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骑-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火光冲天,外围厂卫已溃不成军。
  火光中天子还算镇定,昂然问道:“马卿,阁臣们如何了。”
  马城背对着帝后,恭敬道:“回皇上,内阁诸公都安顿好了。”
  天子这才放心,又振奋道:“朕和皇后,与将士们并肩杀敌!”
  一声应诺,火光里几个凶悍的黑衣刺客亡命扑过来,居然突破了开原铁骑层层阻拦,真的杀到御营来了。
  几个刺客挥舞着大刀嘶吼起来,马小三也暴喝道:“起!”
  前排严阵以待的弓手一排蹲下,一排站着,纷纷举起手中硬弩。
  马小三又是一声暴喝:“飞!”
  乱箭齐发角度极为刁钻,专挑刺客难以防范的面门,大腿射去,几个黑衣刺客嚎叫着扑倒。马城面色不变,突然意识到一个极大的问题,野战骑兵,终究不是专门的护卫队,还真的很有必要建立一支专业的警卫部队,此事,可以交给丰城侯父子去张罗,却又想到一个极大的难题。
  帝后身边近侍都是太监,倘若魏忠贤要对天子不利,外朝几乎是束手无策,马城脸色又是一变,此事当慎重对待,魏忠贤大约不会对天子起歹意,却不得不防,站在一个保卫军官的角度上,就要将一切可能性抹杀掉。此事无法可想,只能在太监里秘密挑一些身家清白的,训练起来。
  正沉吟间,一支冷箭突然呼啸而来。
  马城几乎是本能反应拔刀一斩,手腕一震,居然应生生斩在箭杆上,将那支冷箭劈飞了,黝黑的破甲重箭应刀落地。将暗处放冷箭的那黑衣刺客都惊呆了,居然忘了放第二箭,十余条猎犬便亮出獠牙扑了上去,惨叫声中,那刺客被一群猎犬扑倒嘶咬起来。
  天子亢奋起来,大叫道:“好刀法,好畜生!”
  马城汗颜,这一刀本能的斩了出去,真是超水平发挥了,无法解释,这一刀却深深的印在帝后脑海里,怕是此生难忘了。
  身后传来皇后娇柔的赞叹声:“马将军真神将也。”
  马城厚着脸皮接受了皇后的夸奖,看着营外火势逐渐变小,心中一宽,知是部属经过了短暂的失控后迅速控制了战局。心中傲然,少爷一手训练的开原铁骑,岂是百多个关外刺客就能撼动的,来送死的。十几条猎犬将那刺客咬的半死,仍死不肯松口,还很野性的低声咆哮着。
  几个护卫冲过去将刺客砍死,十几条猎犬便跑了回来,吐着舌头呼哧呼哧的喘气。
  天子喜道:“马卿,朕用十匹好马换你这些狗,好畜生!”
  马城欣然道:“臣领旨,谢恩。”
  天将将亮,山上。
  昨天夜里怕新兵炸营,不敢大用,到了天亮可就顾不上了,两万新兵大举搜山,将刺客一个个从山里搜了出来。刺客凶悍,新兵不免有些死伤,却是极难得的实战机会,有些死伤也值得,慈不掌兵,死伤兵士只能多给点抚恤。
  御营外,山脚下。
  弥漫的血腥气息中,把守此处的锦衣卫死了一地,无一活口,三十余人都被人无声无息灭口了。刺客就是从这处缺口摸进御营,却遭遇了开原铁骑布下的暗哨,情急之下只能放火烧山,却因为周围树木都被砍掉了,只好改成烧营,却又很快被反应及时的开原子弟兵,用早就准备好的沙土扑灭了。


第二百五十七章 神将
  魏忠贤脸色极难看,三十多个锦衣卫被人摸了哨,毫无反应,这哪还是锦衣卫。天子也极为不满冷着脸,将魏公公骂的狗血淋头,又当场认命了锦衣卫指挥使,原指挥同知刘裕,弄的魏忠贤欲哭无泪。马城心中会意,天子少年老成夹袋里也是有人的,这个刘裕,当是忠心耿耿的鹰犬。
  此时前方来报,在山谷找找到了二十几个刺客,新军士卒正在围剿。
  天子大喜道:“马卿,随我杀敌。”
  马城一笑,左右甲士簇拥着兴冲冲的皇上翻山越岭,去见识一番,穿着两层甲爬山是极困难的事情,这少年天子却咬着牙一声不吭,五里远的山路爬了大半天,累的天子气喘吁吁才翻下山谷,到了大群新军和刺客对峙处。二十多个刺客凭借强弓硬弩,躲在山谷里面死守,新军士卒已经死伤数十人,尸体都跌在谷底显眼处。
  一时间数千新军,居然拿二十几个刺客毫无办法,僵持住了。
  倒是没人责怪他们,才刚进大营没几天,这些黑衣刺客一看便知是建奴八旗精兵,拿不下也在情理之中。气喘吁吁的天子却楞住了,想不到几千人攻不下一个小小的山谷,几十个建虏,此时方知从卫所勾选的军户,从地方强征的士卒,战斗力是何等孱弱了,和八骑精兵的差距有多大。马城一向主张走精兵路线,正因为如此,兵贵精不贵多,少年天子当是深刻的体会到了。
  看着山谷中探头探脑,不时放冷箭的刺客,天子赞道:“朕明白了。”
  马城释然,命左右亲兵亲自上阵结束这场闹剧,一声呵斥,重装甲士举着大盾步步推进,冷箭射在大盾上咣咣直响,急的谷中刺客哇哇大叫,却只能被逼的步步后退,最后硬生生被挤压在背靠溪流,无处可逃的绝境。盾墙步步紧逼,嚎叫声中后排长枪猛刺,将刺客一个个刺翻在溪流中。
  甲兵之利让天子,新军士卒大开了一回眼界,欢呼声四起。
  天子先是欣喜而有有些懊恼,马城很懂他的心思,钱呀,甲兵虽利,铁骑也好,都是得用银子堆呀。解决了最大一股刺客,余下便是猎犬进山搜捕,锦衣卫,东厂番子,五军营,几万搜捕几个刺客总不难吧,新任锦衣卫指挥使刘裕极为卖力,亲自上阵带着厂卫大举进山,连皇上的猎犬也带去了。
  新军回营,帝后回宫,一切重新步入正轨。
  马城一路伴驾回宫用了午膳,皇上入内安抚受了惊吓的裕妃,昨夜混乱,马城只能将裕妃推给魏忠贤草草了事,亲率精锐将帝后严密保护起来,当时时间紧迫也没别的选择,裕妃因此受了些惊吓,精神不佳。皇帝去了深宫安抚爱妃,西苑只剩下皇后款待心腹爱将,说起来是极不合礼法的。
  马城不以为然,和皇后坐在一起吃顿饭怎么着了,还能闹出什么事情来么。张皇后仍是少女心性,趁机提出要见三绝大家柳自华,马城心里一热便笑着答应了,张皇后欣喜的劝酒劝菜,不象母仪天下的皇后,更象是个临家女主人,让马城一顿饭吃的十分妥帖,便起身告辞了。
  张皇后送至殿门,马城单膝跪地施了一礼方才告退。
  归家,将沐浴后正在研读经史的柳自华抱了起来,逼着她穿衣打扮后送进宫,陪皇后解解闷子。
  白妖精在一旁故做姿态:“顾盼生姿,我见尤怜呀,哎哟!”
  马城打横将她抱了起来,几日不见这妖精又风情了些。
  三日后,朝会。
  御史出京去山西查关外刺客案,天子盛怒,内阁诸公却精神不济,有些是那晚闹刺客受了惊吓,有些是忧心朝局。山西和江南不同,山西离京城更近,也不设防,一旦乱起来那便是滔天大祸,山西万万动不得,只能走个过场,要动也得等新军形成战力能震慑山西官绅,如此可见这三营新军的重要性。
  内阁诸公倒还罢了,兵部,却对新军操练极为配合,调马,调军械,但凡新军所需无有不从。周永春虽沉默却立场坚定,彻底倒向天子一边,马城想到那句“此情可贵”的感慨,也不奇怪,总有些聪明人眼光独具,能透过迷雾看清历史大潮,周老大人便是这一类人,老而弥坚。
  新军操练却遇到极大的难题,主战武器还没有着落,周永春提议用兵部新造鸟铳装备新军,被马城毫不犹豫的顶了回去。鸟铳,口径小火力弱,花费百万两精心打造的新军,绝对不能走辽东明军的老路,请旨亲去福建,广东购置军械,顺便考察江南乱局,还有福建广东之地大明军工最高的水平。
  尤其是广东面对大海,免不了要和西人接触,军工能力冠绝大明,就是南京兵仗局也远远不如。天子准奏,马城便收拾行装下江南,又在京师等了两日,等到山西常氏去江南的商队到了,才一同出发随船队出发,两营铁骑沿着运河两岸行军,名义上是去贵州驰援秦氏剿灭叛乱。
  马城只带了一些亲卫,既是体查民情便只有躲在船队里,隐姓埋名。
  常氏大掌柜常义乡,四十多岁极为精干,做的是皮毛药材生意,蒙古皮毛,开原老参,草原上的药材装满了十几条大船,沿运河而下去江南转卖,其中蒙古的羊毛地毯,开原的老参都是极抢手的奢侈品,在江浙一带能卖上天价。随着辽东的失陷老参产地尽入敌手,这关外老参便日渐稀少了,极为难得。
  马城鄙夷,这山中老参在建奴占据辽东之前,一向是只许官采,百姓只能偷偷进山偷挖几棵,被抓到了就是重罪。如今辽东全境失陷,这救命的老参尽数归了建虏,可笑可叹人性之贪婪,莫过于此,辽东一干牢牢掌控老参产地的大小军头贪官污吏,都随着异族入侵而烟消云散了,坟头的野草都长了几尺高了。
  古往今来不肯让利于民的,贪婪成性的,那便只能抱着银子一起死吧,如今开原虽是毁灭性的开采,人参却不比矿产,只要林子还在休养几十年,山里老参又会重新长出来,权衡利弊还是比空守着聚宝盆强多了。身边带着柳自华同行,这美人儿思乡心切虽不良于行,马城心软也只好带着她。
  左右都是乘船走大运河,人在船上倒不算辛苦。
  船队离京,在拥挤的大运河上进展极为缓慢,每日大概只能走几十里,却仍是比走陆路便利的多。


第二百五十八章 下江南
  仓中,常掌柜找来一根铁钎,将十只木箱上的铜锁都撬掉,便退了出去。
  马城先打开一只木箱,银光耀眼,箱子里都是一锭一锭上好的纹银,里面有五层木架,每层木架叠放二十锭银,都是二十两一锭的银,五层就是两千两,这样的银箱就有六只,共计纹银一万二千两,马城知道晚明的士绅富户喜欢囤积金银,很多银子一进入这些大户就被熔成大锭收藏以便留存子孙,不再进入流通渠道,这样就造成市面白银短缺,严重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榆次常氏匆忙间就能收聚到近一万五千两白银送来孝敬,可见这些年赚了多少银子。
  箱子一共十只,马城又打开一只,这回是金光耀眼,竟是满满一箱金锭,十两一锭,有八十锭,也就是一千六百两黄金,晚明时金银兑换比率大约是一比八,这一千六百两黄金就值一万三千两白银。
  以柳自华的心性这时也难淡定,屏住呼吸,又打开一只木箱,这箱子里全是玉器,都用厚软的的棉布包裹着,马城取出几件看了,紫玉杯一对、玉珊瑚瓶一对、玉花羽觞一只、玉佛二尊,箱子里还有不少玉器,也无暇一一点看,让丁文朝将取出来的这些玉杯、玉瓶重新包裹放回箱子里,又打开第八只箱子,这箱子里是金器,有金飞鱼壶、金螭耳圆杯、金凤穿花盘等等金制器皿,还有不少珠宝首饰,估计也有上千两金子。
  第九、第十只箱子较轻,应该不是金银玉器,打开一只,书籍落落大满,皆是珍贵古籍,宋版《风俗通》二卷、宋版《景德传灯录》一部共六卷、宋版《潜虚衍义》四卷、宋版《春秋或问》五卷……
  除了宋版珍本,另有不少元版的书籍,如元版的《中庸聚说》、《朱子成书》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手抄本,这些宋版、元版的书有多么珍贵,尤其是到了后世,历经战乱,宋版书、元版书寥若晨星,存世的都是孤本,所以这些书籍和玉器他一定要好好保存留给后世,文化的传承有时比生命更重要,第十只箱子里面也是书籍和一些文具。
  十箱子金银财宝数万两现银,是常氏孝敬朝中大靠山,足够下江南做一回大富豪了。马城心知常氏在蒙古,在开原大赚了一笔,却绝对想不到和蒙古人通商之利润,居然大到如此可怕的地步,如今常氏也是林丹汗的坐上宾,这几年通商蒙古大发横财,随手孝敬就是几万两银子,可见获利之丰。
  在商言商,马城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陕西糜烂如今正是空虚,常氏要插足陕西马城也照准了,有陕西巡抚傅宗龙照应着,榆次常氏在陕西畅通无阻,隐隐有压过其他七家,成为晋商首富的苗头,至于其中有什么丑陋的勾当,马城并不关心,傅宗龙也不是食古不化的书呆子,自有分寸。只要常氏能足量供给开原军需,维持林丹汗半死不活在白城硬顶着,便是再坐大一些也无妨。
  崇祯末年,李自成攻破大同、威胁京畿,崇祯下令放弃宁远,调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入卫京师,调兵就需要筹饷,但皇宫内库和户部太仓银都已拿不出钱,无奈之下崇祯帝下旨按官爵高低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