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骑- 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常掌柜得马城吩咐,买下这处小书铺,改称“汉社书局”。
  汉社,是马城想出来开启民智的第一步,虽只是一小步,意义却极为重大,这是皇明清醒之士开启民智,与老派文人争夺话语权的第一步。县户房老吏给常氏书铺房产、现存的刻版、刻版用的梨木和纸张总共估价一千二百两银子,这应该是高估的,马城也不计较,就按常家以一千二百两银子入股汉社书局,十两银子一股,那就是一百二十股。
  四下无人,常大掌柜便笑道:“小人再出八百两银子,凑成二百股。”
  马城笑纳,将这汉社从开原,蓟州开到江南,免不了要弄个书局印发刊物,以扩大影响力。如今江南厂卫横行,正在大拆特拆各地书院,这就给了汉社在江南发展的天赐良机,这大明版本的文艺复兴虽举步维艰,处处碰壁,马城却坚信有一天会成为主流,不搞文艺复兴怎能解放思想呢。
  欧洲就有先例,欧洲文艺复兴反抗的天主教神权地位以及虚伪的禁欲主义,和马城的设想不谋而合。欧洲人是借助古罗马,古希腊的文化表达主张,马城的设想是借助璀璨的汉唐文化,打破程朱理学对文化的垄断。这也就是天启年间,阉党横行,才有这种千载难逢的良机。
  马城打算,在这死气沉沉,却又醉生梦死的大明朝,京师,江南繁华之地,搞一场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这样搞法倘若是万历朝,崇祯朝,多半会死的连坟头都长草了,然而在这天启朝,一切却是皆有可能。
  柳自华到了江南,住进舒适的常氏庄园便不爱动,只是邀来了一位神秘客人说是要入股书局,那位神秘贵客出银五百两参股汉社书局,又通过常大掌柜拉拢了几个山西籍的士子,才子,凑齐一万股本只等着开张。
  马城看着坐在门前刻版的刻工,问:“这一个刻工,一天能刻多少字?”
  那满脸风霜的刻工道:“这要看刻的是什么字体,若是要颜、柳、欧、赵字体的刻版,那就慢了,一天只能刻百把个字,而若是一般的宋体字,也叫匠体字,这种字体虽然不甚美观,但笔划横平竖直比较好下刀,一个熟练工匠一天能刻两百多字一我这里的书工只会写宋体字,若要聘请善楷书的书工那工银不低。”
  马城释然道:“活字印刷不好应用吗,为什么至今书坊依旧采用雕版?”
  刻工憨厚答道:“活字成本高,而且排版也不易,少量印刷还是雕版比较方便。”
  马城点点头,心想这就是活到老学到老,泥活字不经用,铜活字费用太高,暂时还是用雕版了,雕刻印刷用了一千多年,直到晚清、民国时才被西方传来的铅字印刷淘汰,可见还是很方便的,每一种先进技术的普及,也不是上嘴皮碰下嘴皮就能做到的,还要考虑到成本,时代的局限性等等。
  就如西方胸甲不适合明军,不论是研发成本,大规模制造的投入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得不偿失。胸甲的防箭能力当然比棉甲强,然而考虑到工艺难度,时代局限性,没有任何一位大明能臣会选择大规模制造西方胸甲,除非是脑子痴呆愚笨的蠢才,才会放着现成的精良棉甲不用。


第二百六十一章 汉社
  心中对印刷的谜团解开,便说道:“那老兄就要多费心了,汉社书局的刻工、印工今年先扩充一倍,年底前再扩充一倍,雇佣两类刻工,一类就是匠体字刻工,另一类是能刻颜、柳、欧、赵字体的刻工,有些精品书籍刻工、用纸都应该要讲究一些,书工也要请两个善楷书的,老童生或者老秀才皆可。”
  那憨厚刻工点头道:“马老爷放心,小人经营书铺有年,做这些是轻车熟路,往年是无书可印,也怕赔本,如今有两位老爷为后盾,我尽可放手去操办,不过小人要问一句,老爷要印什么书?”
  马城心中赞一声谨慎,古人也不是笨蛋弱智,这老刻工也怕惹上了东林党吃了官司,自然是要问一声。
  此时正在品茶的柳自华,解围道:“老丈只管印书,我家老爷和厂卫交情深厚,万万出不了错。”
  那老刻工看着仙女一般的柳自华,嘿嘿笑道:“夫人仙女一般的人,当是不会欺瞒小人,那便印吧。”
  马城一笑,将手稿交给柳自华整理编撰,以汉社名义先刊印五万册。 柳自华当仁不让接过手稿,却妩媚笑道,还有一位神秘贵客要来,那神秘贵客才学胜她百倍,当可帮上大忙。马城心中醋意昂然,倒想见一见这位才华还胜她百倍的神秘才子,也不知是哪一家哪一派的鸟人。
  同日,开原来人,要在华亭、松江、苏州、南京、杭州开办分号。
  要经商、要发财,朝中无人是行不通的,大商贾都是延请名师教子弟读书,希望本家有通过科举做官的,还有就是以大笔银钱攀结朝中高官,关键时刻有高官一封书信撑腰。就能渡过危机,不然的话,钱再多那都是让人宰割的肥羊,所以一些家财亿万的大商贾在朝中都是有代言人的。
  同理,朝中高官多数家中有人经商,以东林党为甚。
  前首辅东林党叶向高,家中子侄辈便是做丝绸生意的,杨涟出身的家族是做米粮生意的,还有更暴利的做走私生意,如今都被一网打尽了。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江南士绅掌握的无非是南京六部,两江水师,如今江南六部被厂卫清扫一空,两江水师被戚金两千精锐缴械,江南官绅便成了没牙的老虎。
  马城心中没有半分同情,大骂活该,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从钱袋里掏出些银子老老实实的,分润些好处给天子,又怎么会惹的天子翻脸兴大狱。吃独食,自命不凡,也只有这些读书读成痴呆的文人才做的出来。如今天子手握三营禁卫师,还有京营一干勋贵鼎立支持,几个读书人又能成什么事。
  限制皇权非是那么简单容易的,这大明朝暂时也没有立宪的土壤,翻一翻英国的立宪之路便一目了然,英国贵族们为了保卫大宪章打了几百年,血流成河,最终还是让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了。英国这种早早就制定了大宪章的国家都不行,大明如何能行,一伙读书人可以和皇权对抗么,是万万做不到的。
  马城此行下江南,一是奉了圣命,安抚福建巡抚南居益,二是为了应付极有可能发生的海匪叛乱。
  海商,是帝党不得不面临的大麻烦。
  海商,海匪与江南官绅勾结,祸害大明也有一百余年,江南大乱,东海海匪必然上蹿下跳,是抚是剿还是要落到福建巡抚南居益身上。马城的主张是以抚为主,海匪可也是大明子民,哪有不仰慕天恩的。招抚海匪倒也简单容易,许其官职,给其撑腰,将东海海盗摇身一变,变成官方海盗即可。
  倭寇也好,海匪也罢,根源在于大明朝廷的短视。
  朝廷禁海,沿海百姓没了活路,走私自然便大行其道,海匪猖獗。
  朝廷若是不禁海,海患自会消除,沿海百姓有了活路,谁会冒着杀头的风险去做海盗呢,没道理嘛。
  两日后,柳自华所言贵客到了。
  少顷,接到贵客,马城心中醋意尽去,想不到柳自华请来的贵客居然是一女子,还是个绝代佳人。阳光下,首先是感觉这佳人皮肤真白,白的纤毫毕现,连脖颈处静脉血管都清晰可见,让人一见之下便心中酥麻,这样的美人岂不是上天对男子的恩赐。
  那佳人下了船婀娜多姿走过来,当即敛衽福了一福:“小女子王月,总镇大人万福金安。”
  马城笑着拱了拱手,心中颇不淡定,这江南佳人与柳自华比,各有千秋,江南佳丽中的绝品。
  请进常氏庄园,洗尘。
  两个美人儿久别重逢,有许多女儿家的私话要说,马城只是笑吟吟听着。
  方知这美人王月名气极大,师从茶道大师闵老子,真正当红的江南花魁,这是比秦淮八艳档次还高的绝品花魁。秦淮八艳为何大名鼎鼎,无非是嫁了些风流名士,越传名气便越大了,这位王月姑娘便全然不同,眼界极高,看不上钱谦益那样的糟老头子。然而论姿色,才艺却远胜秦淮八艳。
  有美相陪,马城心情极佳,这美人儿诗词歌舞已有较高的造诣,擅长画兰花、竹子、水仙,再加上出落得清秀俊美,能言善辩且出口成章,矜持又不拘言笑,真可谓是天赋与热情不可阻挡。这样的女子,有哪个男人不喜欢啊。这位美人儿的身价是三千金,柳如是的身价才是一千金,这王月的身价是柳如是的三倍。
  和王月,柳自华这等色艺双绝的江南绝品佳人比起来,秦淮八艳连台面都上不了。秦淮八艳最多算八个花瓶,柳自华,王月这等秦淮绝品,却是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更难得还熟读经史子集,也是能做道德文章的,全身上下都充满了这时代的知性气息,两位美人儿可都是出口成章的,还都有诗词流传于世,这才是真正的江南才女。
  常园,春色满堂,柳自华和闺中好友久未见面,论起诗来,王月从容说本朝诗家轶事,从高启到王世贞,对各诗家诗风名作侃侃而谈,如数家珍,两女都操着嚅软的苏州口音,说话便如唱歌一般动听,马城虽只听了个大概也觉得全身上下每根毛孔都舒展开了。
  连做陪的常大掌柜都大为佩服,赞道:“女郎堪称美人学士,常某佩服。”
  王月含笑,目视马城,马城坐在一边倾听,很少插话,但他有这样一种感觉,这女郎很在意他的态度,每说到得意妙处,就向他看过来,盈盈双眸似在问,总镇大人以为如何。心中叫妙,这些从小在风月里打滚的绝代佳人,勾引男人真真是有一套的,红颜祸水说的便是她了。


第二百六十二章 重火绳枪
  察言观色、善解人意是扬州瘦马最要紧的本事,王月七岁始就有女教师专门教她这些,后又经南京旧院名妓马湘兰调教,而且本身又是冰雪慧心的人,揣摩他人心意的本事更胜假母马湘兰,尤其是男子的神情语气,王月一眼就能看透其表里,却看不透这位大名鼎鼎的开原总镇。有上位者的威严,眯起来的眼睛专往不该看的地方看,却又有些清澈,实在是个看不透的人。
  王月打量马城的时间有点久,柳自华嚷了起来:“这是何意思,你二人就这么含情对视了,好没道理。”
  马城心中痒痒的,尴尬道:“不谈诗了,你们下棋。”
  幽香四溢,柳自华大度地让王月执白先行,马城和常掌柜在一边观战,马城坐得稍远没有细看棋局,但旁观这女郎对弈的神情姿态就极是养眼,女郎布袍竹冠,乍看好似简单朴素,但若细看,就会发觉她从头上到脚下无一不显精致。
  马城靠坐在篷窗边,看着两位绝代佳人下棋,心中麻痒,上品扬州瘦马,琴棋书画皆通,曲中旧院名妓,交结骚客词宗,这女郎若在四百年后,应是影视歌坛明星一类的人,在晚明,相对而言,这类名妓比良家女子更自由一些,好比这王月,到处云游,再比如嫁做人妇的柳自华,她若不愿嫁,别人也勉强不了她。
  这江南名妓似有在总镇大人家中长住的意思,马城自是乐得如此,回到江南的柳自华似乎换了个人,在常园里宅了起来,每日宅在园中和闺蜜谈棋说画,好不自在,兴许这才是她本来的面目,臃懒动人,风流多情隐隐有将闺中好友引进马家门,常伴左右之意。
  只是常年领军在外作战养成的自律,仍能保持三分清醒。
  抵达扬州数日后,福建巡抚南居益送来的西式军火样品到了,同行还有一个五花大绑的荷兰水手,被塞在马车里一路颠簸而来,早脏的不成样子。马城看着呱呱大叫抗议的荷兰人,好气又好笑,南大人办事很靠谱,送来的火器样品都是八成新的,锦衣卫可就未必靠谱了,也不知从哪里绑了个洋人来。
  这红毛人还是会说汉话的,磕磕绊绊的叫嚷:“以荷兰皇室之名,我抗议贵国政府之无礼行为,我要求赔偿!”
  柳王两女被惊动了,手牵着手从园中走出来,看到一个满身污秽胡子拉碴,金发碧眼的白人都惊呆了,两女一起捂住红润小嘴,好奇打量着上蹿下跳,大嚷大叫的异族,大眼睛里满是惊讶的神采。那荷兰水手看到两位绝代佳人也呆住了,眼珠子乱转也不嚷不叫了,还整了整脏呼呼的衬衣领子。
  此时马城冷笑:“荷兰皇室,哼,尼德兰人。”
  那荷兰水手错愕的看着马城,似乎受到了极大的惊吓,又好象看到了一个怪物,惊疑不定。
  马城冷笑:“怎么不叫了。”
  那荷兰人不敢再叫骂,谨慎答道:“尊敬的总督大人,我是良民,我请求贵国政府给与我人道待遇。”
  马城震住了他才命人带下去,收拾收拾门面,臭烘烘的熏死个人了。红毛人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