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进商铺,李起便是对的商铺伙计说道:“伙计,我想多买一些粮食,你们这里粮食是什么价?”
    那伙计见李起气质不俗,也是不敢怠慢,热情地说道:“好教这位客官知道,我们商铺的粮食价钱都是公道,小麦五两银子一石,粟米四两银子一石,小米也是四两银子一石。”
    李起听了,不禁是皱了皱眉头,穿越前李起也是逛过各种论坛,看过许多的资料,对明末时期的物价也是有一点了解,
    据李起所知,天启年间到崇祯初年,许多地方的物价,小麦只要一两三四钱银子一石,粟米和小米也只不过只需要一两银子一石而已,没想到现在物价已经是翻了三倍左右,老百姓如何能够承受的住。
    “这么贵?伙计,我要多买一点,可以少一点吗?”
    那伙计听了,便是问道:“敢问客官,你要买多少?”
    李起想了想,说道:“如果价钱可以商量的话,我想买五十石小米。”
    伙计一听李起要买五十石小米,显得很吃惊,不由得便是仔细打量了几眼李起,再见李起背上背了一个大包袱,看那样子分量不轻,看来里面装的都是银子。
    这么大的生意上门,伙计自然也是不敢自作主张,于是赶紧去把能够做主的掌柜叫了过来。
    那掌柜知道了情况,微笑着对李起拱了拱手,说道:“客官,本来按照道理来讲,你要多买,我是应该给你便宜一点的,在价格上我也是应该让一点的,但是如今这年月兵荒马乱的,各项物资的供应都不充分,所以这个实在是抱歉,价钱上真的不能让步,还请客官多多包涵。”
    李起听了,很失望。

第五十九章 反清复明
    但是失望也是没有办法,正如那掌柜所言,现在这时候正是兵荒马乱的时候,有钱能够买到粮食,那已经是不错了,哪里还能在奢求那么多。
    于是李起也就不再纠结,对那掌柜说道:“那好,我要五十石小米,但是还请掌柜安排人手给我送至城外十里余处,行吗?”
    “可以可以,客官放心,鄙人一定派人给客官送到。”
    而后,李起把买粮食的二百两银子付账了,但是李起是用那十三两的黄金付的。
    如今这黄金和白银的兑换比例,大概是一比十,有的地方是一比十二,甚至还有一比十三的,但是不管在哪里,一比十,这基本是最低的了。
    所以这十三两黄金等于一百三十两白银,李起再凑了七十两的银子,算是把账给结清了。
    五十石粮食,这可不是一时半会有的,掌柜还需要到仓库去调,所以一时之间,李起也拿不到货。
    于是李起便先告辞而去,他还要再去买别的物资,比如说衣服和铁料什么的。
    出了粮行,李起便是在大街上走着,寻找那卖衣裳和铁料的地方,突然,就在这时,只听得一阵大吼传来。
    “狗鞑子要我们剃发,我们反他娘的!”
    “反他娘的,我们是大明朝的人,我们凭什么要听他的!”
    “反了!反了!”,,,
    大街上,七八个人突然大声吼叫着,手里也是纷纷抽出了家伙,有菜刀,也有斧头和木棍,他们不停的向来往的路人吼叫着,希望可以煽动路人加入到他们举事的行列。
    那些路人见他们这样,下意识的便是连连后退,躲到一旁,一时之间,竟然无人响应。
    李起见状,这怎么行?要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啦,万一这些人举事得不到响应,那岂不就失败了,
    到时候他们一旦被抓,那他们的血岂不是白流了,这样一来,对老百姓反抗的意愿,也是一个大大的打击。
    不行,这种事情只要遇见了,那自己就责无旁贷。
    于是李起赶紧打量四下的情况,见旁边有个算命先生,那算命先生手里拿着一张布帆,
    见此,李起猛的便是上前抢过那布帆,而后大步走到那七八人面前,大力摇动着手里的布帆,大声吼叫道:“反清复明!反清复明!反清复明!,,,”
    那七八人先是一愣,而后很快便是大喜,因为李起的带头响应,这让他们都是精神陡然一震。
    并且李起喊出的那个口号,意思简单明了,又朗朗上口,并且还能勾起老百姓对大明朝的回忆,这样的口号简直是绝了。
    “反清复明,反清复明,反清复明,,,”
    于是他们也是纷纷加入到了大声呼喊的行列。
    慢慢的,老百姓经过刚开始的那阵惊愕之后,也是一一反应过来,这是有人带头要举事了。
    自古以来,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要有人敢带头,那么一定会有人敢跟着,这是一定的,无非就是跟着的人多少而已。
    现在见有人带头举事,打出的口号又是反清复明,这一下便是勾起了老百姓对鞑子兵的无尽怨恨,
    于是,大街上的百姓们也是纷纷加入到了举事的行列,加入的人也是越来越多,渐渐的,那呼喊声隔着几条街都能听得到。
    李起一看有上百人加入到了举事的行列中,而后便是对那开始举事的七八人说道:“我们现在赶快去打县衙,把县衙的狗官杀了,把县城占了。”
    那几人听了,为首的汉子张初九便是赞同的点点头,而后带领着众人,向县衙杀去。
    几百人一到县衙,只见这时候县衙已经是大门紧闭,里面还传来了县令的劝说之声。
    “百姓们,我是县尊毕志洋,你们不要被奸人蛊惑,他们这是造反,这是要杀九族的,这是要掉脑袋的,你们赶紧回去吧,朝廷大仁大义,不会追究你们的!”
    古代老百姓对官员的畏惧都是发自于骨子里的,这是几千年上下尊卑塑造的,一时之间,很难改变。
    所以当这时候,老百姓听见那县令的喊话,本能的便是感到一阵畏惧,刚才“反清复明”的叫喊声还震耳欲聋,现在却是减轻了好多,稀稀拉拉的,气势下降了好几个台阶不止。
    张初九显然也是一个楞头青,第一次举事,估计这也是他凭着一时的热血,邀朋唤友,这才是搞出了今天这一出。
    这时候听县令这样说,他也是感到有一点畏惧和慌张,一下竟然是没有采取应对手段。
    李起见此,一下就是把张初九的能力给看明白了,心里不由得有点失望,开始还以为是哪一路英雄豪杰带头举事呢,现在看来,不过是几个少年一时气愤之举。
    见此情况,李起当仁不让的便是站了出来,接过领导大权。
    只听李起对张初九他们说道:“开弓没有回头箭,撞门!杀人!”
    说完,李起带头便是向着那县衙大门冲过去,一脚便是狠狠的踹在了上面。
    张初九他们见李起这样,也是纷纷跟了上来,对着大门就是猛烈的撞击。
    热烈的气氛最是容易感染人,也最是容易让人癫疯,开始那还有些畏惧和慌张的百姓,这时候见李起他们在猛烈的撞击县衙大门,也是受到了感染,纷纷跟着一起撞击。
    “轰”“轰”“轰”,,,
    大门被众人撞的轰轰响,最后在众人的合力下,只听得“哗”的一声,大门便是撞开了,里面几个顶门的衙役也是被撞飞在地上。
    李起第一个冲了进去,然后抢过衙役掉落在地上的一把腰刀,对着旁边一个衙役就是一刀砍了过去。
    “咻”的一声,一股温热的血箭彪溅在李起脸上,让李起显得是那样的狰狞恐怖。
    群体(事件),最怕的就是见血,一旦见血,那么情绪将会瞬间爆棚,开始还有些畏畏缩缩不知所措的百姓,这时候瞬间便是陷入癫狂状态。

第六十章 占领县城
    “杀啊!杀啊!”,,,
    李起大声吼叫着,瞬间便是将众人的情绪推向了高潮,这时候张初九,还有那些老百姓也是管不了那么多了,一个个的都是对那些衙役捕快挥拳相向。
    平时那些衙役捕快仗着手里的那点权利,作威作福,鞑子来了,投靠了鞑子,那气焰更加是嚣张,老百姓早就是看不顺眼了,怎奈小老百姓一个,无权无势,只能是忍气吞声。
    现在到了这时候,老百姓哪里还管得了那么多,都是一个个的将心中的愤怒发泄出来,一股脑的发泄出来。
    “啊,别打了,别打了,,,”
    “不关我的事,求求你们放过我吧,”,,,
    衙役捕快们一个个的被老百姓一阵痛打,被打的是哭爹喊娘,求饶不止。
    但是这时候的老百姓也是红了眼,哪里会放过,都是拳拳到肉,很快,他们便是被打的一命呜呼了。
    那县尊毕志洋见老百姓都跟疯了一样,慌不迭的便是朝后堂跑去。
    “狗官哪里走!”
    李起一声大喝,脚步如飞,便是一个健步追了上去。
    那毕志洋不过是个文官老爷,肩不能抗,手不能提,哪里跑得过李起,不过一个眨眼的功夫,李起便是将他一把揪住。
    “跟我来!”
    李起揪着毕志洋,恶狠狠的说了一句,而后便是将他带出了县衙,来到了大街上。
    “大家都来看看,这就是卖了祖宗,给满清鞑子当汉奸的狗官,你们说,这狗官该不该杀?”
    李起将毕志洋按得跪在地上,对街上的老百姓大声问道。
    “该杀,该杀,杀了他!”
    “杀了这狗官,杀了他!”,,,
    这时候的老百姓个个跟发了疯一样,人也是越聚越多,听了李起的话,都是大声吼叫着,说要杀了毕志洋。
    李起见大家情绪都调动的差不多了,也是不耽误,操起手里的刀,对着毕志洋的脖子就是狠狠的砍了下去!
    “啊!”的一声惨叫,毕志洋便是倒在了血泊之中,不过这刀实在是不够锋利,没有一刀砍断他的脖子,所以他一时之间倒也没有断气,还在那里“咿咿呀呀”的哀嚎着。
    李起见状,又是对着他一刀又一刀的砍,直到把他的脑袋给砍下来,这才是作罢。
    见毕志洋死了,刚才还群情激奋的百姓,这时候反倒是安静了下来,仿佛是一只在大海里漂泊的小船,一下失去了方向一般。
    不过他们都是下意识的看向李起,将希望寄托在李起身上。
    李起也没有让他们失望,既然事情已经是走到了这一步,那也没什么说的了,自古艰难唯一死,老子连死都不怕,还有什么是老子不敢干的!
    于是李起将毕志洋的脑袋提在手里,大声对百姓们说道:“走,我们去把城门占了,谁敢阻拦,就是我们的敌人,不用问,直接打死。”
    “好!”
    张初九头一个带头响应,浑然忘了今天他才是举事的大头目,而那李起,到现在他还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从哪里冒出来的。
    不过这些都不要紧,只要李起能带着他们反抗鞑子就行了,他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本来就心中有数,哪里还会计较那么多。
    再说了,李起的表现也是足够证明他的领导力,在李起面前,张初九本能的便是选择服从,仿佛这是理所应当的一般。
    李起带着老百姓到了城门口,这时候的城门哪里还有人,那些看守城门的衙役比猴都精,早就是跑的无影无踪了。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张初九。”
    “现在你带几十人把这城门关了,谁都不准进出,敢强行进出的,直接打死。”
    “是。”
    张初九大声应下,胸膛挺得老高,一幅光荣无比的模样。
    而后李起对着人群一划拉,便是划拉出几十人,将他们交给张初九暂时统领。
    安排了这里,李起又是带着老百姓去另一处城门,也是如此办理,不多时,李起便是将四座城门占据。
    占领了城门,李起便是取得了对这密云县城的控制权,而后李起也是不敢耽误,叫来一个还算机灵的,和张初九是一伙举事的汉子,问了姓名,李起知道这人叫张来宝。
    “张来宝,你现在去城外十几里处的那个山坳里,找到一个叫岳来的,还有一个叫戚正的,就说李起在县城举事了,让他们赶紧来。”
    说着,李起便是将自己身上的衣裳一脱,作为信物,交到了张来宝的手里。
    本来李起是打算抽空亲自去跑一趟的,免得岳来,戚正他们不信,不来。
    但是这时候自己实在是分身乏术,这要是自己一离开,又出什么变故,那可就白忙活了。
    张来宝得了李起的任务,很高兴,大声答应了一声,便是跑着去了。
    时近黄昏的时候,岳来和戚正他们带着人来了,不过他们在没有确定事情真假之前,倒是没有靠的城池太近,只是大声的喊着,要李起出来答话。
    李起得知他们来了,大喜,赶紧是来到了城门口,开了城门后,便是跑到了岳来,戚正他们面前。
    “大哥,二哥,三哥,戚兄,你们可算来了,话不多说,你们赶紧跟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