司,各司设置了主官一员,副官两员,各司主官都是四品,副官都是五品。
  战云密布,葡萄牙人穿来的消息说,荷兰人在本土,印度集结了舰队,总计十五艘四桅风帆战舰,大小武装商船百余艘,杀气腾腾的冲向马六甲。爪哇方面,荷兰人集结了一万两千兵力,走马来亚夹击马六甲城,荷兰人的实力让马城头大如斗,这应该是荷兰人在亚洲的全部力量了。
  陆战,马城自然不俱葡萄牙人。
  海战,马城却担着十二万个心,台湾水师有主力舰十八条,葡萄牙人有六条,武装商船的数量却大大的不如。
  参谋司,此时陷入争论,产生了极大的分歧。
  一些参谋主张水师避而不战,以岸防重炮封锁马六甲海峡,集中兵力围歼马来亚方向的葡萄牙陆军。另一派主张全民动员,在福建,台湾,广东沿海招募义兵,用人海战术淹没葡萄牙舰队,两派意见相持不下。
  参谋司,军议。
  马城,南居益两人端坐上首,看着几十个参谋辩的面红耳赤,南居益也早适应了参谋司辩论起来昏天黑地的架势,老大人倒是极欣赏这种气氛,还说理不辩不明,可也不能胡搅蛮缠,总要辩些道理出来。两派观念对立,南居益自福建巡抚任上提拔的下属,大多主张正面迎敌,用人海战术淹没葡萄牙舰队。
  这倒也在情理之中,南居益就曾经在福建巡抚任上,靠人海战术打败过荷兰人。
  这一派人的主张占据了上风,多半是举人,甚至进士出身的读书人,大明天朝上国么,哪有避而不战的道理。仿照前例悬赏死士,对出海作战的人员发出赏格:参战者每人给银二两,若战事延长,额外增给五两。每只火船十六人,若烧了荷兰船给银二百两,一个荷兰人头给银五十两。考虑到当时朝廷的七品官月俸,月俸也不过白银五两左右,这个赏格相当之高。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荷兰人的舰队不怕火船么。
  另一派人则是一个水师把总出身的参谋,叫张永产,此人的来历颇为复杂,他是福建人,先水师大帅俞大猷的同乡,福建水师溃败后,张永产只得赋闲在家,后来走了同僚的门路到台湾水师任职,因为读过书还中过举人,便被推荐到参谋司专门研究海战,话句话说,此人在台湾镇军中是个没什么根底的杂牌。
  张永产极力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