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集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正月十五上元节,京城晚上是金吾不禁,焰火融天。林黛玉来了京城这么久,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热闹的场景。李修扛着贾蘭,拉着黛玉;身前身后是紫鹃、雪雁、晴雯和香菱;李纨和素云碧月也跟她们挤在一起,各个眉开眼笑努嘴咂舌的跟着人流混在一处看着花灯。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多少小儿女趁此时偷偷的相会,帝后也登上了承天门与民同乐。
走了一会儿,落脚到一个铺子前,老板也是会做生意,精美的花灯上都是谜语,猜中了不要钱直接拿走,猜不中者,承惠五文钱,灯您可拿不走。
李纨噗嗤就笑了,悄悄告诉黛玉:“可是碰到了熟人了,薛家的铺子。”
黛玉在帽子下抿嘴一乐是顽心大起,仔细看了看字迹,果然是宝钗的手笔。
嘻嘻笑着跟众人说道:“今个巧了,宝钗人虽不在,花灯确是给咱们备好了。不能误了她的一番好意。你们过来,我把谜底一个个的告诉你们,都给她拿了吧。”
众人都笑,原因就是薛宝钗在贾府太能藏拙了,她还是那种让你知道我有本事的藏拙,平日里没少让黛玉揶揄她。
今天这么巧,那就却之不恭了。
人群围着这一圈女眷是不住的喝彩,人手一个灯拿着,急的老板直作揖。
黛玉也是玩够了,又多拿了一个灯,这才放过她们家,上车走人回家。
路过荣国府的时候,贾蘭跳下车举着一个花灯给了门口的小厮,让他转交给薛姑姑,这是林姑姑送她的上元节礼物。
没多一会儿,薛宝钗就拿到了自己出灯谜的花灯,咬咬牙,一口吹灭了里面的蜡烛,哼了一声。
转念一想,又把灯点上了。
我正愁没借口去找你呢,可巧这灯就给做了个媒。
吩咐莺儿把剩余的花灯都给找出来,一房一个的送过去。就说是林妹妹托她采办来送给大家的。
然后就等着贾母来叫她。
果不其然,平儿坐着轿子来了,进屋就笑:“宝姑娘快去,林姑娘送来的花灯真是有趣,大家伙都在猜谜呢,就少你一个了。”
宝钗披上斗篷就跟着平儿坐上轿子去了贾母院。
一进屋,还真是热闹,人家的家宴刚停,人都在呢。
贾赦和贾政也跟着凑热闹,还有那个小戏班子也在咿咿呀呀的唱着曲。
贾母让着宝钗坐下,给她一个花灯让她猜谜:“我那个外孙女就是会淘气,弄这么些个花灯来,让我们大家伙猜。可也猜不中几个,宝钗你素来有才,今日多猜中几个,明天去找黛玉这丫头要赏去,看她给不给!”
老太太,我就等着您这句话呢!
宝钗先不忙看自己手里的灯,先去看看众人的谜底。
都是她出的,猜中有什么意思。她要看看谁没猜中,帮着猜一下,这样才有猜谜的意思。
转了一圈,该照顾的都照顾到了,尤其是让宝玉猜中了两个,这才不慌不忙的写下了自己的答案。
“老祖宗,明日就让宝兄弟去送一趟,领个赏回来可好?”
贾政:“不可!”
满堂一愣。
贾政啊了一声:“不可不去,也该去见见他如海姑父了。只是,史家约好了的,三春姐妹和宝玉都要去史家做客,湘云丫头可是等的急死了。”
大家伙哈哈笑起来,宝钗说了声可惜:“可惜放过了林妹妹这一遭。”
贾政心说一点也不可惜,我可答应了李修让宝玉躲黛玉远点,我可是见过他怎么打甄宝玉的。我儿子是亲的,我可不想让他挨揍。
“这有什么可惜的,你们小儿女之间本应这样常常走动的。不如外甥女跑一趟,你们之间想必有很多的话要说的。”
探春探寻的目光就跟过来了,她去干嘛,救她哥哥吧。就知道你在弄鬼,当我认不出你的字?不揭穿你就是了。
翠墨神出鬼没的钻了回来,小声咕唧着:“明儿个去史府,要不要带上货。”
探春眨眨眼,不理薛宝钗的事了,能救你就去救。
“湘云主仆的从我这出,她一个苦哈哈,哪有几个银子。”
翠墨点点头又趁人不注意离了席。侍书故意的叹口气:“终于我们也能说别人是苦哈哈了。”
探春哼了一声,这算什么,你等着我把药铺拿过来的,夫人不给我出嫁妆我都不怕!
转眼就是第二天,夜宿林府不归的李修被紫鹃推醒了。
“起来了,林家来了客人,咱们快走。”
李修好恼火,这叫什么事,搞得自己跟做贼的一样。
迷迷糊糊让紫鹃给穿戴好,从侧门溜出去,转了半圈回到了正门。
“怎么又回来了?”
紫鹃捂嘴就笑:“林姑娘的主意,是来找你的,总不能说你就在府里住吧。下车,我去递帖子。”
李修恨的牙根痒痒,自己是伤病号好不好,晚上不是趴着就是侧着睡,根本睡不好,一翻身就疼,你又不是不知道。绝对是故意的,我就说了一句紫鹃的腰长,你就整我是吧。
门子也乐,这一大早的就唱二进宫吗。装模作样喊着李大人的官称迎进了府。
林如海一听报名进来的,就放了心,当着这些个大人面,他可丢不起人。
李修进了正厅才知道,是有正事了。
屋里面鸿胪寺的各位大人齐聚一堂,给自己上司拜年来了,顺便说一件公事。
鸿胪寺是九寺之一,与大理寺配置基本相同,也是正卿一人,少卿二人,余者司丞、主簿、录事等等若干。
今天来的是两个少卿和三个司丞,见了李修都笑,上司的女婿可是来了,鸿胪寺以后是吃肉还是喝汤,就看这鸿胪寺的女婿怎么运作了。
满朝皆知李千万的大名,鸿胪寺上下可是期盼了一阵,给皇上赚钱我们没意见,漏点下来给我们这些你老丈人的同僚们也是好的。
热情的招呼着李修坐下,随意的取笑了一阵,才说了那件正事。
安西都护府派人进京,茜香国有使者要觐见皇帝陛下,恳请华朝出兵与他们一起会猎奥斯曼帝国联军于黑海之滨。
鸿胪寺要准备接待来使,并问明底细,好给朝堂掌握虚实,商议是否出兵。
可怜鸿胪寺不知道两国为何交兵,有心人就想到了李修,他在欧罗巴十几年,想必会知道一些情况,这才借着参拜上司的借口,想要来问问李修。
一算时间,李修晓得了这是俄土第五次大战要开始了,此次之后,罗莎占领了刻赤海峡,完全打通了黑海的出海口。
而且这场战争打了六年。
现在不过是准备期,作为名为茜香实为罗莎的女皇来说,身边最强大的邻居如果能来帮忙的话,那是最最理想的一件事。
李修当即就把罗莎的想法给捅破了:“奥斯曼就是花剌子模突厥的一支,灭了拜占庭后建立的一个大帝国。跟罗莎一直在争出海口。这已经是第五次国战,帮不帮就看朝中有没有人想建功立业开疆扩土了。”
诸位大人听说只是为了争出海口而五次交兵,都有些不可思议。
“这个什么海就这么重要吗?”
李修对林如海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极其重要!它是控制罗莎的一把锁。在罗莎手里,他们就能跨海去大食和欧罗巴。在别人手里,罗莎就只能从陆路经五国进入欧罗巴。”
林如海和诸位大人皆是一惊,出海这种事,他们还是很陌生的。也不理解风浪里跨海究竟是为了什么?
怪就怪在中原土地肥沃,锦绣江山无所不包,中央帝国的皇帝都觉得自己家是最好的,实在对别人家不敢兴趣。
汉武一生追着突厥人狠打,结果除了扩充了国境线外,得到的却是国内的衰败,太费钱了不说,在不知道石油是战略资源的时代下,那一片片的沙漠和高山,真是没一点值钱的东西。
“这么说来,我们要是帮他,也得不到什么实惠是不是?”
李修认真的跟那位少卿解释:“我们把唐朝的安西都护府复归了疆域,诸位大人将永垂千古。”
他说的没错,整个中亚加上“帝国坟场”和“铁巴”都是大唐的疆域。随便向东拱一供,天竺就被分割开来。
算了,也就是想想的事,李修断定朝廷不会出兵。太远了!几万里的路途,粮草要耗掉多少,目前的国库,真的撑不住这么一场劳师远征。
其实还有第二条路,就是李修曾经走过的路线,从里海登陆,直插察里津,那里有广袤的农田可以养住远征军。
不过呢,自己一个准备辞职参加科举的从七品副提举,还是在这件事里闭上嘴的好。
你们要是缺翻译,我乐意效劳,出主意的话,莫要找我。
应付完鸿胪寺各位大人的赞许,李修就被林黛玉叫去了后宅,薛宝钗来了。
俗话说,一白遮百丑。
李修见到不戴帽子的薛宝钗后,真是感慨这句话,眉不画而翠,唇不点而红。全是肤色衬托的好。
很惊讶,这姑娘还真是锲而不舍,为了她哥哥豁出去了。
林黛玉让李修坐在她的一边,歪着头的问他:“前面的公事完了,帮我做一下后面的公事吧。这位宝钗姐姐,想去见见她的哥哥,可以吗?”
“大理寺有探监的时间。”
黛玉眉毛一挑:“怕是要晚。”
李修知道黛玉再说反话,这姑娘昨晚就是这么挑眉问自己紫鹃的腰好不好,自己就说挺长的,结果不就刚才那样了吗。
黛玉还在劝他:“宦途本自安身拙,你早晚还是要遇到这样的事。”
李修展颜一笑:“晓得了。我这就去安排。”
出了后院就直接回了家,进了院子一看,果然薛途一家在等着自己,不仅是他,茜雪和老胡也在,还有一个五旬左右的人正和香菱在说话。
哈哈,来的巧!薛家的皇商也该给我宝琴妹子了。
第八十二集 及时雨李修
皇商这牌子有多好用,行遍天下不交税。
王家为了这块牌子费尽了心机。
先是嫁一个妹妹过去占住薛家长房长媳,她老公一死,就撺掇着甩卖掉金陵的基业阖家进京住进了荣国府。
为了平复薛蟠打死人的事,把贾雨村运作到金陵当知府,又断了薛宝钗进宫的路,生生的留在贾家等着嫁给贾宝玉。
贾宝玉呢,天天喊着我需要的不是这些,然后这边宠着黛玉,那边心动着宝钗,被窝里还有一个吹枕边风的贤惠。
李修真是羡慕嫉妒恨,你不要,我要!
皇商这牌子说什么也得从薛家长房拿回来。
在李修眼里看来,皇商就是石油、石化和烟草的集合体。
可以催化衍生出覆盖全局的产业链。
比如说医院吧,自己就能玩出一个普天系来,黛玉求得就是普天女子医院,皇后很喜欢普天这两个字。
有了医院,就要有医学院和制药厂。制药厂呢又能分出化工厂和设备工厂。
再用皇商的名义拿个矿回来,炼铁炼钢焦化机械等等一系列的生产链就能完成了。
自己呢,就跟贾宝玉一个待遇,无非就是做人家薛家的女婿,看在宝琴的面子上,这有什么不可以的。
当然也有难度,薛蟠得主动让出来,还不能给他定罪。一定罪就號夺了名分,想要都没了。
他让出来,给谁呢?理论上薛宝钗和薛途父子都可以名正言顺的继承。
王夫人当然希望薛宝钗能拿到,李修是绝对不希望让薛宝钗拿走。所以,李修就带着薛蝌来到了大理寺。
端木少卿不知怎么就来见了他们,李修心说正好,有的事你去办正和我意。
“李提举这是要保薛文龙么?好说好说,签一个文书交了保金就能领回去了。”
说起来薛家两个兄弟的字都还不错,薛蟠薛文龙,薛蝌薛文起。挺上口的。
李修都十九虚岁了,还没字呢,李守中等着他考中了再定。
“见过端木上官,我跟您打听一个事啊。薛蟠的案子在大理寺,那是不是有关他的事,我都要来大理寺打理?”
端木认可了这一说法,热情的拿过纸墨笔砚让写他保书。
李修一边道谢,一边拿起笔写了个揭发的状子,告户部左侍郎陆鸣举荐徇私,察人不明,让薛蟠这么个杀人犯还能在户部领个虚职,应该追究他的领导责任。
写完了给端木少卿看,不理他变黑的脸,等着这二货继续出坏主意。
端木不二,他就是没和李修打过交道而已,把他当成了蒙荫之辈。
李修又刺激了他一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