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骑- 第1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哪能真的削爵呀,真削了辽东伯的爵,怕是开原辽军立马就得造反。
  最后只能降级罚俸草草了事,从左柱国降到前将军,罚俸三年,内阁咬着牙把这只死苍蝇吞了下去。
  来远楼大营深处,山谷之中一处青砖瓦房。
  领头在山海卫闹事的李争鸣被革除了军职,派到辎重营守粮仓了。
  咿呀,房门打开,穿一身厚实棉衣的王贞走了进来,嗔怪的将饭菜放到桌上。
  李争鸣正在生闷气呢,赌气道:“不吃!”
  王贞秀气的眼睛转了转,娇笑道:“傻子,你家大帅这是犒赏你呢,
  李争鸣不悦哼道:“又来蒙我,都革职守仓库了还是犒赏。”
  王贞娇笑道:“守仓库好呀,呐,焖羊肉,鲜牛乳,傻子,你家大帅亲口关照过的,不然哪来的羊肉吃。”
  李争鸣讷讷道:“大帅都被朝廷申饬,降级罚俸了,还犒赏我?”
  王贞幽幽的叹气,这夯货还得慢慢调教呀,耐着性子温柔的解释起来,你懂什么叫自污么,你家大帅是功高镇主,功劳镇主怎么办呢,就得自污。你这功劳可立的太大了,你大家帅瞌睡,你就把枕头送过去了,看着吧不出三个月你就得起复,最少也得独领一哨,这一起复可就前程锦绣了。
  李争鸣只是没读过私塾,人却不笨,慢慢的心思活络起来,有道理呀。


第三百八十章 乱相
  两个小的都早早睡了,李争鸣心思活络起来,佳人在侧,这些日子养的更白净了,小鼻子小嘴秀气的眼睛,如画中仙子一般好看。气氛很快暧昧起来,李争鸣大着胆子伸手过去,王贞挣扎了几下便认命了,都到这步田地了还矜持个什么劲,给了他吧,光洁白皙的下巴却又骄傲的抬了起来。我王贞亲自挑的夫君也是纠纠男儿,前途无量的军中新贵,没准将来走的更远呢。
  青砖瓦房,蜡烛烧的猎猎做响,放下矜持的美娇娘温柔似水。
  一室皆春,为这冰凉的秋夜里增添了几分春色。
  半月后,马城就将李争鸣起复,让他领了一个亲兵哨交给卢象升调教。
  人人眼红议论起来这位李哨官,这是撞了什么大运呢,先是中了头采打死了一个额驸,又拐带了一个巡抚家的小姐,一个大美人还带两个小美人,然后又在山海卫发酒疯砸了指挥使衙门,害大帅都降职罚俸了,被大帅一气之下派去守粮库,守了不到半个月粮库又成亲兵哨长了。
  大帅的亲兵哨长那是什么意思,将来那是要放出来独领一营的,前途无可限量呀。这位李哨长的人生可真够彪悍的,引的无数人眼红,李哨长还是全军一个带家眷上战场的,那家中美娇娘千娇百媚呀。到后来人人都说李争鸣有三宝,长弓大铳美娇娘,就靠这三件宝贝行走江湖。
  天气转凉,虏军入关已经四个月了。
  京畿又打了几场大仗,这次是京畿明军主动反击,在京畿各门和虏军打的血流成河,打了半个月明军筋疲力尽退回了出发地,虏军伤亡也极惨重,出战的两万蒙八旗伤亡极重。京畿大打出手喜峰口却是另一种打法,明军神射手逐渐适应了冷枪战术,给进出喜峰口的虏军辎重队造成了极大杀伤,缴获极多。
  秋风萧瑟,山上格外的冷。
  马城搓着冰凉的双手翻看着战报,最近虏军十分安静,龟缩在西边不肯出战,任由进出喜峰口的官道暴露在己方兵锋之下。马城冷笑,莽古尔泰发作了,这是撂挑子了呀,也是给皇太极使脸色呢,豪格也在喜峰口,豪格能压服莽古尔泰这个五叔么,自然是压不服的,好一出勾心斗角的辫子戏。
  喜峰口西侧,后金大营。
  官厅内豪格跳脚大骂,跟前蒙将,汉将,镶黄旗,正蓝旗佐领们一声不吭,安静的听着小主子咆哮帅营,将五叔莽古尔泰骂的狗血淋头。这戏码一个月内已经上演了两回,山下正面大路上几乎交通断绝,逼的进出关口的辎重辅兵只能走山中小路,每日都要耗费大量时间爬山。
  莽古尔泰按兵不动,坐视明军狙杀队在山下设伏,叔侄两人已经闹翻了。
  豪格骂了一通便索性坐在地上,赖着不走了,今日非要将那个不争气的五叔骂出来,逼他进兵围剿对面明军。对面山上那个伪明辽东伯太可恶了,这都骑到大金兵马头上拉屎撒尿了,总不能由着他这么折腾吧。此地,可是有正牌子八旗兵一万,辅兵杂兵超过五万,什么时候大金如此窝囊过,干挨打不还手了呢。
  五叔没被骂出来,倒骂出来一个十叔,莽古尔泰的亲弟弟德格类。
  这位十叔倒是讲道理的,委婉劝道:“豪格,不要闹了,被奴才们看了笑话去。”
  豪格又被激起火来,咆哮道:“奴才们看的笑话还少吗,五六万大军龟缩不前,大金什么时候打过这种仗!”
  德格类无奈只得好言相劝,豪格却不依不饶的骂:“莽古尔泰,你勾连伪明辽东伯,怯懦避战你不认么!”
  莽古尔泰终于骂了出来,推门而出咆哮道:“小畜生,我打过的仗比你走过的路还多,你敢诬陷我!”
  叔侄不合在台阶上下对骂起来,苦了德格类夹在中间苦劝,叔侄两人总算没有当场拔刀互砍了,闹了个不欢而散。
  来远楼,帅营。
  马城能料到莽古尔泰和豪格这对叔侄闹的很僵,然而和卢象升讨论起来,建虏有一点让人佩服,无论闹的多僵上了战场便一致对外,想利用这对叔侄不和来做文章是极蠢的,这和建州后金发迹的过程有关。建州弹丸之地三面受敌,上了战场不团结就等于自杀,这些大小贝勒还是很清楚这一点的,这都是血的教训。然而马城却有异议,理由是莽古尔泰此人不同,此人是有资格窥视皇位的。莽古尔泰,德格类兄弟出身显赫,论血统就是十贝勒德格类此人,都比皇太极要显赫的多。
  涉及到帝位之争,兄弟之间还能如往常一般毫无芥蒂么,马城不信。
  清宫辫子戏斗起来可是很凶残的,奴尔哈赤死时八大贝勒还剩下几人,这是国本之争容不得仁慈。
  马城揣测道:“若是皇太极被围京畿,你说莽古尔泰会不会救?”
  卢象升细细思索后,沉吟道:“应是不会救的。”
  马城也是如此认为的,谋反,莽古尔泰没这个胆子,不救,他有一百种借口,乐的皇太极死在京畿。马城心中暗恨京畿几十万大军,几十万大军数倍于敌,硬是被人堵在家门口了,动弹不得,前日京师来信说英国公张维贤病重,想也知道老国公被气的够戗,是活生生被气病的。
  计算着蓟州城中的存粮,最多还能吃两三个月,便心中烦躁。
  马城稍有些烦躁,却决然道:“返身一击,回师遵化!”
  卢象升沉默不语显然不认同,这是赌博,赌莽古尔泰不肯回援,因为皇太极眼下就在遵化,准备在遵化过年了。这赌注下的极大,遵化一带地形一片平坦开阔,可不象喜峰口一线山林密布,一旦攻城不利莽古尔泰大军回援,则开原军将陷入重围,在平坦开阔的遵化城下插翅难飞,这太过冒险的决定赌的太大了。
  马城也是有极大苦衷的,蓟州被围还能坚持两三个月,总不能坐视蓟州城破。
  蓟州是够险要了可是粮食吃光了,空有险关大炮又能如何,赶在过年之前一定要解蓟州之围。两相权衡,马城决定亲自领兵上阵,留卢象升在喜峰口监视莽古尔泰,带步兵去遵化纯是送死,遵化的地形实在太利于骑兵作战了,只能带五千铁骑闯关,闯的还是鬼门关,胜算不会超过两成。
  正烦闷时,亲兵惊喜的来报,蓟州有信使到了。


第三百八十一章 文武
  马城大喜命人带进来,在帅营中见到了伤痕累累的十余个信使,都是马国忠身边的亲卫,这真是意外之喜。信使所言蓟州一切平安,城中存粮还能吃四到五个月,夫人嘱咐大帅千万不要冒险解蓟州之围。马城心中塌实了,问过方知,娇妻施展雷厉风行的手段,在蓟州施行了军管。
  马城心中傲然,夫人那笔秀丽端庄的小字所到之处,政令自然是畅通无阻的。
  夫人那笔小字便代表着开原辽军的军威,城中大户,粮商敢抗拒军威的,下场也就可以预料了。
  安顿了信使,卢象升脸色有些古怪欲言又止。
  马城温言道:“建斗,你我两人有什么话不能说。”
  卢象升犹豫着劝道:“我知你宠爱夫人,只是这母鸡司晨,你知我心。”
  马城非但没有生气反倒心中温暖,不是可以托付性命的挚友,是不会说出这番话的,这是自讨没趣。
  请卢象升坐下来,突然问道:“建斗,圣人云垂拱而治,你说是怎样一番光景。”
  卢象升一呆,本能答道:“尚书曰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史记曰,汤武逆取而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马城调侃道:“文武并用么,你这个读书人中的叛徒。”
  卢象升不屑道:“治国之道本就应是文武并重,此一回虏骑入关,皇明几无顽抗之力,岂不是文武不能相济造成的恶果么。”
  马城不再调侃他,自然十分尊重他的想法,这是读书人里的另类呀,这种雄才大略的人物总是会自我反思的。
  马城又笑道:“今日所论不是文武之争,是说国体。”
  卢象升已经习惯了这位大帅跳脱的思维,顺口答道:“国体么,自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马城拍手赞道:“说的好,君为轻!”
  卢象升云里雾里的看过来,马城正色道:“泰西曾有一朝,曰金雀花朝,其王室家族是一个源于法兰西的贵族,从四百年前起统治英格兰,首任英格兰国王是亨利二世。除家族原有世袭领地安茹伯国,该朝曾统治过诺曼底公国,英格兰王国,阿基坦公国,一度拥有从比利牛斯山到苏格兰边境的广大统治版图,后世称此时期的英格兰王国为安茹帝国。”
  卢象升被勾起兴致,就连在外面站岗的亲兵们也竖起耳朵偷听。
  马城缓缓道:“金雀花朝的正式君王有八位,统治着泰西国英格兰,两百年前理查二世逝世后的英格兰,由该朝的两分支系,兰开斯特王朝和约克王朝先后统治,而这两家族因为王位争夺而爆发了一百年前的战争。金雀花王朝期间,英国文化艺术逐渐成形,国体形态也发生了变迁,还签署了一个大宪章,英格兰议会,模范议会便源于该朝。”
  卢象升奇道:“这泰西诸国也是国学渊源,倒并非蛮夷之国。”
  马城赞道:“正是如此,这泰国英格兰国的国体之变,便是由这个大宪章开始,大约四百年前,英格兰国出了一个叫约翰王的昏君,英格兰国勋贵联合对其不满的各方力量起兵造反,勋贵们得到了百姓支持,占领了都城,之后英格兰国的勋贵们在都城聚集,挟持英格兰国王约翰,签下了一个男爵法案。之后,又签下了一个大宪章,宪章曰,国王只是贵族同等中的第一个,没有更多的权力。”
  卢象升听的大皱眉头,质疑道:“我可听着糊涂了,勋贵们起兵造反,就为了逼国君签一个什么宪章么。”
  马城笑道:“正是,之后勋贵们重新约翰王,再之后皇室将国王与贵族间的协议正式登录,即成为最初的大宪章,并将副本抄送至各地,由指定的皇室官员及主教保存,是不是更糊涂了?”
  外面亲兵们都表情古怪,卢象升完全听晕了,追问道:“造反的勋贵们没有另立新君么,这倒是奇了。”
  马城正色道:“正是如此稀奇。”
  卢象升自然是不信的,断言道:“倒是这些勋贵们十分不智,那约翰王必然不肯善罢甘休。”
  马城笑道:“建斗料事如神,正是如此,英王约翰自始即无接受大宪章约束的诚意,他是在武力之下才被迫在文件上签署,特别是宪章几乎褫夺了国王所有的权力。就在贵族离开伦敦各自返回封地之后,约翰立即宣布废弃大宪章,教皇英诺森三世亦训斥大宪章为“以武力及恐惧,强加于国王的无耻条款”,教皇否定了任何贵族对权力的要求,称这样做破坏了国王的尊严。随后英国即陷入内战。到约翰王在内战正酣时病死,九岁的亨利三世即位,皇室人员希望年幼的新王会为贵族所接受。新王即位后,战事终结,皇室大臣以亨利的名义再发出大宪章,但当中对国王的条款已经宽松了许多。“
  卢象升笑着道:“此后呢,这宪章必然是一张废纸。”
  马城正色道:“建斗你错了,之后这个大宪章成为英格兰国体制,直至今日。”
  卢象升听的表情木然,喃喃道:“这可真是大逆不道。”
  马城一笑了之,感觉自己又象个传销大师给人洗脑了,卢象升这种雄才大略的人物只能这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