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骑- 第2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进来服侍的日本贵女。年龄增长,马城早就没了猎艳的兴趣,更别提如今的日本远远没到安定的时候。
  南方各地的诸侯蠢蠢欲动,许多山城易守难攻,大炮铁骑也一时难以征服,大炮总不能长上翅膀爬到山上去。日本和缅甸不同,日本各地诸侯实力不弱,实际上德川幕府也只是完成日本名义上的统一,德川幕府能掌握的日本土地大概只有三分之一,余下三分之二都还在诸侯手中。


第四百八十六章 战乱时代
  一些山城实在难以攻打,例如著名的三大山城。
  其一美浓岩村城,别称“雾之城”,坐落于有“中阿尔卑斯”之称的木曾山脉环抱的驹尾高原上,日本战国时期,曾因一段时期被女城主统治过而闻名,依靠其天然的险峻地势,无法攻打。
  由于岩村城地处武田,织田,德川三家的交汇点,它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但是这座山城窄斜的小道,牢固的石壁,的确是易守难攻啊,日本,从此进入纷乱的混战时代,这是难以避免的。
  讨伐日本最终打成了一场烂仗,这是在马城预料之中的,日本可不是缅甸,不易征服。
  马城也没那个闲工夫攻占日本全境,那得打到什么时候,打个三五年,把两万五千台湾镇军都填进去也不够,只要将江户,沿海一带重要的港口控制起来,那些龟缩在山里的倭人,便永远活在阴暗里吧。
  马城不可能让台湾镇军陷在日本这个烂泥潭,他的方略是控制了日本沿海主要港口,扶植后水尾天皇,日奸,招揽大批对德康家不满的大名,诸侯,以后水尾天皇的名义去征讨日本全国,让日本人自己去打来打去,分个生死吧。台湾镇军则驻兵沿海城市,替后水尾天皇和他的死忠势力撑腰。
  正沉吟时,颜思齐,杨天生两人请见。
  颜思齐搞的大清洗让马城很满意,德川幕府残余的官员百余人都砍了头,德川幕府时代才刚开始就结束了。也怨不得倭军反应迟钝,此战明军是精心准备,打了一场大明版本的闪电战,蛙跳登陆,骑兵拦腰将日本砍成两截,南北不能相顾,大军登陆在战舰掩护下直取江户,一战而下。
  两人入内,见礼。
  马城笑问道:“那个天皇在忙什么。”
  颜思齐笑道:“他在忙着分封诸侯,拉拢人心呢。”
  马城满意的笑了笑,随他折腾去吧,这位天皇是有些幼稚可爱的,这位天皇的想法是明军迟早是要走的,明军一走他不就独揽大权了么,他却不知马城手段厉害,不将日本翻个底朝天又怎么会轻易撤军,马城第一个看上的就是石见银矿,对这座大银矿直流口水。
  这座银矿有多大,曾是十七八世纪世界上代表性银矿床之一。
  从日本战国时代后期到江户时代前期都是日最大的银矿山。
  整个十七世纪,这里的银产量占世界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这座银矿出产的白银,占十七世纪全世界出产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多么恐怖。石见银矿,如今自然落到明军手中,派有两个营一千士兵把守。
  颜思齐此来,是来交割德川家的藏银,说话间三人推开了大门走进去,眼前一呆,只见外面摆着十个一米见方的大木箱子,打开一看,内中堆满的都是铜钱,是的,正是一枚枚各式各样的铜钱,不是梦想中的金判银判,也不是珠宝古董,全都是用麻绳串联起来的铜钱,各式各样,有的做工精良上书永乐通宝,有的粗糙瑕疵甚至只是打了一个洞眼没有任何文字,颜色不同重量不一。
  马城错愕,没有想到石蟹氏有收藏铜钱的爱好,回头问道:“有多少?”
  杨天生移前一步打开了一个又一个木箱子,笑道:“大帅,总计有永乐通宝近五万贯,其余各色恶钱也有近五千贯,还有一些没有清点出来,数量上应该在五万六七千贯以上,大帅可不要小瞧了这些铜钱,一枚永乐通宝能换五个杂钱呢。”
  马城恍然,如今的日本自然是用铜钱做为主流货币的,拿起一枚铜钱,那麻绳早已经不堪重负脆断,堆满了木箱,看着颜色果然和书籍中记载的永乐通宝一样,铜色紫红,真书真读,小平线光背无文,重量在四克左右,钱面文字永乐通宝四字以楷书从上及下而左而右直读,文字笔画清秀。五万六七千贯铜钱是多大一笔财富呢,一贯钱可以买米十石,五万六千钱可以买米五十六万石。
  这还只是德川家藏的铜钱,银子更多,窖藏的银子多达五百万两!
  五百万两银子的窖藏都装船运回台湾,也整整花了两天时间,足以弥补台湾财政的窘迫了。
  马城看着堆积如山的铜钱,笑道:“这些铜钱还是尽快花出去好。”
  颜思齐会意,笑道:“标下省得,迟些都换成米面,尽快运走。”
  马城满意的点头,不过五六十万石米面,也不会造成米价波动吧,让倭人带着银子去南方收购米面好了。清洗,抄家这种事情是会上瘾的,抄家所得钱财换成米面运走,混乱的日本南方早晚会出现粮荒,倒要看看那些老鼠能在山里躲到几时。
  颜杨两人对看一眼,请命清洗江户各地的寺庙。
  马城先是不解,很快恍然,僧人可是日本的大财主呀。
  日本和尚,在战国时是很特殊的存在,当医生,当外交官,甚至还有当大名的,个个都是大财主。日本此时是神道教和佛教结合,各地的文化教育多半都掌握在僧人手里,武士阶层死了都葬到庙里,搞个神马“大居士”的头衔下葬。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这样牛叉的大名则干脆就出家了,“信玄”和“谦信”都是法号,本名分别是“晴信”和“辉虎”
  德川幕府退位,反对天皇重掌朝政最积极的,便是这些花和尚。
  日本的和尚是名副其实的花和尚,可以娶亲生子,可以拥有封地,乱世时煽动百姓造反更是家常便饭。显赫一时的本愿寺,战国时甚至建立过一个国家,和尚做大名还与各地诸侯平起平坐,荤腥不忌,吃喝嫖赌样样精通的日本花和尚,是危害最大的一群不安定分子。
  樱花盛开的季节,江户德重寺。
  喊杀声中,进攻德重寺的明军动用了六磅炮,一炮将寺庙院墙轰塌了大半,终于开始崩溃了,僧兵们也不是傻子,一哄而散,跑出了德重寺范围就独自一人躲入山中,换一身行头就算还俗了。
  六磅大炮轰塌了寺墙,火枪林立中,明军士卒杀气腾腾攻进德重寺,几百杆火枪对准了寺监和一干僧兵。
  花和尚寺监脚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拜道:“德重寺三木拜见大明天兵,小僧愿降,还请大人饶命。”
  刀光一闪,一个秃脑壳飞上天空,一腔热血洒了出来,如虎似狼的明军士卒,可不会与这花和尚讲道理。粮食,田亩,铜钱,海盗出身的明军以惊人的速度搜刮着日本的财富,装船运走。而此时日本南方陷入了乱战时代,忠于后水尾天皇的部队在明军支持下,和坚守山城的大名交战,杀的天昏地暗。


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计
  崇贞五年,四月中。
  南方爆发了几场叛乱,被屯兵福冈的毛文龙以血腥手腕镇压了。
  征服日本,这是一个旷日持久的过程,马城十分乐于见到日本南方陷入混乱,叛乱迭起,后世日本人就是这样对待中国人的。马城指使毛文龙,给一些投靠天皇的诸侯,家族支援枪弹,帮助他们建立起各自的部队。毛文龙很好的领会了大帅的意图,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着实扶植了一批倭人心腹。
  之后二十年,日本南部便在混战,叛乱,镇压叛乱中沉沦。
  然而北方江户地区却相对稳定,日本国王后水尾在明军帮助下逐渐掌握大局,还建立了十营新军。
  四月末,静冈。
  这是马城在占领江户之后,第一次召集议事,四方宾客匆忙而至,在静冈明军占领区大炮火枪的保护下,缔结正式盟约。盟约只是个形式,马城打的如意算盘是经济控制日本,然而手头没有专业的经济人才,只得找来前任马六甲总督西芒,推荐几个葡萄牙人,商讨成立殖民地公司一事。
  台湾如今控制的地盘越来越大,成立一家殖民地公司势在必行。
  天公不做美,海上风浪很大,西芒一行人还要过几日才到。
  马城端坐在书房,正在读一本很牛的经济学大作,《大学衍义补》,作者是丘濬,一个后世历史书上默默无闻的人。然而这个人实在是太牛了,这个人堪称大明第一贤臣,他的大学衍义补也不为人所知,却堪称帝王之学的典范。先帝天启陛下就曾经研读过这本书,大明储君,就是读着这种经济致用之学长大的。
  大明朝没有经济学家嘛,其实是有的,大明朝的经济学家比同时代的欧洲还牛的多。
  丘濬历事景泰、天顺、成化、弘治四朝,先后出任翰林院编修、侍讲学士、翰林院学士、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弘治七年升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为内阁重臣。
  丘濬好学,过目成诵,史称“三教百家之言,无不涉猎”。
  《大学衍义补》是丘濬经济治国思想集大成者之作。
  弘治八年,丘濬在任上去世,终年七十六岁,追赠太傅,谥号“文庄”。
  他的这本著作到底有多牛呢,这本书是丘濬五十七岁时,出任国子监祭酒时开始撰写,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到了六十七岁完成后进呈皇帝,从此成为大明培养储君的经典之一,
  当年弘治皇帝看到此书后非常高兴,万历皇帝更是极为重视,亲自为该书作序,神宗皇帝亲自做的序,何等重视!
  从此,该书成为生员科举的必读参考书,许多地方官吏将其作为施政纲领。
  此后大明朝廷的治国理念,以丘浚的经济思想最为系统且重要。
  此书中最特别的地方就是主张经济自由,皇权、官方不要干涉经济,任由经济自由发展,反对加税、反对控制土地兼并、反对官僚商人等等。他所持的立场,可以套用这么一句话:“站在富人的角度,为国家利益服务。”
  这和西方资本主义的主张不谋而合,堪称高妙,让马城感慨大明没有资本主义指导理论么,其实是有的。可以说,明中后期以后的诸多思潮、政策、党争都或多或少地,都受这个知道思想的影响。
  当然,他的思想也有不足之处,他主张将铜钱作为法定货币,并极力反对纸币,认为用毫无价值的纸币去当货币形同欺骗。显然,他混淆了货币价值和货币价值符号。但因为当时的实际情况,他又不主张废纸币。 因此,他设计了以银为核心的三种货币并行的架构,银用于大额交易,十两以下的交易只能用铜钱和纸币。
  马城此时就要反其道而行之,在台湾巡抚衙门控制区内大量发行纸币。
  和李旦,颜思齐讨论起官办票号,李旦若有所思,颜思齐是一脸茫然,让马城感慨诺大个明朝,丘浚之后居然找不出一个经济学家。更加痛恨儒教的刻板,误国,人到用时方恨少,只能等山西周氏,常氏的几个掌柜赶到,再行商量。
  看着手下大将的茫然,马城还是举了一个例子,银行起源论。
  关于银行的起源,马城听过不同的版本,其实主要是两个版本,一个是金匠版本,另一个是汇兑商版本。金匠版本认为,银行的出现是从储蓄功能开始的。由于金匠在打制金品的过程中,储存有金子,因而具有较好的保卫措施,一些有金子的人为了储存安全,将金子存放在金匠铺,同时交付一定额度的保管费。时间久了,金匠发现,存在他那里的金子有一部分是常量,于是金匠把这部分“不动用”的金子借贷出去,以获得利息收入。
  如此浅显的说法让颜思齐恍然大悟,却更坚定了马城在控制区内,实行军政分治的制度,军政分治是必然要执行的。让手下这些大将去治理财政,非出大问题不可,财政,吏治还是让专业人才来治理吧。
  数日后,山西周氏,常氏,葡萄牙人陆续赶至静冈。
  马城召集了一次闭门会议,心中本还有些忐忑,与张氏,常氏谈过之后心中便舒坦了,终究还是小看这时代的商人,尤其是周氏,常氏这些大商人,这两家都有票号生意,早就对银行业摸索出一套规模。葡萄牙奸商,更是早就在澳门提供放贷业务,将贷款都悄无声息放到广东去了。
  马城自然不可能在控制区搞房地产,这也难不住周氏,常氏这些大商人。
  葡萄牙人提出大规模放贷开发矿山,周氏,常氏极力赞同。
  马城便放心了,将在日本,缅甸官办银行开发矿山的大权,全盘交给了李旦,还给他配了一个副手周云嫣,李旦野心勃勃答应了,他在日本居住多年上上下下都要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