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骑- 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永春骑在马上看着车中后妃,神情一缓道:“罢了,后妃如此娇弱实是不利于生产,便由得陛下胡来几回,功过是非便由后人评说吧。”
  马城一笑,赞一声理当如此,老大人英明,这样娇弱的皇后,裕妃能生出健康的皇子么,只要不是瞎子傻子都该明白。这并非是胡闹而是社稷大事,皇子的身体状况,是真的能决定一个王朝存亡的。
  密云大营,马蹄声轰鸣。
  铁骑团团护卫下,少年天子不停驱策着战马加速,神采飞扬,左右护卫的开原铁骑游刃有余,始终在天子周围形成一道严密的保护网,丁文朝更是紧跟在后,防止天子落马也能一把捞起来。锦衣卫缇骑可就差的远了,早就不知道被甩到哪里去了,能跟上天子胯下骏马的,只有骑术精湛的开原铁骑。
  至于文武百官,早就被甩到二十里开外,不知所踪了。
  马城的骑术自然也是极精湛的,紧跟在后,和魏忠贤,丰城侯父子,一干年轻力壮的勋贵并行,看着前面神采飞扬的天子,应是铁骑环绕之下,感受到了祖辈马踏蒙古,征战天下,曾经天下无敌的豪迈。魏忠贤被颠簸的眼前发黑,在马上歪歪扭扭的偏偏又不肯落下,着实好笑。
  马蹄声轰鸣,铁骑簇拥着皇上进了密云大营,所过之处山呼万岁声四起。
  马城环顾左右眉飞色舞的一众勋贵,咧嘴一笑,妥妥的奸臣阉党呀,将少年天子都带到了邪路上了,后世史书上应该会大大的写上一笔,某年某月某日,某奸臣将皇上拐到密云大营,大明穷兵黩武之风伊始。
  密云大营,制高点。
  当初戚继光建密云大营便是依山靠水,顺着山路爬至高处,也是设有箭楼烽火台的,还有炮垒,只是早就荒废了如今正在整饬,这大营原本就是一处军事堡垒,易守难攻,让兴致极高的天子又雀跃起来,此处大营,当可作为危急时避难之所,守上几个月当是不难,马城等人恭维一番。
  天子兴奋状态下吐露心声:“马卿便是朕的戚继光,马卿麾下铁骑比当年浙兵,也是毫不逊色的。”
  马城谦虚起来做一番姿态,左右勋贵,连魏忠贤都微觉错愕,应是要重新审视陛下心目中,开原马氏父子的地位了。一个孙承宗,一个马城,此两人在天子心目中的地位,比其他人高了一大截的。天子站在高处,看着远处正在拼命赶路的大队人马,落在后面的文武百官,哈哈大笑。
  马城也是心中好笑,这一回,可是把奸臣阉党的罪名坐实了,勾搭着皇上出来游山玩水,妥妥的祸国殃民。天子却兴致极高,指点江山,对这花费百万巨款建立起来的新军,极为期待,恨不得明日便率领这支新军,横扫辽东,荡平江南,言语之间有大气象。四下无人,只有一般少壮派的勋贵,还有满头大汗的魏忠贤。
  谁也不愿扫了皇上的兴致,便密议起来养军费用,糜费几何。
  此事,京师卫戍总督李承阼是极有发言权的:“回皇上,这新军每年花费当不下二百万两,省着点也得一百五十万两银子。”
  皇上冷静了下来,一百五十万两银子,相当于大明每年财政收入的一半了,这还是往少了说的。
  天子闷了一会才憋出几个字:“加商税!”
  众皆附和,江南商税要真收上来,再养几支这样的新军也绰绰有余,江南之富庶大家算看清了,这还是魏公公的功劳,拆了东林书院抓了钱谦益,高攀龙之流,才知道这东林清流家中比天子还富。天子内驽四处搜刮,才不过余银百万两,还要赈济陕西,驻兵山海关,从钱谦益一家抄没的财富,相当于三个内驽,这让少年天子如何不怒。
  天子红着小脸怒道:“那个钱某人,死了没有。”


第二百五十三章 围猎
  魏忠贤慌忙道:“回圣上,一干东林脏官都关在诏狱等圣上发落呢。”
  天子涨红着小脸恨恨道:“朕不要他死的痛快,朕要让他遗臭万年,遭万民百姓唾骂!”
  魏公公慌忙道:“奴婢敢不尽力,圣上将心放在肚子里,奴婢定会让一干东林脏官受尽万民唾骂而死。”
  马城趁机道:“可命翰林院立传,传示天下,在通州立碑,让天下万民尽知脏官之贪婪无耻。”
  皇上很开心,一并准了:“准卿所奏。”
  马城一颗心放到肚子里,写传,立碑,脏官再想翻案可就难了,犯罪事实清楚人脏并获,脏官一党总不会无耻到还能翻案吧。
  圣上开心了,魏忠贤又沉吟道:“只是翰林院那班书呆子,未必肯从。”
  皇上冷脸道:“翰林院又有人辞官了么,随他去,不愿做朕的官,那便子子孙孙都不要做了。”
  在场诸公皆惊,老朱家的天子性子都差不多,欣赏一个人便欣赏到极处,恨一个人也恨到极处,也活该那些蠢人不开眼,读书读成呆头鹅了,惹毛了老朱家的天子被记在心里,连子孙后代也难出头了,真真是一群读书读成痴呆愚笨的蠢物。
  魏忠贤看一眼马城,趁机道:“圣上,前次马总镇在北直隶出的两道考题,神效无比,当可仿效。”
  天子早忘了这回事,被提醒后茫然道:“那便照此办理,放手去办。”
  魏忠贤恭恭敬敬的跪下接旨,马城身披甲胄多有不便,也只能单膝跪地行了个军礼,心中琢磨着魏公公这是尝到甜头,打算长干了。那两道考题为阉党招揽了大批人才,以魏公公的人性搞不好会试也敢乱来,真取了一些离经叛道的进士,翰林,那事情就大条了,可是将天下读书人都得罪了。
  马城倒是不太怕的,坐拥开原铁骑躲在幕后筹划有什么怕的,只是魏忠贤就要被天下读书人恨死了。下山,用膳,至傍晚时落在后面的百官才将将赶到,人人都在马车里颠簸的头晕眼花,还有昏死过去的。新军大营住不下这么多人,伴驾的百官可就惨了,只得露宿在荒郊野外,住在马车上对付一晚。
  入夜,戒备森严的密云。
  皇上非要带着皇后露营,明日还要围猎谁也劝不住,又有一干武勋在侧外人见也见不到,只得凑在一起小声抱怨。篝火生了起来,禁军出动打来山间野味,连娇弱的皇后也胃口大开,多吃了几块美味的野兔肉。帝后围在篝火旁边吃的满嘴流油,阁臣们被挡在外面火冒三丈,却又挤不进来。
  马城被叫到警戒圈外,被吹胡子瞪眼睛的亓诗教,一众阁臣当头训斥了一番。
  首辅是个磕头虫早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次辅亓诗教瞪眼骂道:“荒谬,无耻,成何体统!”
  马城正色道:“野营,围猎,想来在太祖,成祖年间是常有的。”
  一句话将亓诗教呛的直翻白眼:“你这竖子,不当为人!”
  马城撇嘴:“亓公请尊重些。”
  不欢而散,马城只是撇嘴,露个营围个猎就是昏君了,这大明朝的读书人也太不要脸了,不要说全世界到处跑的大不列颠王子,公主,就是后世满清每年围猎也是传统,每年还有一半时间跑到常德避暑,怎么不见读书人放个屁呢。围就围了,猎就猎了,只要皇上开心你奈我何。
  再撇撇嘴,也不愿去说服这齐党元老,齐党应该是要失势了。
  楚党,周永春可就老辣的多,对天子诸般举动视而不见,虽未必赞同也不愿扫了天子的兴致,楚党要得势了。带着亲兵在外围警戒线转了一圈,传下命令,皇上累了谁也不见,敢闯营的杀无赦,甲叶响动,负责值守的开原铁骑一声应诺,更外围的锦衣卫一阵骚动,人人脸上都挺尴尬。
  马城只是冷笑,靠锦衣卫么一群歪瓜劣枣,皇上被人吃了怕还蒙在鼓里。
  两营铁骑紧紧将御营护住,明暗哨密布,只等着不开眼的撞上来,磨一磨开原铁骑久未尝过血的刀。
  深夜,帐中。
  李开元抓着一块猪腿肉吃的满嘴流油,马城则摆弄着一支手铳,传说中的自生手铳也就是燧发枪。这杆自生火铳是福建水师的缴获,随着舰炮,大批西式军械一并送到兵部,数量极少只有十几支。马城细细把玩心中失望,早期版本的燧发枪,做工极其粗糙性能也极差,气密性也很成问题。
  白天击发时前后一起喷火,差点连头发都烧着了,发火率也不高。
  将自生手铳放回铁匣里,心说还是算了吧,要改进这玩意需要一整套的军工体系,不是躲在山旮旯里就能造出来的。就说铁料,以广州,福建出产的百炼精铁最佳,百锻法,是传承了多少年的炼钢方法,诺大个大明除了广州福建,就没别的地方能造出百炼精铁,工艺,工匠都是被牢牢控制的。
  龟缩在弹丸之地建几个高炉,就能炼出钢材来么,也不怕步子大了扯着蛋。成熟的燧发枪技术就算了吧,以大明的军工水平全力发展个几十年,没准真的能造出来,眼下还是西人装备的重型火绳枪更靠谱一点。重型火绳枪也就是斑鸠铳,是马城决心为新军装备的大杀器,却十分难搞。西人高大又身强力壮,操作起来仍十分不便,这时代的明人普遍营养不良,要玩的转这东西还得慢慢来。
  鸟铳,也就是早期型号的火绳枪,马城是决心淘汰掉。
  鸟铳早就证明了对垒八旗,无论射程还是破甲能力都严重不足,辽东明军一触即溃,一路惨败正是因为鸟铳太烂,超过三十米连一件棉甲都打不穿,早已经被时代淘汰的烂东西,明军之中还在大量装备。说白了还是没钱,军工研发从神宗中期就停滞不前了,刚好是东林党兴起的时间段。
  自然,马城亲眼见过江南水师精良的装备,船上就有各种型号的重型火器。
  走私么,自然是要装备精良的,边患么,皇上带着一群泥腿子先顶着吧,大明这么大一时还亡不了。放下自生手铳又抱起一杆火绳枪,入手十分沉重,重达二十斤口径超过二十毫米,枪长超过两米,长长的枪管代表着极高难度的工艺要求,只是要造成这根长达一米五的枪管,就能让许多步子太大的穿越众扯着蛋了。
  长达一米五的枪管要怎么造,马城觉得脑仁疼,这玩意造不好真的会炸膛。


第二百五十四章 母仪天下
  长达一米五的铁制枪管要怎么造,以大明停滞不前的军工能力,是万万造不出来的,说出花来也造不了。这玩意需要一系列成熟的冶炼,加工技术,从选料开始要精选富铁矿,冶炼后得到精铁,还需要成熟的锻造技术,淬火技术,还需要水力机械,大批成熟的工匠研发个几年,没准能做到量产。
  且不论大明的冶炼技术,与西方相比如何,大明是不产富铁矿的。
  大明境内铁矿多是贫铁矿,只是精选富铁矿石这一环便卡住了,富铁矿石要去印度买,印度是盛产富铁矿的。
  因此马城放弃了自造枪械的念头,太不现实了,枪械,短时间内只能依靠外购,从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手里买,这种重型火绳枪也不是什么先进的火器,西方早流行许多年了,无奈,只能走外购军火的老路,实是无奈。
  成军之路漫漫,这玩意发射起来后座力极大,真的需要长期训练。马城本意也不是要靠这三个禁卫师横扫辽东,以步击骑早就被证明是个天大的笑话,只靠几万火铳兵就要出关和建奴野战么,马城没疯,被几万来去如风的八旗兵断粮道,围也被围死了,
  成军之后,这三营禁卫的职责在于依托坚城,背城而战,依托城防重炮的掩护,起码也要能抵挡住建奴铁骑加重步兵的冲锋,这一点还是不难做到的。
  起码建奴入关兵临京师,大明京营要有出战的勇气和资本。
  既是依托城防背城而战,取舍之间,机动性便不需要考虑,使用不便的缺点就被马城忽略了。这一款西班牙人造的重型火绳枪,当可力保京城不失,购枪重任,自然就落到福建一干军政大员的身上。
  福建巡抚南居益,是做过陕西布政使的,还在做过一任太仆寺卿,年轻时做过刑部主事,按察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刚到福建不到一年便打赢了澎湖海战,将海上马车夫荷兰远征舰队打的大败。和周永春,郭增光等人履历一般,都是经验丰富的老辣能臣,也是大明的三朝元老,和嘴炮无敌的东林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马城忍不住在想被东林党忽悠的团团转那位崇祯皇帝,放着这么多能臣不用,历史上做大死的典范。也不知道为何后人对澎湖之战不愿提起,南居益可是威风八面,天启二年将海上马车夫荷兰人都打趴下了,还收复了澎湖,妥妥的民族英雄呀,想来是不愿意给阉党脸上抹粉吧。
  不论提不提,南大人都是一位牛人,凭借福建水师老弱之兵,残破战舰将红毛人打的满地找牙,真真不易。南居益,和登莱巡抚袁可立一般,都是无党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