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骑- 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东倒西歪的,弥漫的烟尘逐渐升腾起来,将方圆几百米长的城墙都笼罩住了,连炮阵也受到了波及,一些炮手被从天而降的砖石砸的头破血流,炮阵不得不后撤重新布防。
  马城吐掉嘴里的灰尘,半刻钟后城墙上响起震天的欢呼声,叛军撤退了。伤而未死的叛军满身是血,摇晃着从瓦砾中爬起来,被面无表情的马城一声令下,城上城内密集的劲箭射倒,一员身披山文甲的悍将异常凶悍,身上插满了箭仍屹立不倒。
  灰头土脸的悍将身上插了十几支箭,还在嘶吼:“降了,降了!”
  “某乃西安前卫千户,云骑尉,降了,降了!”
  周围明军弓弩手纷纷停手,千户大人可也是不小的官了,明军多是登莱卫所勾选的军户,对千户大人有一种习惯性的畏惧,不敢再射。傅宗龙也匆忙从城头上下来,左肩还带着伤正在滴血,那叛军千户见到希望嚷的更大声了。
  数千明军军士注视下,那千户吼叫求饶:“小人愿降。”
  “小人愿戴罪立功,小人请劝降贼众。”
  “贼众精兵多是小人部属,求大人开恩。”
  凄厉的嘶吼声让傅宗龙神色一变,动容道:“此人若真能成事,倒是一件美事。”
  马城不语,这便是大明朝的特色了,平乱一向是抚剿两策并用,若此人真能说服其部属阵前倒戈,应可免死,再走一走朝中的关系,说不好还能继续领兵。这便是明末特色,流寇,叛军反了又降,降了又反,反反复复却杀之不尽。
  就连李自成,张献忠那些积年老贼也曾反复多次,荒谬滑稽。这一切荒唐事的根源便是一句话,杀俘不祥,便是道德君子们的主张,倘若有人主张除恶务尽,饱读诗书的道德君子们便会严词反驳,杀俘不祥,有伤天和。嘴角一咧,马城轻一摆手做了个杀头动作,左右亲兵架起硬弩一通乱箭,将那千户射杀当场。
  那千户壮硕的身体轰然倒地,傅宗龙脸色微变却不敢多言。
  马城冷笑,此人做惯了杀人越货,奸淫掳掠的勾当,这等货色不斩了他,留着他继续祸害陕西么。傅宗龙看着那死不瞑目的叛军千户,心中凛然,以这位年轻招讨使大人的心性,这县城之下怕是要血流成河。
  马城只是咧了咧嘴,不搞几场血腥屠杀怎么配叫做阉党,那日一脸虔诚走在叛军之前的白莲教女子,给了马城极大的震撼。史书错了,大错而特错了,愚夫愚妇才不知什么叫王道教化,只信邪教,对付这等愚妇只能用血腥来震慑,经此一乱,马城决心要保陕西一地数十年平安。
  胸中暴戾之气升腾起来,这么喜欢信邪教么,老子便杀的陕人不敢再信。
  将瓦砾堆中扒出的伤兵一概斩首,几百颗脑袋悬挂在城墙上,血淋淋的,城外二十余万叛军流民一时失语,方知遇到了硬茬子,不纳降的大明将领还是第一次见到,官军不纳降又十分难啃,各路流寇心中应是有些怯了。
  马城趁机命人制造了一杆大旗,挂了出去,上书血红色的大字。
  奉旨平乱,凡大小头目并一干贼酋,诛九族。
  一个大大诛字令人心惊,当日叛军阵中便有几路流寇心生怯意,众目睽睽之下抽身撤退,数百骑引导着一些流寇往河南方向去了。极大缓解了守城压力,城上明军已连续作战多日,身心俱疲,趁此机会终可以喘一口气。
  马城冷笑,往河南方向去的流寇数量在一到两万之间,骑兵只有两三百,此时去祸乱河南倒是大好时机,可惜此路不通。眼下大批开原侦骑游荡在外围监视战场,两营开原铁骑就隐匿在三十里外,趁此良机当空群而出,将这股流寇歼灭在去河南的路上。河南巡抚郭增光也是妥妥的阉党。
  这位郭巡抚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出身,授金乡知县,从知县一路做到广东道监察御史,还做过一任太仆寺卿,也是三朝老臣如今官居督察院右佥都御史,河南巡抚,在大明朝是难得从亲民官出身的御史。
  最重要这位郭巡抚是会剿匪的,在金乡县令任上便剿灭过境内白莲邪教,政绩卓著还写过一卷兵书。郭增光所著兵书《纬韬》一卷,在明末还是很有名的,可见此人非是庸材,货真价实的剿匪专家,在大明言官御史中算是经历奇特的异类,可见天启皇帝用人眼光独具,颇有神宗皇帝之遗风。
  自众正盈朝的东林党倒台之后,朝堂上各种专门人才层出不穷,真真是有大明中兴的迹象。这位擅长剿灭邪教的河南巡抚,也是铁杆的帝党,阉党,此时应是在河南集结兵马,步步为营,配合两营开原铁骑歼灭那股流寇当不在话下。这位后世历史上的铁杆阉党,可是搞治安平邪教的高手。


第二百二十四章 四面合围
  河南方向当是万无一失,山西方向也尽起大军,主事的是宣大总督王国桢,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积年老将,节制山西三抚三镇,最重要这位后世名声不显的宣大总督,可是一位擅用骑兵的老将,常年与蒙人作战也是战功显赫之辈,常年坐镇宣大也是山西边军一根定海神针,威望极高,凤阳守陵军也倾巢出动,堵住叛军往龙兴之地凤阳的进军路线。
  加上各地数量众多的县兵,府兵,马城精心谋划的四面合围之势已成。
  之后两日,叛军并没有发起攻城,应是丧了胆气,真真被不讲人道的官军杀怕了。站在城上,能清晰看到城外叛军的人数减少了许多,缺粮少药,每日都有大批流民离开大营,去别处寻找果腹之物,各路流寇首领也无力控制,每日都有死人从大营中抬出来,草草掩埋,真如人家地狱一般。
  马城一副铁石心肠,陕西一地已彻底糜烂,只能继续烂下去,绝不能让叛军流窜到河南,山西,那便是滔天大祸。剩下来的各路叛军也不肯走,也不愿攻城,真真是败又不败,胜又不胜,形成了不胜不败一个僵持之局。唯独流寇里势力最大的白莲教仍不死心,每隔几日,便派出大批教众试探着攻城。
  大批白莲教众光着膀子,闭着眼睛如僵尸一般往城墙下送死,邪教之患让疲惫的明军也有些怯了。囤积的箭矢经不住如此消耗,马城便下令弃守城墙,将疲惫不堪的军士塞进第二道防线,据城死守。城外士气低落的叛军见官军退却,骤然沸腾起来大举攻城,白莲教众更是上蹿下跳一面狂热,不要命的攀上城墙,城上守军稍做抵抗便全线溃败。
  杀向一千步外,第二道防线,严阵以待大同兵。
  马城仍是肃立在阵后,看着前面层层叠叠的木桩,工事,还有大量装在车上的火箭,火车,马城尚且是首次见到成建制的火车使用,装在独轮车上的火箭,类似于后世的火箭发射巢也有上下几层,最多可以叠到六层配箭一百六十支,火车两侧尚有鸟铳,破甲枪各两支,作为火车手的近战兵器使用。大同镇军,京营装备的火车种类繁多,大体有一窝蜂,火龙出水,架火战车等不同种类。优点是火力密集缺点是毫无精确性可言,并且作为一次性使用的火器不能反复使用,最致命的缺陷是极易受潮,损坏,可靠性低下。
  尽管如此,火车仍是对付流寇的利器,尤其适合用来守城。
  大股流寇,白莲教众疯狂的越过城墙,涌进城内,中间还裹挟着一些青壮流民,冲在前面的人人都极狂热。城内有粮,堆积如山的白面,还有江南运来的白米,颗粒饱满吃一口唇齿留香,足够几十万人吃一年。这便是傅宗龙派人四处散布的流言,大米白面的诱惑使得流寇都发狂了。
  自城墙至第二道防线千步范围内,民房早被拆除一空,射界,视野良好。
  一千步的距离实在不远,蜂拥而至的流寇近在咫尺,连狰狞的表情都清晰可见,冲在在前面的嘶吼着给自己壮胆。
  “城破了,城破了!”
  “杀狗官,抢粮食!”
  嘶吼声中前排压阵的大同参将不时回头,看到马城重重的一挥手,如释重负般下令施放火箭。一根根火把点燃了外置的火捻子,倏忽之间,划破空气的呼啸声响成一片,呛人的硝烟升腾起来,让两军阵前变的能见度极低。马城接过湿手巾掩住口鼻,隐隐生出时空错乱之感。
  两百架火车一起发射,象是置身于现代战场,硝烟呛的人喘不过气。
  火箭呼啸声整整持续了一刻钟,烟熏火烤,仍有零星的火箭时不时的拖着火光射了出去,像是节日庆典时燃放的大号烟花。一阵风吹来硝烟逐渐散开,马城这才注意到起风了,乌云遮日,这个时候居然要下雨了。凛然色变老天爷保佑,这雨若是落下来,神机营手中的火器可就要变成烧火棍了。
  雷声阵阵,天色突然转黑变的阴沉,电闪雷鸣。
  硝烟终于散去,官军士卒被两军阵前的惨状惊的哑口无言,方圆一千步的范围内插满了各种箭支,尸体层层叠叠从阵前一直绵延到城墙脚下,伤者的呻吟声还盖过了雷声,东西两处城墙仍在血战之中,西门这里却一片死寂,在如此独特的战场环境下,将马城密集火力覆盖射击的战法发挥到了极至。
  一刻钟内将大同兵携带的火箭施放一空,效果却好的过分了。
  连满脸黑灰的火车兵也直打哆嗦,不敢相信这血流成河的屠宰场,是自己亲手制造而成的。一道响雷过后,噼里啪啦的冰雹落下,鸡蛋大的冰雹砸在毫无反应的尸体上,很快在地面上铺满了厚厚一层。硕大的冰雹砸在头盔上,让马傅两人眼神一黯,老天爷发怒今年陕西境内,应是颗粒无收了。
  狂风暴雨落下,大股流寇被兜头浇了一盆凉水,草草收兵。
  连东西两面城墙上的喊杀声也逐渐平息,电闪雷鸣中李开元兴奋叫道:“天公开眼,老天有眼呐!”
  马城面无表情心中却是一松,确是老天爷帮忙这样的天气,城外流寇哪都去不成了,城内好歹还有民房可以避雨,城外空旷野外却是无遮无掩,一场大雨过后应是会有更多流民病饿而死。看着一片狼藉的战场下令轮番进民房避雨,只在城头留下部分军士监视流寇大军,令随军郎中熬制姜汤药物驱寒。
  入夜,县衙。
  光线昏暗的县衙中隐有些寒意,十余位主官对坐闲聊气氛异常轻松。立了功的大同参将异常兴奋,又很恭敬,此人姓姜名登高是京城直隶人,也是宣大总督王国桢的心腹,另有登州守备牟丁山一员,铜陵巡检李四水,则是傅宗龙麾下爱将。十余主官对坐闲聊,很快有郎中送上姜米红枣汤。
  傅宗龙捧着汤碗,悠然道:“经此挫折,贼众应是无力再攻城。”
  左右将官纷纷附和,叛军流寇的血勇之气随着这场大雨落下,也该是被浇灭的差不多了。
  李开元也笑着道:“终是乌合之众。”


第二百二十五章 骄兵悍将
  马城看着诸位信心满满的部属,也是一笑,所谓骄兵悍将便是如此,打了胜仗还不许卖弄,心计如此深沉的便是乱世枭雄之才。立了大功,自当是意满自得人人振奋,胜利,战功,便是军中最好的粘合剂。将领威望,便是通过一场又一场的胜利积累而成,此事万世不易之理。
  气氛正是轻松时,卫兵送来通政处整理后的密信,河南巡抚郭增光遣使伪装成流民,用钩索铁盒投书城内,密信被巡城兵士所得便送至通政处,打开铁盒看到几封信件,舆图,众将心情更是轻松。
  李开元先笑着道:“巡抚郭公为御史时,某曾见过几面。”
  傅宗龙也笑着道:“便是昔年人称铁面御史的郭公,好大名声,陛下颇有识人之明,极类神宗。”
  在场诸位纷纷附和,当今天子极类神宗,这也是勋贵,九边将领全力支持的原因之一,但凡武勋对神宗皇帝都是极为忠心。一句极类神宗的风评,便能让王国祯这些九边督帅死心塌地的效忠。
  登州守备牟丁上,却对马城独创的通政处制度极为赞赏:“招讨使大人所创军制,极为神妙,当以为军中常例。”
  马城收下这声马屁,笑着道:“先看信吧。”
  十余主官纷纷称是,密信打开,一笔馆阁体小字开宗明义,言老夫郭增光坐镇开封,搜集军马,调集大军,已聚兵三万正火速驰援陕西,前锋马营两千余骑昨日出兵,封锁陕西至河南的交通要道,余部将步步为营一边收复县城,一边以县城为依托撒开一张大网,要将叛军一网打尽。
  一封长信,马城仿佛看到一位红光满面的三朝老臣,正在吹胡子瞪眼的说话,十分形象妥帖。
  这位万历朝的铁面御史,也是个雷厉风行的人物。
  真真是一位剿匪高手,与马城筹划不谋而合,自河南将一张大网撒向陕西,虽做不到密不透风,可策略也是极对路的。除非流寇愿意流窜进山,不然,只能在这张大网里四处乱撞,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