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一国之力虽然依旧强大,但是大秦转圜的空间就大很多了。”
魏冉这一番话说出来,不少人都是连连点头,就连一些秦国的本地派大臣也对魏冉的这个意见表示了许可。
不得不说,魏冉的这一番话看起来确实是秦国如今能够采取的最佳对策了。
秦王伸手敲了敲桌子,道:“那么就这么办吧!”
顿了一顿之后,秦王又皱眉道:“其他战场倒也还好说,如今廉颇率领三万骑兵在祸害完寡人的义渠郡之后又流窜到了陇西,这该如何是好?”
说到这里的时候,秦王的脸上也是带着几分明显的无奈。
其他的几个战场之上秦国多少都还能够想想办法,就是廉颇这一路实在是让秦王无比的头痛。
义渠郡的地形实在是太方便赵国的骑兵了,再加上蒙骜的分兵驻守之策导致力量不足的原因,秦国完全就是眼睁睁的看着廉颇在义渠郡之中到处逞威风。
这也就算了,毕竟义渠郡这种地方对于秦国来说并不是那么的重要,里面的居民大多也是和秦国打了几百年仗的义渠人后代。
可是,陇西郡就不一样了。
陇西郡是秦国的祖地,当年秦国的先祖曾经受周天子分封在此,随后一代代秦国人筚路蓝缕开拓进取,才终于东进拿下关中,进而有了如今的秦国。
在秦国东进关中之后,陇西郡一度被戎族和羌族所占据,但在秦国通过变法强大之后通过一次次的战争再一次的夺回了陇西。
除了政治意义之外,陇西郡还是秦国长城防线的一部分,陇西郡以北就是一个颇为强大的游牧民族月氏,陇西作为关中的前哨,一直要为秦国防备月氏、以及更西边那些尚未投诚秦国羌人的各部族。
除此之外,陇西羌兵打仗的时候悍不畏死,需求的赏赐又少,十分受秦国将军们的喜爱。
曾经的秦国大将司马错就很喜欢陇西羌兵,所创立的秦国最强兵种秦锐士之中就有不少人来自于陇西。
如果要从陇西和义渠之中二选一的话,秦王绝对想都不用想就选陇西。
所以,当听到廉颇跑去陇西之后,秦王一方面心中暗自庆幸于对方没有继续南下进入关中,另外一方面他也不可避免的对陇西产生了极大的担心。
这一次,秦国的大臣们倒是七嘴八舌的出了不少的主意。
“大王,陇西郡之中的地形可没有义渠郡之中那般一马平川,或许可以考虑在鸡头山附近设伏引诱廉颇前来,一举将其歼灭!”
秦王闻言,心中微微一动。
又有人道:“大王,那蒙骜在义渠郡之中束手束脚,坐视廉颇肆虐全郡,活生生的弄出了十多万流民。若是廉颇在陇西郡也如此施为一番,那么大秦在这两郡之中的基础就彻底的崩坏了,绝对不能够让廉颇再这么猖狂下去了大王。”
秦王陷入沉吟之中。
第三名秦国大臣开口了:“大王,之前廉颇在义渠的时候,以赵国骑兵的机动性确实是相当难以捕捉的。但如今廉颇冒险进入了陇西郡之中,想要回归赵国领地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若是筹划得当的话,是很有希望在陇西郡之中将廉颇击败的!”
秦王轻出一口气,将目光投向了魏冉:“穰侯,你怎么看?”
魏冉十分明显的楞了一下。
在魏冉的印象之中,秦王主动向自己征求意见,似乎已经很久没有发生过了。
一股异样的情绪从魏冉的心中产生,这位秦国相邦几乎是想都没有想就脱口而出:“但凭大王决断!”
秦王点了点头,沉声开口:“既然如此,那么就传令下去,让蒙骜即刻领兵西进,在陇西和廉颇决战!寡人再从咸阳调两万兵马给他,这一次即便是不能够全歼廉颇所部,也一定要将其打痛,打得其不敢再在大秦的境内如此猖狂!”
秦王的话语铿锵有力,落地有声。
泱泱大秦,可不是只能被动挨打而已。
既然这廉颇如此猖狂冒进,那么也是时候给赵国人一点教训了!
第322章 廉颇的惊人想法(节日快乐)
函谷关。
在这座天下雄关面前的群山之中,无数军营遍布,赵韩两国的旗帜飘扬。
赵何将自己前线指挥部设在了当年匡章填平的那座山头之上,并且还给这座山头起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名字——平头山。
虽然由于秦国修复关隘而导致了平头山无法在战争之中派上用场,但却也正好能够作为一个临近战场前线的制高点,让赵何可以在这里十分轻松的观察到整个函谷关的前线,甚至可以远远的看到函谷关之上秦国守军们的举动。
此刻,赵韩联军对于函谷关的进攻正在进行之中。
众多联军士兵们手持盾牌,推着工匠们刚刚打造出来的冲车和云梯,朝着面前的函谷关冲去。
关墙之上,众多箭雨倾泻而下,毫不留情的收割着联军士兵的性命。
好不容易冲车冲到了关门面前,都还没有来得及开撞,众多火油就从城墙之上洒落下来,将冲车浇了个劈头盖脸。
随后,几个火把从天而降,冲车瞬间燃起了大火,周围的联军士兵们不得不放弃冲车,狼狈后撤。
赵何摸了摸颌下长得并不算长的胡须,笑道:“没想到秦国人也开始用这一套火攻了。”
乐毅道:“自从大赵开始运用震天雷之后,秦国人就一直想要仿制,虽然没有仿制成功,不过也借鉴了大赵不少的思路。”
赵何啧啧有声,道:“这么说来寡人倒是真要考虑一下是不是跟这些秦国人收点版权费了,这年头盗版都不要钱的,怎么对得起寡人这个原创呢,真的是……你说,白起既然连这种都学了,那么想来之前那些破城的方式就不太好用了吧?”
乐毅道:“也不尽然,关键还是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赵何点了点头,随后又笑了起来:“所以说经验这种东西还是相当重要的,就好像震天雷一样,我们一拿出来,其他的国家根本就没有过对抗震天雷的经验,自然非常容易就给我们占据上风了。虽然说现在它的用途其实还不算太广,但是我和你说,总有一天这东西的进化品会主宰战争的。”
乐毅点头。
赵何又看了一会,摆了摆手道:“行了,也差不多了,再打一会就让前线的将士们撤下来吧。对了,河东那边有了消息没有?”
乐毅道:“芒卯还在围攻安邑中。”
赵何看起来有些失望:“这个芒卯打个兵力空虚的河东郡都这么费劲,看来也是和昭雎一个类型的。对了,屈原不是换了昭雎吗?现在宛城拿下来了没有?”
乐毅答道:“宛城方面的最新消息是还在战争中。”
赵何摇了摇头:“还是太慢,太慢了啊。那就再等等吧,等到这些家伙彻底无法收手的时候,寡人再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好了。”
陇西郡。
浑浊的渭水自西而来,朝着东方而去,大河两旁,青草萋萋,一片高原景象。
已经是夏天时节,空气之中带着明显的热浪,众多的马蹄声打破了寂静,赵国大批兵马疾驰而至,朝着南方的冀县而去。
冀县城中驻守着三千士兵和上万民众,单单以这个数字而言已经称得上是陇西郡之中的“大城”了。
在发现了来自渭水北岸的赵军之后,冀县的城池之中骤然响起了警铃,众多秦国士兵们纷纷冲上城墙,手中握着武器,紧张的看着和自己一河之隔的赵国大军。
冀县的北部有一座桥梁,这座桥梁虽然不是什么小桥但却也并不算宽,一次只能够容纳三匹马并肩而过。
在渭水的北岸,廉颇拉住了自己的马头,一边注视着自己麾下的骑兵们井然有序的从桥梁之上渡过渭水,一边有些遗憾的对着身边的赵奢说道:“如果本将军手中是三万步兵的话,最多一个时辰本将军就能够拿下这座城池。”
赵奢想了想,道:“如果真的是三万步兵的话,恐怕我们连见到这座城池的机会都没有。至于这座城池……虽然是骑兵,但两个时辰想来也差不多能够拿下了。”
廉颇嘿了一声,口中啧啧有声,有些不解的说道:“你发现没有,我们这一路过来秦国人的戒备居然还挺森严的,比齐国倒是强了不少。你说这秦国人看起来还挺会打仗的,怎么就被齐国给压制住了呢。”
在几年前的灭齐之战中,廉颇当时也带领过一支骑兵作为先锋,一路上可是接连拿下了众多齐国的城池,感觉打起来颇为轻松。
赵奢道:“这可能是因为秦国的都城咸阳还没有被攻破的缘故。”
廉颇想了想,笑道:“这么说来,我们应该先去把咸阳给打了?”
赵奢十分严肃的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此。”
廉颇大笑,道:“好了,说说你这几天的收获吧。”
这其实已经是廉颇率军进入到陇西郡之中的第十天了。
和之前一样,廉颇依旧将一万骑兵分给了赵奢,自己则带着剩下的两万骑兵,两人各自负责扫荡陇西郡的一部分区域。
有了在义渠之中的经验,两人在这方面可以说是驾轻就熟了。
赵奢想了想,道:“羌人的战马居然比义渠人多不少,这是有些出乎意料之外的。”
廉颇笑道:“其实羌人也有很多住在山上的,鸡头山上不就有不少么。”
赵奢道:“这些羌人虽然茹毛饮血,可是对秦国人倒还真是足够忠诚,我这些天碰到了好些个羌人部落不顾死活的想要偷袭我军,嘿……”
廉颇笑道:“这还不好么,至少比那些见人就只知道下跪和逃跑的义渠人强,而且我们还能多得一些军功。”
赵奢道:“话是如此了,但我刚刚得到了一个消息。”
廉颇问道:“什么消息?”
赵奢道:“秦国人好像准备开始针对我们了。”
廉颇又问道:“怎么一个针对法?”
赵奢道:“蒙骜来找我们了。”
廉颇闻言顿时精神一振:“真的?你怎么知道?”
赵奢点了点头,道:“我们的斥候抓住了一个秦国人的侦察兵。”
廉颇眼神更加的闪亮,道:“这么说来的话,蒙骜的军队岂不是已经进入陇西郡之中了?”
赵奢道:“这是当然。”
廉颇哈哈一笑,拍手道:“好!这样一来的话,倒是省得本将军去找他了。”
赵奢吃了一惊,道:“你要去和蒙骜决战?他手中可是有着整整七万人。”
“七万人?”廉颇同样也吃了一惊,道:“不是五万步卒吗?”
赵奢道:“五万那是之前的事情了,秦王刚刚又给蒙骜加了两万人。”
廉颇陷入了沉默,这种沉默一直持续到了赵军的骑兵开始对冀县发动进攻。
事实上,由于事先就已经查清了冀县之中的守军兵力,所以当其中的一万赵国骑兵渡过渭水之后,这场攻城战就已经展开了。
冀县的城墙并不高大,用的材料也不是石块,事实上能够用石块来筑城的城池放眼整个华夏其实也并不算多,通常至少也得是人口超过十万的真正大城才能有这种待遇。
冀县是那种最传统的夯土法建筑起来的城池,夯土法建城是来自于数百年前周朝初建的时候,当时的诸侯们被周武王所分封并东出殖民中原之时最常用的建城办法。
虽然过了几百年的事情,但是夯土法的本质还是没有变的,简单的说就是比较高一些的土围子。
多高?
一名赵军骑兵骑着马冲到冀县的城墙之下,然后整个人站在马背上,再用力的一跃,双手就正好可以攀住冀县城墙的边缘,并攀援而上了。
陇西郡毕竟和义渠郡不同,义渠人是半耕半游牧,所以境内的城池大多都向秦国关中看齐,都修建得有模有样的。
而陇西这边的羌人、戎人和狄人用最简单的形容就是一群蛮子,在秦国征服这片地方之前,这些蛮子们基本上都还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
两人多高的土围子城池对付这样的一群蛮子其实已经是绰绰有余了,但在面对着训练有素天下闻名的赵国边骑军团之时就显得不太够看。
数千赵国骑兵们迅速的逼近了城墙,然后凭借着人数优势轻而易举的将城墙上的数百秦军弓箭手压制得抬不起头,紧接着开始登城。
在战斗进行到大约两刻钟之时,赵国偏将沈敬就第一个登上了城头。
沈敬也是从沙丘宫变开始就渐渐崛起的赵国新生代将领之一,出色的武艺和箭术是他的标签,只见他一声怒吼,手中的马刀在空中连连劈出,瞬间砍翻了身边数名秦军士兵。
更多的赵军士兵随之攀援而上,激烈的白刃战随即展开。
白刃战并不是骑兵的强项,但那是在和精锐的步兵作战之时而言。
对于号称天下四大强军之一的赵国边骑军团士兵而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