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骑- 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马城坐镇山脚下一面集结后续部队,一面将十个步营五千兵马撒了出去。
  用总兵力的四分之一实施夜间渗透作战,马城也是下了血本,喜峰口关城有多少虏兵呢,无法计算,却被马城敏锐的嗅到了战机。正牌子八旗都在京畿,直隶大肆掳掠呢,喜峰口这里是杂兵,辅兵。各旗主子们的包衣奴才,汉军奴才,蒙古奴才承担了后勤中转,数量绝对超过十万,如此庞大的兵力自然也是为了防备林丹汗。
  夜间渗透作战发起半个时辰后,不远处的军堡就亮起火光。喊杀声隐约可闻,夜袭,偷营,马城身边众将都极痛快,皇太极就是用夜袭这一招,一战就覆没了京畿五万明军,如今爷爷们夜袭喜峰口,想来老贼应是气的浑身发抖,最好一口气上不来气死了。
  一干参谋,将官虽然痛快却极忐忑,夜战,是明军最不擅长的。
  马城倒是气定神闲,明军不擅夜战无非是因为组织混乱,兵无战心,组织混乱军制更是混乱,一旦夜间遇袭炸营是家常便饭。群山环绕中火头越来越多,天气晴朗月光皎洁,没有风,倒是不怕火势蔓延到山上。喜峰口这地方又比较怪,山下就是宽阔的滦河,火势也烧不到河里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蔓延。
  马城手握战刀站在一座烽火台上,看着夜间渗透的部下如一股暗流,由东到西席卷过去,所过之处火光浓烟升腾起来,给驻防奴兵造成了极大混乱。站在烽火台上,能清晰看到一队开原士卒狡猾的躲在山上,居高临下朝着屯堡里射火箭,一支支火箭在天空划出漂亮的弧线,落进奴兵驻守的军堡,那处木制军堡连堡门都很烧起来。
  喜峰口东侧变的极为混乱,处处都在燃烧,大火却奇迹一般没有失去控制。这和喜峰口特殊地形,也和无风的天气有关,当年明军建造这些军堡时,周围的树木都被砍光了,就是为了防止敌军烧山。山下又有一条滦河,虽然是枯水期可水量也不少,是一处水源充足,防火措施极佳的大型要塞。
  混乱中,居然有一些奴兵晕头转向,往东南方向而来一头撞进明军主力怀中。


第三百六十六章 刚猛
  明军乐得多抓些俘虏,半晚时间居然抓到了三千多奴兵,三千奴兵俘虏的成分极其复杂,有蒙古人有汉人还有朝鲜人,有包衣奴才也有汉军八旗,蒙八旗,还有三百多个趁乱逃出来的大明百姓,能逃出来的都是青壮多是边堡军户,只有十余人是遵化人氏。前军营官十分不耐,挑了一些不顺眼的蒙军砍杀了,便将武器发给三百多青壮,让这些青壮看管俘虏。
  深夜,大山脚下烽火台。
  亲兵将两个遵化人带上来,两人都是遵化的佃户战战兢兢的,跪在地上猛磕头。倪元璐好言安抚一番,问过方知,两人都是两天前随同大队虏骑,从遵化城中被押送到喜峰口,同行还有三万遵化百姓多是青壮,三万青壮拖拽着几千辆大车的财货,应是虏军在遵化的掳掠所得。三万青壮在途中累死,打死的不计其数,两人哭诉着沿途到处都是尸体,还有女子被虐待的惨状,呼天抢地。
  几名亲兵不耐烦的呵斥几声,两人慌忙收住哭声,变的低眉顺眼起来。
  倪元璐命人好生安置,愤然道:“下官请领一营兵,取来远楼。”
  来远楼是个地名也是个大型军堡,关押着遵化百姓有一万蒙古奴军驻守,倪大人应是被气昏头了。
  倪元璐生怕主帅不许,慷慨道:“下官愿立军令状,天亮前攻不下来远楼便死在两军阵前。”
  马城稍一思索便点头道:“准,给你四营兵,天亮后我要在来远楼用早膳。”
  倪元璐大喜过望整整身上六品官服,佩刀,抄起一杆火绳枪便大步走了,四个开原步营两千士卒纷纷起身,成群结队的沿着山脚迂回,绕过火海进攻来远楼,这时也谈不上夜袭了,火光冲天将难走的山路都照亮了。来远楼是一座完善的大型军堡,依山面水而建地势险要,外围还有大量的防御工事,甚至还有几段城墙。
  让倪元璐领四营兵上阵,马城也是深思熟率过的,人才难得,麾下能独领一军的人才更是稀少。开原军制练出来的都是优秀的士官,大量优秀的中下级军官,却练不出才华横溢的高级将领,也无法培养出能独领一军的统帅。这天底下没有完美的战术,也没有完美的练兵之法。
  开原子弟是极优秀的士兵,极优秀的军官,却不是合格的统帅。
  说白了还是文化水平太低,开原辽军若是想发展壮大,就要重用倪元璐,卢象升这些进士出身的将领。
  天蒙蒙亮,来远楼一带陷入激战。
  马城欣赏着倪元璐的作战风格,只有两个字,生猛,此人的作战风格完全背叛了他斯文的相貌。指挥四营士卒轮番上阵,猛攻蒙古人重兵把守的城墙,初次领兵的倪元璐将四营兵马拆开使用,不分主次猛攻宽达五里的整段城墙,两千火铳手一队队的上前,排开,站直了身体和躲在城墙后面的蒙古人对射。虽然明军是仰攻,蒙古兵是居高临下的躲在城墙后面放箭,却依旧攻的生猛刚烈。这是开原辽军首次强行攻城,攻的还是一座大型军堡,在倪元璐的指挥下却异常生猛。
  一队队明军一排排的上前,装填,列队,齐射,不时有人中箭倒下。高五六米的关墙上蒙古人拼命射箭,也不时有人惨叫着栽到城墙外面,弹丸呼啸,箭如飞蝗,攻守双方都承受了惨重伤亡,蒙古兵完全不懂守城,连滚石擂木这些基本的守城利器都没有准备,应该是完全没料到大后方的来远楼会遭到强攻,明军则吃亏在仰攻,缺少攻城器械只临时打造了一些云梯。
  天色发白,攻城明军被彻底打残了,蒙古守军也筋疲力尽。
  倪元璐仍挥军猛攻,亲自操着火铳上阵,残余明军稍一退却后整队再战,建制已经被彻底打散了。马城面无表情看着五里外部下的苦战,这种硬仗早晚是要打的,连不擅守城的蒙古八旗都拿不下,碰上汉军八旗主力,满八旗就更加不行了,对倪元璐刚猛的作战风格也十分欣赏。
  不分主次,全线猛攻,打法极其凶悍暴躁,一而衰,再而竭,直到倪元璐力竭倒下,马城才派了四营援兵摧毁了蒙军力量被极大消耗的防线,两营士卒放下火铳大弓抄起破甲短刃,架起云梯爬上五六米高的关墙,蒙军的抵抗已经极微弱,射了半晚上的箭,蒙军早就筋疲力尽了。
  大军进堡,不甘寂寞的卢象升请命清剿残余,马城准了。后队忙着救治伤患,很快找到昏迷不醒的倪元璐,所幸只是脱力昏迷腿上中了一箭,过不了多久就又是一员虎将。四营主攻士卒阵亡六百多几乎人人带伤,惨重的伤亡让马城嘴角直抽,蒙军虽不擅长守城也不是泥捏的,此战打的极惨却又意义重大。
  天色大亮,日出东方,一片凌乱的来远楼军堡,堡门大开。
  执行夜间渗透作战的五千战兵陆续归队,收拢,五千精兵只回来一半,阵亡,失踪超过两千,接下来几日陆续有迷路的士卒归队,阵亡仍是超过了一千五百人,整整打没了三营兵力,出发时的两万大军伤亡接近三分之一,伤者极多,已经是彻底打残了。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战果也是很惊人的。两万开原兵马付出了阵亡十分之一,伤三分之一的代价,以横扫的姿态将喜峰口以东的虏军一扫而空。虏军崩溃,失踪,投降的极多,只是投降的就有两万多。
  一日夜间,驻扎在来远楼一线,拥兵五万的后金辎重营,辅兵营,蒙八旗杂兵土崩瓦解,漫山遍野都是溃兵,全线崩溃的奴兵没头苍蝇一般,在长城沿线的密林,高山,峡谷中成群结队的乱撞,明军也一时无力清剿,索性用缴获的大批军械弓弩,将解救出来的三万遵化青壮武装起来,进山清剿。
  来远楼军堡军械堆积如山,粮食更是完好无损保存了下来,连装满火药的大车都还完好无损。满满的火药箱露天堆放,三十余架大将军,二将军炮,一百多架虎蹲小炮都乱七八糟堆在一起,让醒过来的倪元璐脸色都发白了,还好蒙古人不会用火器,将沿途缴获的大炮小炮都当成垃圾堆起来了。


第三百六十七章 断后路
  众明军将官免不了骂一声蛮夷,守着如此犀利的火器也不知运用。倘若蒙人懂得使用火器,此战将会凶险的多,蒙八旗守城如此孱弱可笑,让人发噱,又让人唏嘘就是这些孱弱的蒙古人,让大明九边二百多年不得安宁,蒙古骑兵最厉害的还是野兔战术,草原才是蒙古人的归宿。野兔战术是马城给蒙古人起的名字,蒙古人打仗就如同野兔一般跳来跳去,让你逮不着他,让蒙古人守城确实勉为其难了。
  三日后,进山清剿的民壮满载而归。
  马城所部占据了来远楼一线,已然立于不败之地,整修加固堡垒城墙,救治伤兵并派人进京报捷,卢象升手书的捷报请京畿大军早做打算,或严防死守或全线反击,十多万京营加上各地勤王之军,二三十万人抱成一团还不敢反击么。如今后金正在围攻蓟州,喜峰口后路又被捅了一刀,这是上天赐给大明的决战良机。
  卢象升等人苦口婆心的分析战局,入关虏军十万众分三路入关,精骑大概在八万上下,一部在蓟州一部在遵化,京畿能有多少人马,决战态势已成只需要京畿大军抱成一团,徐徐推进,先解锦州之围再取遵化,将几座大城牢牢控制在手中,则入关虏军只能在坚城,朝廷大军面前撞的头破血流。最关键是喜峰口后路被断了一半,一旦战事陷入僵持则虏军必乱,想逃只能绕远路走古北口。
  从京畿到古北口可不好走,一路上处处都是险关,极大的限制了虏骑的机动性。对这份言辞恳切的奏折,马城并不抱有希望,这份奏折送到京师也得是十天以后了,对于友军马城是彻底放弃了,自己干吧,兵出来远楼控制了半个喜峰口,隔着一道关碍和对面的汉军,蒙军对峙。
  兵力不足,马城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无力全取喜峰口。
  虽然只是控制了半个喜峰口,可也对入关虏军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喜峰口正面虽然是平原大川,可两侧全是易守难攻的军堡,便于藏兵,永乐年间重修喜峰口时,便是按照居高临下,控制入关要道的理念设计的,宽阔的正面可容十万大军快速通过,可谁敢放心大胆的走呢,随时都可能有大批伏兵从两侧山上冲下来。
  两日后,滦州,永安一万兵马来援,其中有五千新军,两千山海关驻军,还有三千海盗。这年代的海盗个个都是火器专家,被马城当作炮手使用,在山上架起大炮猛轰对面的虏兵大营,并且用三十门大将军,二将军炮,牢牢封锁了喜峰口进关通道,架起大量虎蹲小炮居高临下发射,也能砸翻一大片。
  对面山上的满军,汉军,包衣兵也不示弱,架起大炮还击。
  炮声隆隆,硕大的炮弹在喜峰口入关要道上飞来飞去,以两军的炮术来说就是放个大炮仗,能打中的那得是老天爷开眼了。海盗的炮术可比汉军强多了,硬生生施展在海上磨练出来的精湛炮术,将惯用的佛朗机炮撒了欢的齐射,居然硬生生将对面的汉军炮营打的偃旗息鼓,不敢还手了。打赢了炮战的海盗趾高气扬,李旦也是老脸通红,当了一辈子海盗,头回参与到抵御外虏的战争中。
  手中实力恢复了些,马城便提兵再战向蓟州方向进兵,尽力给蓟州守军减轻压力。连马城自己也不相信能一路打到蓟州,蓟州军情也万分紧急,马城家眷还在城中,蓟州被围陷入了苦战,虏骑大军在蓟州西南十里绕行,畅通无阻。
  对此马城也十分无奈,蓟州虽然险要,西边却有许多条小路通往京师。建虏不傻不呆也不蠢,抓了几十万大明百姓人手充足,那些小路早就开辟成大路了,无非是砍树,架桥而已,蓟州天险就是个摆设。蓟州守军实力不足,只能眼睁睁看着大股虏骑从眼皮子底下绕了过去,无可奈何。
  这便是野战打不过别人的苦楚,只能固守坚城,放弃城外的大量村镇。虏骑入关,绕路已经绕了两回,一回是绕过山海关进了长城,另一回是绕过蓟州去了京畿,每绕一次路马城便无奈一次,唯一的好消息是蓟州稳如泰山,根据俘虏的口供攻打蓟州的虏兵死伤不轻,死了好些包衣奴才,辅兵炮灰。战局逐渐变成了僵持,京畿大军龟缩起来不敢再浪战,蓟州无忧。
  来远楼,军议。
  哨官以上将领百余人,济济一堂,军心士气仍是十分高涨。
  倪元璐恢复了精气神,主持军议,商讨回师蓟州的方略,或者返身一击攻略遵化,气氛热烈,心气很高,马城却胡思乱想起来,一声叹息想到此战过后,抗旨不遵,欺君犯上的大帽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