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句话,整个南,京京城便是陷入了一片欢腾之中,军民百姓都是欢呼雀跃,敲锣放炮,庆祝这一喜庆的时刻。
夜,定王府。
外面还是一片欢腾,但是这定王府书房,李起和堵胤锡对面相坐,却是静默不语,脸上都是凝重神情。
“堵大人,江北四镇乃是朝廷的心腹大患,不论其四人是否如何,本藩都不可能让他们继续执掌兵权,这件事情毫无疑问。”
江北四镇也就是黄得功还算可以,其他三人,一个比一个差,德行一个比一个不堪,说句直接拖出去砍了,也绝对是便宜了他们。
但是因为他们四人都是手下十几万大军在手,而且都是一群子,若是贸然杀了,这数以五十万六十万的乱兵一旦失去控制,便是一场巨大灾难了。
这个问题也不得不让李起郑重对待,所以李起当先便是表明了自己的底线,那就是这四个人,绝对是不能用。
堵胤锡听罢,脸露难色,“殿下,江北四镇不容于天下,不容于朝廷,此亦是正理,但黄得功虽是跋扈,然对朝廷之心却绝对是真,这一点,下官可以项上人头担保。”
“我知道,他的命本藩可以留着,但是他的兵,却是必须要收归朝廷所有,这一点,绝对不容置疑。”
兵权,这永远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任何当权者,都是对此不可能视而不见。
而这黄得功虽然忠心不假,但是他为人性格却是嚣张跋扈,许多时候不听朝廷号令,自作行事,这实在是和李起希望看到的作风大相径庭。
再加之黄得功手下的十几万兵马,都是散漫了多年,军纪也是败坏,这样的军队,是李起不可能容许存在的。
开玩笑,李起这边好不容易收拢的人心,难道还容得别人来败坏。
见李起可以不杀黄得功,堵胤锡也算是放心不少。
“殿下,江北四镇兵马不下五十万,若是殿下要强行用兵,极有可能引发大乱,届时,苦难的还是百姓啊,
所以下官以为此事最好可以缓一缓,待得殿下登基称帝后,在以政治手段加以解决。不知殿下以为如何?”
李起站起身来,缓步走到窗前,看了许久天下的孤月。
“这是自然,当年刘邦对待韩信,若针锋相对,以兵破之,难于登天。然以手段击之,不过一个理由,一个力士即可。
江北四镇,本藩不惧怕他们任何一人,便是他们联手,本藩亦是不惧。
然毕竟是五十万兵马,一旦大战爆发,军民死伤无算,有干天和,此,本藩亦是不愿看到。”
堵胤锡见李起不对江北四镇用兵,心中大为感慨,郑重对李起跪拜道:“殿下仁义无双,天下幸甚。”
李起将之扶起,“堵大人,此事若想顺利完成,还需大人配合,到时,少不得天下人要误会你了。”
堵胤锡一副慷慨模样,道:“无妨,只要我大明江山永固,鞑奴贼寇覆灭,臣便是留下万世骂名又如何?”
李起欣慰的拍了拍堵胤锡的肩膀,“难为你了。”
说完,李起又是话锋一转,道:“这里闷得慌,我们到外面去走一走吧。”
两人而后一身便装,在刘桃树,魏千章,魏万章等十余人的暗中保护下,便是出了定王府,走在了南,京城的大街上。
“堵大人,你觉得这南,京京城如何?当年太祖爷爷本来是要将老家凤阳定位国都的,但奈何凤阳地势不比南京,这才是和大明帝都失之交臂。
然谁又能想到这南,京也不过做了几十年国都,便也是沦为摆设。都说世事无常,真真是一字不假啊。”
堵胤锡也是感慨道:“是啊,人生一世,世事无常,所以我们也就只能是过好当下,别的,却是不能多想了。”
第五百二十三章 老大难问题
“呵呵呵,,,堵大人你倒是看得开啊。”
李起倒是没有像堵胤锡这样的好兴致,原因无他,只因为这些日子,民间传出来了一种声音。
这不,现在边上的百姓又是在谈论了。
“老哥,你说现在殿下接受了劝进,要当皇帝了,他会不会在我们南京当皇帝?”
“这当然了,你没看到前面的弘光皇帝也在我们南京当皇帝吗?还有那混蛋嘉盛皇帝,他也是在我们南京,我估计定王殿下也是差不离了。”
“这敢情好啊,这样的话,我们大明龙脉就要向南京这边转了,以后我们这些小老百姓也可以沾沾光了。”
“沾光?沾什么光?”
“老哥你这就不知道了,定王殿下要是真的还在我们南京当皇帝,那以后这大明的文武百官岂不是都得到我们这里来,这么多官员,还有这么多的衙门和府邸,
你想想,到时候我们南京的地价屋价,是不是得翻上去,不说多,再翻个五翻十翻的不成问题。”
“这这这,,,不会吧?”
“有什么不会的,你没听说书人说啊,以前在北,京京城,一个一进的房子,那都是两三千两以上,换在我们这里,最少可以买三进四进。
若是再到偏远的乡下去,两三千两银子,都可以起庄子了。”
“听你这么一说,我不得赶紧去买一个屋,到时候等着数银子?”
“嘘,老哥,这发财的消息可不要乱说,这要是人人都知道了,你到哪里去买低贱的房子去。”
“是是是,有理,有理。”
一边的李起和堵胤锡两人听了,都是忍不住一阵苦笑。
“殿下,百姓之中也是有能人啊。”
“是啊,这也是我请大人出来走一走的原因了,现在百姓之中对本藩在南,京京城登基,呼声极高,不排除也是有这些人在暗中推动。
现在他们这样的呼声高涨,若是到时候本藩去了北,京,可就要让他们寒心了。”
“是啊,特别是那些已经在倾家荡产,借债买入屋舍的人,只怕到时候这些人就是第一个要骂殿下的人了。”
人性就是这样,只要涉及到了个人的利益,就会用屁股决定脑袋,这也就是每一个当政者,不可能得到天下每一个人的信任和拥护的原因,
因为利益是彼此交织,错综复杂的,这边得了利益,这边说你好。
但是那边却是可能因此而触动利益,到时候,那边人就是骂人骂的最凶的了。
看着百姓们都是一众百态,李起也是感叹道:“想那当年的王莽,那可是在登基前民心所向,真可谓是第一个真真由民选给选出来的皇帝。
可是谁想王莽刚刚坐上皇位不久,以前无比拥护他的子民,便是一个个的变成了反对他的急先锋。
本藩每每念及以此,心中都是不敢有丝毫怠慢,如今我大明内有李张作乱,外有鞑子边患犹在,委实是经不起折腾了。”
堵胤锡听了李起的话,哪里还能不知道李起的担心。
当皇帝,那毫无疑问是要在北,京当,毕竟自从明成祖朱棣迁都后,几百年下来,北,京已经是成为了大明皇权的象征。
若是选在别的地方,不管是在哪里,那都是会被认为是偏安一偶,不思进取。
而且人心也不会服,因为天下人就认定了只有北,京才是正统,别的地方他们不认。
这就是传统的力量。
若是李起不去北,京当皇帝,这对于李起以后的施政是不利的。
但是这里的百姓这时候又是如此这般,须知许多人在这短短的时间里,竟然就是押上了身家去买房买地。
能够做出这样一个决定的人,那都是颇为有头脑和魄力的人,一旦这些人的美梦化作泡影,他们很快也将沦为赤贫,甚至背负巨债。
这般之下,又是正好李起也将着手收拾江北四镇。
一旦这些人铤而走险,要闹腾起来,那可就要引起连锁反应了。
“难得殿下看的如此长远,这些买房置地的人,只怕许多都是豪商巨贾,手眼通天,一旦他们破罐子破摔,倒确实是一桩麻烦事。”
自古以来,对于一些难得的商机,总是有人会把握住,而且这些人背后往往都不简单,许多人都是有势力的,
要不然,一个小老百姓,成天想的都是下一顿饭在哪里,哪有心思想这个。
这些自以为看准了机会的人,不顾一切的把钱财投进去,成功了,便是自己眼光独到,魄力非凡,自此享受一生。
失败了,怎么办?
这时候他们许多人便是把责任怪到别人头上去,最好是往朝廷身上扯,把朝廷别的一点稍稍做的不好的事情无限放大,然后来激化朝廷和百姓的矛盾,最好恨不得天下大乱,他们的债也就不用还了。
当年的王莽,不就是这样完蛋的吗?
其实当年王莽推行的许多政策,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那是很有好处的,但是老百姓在有心人的煽动下,看不到这些。
历史的教训言犹在耳,李起不得不防的。
李起虽然是想到了这样的问题,但是一时之间也是没有想到一个很合适的解决办法。
这事情,李起还真是没有什么很好的解决措施,须知这事情在后世,那也是个老大难,不知道困恼了多少人,
什么样的解决手段李起都是听说过,但是在这治理的过程中,那房价可是一路飙涨,真真是令人感到恐怖。
“堵大人,这事情本藩也是头疼,加之如今事务繁多,实在是没有太多经历来想这事情,所以还得是麻烦大人你了。”
堵胤锡自然是不敢推辞,赶紧是应下,“殿下放心,此事便交予下官,三天内,下官必拿出章程来。”
“哦?大人你有信心?这事情牵涉的人不少,钱财也是巨大,可不好办啊。”
“呵呵呵,,,”
堵胤锡难得的呵呵笑了笑,“殿下多虑了,这天下之间,既有事,便定有解决之法,此亦所谓相生相克也!”
第五百二十四章 李起被古人洗脑
李起见堵胤锡说的这样胸有成竹,不由得也是一愣,
“堵大人,这问题可不小啊,怎么到你嘴里就跟小孩过家家一样呢,也罢,三天之后本藩就看看你的章程吧。”
李起话里也是有点打趣的意味,想要到时候看一看堵胤锡的笑话。
李起可不相信困扰后世那么多人的老大难,你老人家三天能解决?
鬼才相信。
不过让李起没有想到的是,李起这一句要看笑话的话,落在堵胤锡的耳朵里,却突然让他是灵光一闪。
只听堵胤锡道:“殿下,不需等待三天,连一天都不需等待,现在下官便可给您答复。”
“什么,你现在就想到对应对的章程了?”
李起更为惊讶,心说你这个堵胤锡,不会随便拿哄小孩的鬼话来搪塞我吧,你不管怎么说,至少在明面上你的话得说得通道理,
要不然,就算你是历史名人,名流千古,我也不答应,我照样也要说你。
“哦,既然现在你就有了章程,那你就说说看吧。”
堵胤锡最后理了理思路,道:“此等奸商小人,趁着机会投机取巧,朝廷最上等的应对方法便是置之不理。”
“什么,置之不理?”
李起更为惊讶,他还真准备了听堵胤锡的一番长篇大论,哪知道他竟然蹦出这么四个字来,
“堵胤锡,你这不会是在开玩笑吧,置之不理?那岂不是这房屋地价要被他们抄到天上去,到时候民愿沸腾,骂的还是我们朝廷。”
堵胤锡微微一笑,“殿下多虑了。请容下官问殿下三个问题,
第一,需要买房置地的人是什么人?第二,需要买房置地的人是不是必须要买房置地?第三,如果必须要买房置地的人,他买不起房,置不起地,他会活不下去吗?”
李起听了这三个问题,似乎有点明白了其中的关键所在。
李起一边思考,那堵胤锡便是开始在一旁解释,
“殿下,首先我们说明白这第一个问题,需要买房置地的人是什么样人?
这毫无疑问,一定是家里添丁加口住不下了,所以想要买房置地,亦或是像刚才殿下所听到的,那些想趁此机会买房置地赚钱的,只有这两种人。”
李起点了点头,对此也深以为然,“不错,堵大人你这话说的不错,除了这两种人,确实也是找不到别的什么买房置地的理由了。”
堵胤锡见李起赞同自己的猜测,也是高兴,又是接着说道:
“如果是普通老百姓,因为家里添丁加口,需要买房置地,那么他如果买不起房,置不起地,那他是不是可以有其他的办法来解决?
当然有,他们可以选择租住别人的房屋。若是租房也租不起,还有解决办法,便是在自己房间隔一块木板,起一堵墙,又是一间房出来了。
亦或是把家里的材房地窖改一下,也是几间房出来了。再亦或是在边上搭个棚,也是一间房出来了。
实在连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